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2章:让武安王回来
作品:《太后她娇媚动人》 所有人都围着沈暮迟,大有逼君之势。
沈暮迟看着眼前乌泱泱跪了一大片的大臣们。
他是皇帝,他有绝对的生杀之权,可是杀一、杀二,总不能杀了全部吧
终究是法不责众,大臣们打定了主意,定是要用一人的性命保全整个南明。
不管怎么算,这也是一笔合算的交易。
他们将沈暮迟逼到了绝处。
“退朝。”
这个时候,沈暮迟只能无奈地道了一声。
“陛下”
大臣们却是愕然,到了这种时候了,难道陛下还下不了决心吗
“陛下,太后并非陛下生母,可在其位并不谋其政,两年时间已经惹了天怒人怨,这一次若是不交出太后,只怕不能平民愤啊”
大臣仍在努力改变沈暮迟的心意。
可是沈暮迟一叠奏折扔下来,已经是勃然大怒。
“朕说,退朝你们是聋了吗”
说着话,他起身就要离去。
“陛下”
“陛下”
大臣们追在他的身后契而不舍。
沈暮迟却是一句不听,惶惶然转身走了,那架势,跟逃似的。
可是沈暮迟逃避却也不是办法,那清河郡王来势汹汹,一路往南眼看着就要打到金陵来了。
几支军队与其对上,才渐渐发现出不对劲来。
是北齐,是北齐啊
前线传回了消息。
这一下,不光是朝廷,连百姓都慌了。
天下三分这一百多年以来,战事不断,但是打来打去,却是无论如何也威胁不到金陵的。
像清河郡王能长驱直入已经足够让人惊讶了,现在大家才知,他不仅仅是谋反,还有通敌啊
事情,好像已经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了。
外头的事,就连后宫也听说了。
女人们围在一起却是幸灾乐祸的样子。
她们并不知大难临头,趁着春日和暖还约在一处赏花、扑蝶,喝茶、聊天。
“本宫哥哥这段时间都在上奏折要将朝云殿的那位交出去,我就不信,陛下还能顶得住。”
赵婕妤说这个话的时候,一边摇着手上的团扇,眉眼间都是洋洋得意的神色。
“是啊,是啊,臣妾哥哥也不少谏言。”
董美人在一旁附和着。
刚刚进宫的时候,这些姑娘们争奇斗艳将彼此都视作自己的对手,可是时日一长她们就发现了,她们的对手从来都不是对方。
而是那早已经该谢幕了的老寡妇。
更可恨的是,旁人她们尚且有办法,那老寡妇窝在朝云殿,连门也没出就分走了陛下大半的心思,让她们连下手的机会都没有。
“可是”有人有些担忧道。
“我听闻陛下那个意思,好似并不想将太后交出去。”
“你傻呀,这岂能是陛下不想就能行的纵然那狐狸精多大的本事,难不成还能让陛下赔下整个南明”
“就是”
“呵。”邓昭仪冷笑一声“本宫倒要看看那个狐狸精这次可怎么办。”
这些事情朝云殿自然也有所耳闻,春芽急得不行,在殿内不安分地团团转。
“这这可怎么办呀”她眼中藏着担忧。
穆清朝却依然托着腮对着面前的棋盘发呆。
“太后,奴婢说的您到底听着没有呀”春芽急着问道。
“听着了。”
要把她拿出去交给清河郡王嘛
呵呵,这群南明的男人,什么时候都是这样卑劣。
其实谁心里都清楚,她不过就是一个幌子罢了。
南明据守江南,富庶的鱼米之地,北齐与西津觊觎多时。
且南明无武将,手中兵最多的不过一个江泊,一个镇国公主,如今镇国公主不在,江泊在幽云,朝中只剩下高家等几个不足为惧的小喽啰。
这样唾手可得的好机会,岂能有人不心动
今日是清河郡王开国门让北齐入,明日就有西林郡王开国门让西津入。
可是这些世家大臣们不会想到这些。
他们守在这富庶温暖的金陵之地,有世代累积的基业,听着秦淮河畔姑娘们的小曲儿,养着瘦马,他们就以为,世世代代可以永远这么舒适下去。
他们自以为高雅,所以看不起武将。
他们不知外患,只知内斗。
如今危险来了,可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是自己的问题,他们以为只要把穆清朝交出去便可以万事大吉了。
让女人顶罪是南明男人一贯的作风,上一世如此,这一世亦是如此,所以他们做起来得心应手。
正在这个时候,另一个人入了宫,进了福临殿。
“微臣参见陛下。”
徐敬林跪在地上,冲着高位上的沈暮迟行礼。
沈暮迟半倚在那一张紫檀雕花木椅上,眼眸半垂着,能看得出来,他的眼底下带着淤青,显然是忧心忡忡,没有休息好的模样。
“朕叫你来是为了什么,你知道吗”他问徐敬林。
“是为太后。”徐敬林回答得很直接。
沈暮迟腕间缠了一根佛珠,他细细地把玩着,许久,才问了一句“你也觉得,朕应该将太后交出去吗”
沈暮迟知道,徐敬林是穆清朝送到他身边的人,但是此人已经在朝堂上建立起了自己的根基。
毕竟他一直在试图打压旧贵族,徐敬林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新贵,用起来也颇顺手,所以在政事上,他习惯多与他商议。
此时却听徐敬林道。
“臣以为,此时若是将太后交出去,实在堕了我南明威严。”
“清河郡王不过是个据守边关多年的落寞郡王罢了,年轻时再怎么风光能打,那也毕竟只是年轻时候,隐退了这么多年,一出来便要挟住了朝廷,要让其他人怎么看
莫不是都以为我南明朝廷软弱可欺
若是内部也便罢了,可还有个西津,谁都知咱们金陵是一块肥肉,若是露出一丁点软弱,谁不想上来沾一手油腥
不管怎么说,那清河郡王就是反贼,不管他用什么样的理由粉饰太平,谋反就是谋反。
对于反贼,第一反应不是镇压,不是捉拿,而是顺从,这实在有些太说不过去了。”
徐敬林的一番话,实在是说到沈暮迟心坎上去了。
他不愿顺从,一是因穆清朝,二是因骨气。
他身为帝王,不管如何身上总是有三分血性的,若是此时便投降示弱,他拿什么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沈暮迟不算是个昏君。
虽然这个皇位来得不正当,但是在位两年,他打压结党营私的旧臣,扶持贤能,也轻徭薄赋,正儿八经做了实事。
他也算勤政,不沉迷后宫,多半的时间用在了政事之上。
所以,举手投降这种事,他是做不出的。
“那依你看,眼下局面应该何解”他问徐敬林。
“臣以为,应该让武安王回来。”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