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1章 第 101 章
作品:《作精小美人》 疫病爆发后, 苏韶棠的活动范围就只剩下府邸。
这日,苏韶棠睡醒后,刚要起床, 就冷不丁地打了个寒颤, 她抬眼朝外望去, 倏然一愣。
楹窗外是白皑皑的一片, 府邸中没有什么景色,天地间仿佛剩下一抹颜色。
听见动静, 络秋和络春推门进来,木门开合间, 带来一阵冷风, 苏韶棠不由得朝床内挪了挪,将锦被裹得更紧了点。
络春掸了下衣袖上的雪花,抱怨道
“昨儿奴婢起夜时,就见外面飘雪, 谁知道, 到现在还没停下来。”
雪下得有一脚深,踩下去后,完全看不见绣鞋, 叫人行路艰难,下人打扫起来也很麻烦。
络秋没抱怨, 觑见夫人脸色后,也不由得升起一抹忧心忡忡。
水患爆发得很突然, 安仁县接纳难民,也只是匆促地用木头架起草棚, 这落了一夜的雪, 会不会将木棚压塌
一夜大雪, 那些难民没有保暖衣物,怎么熬得过来
将这些心思压下,络秋打了热水,替夫人净面,有婢女动作麻利地点上炭盆,络春早就准备了汤婆子,见夫人梳妆好后,往夫人手中一塞。
不消片刻,苏韶棠就拾掇好了,里面穿了件鹅绒做的内衫,在外面套了加绒襦裙,又披了层阔又厚的鹤氅,包裹得严严实实,哪怕外间下再大的雪,也不会冷着她。
苏韶棠抬头,铜镜中的女子黛眉轻弯,白皙的脸颊被炭盆烤出一抹绯红,杏眸桃腮,煞是好看。
用罢早膳,苏韶棠出了寝室,亲自感受了一下外间的冷空气。
只一个照面,呼啸的冷风就毫不留情地打上来,苏韶棠只觉得脸颊一阵阵疼。
苏韶棠皱紧了眉头。
衢州都这么冷了,渠临城怕是只会更冷。
苏韶棠没好气地撇了撇嘴,还以为沈玉案让她来衢州是享福的,现在看来,她完全是来给这兄弟二人做后勤的
络秋见状,不解地问
“夫人怎么了”
苏韶棠轻扯唇“让钟谦来一趟。”
钟谦来得很快,苏韶棠直接说
“备马车,我要去城西。”
钟谦下意识地就要拒绝,城西如今隔离所有传染疫病的人,夫人过去太危险了。
苏韶棠敢去城西,自然不是说不怕疫病,而是昨日系统就告诉了她,她是不会感染上这些病情的。
但对于钟谦等人,话肯定不能这么说,苏韶棠寻了个理由
“沈玉晦好几日没回来了。”
众人骤然哑声,自疫病爆发,小公子就不回府居住,整日奔波于难民中,他们现在都不清楚小公子是什么情况。
哪怕心中再担心,他们也拿小公子没办法。
但是,他们都知道小公子最听夫人的话。
苏韶棠淡淡地添了句“我得亲眼看见难民情况,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
就安仁县那些物资,净等难民们冻死吧。
等看完难民,苏韶棠也就大致能猜到渠临城是什么情况,到时同样的物资让周鸣一并送到渠临城去。
钟谦和络秋再无话说。
因是去城西,怕招人眼,络秋备的马车外观较为朴素,只是内里布置得依旧舒适。
哪怕如此低调,除了钟谦和络秋,苏韶棠还是带了十来个侍卫。
谁都不知难民中会不会忽然冒出厌世仇富的人。
她惜命得紧。
半个
时辰后,马车终于到了城西,苏韶棠担心的情况全部没有发生。
知道这是安伯侯夫人的马车后,路过的难民忙忙都退了些,甚至有的人直接冲她的马车跪下来,拉着身边的小孩给她磕头。
苏韶棠看得目瞪口呆。
络秋想起那日运粮食回来时的情景,和夫人解释
“他们这是在感激夫人呢。”
苏韶棠不由得沉默下来。
有人去喊了沈玉晦,沈玉晦从难民窝中跑出来,离得远远的,沈玉晦就让马车停下,站得很远,脸上焦急
“嫂嫂快回去”
苏韶棠没下马车,只是掀开了帘子,远处不断传来难民的压抑痛吟声,只一眼,就能看出城西的惨状。
苏韶棠皱眉“疫情还没有控制住吗”
沈玉晦听见问话,苦笑着摇头,他稍压低声
“大夫们已经确诊是鼠疫。”
每一次鼠疫都是会死去成千上万的人,他们能做的只有将得病的人隔离开,至于那些染病的人只能听天由命。
鼠疫难治,这基本上是共识。
沈玉晦抹了把脸,下定了决心“嫂嫂明日就离开衢州吧”
苏韶棠面无表情
“然后留你在这里等死”
沈玉晦被堵得哑口无声。
这几日没人和苏韶棠提过疫病情况,苏韶棠一直以为疫情得到控制,就未曾多放心思在上面。
她能替难民做的都做的,今日来这一趟,也是因昨日落雪,她担忧起渠临城的沈玉案罢了。
苏韶棠没好气地想,幸亏来了这一趟。
快速地和系统兑换出药方,眼见积分大幅度减少,苏韶棠格外心疼,忽然想念起沈玉案。
有沈玉案在的话,她压根不用担心花费积分。
苏韶棠知道疫病耽误不得,她假装从袖中掏出一张药方,忽视络秋惊讶的眼神,将药方让人递给沈玉晦
“拿给罗大夫。”
沈玉晦错愕地看着这张药方,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最终他只是复杂地看了眼嫂嫂,什么都没有说。
苏韶棠别开眼,她知晓沈玉晦向来敏感,应该猜出了什么。
但沈玉晦一日不和她挑明,苏韶棠就当不知道。
两人心照不宣地没问药方从何来,苏韶棠转而道
“今日把需要的物资单子交给我。”
沈玉晦低声“多谢嫂嫂。”
