正文 54. 教育:对话音乐6 这一次是天幕受到迫……

作品:《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

    刘彻的破防直到南北朝部分唱完才结束, 因为他发现这个南北朝持续时间门比他以为的还要长。

    “如此一来,后面一统中原的王朝岂不是压力巨大”

    刘彻眼光毒辣,一眼就看出了时局中隐藏的祸端。如果只是单纯的大一统, 不将祸患扫除,恐怕下场会非常惨烈。

    歌曲紧接着播放到了隋朝一统,但是只统了三十来年。

    本来隋朝内部就不够安定,看样子开皇之治确实不错, 然而他的后继之君是个什么玩意儿急功近利,直接葬送大隋江山。

    刘彻摇了摇头,一针见血

    “哪怕没有急功近利,隋朝也很危险。”

    隋朝的安稳靠的是明君统治, 但是明君不一定搞定了所有的隐患。一旦换个庸碌之君, 运气好隐患不会爆发, 运气不好还是得灭国。

    不过隋朝后头的皇帝也是厉害,硬生生把只是可能爆发的隐患,变成了立刻爆发的大问题。

    隋文帝杨坚这会儿就在肝疼。

    他想知道那个公元六百零四年的炀帝是哪个, 但天幕里没提名字。

    太糟糕了。

    他刚升起废太子的心,估计太子不是那个亡国之君。可剩下的儿子, 具体是哪个呢还是说,其实是他孙子

    大隋延续了三十七年呢,孙子的话也能解释得通。

    杨坚看向最近表现优秀的儿子杨广

    “你膝下诸子”

    意思很明显了,觉得亡国之君出在杨广的儿子里头。

    另一重意思就是,他看好杨广继位。

    在杨坚看来, 杨广非常优秀, 脑子也正常,不可能做出急功的事情来。那就是儿子不慎早死,给孙子让道了。

    但他儿子身体康健, 应该是出了意外,这一点得放在心上。如果儿子能多当几年皇帝,也没有孙子折腾的祸事了,还能好好教导教导孙子呢。

    杨广心下一喜,而后迅速表示

    “孩子都送来,交由父皇母后教导。”

    说是教导,其实就是考察。要是找到了那个疑似亡国之君的孩子,就得好好考虑一下该怎么处置了。

    歌词给的亡国理由只是“急功”,也不一定代表孩子能力不行。可能只是心性上的问题,万一还能掰回来呢

    杨广觉得,自己儿子能成功继位,必然是有能力的。有能力的儿子,随意放弃可惜了。

    他可不确定没了这个儿子,其他的孩子还能不能行。要是下一代愚钝,皇位可能就轮不到他了,毕竟他父皇立太子要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子嗣也是重中之重。

    隋朝父子俩越分析越跑偏。

    可他们到现在连建立唐朝的李家是哪一家都还没找出来呢,眼看着是没救了。

    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看都没看隋朝那几句,就盯着唐朝的看了。

    唐初战争唱了两句,这个有他李世民大半的功劳,嘿嘿嘿。

    贞观之治唱了一句,全是夸他的,这个算他全功。

    虽然接下来就不是大唐是周了,但不要紧。

    始皇也才四句夸呢,其中三句是他祖宗的。自己一共三句,至少一句半是夸自己的。

    算下来,他李世民赢了半句

    始皇你也很无聊,呵呵。

    李世民的高兴大概只维持了几秒钟吧,高兴到看见周的女皇走出来时他也没太当回事。心里还豁达地吐槽了一句自己的儿孙真没用,被人灭国篡位就算了,还是被女人灭的。

    李世民当然不是小看女人,他只是从客观条件上分析,认为女人要造反很难成功,支持她的人会很少。

    在这种先天的性别优势下,他儿孙输了,这不更丢人

    然后他就看到女皇接下去那句是说开元盛世的。

    李世民点头

    “这个女皇的儿孙还不错,能缔造盛世。”

    接着第一句是讲安史之乱的。

    李世民

    李世民

    李世民

    等一下啊安史之乱不是他大唐时期发生的事情吗

    李世民都懵了,这怎么回事啊,为什么讲他大唐的时候,中间门穿插了一个周还是说写歌的时候顺序搞错了

    既然安史之乱是他大唐的事情,那那个开元盛世呢是周的还是他唐的天幕怎么不标清楚啊

    天幕里就写了开元和安史,要不是李世民提前知道了安史之乱是在唐玄宗李隆基手底下出现,估计要被直接糊弄过去了。

    更讨厌的是,那个周也没写公元时间门。

    咦,既然这样的话,贞观、开元和安史都写了时间门,就周没写,是不是说只有周是例外,是单独的

    李世民更怀疑这是写错位置了,不然为啥不标时间门。

    但其他听了歌的大臣们交头接耳片刻,提出了另一个想法。

    “有没有一种可能,周的位置是对的,不标时间门是天幕故意隐瞒,不想让我等知道女皇是何时出现的人物”

