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5章 chapter185
作品:《七零后妈咸鱼带娃日常》 许问默了好一会儿。
所以当初, 丁玉凤到底经历了什么
单单只是牺牲的话,丁玉凤会难过,不至于疯了。
“那个班长是怎么没的”
这回路远征沉默了。
许问等啊等, 都迷迷糊糊进入梦乡了。
半睡半醒间,听见路远征道“班长被当着丁玉凤的面,活活折磨死的。比凌迟还让人痛苦的折磨。最后我们连全尸都没拼起来。”
许问瞬间又清醒了几分, 坐了起来。
“听说”路远征表情抗拒, “丁玉凤被强迫喂了班长的”
他说不下去。
但,许问也能隐约猜的到。
凌迟是一片片的割人的肉。
可想而知丁玉凤被喂得是什么。
许问突然一阵反胃, 下床跑到卫生间一阵吐。
路远征端着水追进卫生间的时候,许问吐得苦胆都出来了,整个人瑟缩在地上, 全身发抖。
她一个局外人, 听见这么残忍的过去都会是这样的反应。
以丁玉凤当时的情况, 死肯定是死不了的, 只能疯了。
路远征看着她煞白的小脸, 把水递到她嘴边, “都跟你说了,你不会真想知道的。”
许问确实后悔了。
她不是个八卦心重的人, 难得好奇一回,却听了这样一个故事。
什么心情都没了。
说不上心里什么感觉。
敬重同情钦佩后怕
路远征等许问喝完水,把水杯放到洗漱台上,把她从冰凉的地板上抱起来,抱回床上, 没有多余的安慰,只说了一句“地上凉。”
许问搂着路远征的脖子,死死地不肯撒手。
以至于路远征把她放在床上后, 还得以一个有些别扭的姿势保持动,弯着腰半跪在床上,两手撑在她身侧。
过了一会儿路远征脖颈处一片温热。
路远征抿了下唇,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路远征。”许问突然开口,声音哽咽。
“我在。”
“谢谢你”
路远征在许问背上轻拍了一下,“睡吧”
不问许问为什么道谢,是因为他知道原因。
谢他每次都平安归来。
即使知道,却也不敢承诺以后。
许问睡不着,追问路远征“你以前又没有”
问到一半又受了伤。
路远征摇头,“没有。”他没有被俘虏过,也没受过敌人的折磨,只吃过敌人的子弹。
良久,路远征还是开口“我会努力陪你活到一百岁”
这也算是变相承诺。
许问知道人生无常,路远征身边的危险远远高于常人,却还是安心了不少。
这一晚她睡得半点都不安稳,一直噩梦连连。
路远征察觉她不安,一直搂着她,每次许问害怕或者要醒,他都在她背上轻拍以及一句“睡吧我在。”
慰问团和丁玉凤肯定都是留在岛上过夜的。
一大早,许问就等在了丁玉凤的帐篷外。
即使丁玉凤只是个记者,依旧有早起的习惯。
她一掀帐篷看见眼睛通红还有点肿的许问有些意外,愣了下,打趣道“怎么跟你家路远征打架了先说好,我只是个记者可不负责调解夫妻关系。”
许问抬腕看了眼表,略过她的打趣“我七点半得走,还有两个半小时,你想问什么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丁玉凤反应过来,眨眨眼,抬头往空中看了眼,“太阳从东边出来的,天上也没下红雨啊你怎么这么反常不会是恶作剧吧”
许问“”
许问倒计时“你还有两个小时二十九分钟。”
“欸你这人”
“二十八分”
“等等我去拿纸笔。”丁玉凤又重新倒回帐篷。
许问松了一口气。
不这样,她都不知道怎么面对丁玉凤。
她知道丁玉凤不需要同情,也无需同情。
她不可怜只可敬。
丁玉凤即使不做战地记者,也同样是个优秀的记者,问的问题很刁钻。
许问的事其实也没什么藏着掖着,仅仅是不想出风头,所以她问什么她答什么。
不过许问也不是个吃亏的主,横竖都接受采访了,顺道给自己的尿不湿打了个广告,表示军嫂带孩子太辛苦,如果有需要尿不湿的军嫂,可以打八折。
全军多少战士又有多少军嫂
当然,也不是所有嫂子都舍得花钱用尿不湿,总归这宣传力度也不会差就是了。
丁玉凤撇撇嘴,“我道天上掉馅饼了呢好端端的这么配合我采访。原来是为了给你的尿不湿做宣传”
“要不然呢我除了是军嫂我还是个商人。”
丁玉凤点头,“也好。你这样我也踏实。要不然总觉得有什么陷阱等着我,或者还得欠你个大人情。人情债可不好还”
许问抬腕看了眼表,“时间不早了,我先走了啊”
丁玉凤这女人也够现实,得到想要的采访资料就埋头整理,只招呼手下的人去送她。
就是上次跟着她来参加集体婚礼的那个新兵。
丁玉凤叫她小唐。
许问也没拒绝,往岸边走的路上,许问顺口问了小唐几个问题。
“你领导现在还是单身吗”
“嗯,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她人超级好,也很漂亮。”
“她是不是吃素”
