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0章 第 100 章
作品:《作精小美人》 秋转入冬, 苏韶棠还未到衢州,就渐渐冷了下来,树叶枯黄凋谢, 肉眼可逐见颓败。
苏韶棠一路走的都是官道,加上亲兵和侍卫,没有遇到传说的山贼土匪,一路上风平浪静,但越朝衢州接近, 越觉得不对劲。
络秋掀开帘子,朝外探头看了眼,纳闷
“怎么聚了这么多人”
这荒郊野岭的,距离城镇可有一段距离呢。
苏韶棠也朝外看去, 只一眼,就立即变了脸色。
她在脑海中唤系统“查一下衢州安仁县的情况。”
非男主身份,系统不可自主查探。
“扣积分。”
积分刷得一下被扣除,系统很快说数月接连下雨,衢州一带已经形成灾患。
它清楚苏韶棠在想什么,补充道
宿主现在所见人群, 就是难民。
苏韶棠咒骂一声, 问“衢州知府没有上报吗”
苏韶棠虽然不知道朝堂上的情况,但是如果知道衢州有了灾患,沈玉案绝对不会把她送来衢州。
宿主高看了这里的信息传递速度。
奏折层层上报,也得要一月左右时间, 苏韶棠启程没多久,奏折就送到圣上面前, 刚好和苏韶棠一行错开了时间。
宿主现在要返程吗
苏韶棠懒得回答这个问题“沈明泽怎么样了”
系统没说话, 默默显示了一个场景, 就是沈玉晦奔波于衣衫褴褛的难民中,身姿单薄,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疲惫。
只一幅图,就清楚地告诉了苏韶棠,安仁县的情况只会更遭。
苏韶棠坐直了身子
“吩咐下去,加快速度。”
络秋错愕,虽说不解,但立刻将夫人的吩咐传了下去。
他们一行人,因为不知要在安仁县待多久,光是苏韶棠的衣裳就装了一马车,所以他们的队伍很长,幸好沈玉案派来保护苏韶棠的人都算得上亲信,持刀骑马护在马车身旁,让人根本不敢凑近。
苏韶棠没有管路边的难民。
她这一行人的确不少,但她不会蠢到去和难民比人数。
其次,她们一行带的食物并没有很多,只能够支撑他们抵达安仁县罢了,一旦她心软想去救难民,只要救了一个,其余难民就会蜂拥而至,她们再想脱身就难了。
不能开这个头。
所以,哪怕那些难民期盼地凑近马车,苏韶棠仍是冷声让络秋放下了提花帘。
络秋和络春再蠢,也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哪怕有些于心不忍,但立即听命松手。
外面护行的钟谦听见这道命令,也不着痕迹地松了口气。
他刚才就一直担心夫人会不忍心,让他们救助这群难民,倒不是他们铁石心肠,而是任何善举都应该在保全自身的前提下,再去做。
否则就是自找麻烦。
钟谦立即去传夫人的吩咐,一行人加快了速度,全速赶往安仁县。
原本预计一个半月的路程,愣是让他们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
队伍进入安仁县前,钟谦就派人去告知了沈玉晦。
等苏韶棠一路走来,自然知道衢州灾情的惨状,而眼前安仁县明显要更糟糕一点,她抬眸,就见到匆忙赶来的沈玉晦。
沈玉晦身上有些脏乱,见到嫂嫂,他下意识地抿唇,遂顿,他才低声
“我分明传信回去了,嫂嫂怎么还是来了”
苏韶棠“没收到你的信。”
人都来了,哪怕沈玉晦想让人回去,也得让人先落脚休息。
沈玉晦神情冷清,他扫了眼队伍,知道大哥给嫂嫂安排了不少人,才无声地松了口气。
沈玉晦在来安仁县时就买了府邸,本来他只想买个小宅子的,毕竟他的出身注定在安仁县待不长久,但他想起了嫂嫂,最终买了个三进三出的大宅子。
现在他只能庆幸,幸好当初买的并非是小院落,否则嫂嫂那般挑剔的性子,肯定会住得不习惯。
其实就是沈玉晦现在买的这个宅子,苏韶棠依旧不满意,但沈玉晦一身疲惫,苏韶棠没将这些话说出口。
“在来前,我就让周鸣在府衙附近买了宅子。”
毕竟她带了不少侍卫和亲兵,还有很多的婢女,总得给这些人安排住处。
沈玉晦一愣,想起什么“原来那个宅子是嫂嫂买下来的。”
就在他府邸后面,和知县府的后门隔了一条街。