若非有嫂嫂在,安仁县怕是乱得不成样子,他这个县令再有威慑,都不如一堆粮食来得安抚人心。
在苏韶棠拿到单子后,朝廷委任的治灾大臣终于到了衢州。
得知来人是谁后,苏韶棠惊讶
“宋翀”
他一个大理寺寺卿,不去查案来赈灾
尤其如今京城刚平定内乱,他作为圣上心腹,不留在京城,圣上怎么舍得把他派来衢州
不怪苏韶棠这么想,而是对这位圣上真的没什么信心。
圣上惯来护犊子,把这几个心腹当做心头肉,怎么舍得叫宋翀来赈灾的
再有疑惑,苏韶棠都只能埋在心中。
而宋翀到达衢州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沈玉晦回京述职。
苏韶棠得知消息时,人都傻眼了。
这个时候,圣上让沈玉晦这个县令抛下安仁县的难民回京
也就是这时,众人才反应过来,这位安仁县县令可是圣上
的亲外甥,这样一想,又觉得圣上这道旨意仿佛在意料之中了。
沈玉晦自然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回京,宋翀知道后,亲自来了一趟安仁县。
苏韶棠也见到了这位寺卿大人,两人都相识,苏韶棠说话也不客气
“圣上是怎么想的”
宋翀摇头“臣不敢揣摩圣意,但终归到底,是心疼沈大人。”
苏韶棠无话可说。
宋翀对沈玉晦说话时,神色严肃郑重
“沈大人应该知道,现在衢州疫病严重,人人避之不及,圣上让你回去,也是为你好。”
沈玉晦对他作揖行礼
“安仁县正处于危急时刻,下官身为安仁县县令,不能抛下他们不管。”
宋翀皱眉看了他很久,才摇了摇头“你和你大哥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不等苏韶棠和沈玉晦疑惑,他又说
“圣上的旨意,我是带到了,你愿不愿意回去,皆看你自己。”
苏韶棠没继续掺和他们的谈话,转身出了正厅,周鸣这次也亲自来了安仁县。
得知小姐吩咐后,周鸣恭敬道
“渠临城战争在即,朝堂刚经历过清洗,应该不会克扣边关的粮草。”
苏韶棠摇头“哪怕京城动作再快,层层消息传递,再加上物资调动,等物资运到渠临城也得要两三个月。”
渠临城风雪再多,那么久过去,也无济于事。
周鸣抬头看了眼小姐,心中无声地叹了口气。
知道小姐在衢州,周鸣是不愿离开的,但如果按照小姐吩咐行事,想要采购那么多物资粮草,周鸣只能亲自跑一趟。
衢州物资本就紧缺,想要采购到足够的物资,周鸣必然要往返于数多城镇了。
周鸣垂眸“我知道小姐的意思了。”
“李三跟在我身边很久,对衢州事宜都已经熟悉,我把李三留下,亲自前往渠临城。”
苏韶棠将自己的信物交给他,嘱咐
“不必吝啬钱财,我只要求你把物资最快速度送去渠临城。”
苏韶棠猜想得没错,渠临城的情况的确堪忧。
衢州才下了一场雪,而渠临城已然飘雪数日,四下皆是白皑皑的一片,士兵们住的都是帐篷,压根无从保暖,刚下雪的那日,无数帐篷直接被压垮。
军营主帐中。
四周都烧了炭盆,但只要掀开了帘子,就有冷风吹进来。
有人咒骂了声“他娘的,这日子真不是人过的”
“西洲就跟个缩头乌龟一样,探个头就又缩回去,这仗到底是打还是不打”
营帐中不断有牢骚声响起,沈玉案没有制止,日子难熬,再不让嘴巴痛快一下,会把人逼疯的。
但帐中也有冷静的人,邱峰看向沈玉案,低声担忧
“太冷了,军中能用的保暖物资不多,哪怕都分下去了,底下的士兵训练时还是都浑身发抖。”
训练倒是还好,最主要是睡觉时,直接冻得瑟瑟发抖。
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到时还未打仗,士兵们就冻坏了。
沈玉案看着呈上来的物资单
“西洲就是在等这个时候。”
他们不断试探,等朝廷一出兵,就立刻缩回去,显然是要拖延时间,西洲人早就习惯了这个气候,但他们的士兵却不行。
邱峰暗骂了一声,哪怕知道西洲不怀好意,他们也没办法
。
他满怀希望地看向沈玉案“朝廷怎么说”
沈玉案“折子已经送上去了,但来不及。”
哪怕早有预料,邱峰也不由得眼中闪过一抹失望。
听到二人谈话,发牢骚的几人也停了下来,眼中都闪过担忧“那可怎么办”
谁都没想到今年的雪下得这么凶狠,朝廷一开始准备保暖物资根本不够,他们不得不多用炭火,这也就导致了炭火迅速减少。
就在一筹莫展时,营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松箐掀开帘子进来,气喘吁吁
“侯爷夫人让人给我们送物资来了”
沈玉案倏然抬头。
众人哗然,七嘴八舌地“什么物资有多少是给侯爷的,还是给士兵的”
松箐喘匀了气,但他也处于震惊中
“很多很多”
其实松箐的模样让他们心中已经猜到了答案,只是有点不敢置信罢了。
足够全军用的物资,侯夫人这么有钱的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模式。谢谢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