“对从来不碰任何肉类。只要桌上有肉她就不上桌。奇怪,她也不信佛。嫂子,你怎么知道的”
许问没回答,指了指过来接她的路远征,“我爱人来接我了。你回去吧再见”
小唐这点眼力价还是有的,跟许问摆摆手,迅速撤离给他们留下独处的空间。
路远征一手牵着许问,一手拎着她的行李,两个人慢慢往岸边走。
说是给丁玉凤两个半小时的采访时间,但罗玉凤又不傻,不能真占着许问一直到上船的时间,也知道路远征跟许问感情好,比较腻歪。所以给他俩留了一个小时的时间。”
“你怎么没带女儿过来”
“她跟妈先上船了。”
“啊她要跟着”
“妈说反正在岛上也没事,想带着孩子陪着你。哦,木兰嫂子也跟着了。”
许问“”
她有点哭笑不得,“我没那么矜贵。老麻烦人家木兰嫂子做什么”
“是木兰嫂子自愿跟着的。另外”路远征停下脚步,低头看着许问,“许问同志,你是不是还有事瞒着我”
“怎么可能”
“火车上”
许问“
果断认错,“我忘了再说,这回不坐火车,坐飞机去,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
路远征轻哼一声,抬手在她鼻尖上轻刮了下,“一定要注意安全。别让我担心。”
“这回真没事。你别忘了,郭建业还在海城等我呢”
郭建业的手术很成功,如今走路跟常人无异。
但,到底不是自己的骨头,加上又是第一例3d打印骨骼移植。
总有些瑕疵。
所以郭建业不能再继续服役了。
他可以转业到地方,依旧是铁饭碗。
但是他拒绝了。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郭建业放弃了军官的待遇,说要跟着许问干,给许问当助理。
郭家的人从京城轮着飞过来劝都不好使。
甚至劝不了郭建业跑来劝许问。
表示救命之恩他们郭家肯定会报,但是不能让郭建业从商。
虽然这不是古代,不讲究士农工商,但个体户的地位确实很低。
低到什么程度呢
在很多地方,做买卖的个体户约等于街上的混混以及坐过牢的那些。
所以许问很理解郭家人的心情。
理解归理解,还是委婉且坚定的表示会尊重郭建业的决定。
也就是说,他们能说服郭建业转业,许问不拦,但是如果郭建业坚持要给她当助理她也不拒绝。
郭家人有点不满,却也没什么好办法。
先不说路远征职位不低,他们给不了更好职位来诱惑她。
就算是可以有关系网再提拔下路远征,那总归不如黄大爷开的条件诱惑大吧
何况郭家一门三代从军,根本不可能干这种落人话柄的事。
最后只能同意郭建业的选择。
后来听说,许问即将进京,郭家人还表示会无条件许问的食宿。
许问拒绝了。
她现在习惯住大院了。
再说,她现在有钱,想买一套四合院。
这在未来是很多人包括上辈子的许问的梦想。
在二环有一套自己的四合院,这是单单有钱吗这还是身份的象征。
现在随着改革开放,慢慢就会放开房产交易。
许问问过魔镜,这年头,一万块能买一套超级打的四合院呢
未来价值按亿算,比什么投资都划算。
郭家之前不太理解郭建业好端端的为什么非要跟着一个军嫂做生意,现在慢慢有点理解了。
除去许问的本事救过郭建业以外,她的人品也很好。
许问其实问过郭建业,“你为什么想经商如果单纯为了报恩的话,没必要。我们不是第一天认识,我性格你知道。”
郭建业点头,“嫂子,我明白你不需要我为你做什么。但是,没有你我现在只能当一个躺在床上的废人这也是事实。如果没有你的3d打印骨骼,我都不敢想以后怎么样。”
虽然当兵的时候做好了牺牲的觉悟,但是真没做好残疾的觉悟。
如果不是怕给军人这个职业抹黑,最崩溃的时候,郭建业都想过自我了断。
他无法接受自己大小便都不能自理的躺在床上度过下半身。
每一天都是那么煎熬。
一辈子那么长,什么时候是个头
可他的职业不允许他干这种事,所以他一直假装坚强,若无其事的样子。
是许问,在他最绝望的是后给了他重生的希望,并且最后真让他重生了。
“我知道你不需要我报答你。我也知道凭你跟路营,不是,路团的本事,你们甚至都不需要我为你们做什么。我想了很久,最后决定跟着你学做生意。我可以帮着你打理生意,如果你不需要我了,我也会自己去做生意,赚到钱就去帮助那些和我一样的人”
郭建业是军人,他的手术都是部队负责,不同他掏一分钱。
就算没有部队,郭家的财力也能承担这样的手术。
可是对于很多穷人来说,他们支付不起这样昂贵的手术费用。
出去3d打印的骨骼,还需要很先进的医疗设备辅助。
许问点头同意,“等咱们生意做得再大一点儿,有能力的时候,可以专门成立一个基金会,去帮助那些残疾的退伍老兵或者需要帮助的穷人。”
“基金会是什么”
“怎么说呢”许问想了下,“反正基金就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我们的目的当然就是帮助残障老兵。咱们要弄的基金会性质是慈善基金会,就是利用其他人或者单位捐赠的资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的组织。”