那座府邸面积很大,只是位置不太好,许是原主人喜静,府邸大门朝西,于闹市处只开了个小门,对于沈玉晦来说,他每日去府衙会绕一段远路,所以,当初他才没有买下那座府邸。
苏韶棠招来络春,让她去安排众人住处,然后仔细看向沈玉晦,脸色不好看
“你怎么把自己搞成这幅模样”
在京城时,她养了将近一年时间,才将人养得好看了些,现在瘦得不成样子,还不如初见时的好看。
沈玉晦垂眸“衢州一直被称水乡,但今年大雨不断,在月初时就溃堤造成了水患,百姓的房屋被冲毁无数,安仁县首当其冲,如今城中涌入不少难民,我身为县令,不得不管。”
现在河堤还未修好,哪怕沈玉晦想给这些百姓重建房屋,也有心无力。
而且,就算修好了房屋也无济于事,水患冲毁了无数庄稼,今年衢州百姓注定了颗粒无数,那些百姓每年都靠庄稼吃饭,没有粮食,就代表会饿死不少人。
话题过于沉重,沈玉晦只简短地说了几句。
府中最好的一个院落被安排给了苏韶棠,苏韶棠没有推辞,她习惯了最好的待遇。
沈玉晦安排了苏韶棠,就转身离开。
苏韶棠没有拦他,哪怕他一个人在灾情起的作用不多,但他身为县令,只要他出现在难民眼中,就能够安抚人心。
苏韶棠想到来时见到的惨状,皱了皱眉,唤来络秋和钟谦。
钟谦疑惑地看向夫人,虽说他一直都是侯府的侍卫,但他和夫人接触不多,也知道夫人是个挑剔的主,但她对下人一贯不错,从来不会无故打骂。
对这位夫人,钟谦自是心有好感的。
苏韶棠站在楹窗旁,许是安仁县刚经过水患,城中不少难民,所以空中都弥漫着一股不好闻的味道。
苏韶棠“你带上一些人,和络秋去一趟衢州。”
钟谦和络秋都是惊讶,钟谦率先皱眉
“夫人,侯爷吩咐过,属下的任务就是确保夫人的安全。”
如果是平常也就算了,如今安仁县到处都是难民,钟谦不敢离夫人过远。
倒是络秋猜到夫人想要做什么
“夫人是想要奴婢去找周大哥”
苏韶棠名下的店铺一直都是周鸣管理,上个月苏韶棠查账的时候,就被告知,衢州店铺似乎出了什么情况,匆忙赶来了衢州。
络秋对夫人名下的店铺不了解,她只知道很赚钱。
夫人将制
冰和细盐的法子交上去后,就被官家允许售卖细盐和冰块,铁盐向来最赚钱。
苏韶棠颔首
“让周鸣想办法,送粮食和药材来安仁县。”
哪怕刚经历水患,但总有一批人是过得好的,尤其在这个时代,平民和权贵仿佛完全割裂开,偌大的衢州城,苏韶棠想要一批粮食和药材,不是难事。
钟谦和络秋都亲眼看见了难民的惨状,说不出任何拒绝的话。
钟谦只能说“请夫人保护好自己,无必要,千万不要外出。”
苏韶棠应了下来。
在络秋和钟谦离开,日色就暗了下来,安仁县距离衢州城不远,一来一回加上休息,大概需要三日时间,周鸣也需要时间筹备物资,苏韶棠估算着,最少也需要五日时间,络秋他们才能回来。
沈玉晦很晚才回来,弯月早就挂上了树梢。
县府早就被苏韶棠的人接受,沈玉晦刚进院子,就有婢女迎上来
“夫人让厨房备了晚膳,请小公子用完膳,沐浴后再休息。”
沈玉晦一愣,他很久不曾在回府时,就有人替他备好晚膳了。
沈玉晦要说些什么,就被婢女打断
“夫人吩咐,让小公子一定要沐浴后才能休息。”
沈玉晦不明所以,但他向来听嫂嫂的话,闻言,乖巧地去用膳沐浴。
阿瞳咂舌,小声嘀咕
“还是夫人的话管用。”
夫人没来之前,他催公子用膳,公子就只当没有听见。
翌日,苏韶棠醒来时,沈玉晦早就不在府中了,她也没在意,知晓沈玉晦昨日沐浴后才休息,才点了点头。
要知道水患后,最让人头疼的就是疫情。
沈玉晦日日都穿梭在难民中,苏韶棠只能勉强保证他的个人卫生。
想到什么,苏韶棠忽然说
“兑换制作香皂的方法,要多少积分”
20积分。
其实现如今是有皂子的,但只是皂角做成,很难大批量生产。
系统给苏韶棠方便,一般来说,这些物件的制造积分都不会很高。
配方很多,苏韶棠扫到一个猪油,顿时无话可说。
她哪有时间慢腾腾地去养猪啊
只能将香皂一事搁置不提。
苏韶棠隐约记得草木灰也可以起到清洁作用,她记得不清,因为她向来用不到这些东西。
苏韶棠又问“如果直接兑换食物要多少积分”
