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8. 教育:对话文学5 张怀民你怎么这样!……
作品:《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 七十岁, 终于有房子了,还是买的便宜的二手房
呜呜呜,我的眼泪不值钱
苏辙内心悲愤异常。
未来的我为什么会混得这么惨当上副宰相了还混得这么惨,我是不是太给宰相圈子丢人了
此时此刻, 连王安石都忍不住开始怜爱这对兄弟了。
说实话, 经济大拿王安石完全无法理解这俩兄弟是怎么把日子过成这样的。
苏轼再怎么被贬谪, 他也是当官的啊。还没有女儿,又不用赔嫁妆。他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苏辙就更离谱了,当官攒的那点家底都给女儿陪嫁出去了,宁愿买几百亩地也不买房子。不买就不买吧, 几百亩地可以坐等吃田租,倒还不错。
所以他是怎么在这么好的优势局面下, 没有扩大资产,反而沦落到卖光田地的地步
这对兄弟真的是一个赛一个的离谱。
在苏辙捞哥哥的故事里,还有个经常出现的剧情是说苏辙时常在金钱上援助哥哥。
但我们纵观史料会发现,其实二人一般都是互相援助的, 谁有钱了就支援兄弟一把。
而且统计次数之后就会发现, 没有女儿需要养的苏轼经济上更宽裕一些,所以他的援助次数反而比弟弟更多。
苏辙感动地抱住哥哥
“兄长, 以后几个侄女也要靠你了, 你比我能攒钱。”
苏轼立刻推开他
“不了不了, 从现在开始我不是你兄长了, 你找王安石去,他有钱。”
苏辙顿时翻起旧账来
“那你被抓了还喊什么以后妻儿都交给我来养我都没让你连我妻儿一起养”
苏轼有点心虚
“那不是你没下狱吗那会儿的我肯定以为我死定了, 只能拜托你了。”
塑料兄弟吵吵嚷嚷起来,连小时候谁多吃了一块糕点都能拉出来吵一吵。
不过吵架归吵架,真遇到困难那当然还是得帮。
公元1076年中秋, 苏轼写下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思念远在齐州的弟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
1082年,苏轼在黄州任职,苏辙特意赶来黄州见了哥哥一面。此时距离兄弟俩上次见面,已经过去了13年。
1097年,苏辙被贬化州,同年苏轼被贬儋州。原本远在天涯海角的兄弟俩,在苏轼这次贬谪的路途上意外相遇。
这是两人一生中最后一次见面,这一年他们一个61岁,一个59岁。
四年后,被徽宗平反的苏轼还未来得及复职便于北归途中逝世。此后苏辙独自面对官场倾轧十一年,直至死后安葬在兄长墓旁,二人才再度重逢。
徽宗位面的苏辙老泪纵横。
此时的他已然是孤零零一个人,面对奸臣蔡京的打压,他选择了避其锋芒。如今他已致仕,筑室于许州,准备闭门不出,专心治书。
天幕预言他还能再活9年,那就趁最后的时间好好整理整理自己和父兄的诗词文章,编一本“三苏文集”吧。
神宗位面。
苏辙闭上了和哥哥吵架的嘴。
不管他们怎么打打闹闹,感情都摆在那里。乍然听到自己日后要被哥哥抛下十一年,他有点难以接受。
虽然明知道自己年纪小,可能活得会比哥哥长。但,谁愿意失去自己最后的亲人呢
苏轼一看情况不好,连忙劝慰道
“你不是还有妻儿孙辈吗怎么能算一个人看开点,人总归是会死的”
“闭嘴”
苏辙恶狠狠地说道。
如今是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几年前才经历过父丧,苏辙现在一点都不想听他哥胡说八道。
三十岁的人了,还什么话都敢乱说,怪不得以后得罪那么多人。
新党得罪了,旧党又得罪了。敢情整个朝堂分三个党派,他苏轼是单独一党。
苏轼
来自弟弟的吐槽,最为扎心。
看他这样苏辙就来气,但是气了也是白生气。这家伙就这个性格,这辈子改不了了。