    李世民被说服了

    “也有道理。”

    接着,李世民又想到一件事

    “女皇是不是有个长寿的孙子叫明皇她周应该传了至少三代吧”

    杜如晦摇头

    “不一定,可能是直接传给孙子。方才那个扮演女皇的人是老妇形象,或许女皇是老年才成功篡位。”

    老年的女子篡位

    李世民灵光一闪

    “太后篡位”

    怪不得,怪不得会有女皇登基

    而且这个身份锁定起来太容易了,能当太后的女人就那么些,要是给了确切的篡位时间门,立刻就能揪出来。

    李世民想通这个就不放在心上了

    “太后的子嗣必然都是我李唐血脉,既然皇位没有旁落,那她不过是实现了自己的抱负而已。成王败寇,朕认。”

    能够佐证李世民观点的,便是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登基了。这总不能是女皇和其他人的血脉吧给先帝戴绿帽子生的儿孙还要用唐的国号和姓氏,这根本说不通

    贞观群臣对陛下的豁达十分无奈。

    但转念一想,好像也只能豁达接受了。

    女皇年老时才登基,压根不可能生下没有李唐血脉的子嗣,注定会归还权柄给她和先帝的后代。

    而如果女皇没有到年老时就想篡位,说实话阻力将会非常大。历史上女皇能够登基,未尝没有大臣们都看出了她无法延续武周这一点。

    就连支持女皇的心腹臣子都劝阻她,让她不要把皇位传给武家人。虽然确实是为女皇的死后香火考虑,但也有对李唐的维护在。

    李世民摆摆手,让大家别想了。

    日后的事情让日后的儿孙纠结去吧,反正不是他在位时候的事情,因为他压根没太后。他的观音婢也不可能篡位。

    这意思就是不想提前把人揪出来了,觉得没那个必要。

    群臣想了想,也不再纠结。

    确实没有必要,以陛下的性子,说不定还觉得他们大唐出了史上第一位女帝很有面子呢。

    大家无奈地摇摇头,继续看视频。

    安史之后大部分就都标注了唐朝了,可见周确实是在唐中间门的。

    而唐朝之后,是五代十国。

    李世民之前就推测过,唐宋之间门还有别的混乱时代,一看还真是。

    这个五代十国听着就很杂乱,各种大大小小的政权更迭,不知和南北朝比起来怎么样。

    正想着,忽然看到歌词更新至

    [燕云让,北境百年任踏。]1

    李世民

    艹啊朕的燕云,朕的燕云怎么了

    哪个小兔崽子把朕的燕云割让出去了

    李承乾疑惑

    “耶耶,燕云是哪里我大唐有这个地方吗”

    李世民心塞不已

    “你看名字就知道了,燕云肯定和燕地有关。而且提到了北境,那就更明显了。燕云必然在燕州那一代,那里决不能丢,否则中原就任人长驱直入了。”

    李承乾受教了,也跟着生气起来。

    太过分了,到底是哪个混蛋把燕割出去的他根本就没把中原百姓放在心上

    “耶耶别生气了,五代十国有个唐国呢。”

    李泰扯了扯耶耶的衣摆,指着歌词说道。

    李世民摇头。

    这个唐是不是他的大唐后人建立的还不好说呢,也有可能是旁人乱攀关系。

    现在高兴得太早,以后会打脸的。

    “那”

    李泰还想说点什么,忽然住嘴了。

    他看到[澶渊之盟改赠为纳],突然发现割让燕云好像也不是什么特别奇葩的行为。后世之人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一代更比一代强。2

    这个“改赠为纳”,不会是改了赠予藩国的赏赐,变成向番邦纳贡吧

    李泰仔细看了看,是北宋时候发生的事情。

    这个北宋什么情况啊

    “改赠为纳”一出,北宋之前的所有朝代都惊了。

    刘彻又又又一次狂戳客服

    “出来出来出来出来解释一下澶渊之盟是个啥”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