系统食物不值钱,一百积分足够兑换到大量食物。
苏韶棠刚满意挑眉,就听系统转而道但是,系统药物都很贵。
苏韶棠顿时黑脸。
她当然知道系统药物贵,每次和系统兑换药物,几乎都要把她的积分消耗殆尽。
系统小声解释能充当食物的东西太多了,但药可不行。
苏韶棠面无表情
“退下吧。”
衢州城,络秋和钟谦刚露面,周鸣就知道他们来做什么,直接把人领到后院
“听说小姐要来衢州时,我就安排人准备好了。”
周鸣知道沈玉晦和小姐的关系,这段时间,他也给安仁县运了些物资过去,但他没有人手护行,每次只能运一点,不能够给安仁县所有难民,但是能够保证沈玉晦绝对不会少吃少喝。
院落中堆满了粮食,络秋目瞪口呆,半晌才说
“还是周大哥最懂夫人心思。”
周鸣扫了眼钟谦,摇了摇头。
络秋又很快道“夫人吩咐,除了粮食,还需要不少药材。”
周鸣一愣。
药材
周明皱眉“安仁县出现疫情了”
络秋不知,只能摇头
“我也不知道,估计是夫人未雨绸缪。”
周鸣让两人稍等“时辰不早,马上城门要落锁,你们今日也回不去,也回房间休息。”
说完,周鸣转身就走,找人来低声嘱咐了什么。
络秋和钟谦对此事帮不上忙,只能任由安排。
但二人都没有想到,只是一个晚上,周鸣就将两人需要的药材准备得差不多,钟谦都不由得多看了眼周鸣。
周鸣仿佛注意到他的动作,笑了笑,道
“京城变动后,侯爷名声远传,安伯侯这三个字有时比金钱有用得多。”
络秋和钟谦对视一眼,他们长久待在府中,对这些变化的感知,绝对没有外人来得强烈。
不仅如此,周鸣不知从何处说服了几个大夫,让这些大夫和他们一起去安仁县。
钟谦带了不少人,衢州店铺还需要周鸣坐镇,所以,周鸣没有跟他们回去,只看向络秋
“照顾好小姐,需要什么,给我传信。”
刚出店铺,几人就看见一群难民从东街被赶回来,络秋见状,不由得皱眉。
反倒是周鸣习以为常,脸色平静
“东街住的人皆是非富即贵。”
哪里能叫难民过去脏了他们的眼
钟谦皱眉“知府不管吗”
周鸣“知府想救难民,也得需要粮食。”
而粮食和药材基本都掌握在那群人手中,知府想要从他们手中扣出物资,有些事情就必须要忍。
衢州向来富饶,东街的那些人不定上面就有盘综复杂的关系,知府也难办,他想要粮食,又不能强迫东街那群人,只能一点点磨,这时候闯进东街的难民,知府也只能坐视不管。
他们将大批粮食带出来时,让不少难民都看了过来。
得亏钟谦一行人准备充分,手中还持刀,那些难民不敢凑上来,但等他们准备出发时,有不少难民跪下哭求他们。
哭声凄惨悲壮,让络秋有点于心不忍。
周鸣这段时间请了不少人,他朝店铺看了眼,就有人离开上来将难民拦住。
周鸣道“小姐还在等你们,不要误了时间。”
怕他们被难民围住,周鸣早就有所准备,冷静对一旁人道
“小姐知晓衢州灾情严重,特意吩咐捐赠三百担粮食给知府,于今日午时放粮。”
看似吩咐身边人,但他声音很大,足够让四周难民听见,当即难民喧哗,也顾不上围堵,人口相传,都赶紧朝知府门口跑去,生怕会比旁人晚一步。
钟谦不由得又朝周鸣看了眼。
络秋不知三百担粮食是多少,但钟谦却是知晓,这三百担粮食足够让衢州城中所有难民吃上一顿饱饭。
钟谦不由得开口
“三百担粮食,可不是个小数目。”
周鸣冲他轻轻颔首“只耗费千金罢了。”
千金
钟谦哑口无声。
要知晓不算其余乱七八糟的赏赐和府中店铺收入,侯爷一年的俸禄也才白银二百八十两。
如今夫人手下的一个管事的,
提起千金二字,却轻描淡写。
钟谦不由得想,夫人到底多有钱
周鸣是真的没把千金当回事,现在衢州城重要的是粮食,旁的地方可没有这种情况,周鸣知晓情况不对劲,就立刻派人去其他地方换了粮食。
其实他大可不管,但谁让安伯侯的小公子就在衢州任职。
而自家小姐和这位小公子的关系又不错。
据他所知,这位小公子任职前,小姐就曾给了小公子不少银票,换成黄金的话,足可以万两计。
钟谦压下一肚子惊叹,和络秋赶回安仁县。
沈玉晦得知这件事时,还是阿瞳气喘吁吁地赶来告诉他
“大人,城门口有队伍运来粮食,被难民堵住了。”
沈玉晦脸色顿变,连忙带人赶往城门口,就见到了络秋和钟谦,他自是认识二人,望着长长的粮食队伍,他不敢置信