算了,捞哥哥就捞吧,谁让他宠他哥呢。
苏辙沉着脸推开他哥
“这次先不和你计较了,以后管住嘴。”
苏轼
感觉作为兄长的威严地位不保,不行,他得说点什么维护尊严。
然后被他弟弟粗暴打断
“手也给我管住了,不许乱写诗词得罪人。”
苏轼张嘴就要反驳。
又又又一次被弟弟打断
“除非你想像天幕说的那样,以后咱们兄弟俩十年见一次面,多见两次就天人永隔。”
苏轼不说话了。
虽然发表自己的政见观点很重要,但弟弟也很重要。而且乌台诗案的后果确实太严重,他也无法保证再来一次他就能留下一条命来。
未来的他决定把妻儿丢给弟弟养是无奈之举,现在知道弟弟以后压力那么大,他也不忍心再冒险。
算了,大不了他以后就在心里骂,不写下来。就算要写,也得藏藏好,或者等那群人死了再写。
只要他努力多活几年,总能活过那群构陷他的小人,到时候就可以随便写文章骂他们了。
最后,以苏轼在狱中写给弟弟的一句诗作为这个故事的结尾[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祝愿两位日后幸福安泰,年年岁岁长相聚。2
苏轼苏辙齐声道“多谢”
苏辙借口更衣,回房悄悄把这句诗写了下来,晾干墨汁后夹在了自己最爱的诗集里。
回来的时候,天幕上已经开始讲述下一个故事了。
兄长的表情看起来有点奇怪。
苏辙之前把音量调小了,没注意天幕在说什么,见状疑惑地问道
“怎么了天幕在说什么”
苏轼一脸生无可恋
“在说我和张怀民的事情。”
张怀民是谁
苏辙一脸茫然,很快又回过味来,应该是兄长日后认识的友人。
天幕中之前悲伤的气氛已经转变了,变成了欢快。这一点从巳蛇老师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就能看得出来,这家伙明显不打算说什么好事。
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黄州,当时张怀民也被贬黄州。
不知道二人是因为同病相怜很快成为了好友,还是之前就认识,这一点史书上没有准确记载。
张怀民这个人性情豁达,心胸宽广,深受苏家兄弟二人的赞誉。苏辙在前往黄州和哥哥相聚时,三人一同游览黄州美景。
苏辙曾写下黄州快哉亭记,其中就有夸赞张怀民的词句,说他虽然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一点也不自怨自艾,是个品格清高的人。
苏轼也曾经在文章中提到过张怀民,就是你们的必背考点中那篇记承天寺夜游。
第四个故事,就和这篇文章有关。
苏辙顿时来了兴致
“这位张兄听着是个正经人,怎么会和兄长发生故事”
苏轼你是不是在骂我不正经
这个弟弟不能要了。
下面让我们先看一段小动画,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
记承天寺夜游的原文被贴在了旁边,供众人对比。文章中写苏轼某日夜晚见月色正好,便跑去找张怀民一起欣赏夜景。
天幕上,巳蛇老师正在文件夹里翻找动画,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打开的时候还卡顿了一下,转了一会儿的圆圈才成功开始播放,非常还原破学校的破烂电脑到底有多卡。
动画开场是一个q版的苏轼,大晚上不睡觉往外跑。
哒哒哒跑到张怀民家门口之后,他开始砰砰砰的拍门,边拍边喊
“怀民张怀民张怀民你睡了吗”
屋子里,睡的正香的q版张怀民捂住耳朵,换了个姿势继续睡。
眼见拍门没有用苏轼又跑去拍窗户,依然是砰砰砰,动静极大
“张怀民起来看月亮今晚的月亮特别亮”
张怀民不堪其扰,用被子把自己裹紧。
奈何苏轼锲而不舍,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全方位发动噪音。张怀民耳边于是充斥着这种喊他名字的声音,终于受不了了,被迫从床上起来。
“干什么”
