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1章:亡国之女
作品:《太后她娇媚动人》 郡王妃说到做到,拿了和离书第二日就开始麻溜地收拾起了行礼。
她什么东西都没放过,衣裳首饰、被褥妆奁、丫鬟仆人唯独,关于清河郡王的东西,她一样都没带。
她坐在马车上,与清河郡王作别。
“一别可能再也不见了,郡王可要多保重啊。”
两个人儿子就在她的身边。
这么多年,清河郡王用在孩子身上的心思自然要比郡王妃少许多,自是要与郡王妃感情深厚些。
再加上孩子们也都已经不小了。
一听说自己爹连妻儿也不要了,也要为外头的女人报仇,登时纷纷站队到了自己娘亲这边。
此时分别在即,竟是连一个好颜色也不肯他们爹。
就这么随着他们娘走了。
半途上,郡王妃终于是忍不住了,捂着嘴“咯咯咯”笑了起来。
那嬷嬷道“哎哟,老奴是从来没有见过,哪家的夫人是和离都离得这么开心的。”
郡王妃没有理会她。
她懂什么
一个从不嘘寒问暖,只管打笔巨款的相公固然可贵,但是有钱有闲的自由生活更让她向往。
这些年,她嫁给清河郡王,尽心尽力为他打理家业,为他生育两个孩子,也算是对得起他了。
是他自己想不开,连谋反这种事情都敢做,又怎么能怪得了她忘恩负义呢
而另一头,清河郡王转过头看向自己空荡荡的家,却有些怅然若失。
他当时只当那个女人是在赌气,所以根本看也没看,就在和离书上签了字。
谁料那女人竟然将他的大半家产都算计了进去。
如今幡然醒悟过来,自己家也没了,钱也没了,而那女人跑到外头逍遥自在去了。
忽然间,清河郡王有一种被背叛了的感觉。
“草他娘的,被她耍了”
一向矜贵自持的清河郡王忍不住骂了一句脏话,看得一旁的下人都吓了一跳。
新年过了没多长时间,清河郡王带着人马浩浩荡荡南下。
打的是“诛妖后”的名号。
起初,谁都没有在意。
天下三分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一百多年以来,打了和,和了又打,大摩擦没有,小摩擦不断,百姓们早就已经习惯了战争。
想着大概是清河郡王在边关呆傻了,所以才会如此,想来再过不久就会被朝廷镇压。
但是只有一个人觉得有蹊跷苏太傅。
因为苏太傅听到了那叛军为太后安的一条罪名“异国妖女,其心必异。“
异国妖女,异国妖女
苏太傅觉得有些奇怪,太后是南明人,是钟家嫡小姐与穆老爷的亲生女儿,她怎么会是异国妖女呢
那清河郡王纵然是想做皇帝,纵然是想要杀太后想疯了,也不会在这没有的事情上做文章吧
这若是往后被人查验出来,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脚
苏太傅让孙儿出去查验。
苏景文出去一天,很快得到了消息。
“祖父,孙儿听说,那清河郡王说太后并非南明人,而是羲和女子。”
“羲和女子”苏太傅听到这话却是心里一跳。
苏景文看得有些奇怪。
“祖父,羲和是哪里羲和女子有什么问题吗”
“是”
苏太傅顿了一下,却又索性耐心与孙儿讲了起来。
“这是许多年前的一桩旧事了,像你们这样大的没听过也是常事。”
他说道“很多年,高祖与从前的钟老爷,还有年纪尚小的清河郡王出征突厥,回来的时候便带回了一个女子。
那女子容貌奇美。
高祖当时便想将那名女子纳入后宫,但是就在那个时候,钦天监夜关天相,随后说出了一句话。
他说,羲和国就算是还剩一个女子,要灭南明的,也必然是羲和国人。”
“不是吧。”
苏景文听到此处,有些惊讶于当年竟然还有如此的奇闻异事。
“可是这种怪力乱神的说法,一听就很荒诞啊。”苏景文道。
“但是当时的高祖却信了。”苏太傅说道。
“不仅信了,还当即就让人处死了那名羲和女子。”
“可是就奇了怪了。”苏太傅脸上露出不解的神色“可是最后一名羲和国人,都已经被处死了啊。
怎么那清河郡王却偏要说太后是羲和女子呢”
此时的另一头,金銮殿内,沈暮迟看到了清河郡王罗列出关于太后“种种”罪状的状书。
魅惑先帝,让先帝夜夜流连专宠,致使先帝身陨。
残忍嗜杀,百姓不过背后多说了两句,她却是连妇孺孩童也不肯放过。
荒淫无道,身为一个寡妇不守妇道,反倒大张旗鼓在宫里养起了面首。
忘恩负义,谋害对自己有恩的亲舅舅。
敛财无度,自己的庶妹出嫁,嫁妆比皇室嫡女出嫁更甚,试问,一个太后是哪来的这么多银钱
还有,残害忠良
一条条、一桩桩,磬竹难书,容不得抵赖
沈暮迟看着那送到面前的状书,雷霆大发。
他“啪”地一下将状书扔在地上。
大臣们跪在大殿上,战战兢兢。
“陛下”
有人小声道“但是这上头说的好像也不算冤枉了太后”
这句话说完,大臣便觉得如芒在背,沈暮迟的眼光像一柄利箭落在了他的身上。
“陛下”
可是眼下之事关乎的是整个南明,是在场的每一个人,纵然是皇上不悦也要硬着头皮说啊。
另一个大臣又道“陛下,清河郡王并不是真心谋反,他在状书上已经说了,陛下若是能交出太后,由他处置,他可以撤兵。”
“荒唐”
沈暮迟怒声斥道“他让交便交那将朕的脸面,将整个南明的脸面置于何地”
“陛下”
那大臣还想说什么,却听沈暮迟打断了。
“来人,将郭中丞拉出去”
沈暮迟一声令下,便有侍卫要来拉方才谏言的那位大臣。
大臣吓得不行。
“陛下微臣句句属实,是为南明,是为陛下啊,求陛下三思啊”
沈暮迟却在气头上,不管不顾。
“拉出去”
“陛下”有大臣又跪了下去“郭大人是朝中肱骨之臣,句句皆是肺腑之言,为今之计只有将太后交出去才能平息怒火,请陛下考虑考虑郭大人谏言,三思啊”
有一就有二,其余大臣们纷纷跪了下去。
“求陛下三思啊”
“求陛下三思啊”
“求陛下交出太后吧”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