“你们哪来的粮食”
他和知府求粮时,知府可是口口声声道,知府也没有余粮。
络秋也被难民吓到了,若非他们人多还持刀,恐怕这些难民早就冲上来抢了。
她见到小公子,忙忙松了口气,道“夫人命我们运来的,既然小公子来,奴婢就将这些粮食交给小公子了。”
附近的难民听见这话,期盼地看向他们的县令
“县令大人,这些粮食会发给我们吗”
当数万人用同一种眼神,期盼地看着你时,那种沉甸甸的信赖和压力,不亲身经历,很难感同身受,至少络秋和钟谦等人在这个时刻都沉默下来。
难民都惴惴不安地看向他们的县令大人,这批粮食会不会用来救济他们,还是说这批粮食只会救济那些富人权贵。
可是有这么多粮食呢。
分完给那些富人权贵,他们是不是也能分到一点
自他出现后,那些骚乱立刻就平静了下来,这段时间他的忙碌被难民看在眼中,也让他们不由自主地信任他。
沈玉晦看了眼四周的难民,他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沉声道
“会”
“这批粮食是安伯侯夫人命人送来,只会用来救济难民”
他话音甫落,四周顿时寂静,然后下一刻,就掀起一阵喧哗,四周难民痛哭出声,有人朝沈玉晦的跪下,不断磕头给他们道谢。
络秋见到这一幕,不由得转身抹了把眼泪。
沈玉晦低声对她说
“谢谢你们。”
沈玉晦很清楚,只凭他自己,是很难拿到这些粮食的。
商人重利,嫂嫂有钱,她的身份也同样代表了权利,也只有她出面,才能轻而易举地换到这么多粮食。
络秋恭敬道“小公子言重了。”
沈玉晦看着那长长的粮食队伍,疲倦的脸上也终于有了抹笑。
半个时辰后,络秋终于赶回府邸。
苏韶棠见到她和钟谦空手回来,挑挑眉
“粮食交给沈玉晦了”
络秋点点头,心有余悸道“夫人您可不知道,那群难民见到粮食时,就好像狼看见肉一样,眼都直了。”
顿了顿,络秋低声感慨了句
“小公子真不容易。”
安仁县不如衢州城大,苏韶棠听沈玉晦统计过,县中难民应该有两万人左右,这一批粮食足够安抚难民一段时间。
救济粮自然不可能让人吃饱,一日一顿饭,就能够让那些难民感激涕零了。
络秋忙忙道“周大哥让我们带了几位大夫回来。”
苏韶棠眼睛一亮,不得不说,周鸣是真的聪明。
她只是要了药材,他就立刻猜到她是担心水患后的疫情,甚至安排了大夫随行回来。
安仁县的大夫不多,周鸣这一举动,让苏韶棠松了口气,当即道
“安排好这些大夫的住处。”
安仁县陷入忙碌不断,沈玉案也终于率领军队赶到了渠临城。
同时,一封信从京城转而送到。
这封信就是沈玉晦传回京的那封,兜兜转转好久,才送到沈玉案手中。
沈玉案看完,脸色就是一变。
松箐一直跟着他,见状,不由得问
“侯爷怎么了”
沈玉案捏着信纸的骨节分明“衢州遭遇了水患,城中遍布难民。”
松箐骤然哑声。
侯爷刚将夫人送去衢州,结果就得知,衢州有灾情
按时间来看,夫人现在已经到了衢州一段时间了,这封信来得可真慢。
沈玉案快笔写了封信,交给松箐
“派人送去安仁县。”
沈玉案很清楚,水患后容易感染疫病,他信上的内容就是让苏韶棠回京。
但可惜,这封信仍是晚了一步。
此时的安仁县已经出现了疫病,是难民中出现例子,救济粮未送到前,他饿狠了,有什么吃什么,虫子、草根、包括死去的老鼠肉,一直都无事发生,直到他开始高烧寒战,剧烈头疼,几日后,他开始浑身发痒,似有脓肿发疼。
人数太多,哪怕苏韶棠早就做好准备,这种症状迅速地传染了旁人。
衢州城比安仁县更早出现状况,一时间,整个衢州都处于惊变之中。
而此时京城派来治灾的官员和御医尚在路上,并未赶到。
沈玉晦得知消息后,立刻派人将病患隔离开,苏韶棠安排的大夫立刻就位,哪怕难民中有慌乱,但因有早就准备好的药材,安仁县仍算得上井然有序。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模式。谢谢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