苏轼兴奋地拉着他
“走走走,看夜景去,今天月亮真好看”
张怀民硬了,拳头硬了。
动画的最后,是q版苏轼高高兴兴地回家,在纸上写下几行字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3
[怀民亦未寝。]
结局就定格在这五个字上面。
苏辙很好,是我哥能干出来的事情。
好一个“怀民亦未寝”,真有你的啊,苏轼。
因为事情还没发生,所以没有办法辩解自己没做过这种事的年轻版苏轼
哲宗位面颇感冤枉的中年版苏轼
他哪有这么讨人厌
巳蛇老师轻咳一声,解释道
这是后世人在阅读过文章之后的设想,他们怀疑当时张怀民怎么就那么巧也没睡很有可能是人家已经睡了,硬生生被苏轼给叫醒,于是制作出了这段动画。
看到文章的人们本来没多想,经过动画这么一带歪,顿时不少人都信了。
合理啊,这个解释非常合理
为了弄清楚张怀民到底有没有睡这个千古疑问,今天我们将邀请张怀民本人上来解答,有请张先生。
天幕分出了一块直播区,张怀民的半身露了出来。
哲宗位面的他和苏轼已经分开已经快十年了,两人都老了。不过张怀民看着还是那么豁达开朗,没多少变化。
面对巳蛇老师的提问,张怀民眼里闪过一丝促狭。
“这个啊这个问题我回答不太好吧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呢。”
中老年版苏轼
糟糕,这老小子想干什么
没事,你直接回答就好了,相信苏轼先生不会怪你的。
张怀民“唉,其实这件事我是没怎么放在心上的,毕竟子瞻一直是那样不拘小节的人。”
巳蛇老师是的是的,我们都懂。
苏轼
张怀民“我很理解子瞻,他被贬官到黄州,睡不着觉也是很正常的情况。”
巳蛇老师没错,后世人普遍都有失眠问题,这都是小事,不用在意。
苏轼
张怀民“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那主持人,我可以下播了吗”
巳蛇老师当然可以,感谢您的配合,解答了我多年的疑惑,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苏轼
张怀民你这个老不修的你还我的清白
一番对答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但一切尽在不言中,大家都t到了张怀民的言下之意。
苏轼好气啊,这家伙明显是在故意调侃他,仗着他上不了直播没法为自己辩解。
苏轼立刻掏出纸笔给张怀民写信,强烈谴责对方这种故意搞事的行为。
许多天后,他收到了张怀民的回信
「子瞻莫气,天幕调侃你,你就调侃回去,生气反而落入下风。何况这样说不是很有趣吗澄清反而没了意思。」
道理苏轼都懂,但是被调侃的又不是他张怀民,他当然稳坐钓鱼台。
虽然苏轼自己也没那么生气,可他总觉得亏了。
凭什么只有自己被调侃呢他也要给张怀民制造一些可以被调侃的内容。
于是苏轼奋笔疾书,连夜写了十首诗词,把张怀民的底裤都给扒了,将他的所有黑历史都记录在册。
苏轼想着,这么多诗,应该至少能有一首入选后世考点吧到时候天下学子就都知道他张怀民是个多恶劣的家伙了。
更多有关苏轼的逸闻趣事,大家可以明天白天通过录播版自行了解。
苏轼被后人编撰了大量野史故事,除去部分不太合适的内容,剩下的我都会放在录播版里,供你们观看。
如果某些故事苏轼本人想要打假,可以点击“打假按钮”,填写相关情况。
时间也差不多了,下课铃也快响了,今天这节语文课就暂时不拖堂了。下节音乐课,会比较轻松,没什么考点也不需要考试。大家休息十分钟,十分钟后见。
说完巳蛇老师就端着保温杯离开了座位。
众人终于知道拖堂是什么意思。
但他们现在宁愿老师多拖会儿堂,再给他们讲讲苏轼的趣事。
还没看够啊
反正讲八卦的拖堂也不增加考点,当然是越多越好。可惜主持人已经跑了,根本不给他们挽留的机会。
只有苏轼自己松了口气。
他打算明天就去把所有故事都打假了,管他真的假的,一律标为假的。
不过苏轼不知道,有些附带史料记载的故事是没办法打假的。而且打假不是说一句这是编的就行,有一些故事还得要描述出当时的真实情况,否则很难通过系统程序的审核。
好在这也难不倒苏轼,他记性好,很多事情都记得很清楚。哪怕自己记不清的,也可以期待一下其他位面的自己来补充。
想到这里,苏轼的笑容忽然一顿。
等一下,现在不同位面有好几个苏轼存在。如果他们每个人都为了打假乱编故事洗白自己,到时候天幕那边岂不是会收到好几份不同版本的“真相”
这样一看不就知道是他们编的了吗
苏轼头疼地叹了口气,看来只能填真实经历了。真实经历不会出现太大的出入,顶多是不同的他记住的细节有一些区别,这种不影响大局,应该可以打假成功。
几个苏轼都这么写,内容大差不差,正好能证明他们的都是真相。
十分钟后,巳蛇老师回来了。
现在开始上音乐课,首先,请所有同学查看一下你们眼前闪烁的图标。那是音符的标志,代表音乐,点进去之后,可以看到一些歌曲。
大家根据提示操作,有人点进去发现了一排分类。其中置顶的分类是他们各自的名字,点击进入后出现歌曲列表。
有些人的列表里有少量的几首歌,有些人却是空空如也。还有的人,列表一眼看不到尽头,歌曲数量非常之多。
他们正疑惑呢,巳蛇老师解释了
用你们名字命名的分类,里面的歌曲是后世之人特意为你们创作的,可能是歌颂你们的,也可能是批判你们的。
百姓们一听就释然了,怪不得他们没有歌呢。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在后世根本没留下名字,谁会特意为他们写歌啊。
不过也不是所有百姓都没有专属歌曲的,有些人发现自己的列表里有短歌,歌词是他们听说过名字的父母官所作,曲子则是后世人补作。
这种歌曲就是用古代诗词作为歌词,现代人作曲演唱。所以被诗词提到的百姓,就成为了这些歌的对应目标。
例如白居易写的琵琶行,被后世编成了好多首不同的歌。现在这些歌都出现了在了那位琵琶女的列表中。
当然,白居易自己也收到了。他退出名为白居易〗的分类之后,发现还有作词〗大唐〗等分类,琵琶行就在作词中。
李世民第一时间去看的不是带他名字的置顶分类,而是大唐〗。
结果这个点进去之后,还有很多细分类。什么唐诗〗啊、歌颂大唐〗啊、剑网三〗啊、大唐双龙传〗啊
嗯那个剑网三是什么东西
唐诗可以理解,约莫是用唐诗为词写得歌。歌颂大唐也可以理解,就是唱整个大唐的歌。
剑网三就没有办法理解了,这个名字也太怪了。
李世民跃跃欲试地点了进去,没来得及看歌曲列表,先看到了分类介绍。
剑网三〗后世以唐玄宗所在时期为背景创作了游戏故事,喜爱该游戏的后世人为其写下了众多歌曲。
唐玄宗,这个李世民记得,是他那个抢儿媳的后世子孙。
想到那家伙李世民就生气,都怪他才害得自己背锅。
李世民立刻去查看歌曲列表,想看看能不能从歌词里听到唐玄宗时期发生过的其他事情。他怀疑那小子不仅干过这一件坏事,肯定还有别的黑历史等着他去了解。
然后,李世民就看到了一首叫国在山河破记安史之乱的歌。
李世民
他就知道
唐玄宗那家伙果然没干好事,之前天幕提到的安史之乱居然也是这人在位时发生的。可恶啊,他到底干了多少糟心事
看看这个歌名看看国在山河破山河破了啊
李世民破大防。
要不是他知道安史之乱后大唐续存了,没有灭国,他一定比现在反应更激烈一百倍。
“气死朕了,那个李隆某全名到底叫什么是朕的哪一代儿孙”
隔壁位面的李隆基,正在听这首歌。
歌曲开头的旁白就是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
李隆基
“爱妃,今年是天宝多少年来着”
李隆基扭头问杨玉环。
杨玉环疑惑不已
“十四年啊,陛下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李隆基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