郭建业似懂非懂,但是大体上能明白许问的意思,打了个响指,“这个好”
“但是这个暂时实现不了。咱们没有足够的社会影响力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去运营,所以还得再等等。”
郭建业连连点头,“嫂子,你怎么说我怎么干以后,我就是你的助理兼贴身保镖。”
他说完想起木兰嫂子,顿了下又改口,“保镖应该不用我了,但是你以后有了车我可以当司机。”
许问闻言,有些好奇,“为什么不当保镖了”
郭建业嘴角抽了下,如实回答,“我打不过木兰嫂子。”
他们是当兵后才开始学习一些格斗技巧,主要学的是拼命的招式。
要真玩命,他跟木兰嫂子谁输谁赢不好说。
但是如果过招,他不是木兰嫂子对手。
木兰嫂子从小学武,而且不是花架子那种,除了他们同为习武之人的王班长,估计没几个能打过木兰嫂子的。
许问点点头,跳过这个话题,让郭建业再好好休养几天,等她进京的时候来海城接着他。
路远征表情缓和了几分。
有郭建业和木兰嫂子,许问的安全应该不成问题。
“这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面”路远征轻叹一声,还是舍不得。
“那得取决于你。反正我等拿到毕业证,就跟妈直接回魏庄了。你去年没休年假,今年还不能休吗”
路远征咬了下唇,“我要出海可能今年还是休不了。到时候看吧这回保密程度比较高,连我都不知道去哪多久回。”
许问还能说什么。
一个小时放在平时也许会觉得很漫长,但到了分别时,眨眼就过。
许问抱了抱路远征,在他脸上亲了下,在路远征的黑脸中,跳上船。
到海城后,郭建业已经在岸边等着他们,还安排了一辆车。
等许问他们上车后,直奔机场。
朱美珍跟夏初都是头一次坐飞机,比木兰嫂子上一次还紧张。
木兰嫂子有了经验比上次淡定多了。
许问自己带着夏初,木兰嫂子搀着朱美珍,跟她细细普及坐飞机的常识。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
夏初因为年纪小,无知且无畏,只好奇地四处打量,比朱美珍淡定多了。
许问怕她影响其他乘客,一直告诉她在飞机上不能大吵大闹。
后来,许问发现自己多虑了。
小孩子有个通病,往往坐车或者坐飞机就容易睡觉。
小夏初从飞机还没起飞就开始睡,一直到下飞机才醒。
完美的错过了旅途的风景。
当然,空中也没什么风景可言。
到了机场出口,就看见部队来接他们的车。
军绿色的吉普特别好认。
三个大佬对手机的争夺最后结果还是黄大爷赢了。
没办法,资源人脉都雄厚的三个大佬,最后比拼起来只能简单粗暴,比职位。
黄大爷完胜。
本来早就想让许问过来,正好因为台风造成的影响,许问晚来了两个月。
只能通过电报远程指导。
如今一安顿好彩虹岛就立马过来了。
还是上次跟木兰嫂子住的招待所,黄大爷接的他们。
跟上次黄大爷系着围裙打扫卫生不一样,这回他穿着军装,身后跟着一队人。
许问瞄了一眼,绝大部分都是四个口袋。
她啧了一声,大爷果然是大爷,这得多大官
不光,黄大爷纯属单纯欣赏许问来陪她吃个饭,再确切点说是来看战友顺道请她吃个饭。
真正负责手机研发工作的还是宋部长。
许问也是后来才知道为什么能在这这个招待所看见黄大爷。
那个真正的负责送菜收碗的大爷是后来来那个一瘸一拐的大爷。
两个人年轻的时候是战友,那个瘸大爷呢在某次作战中用自己一条腿换了黄大爷一条命。
残疾人当然不能继续服役,给瘸的大爷安排了一份招待所的工作,不累还能养活家里人。
其实最初他只用在后厨洗个碗,有时候看见闲了就出来帮帮忙。
保住了性命的黄大爷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战功赫赫,升到了现在的职位。
他没忘本经常来看瘸大爷,当然不是只象征性的来看看,曾经黄大爷就表示,他的军功章有瘸大爷的一半,所有的财产收入也会分瘸大爷一半。
那瘸那爷能要吗当然不要。
不光不要黄大爷的钱,也不要他重新给调换工作。
就在招待所干了一辈子。
其实瘸大爷在招待所工作表现也同样十分优异,完全有能力升职,只是他到底有残疾,很多工作不能胜任。
最终只升到了一个后勤主任。
黄大爷也是个狠人,见瘸大爷油盐不进,什么都不要,就隔三差五来招待所替他工作,还给彼此的儿女指腹为婚。
事关下一辈,瘸大爷这回没一口咬死不同意,只说看儿女意愿,他们愿意他不反对。
后来两家人结成了儿女亲家。
现在黄大爷已经是退休状态,很少插手军中事务,那天碰见许问听见她跟木兰子的谈话,实在心动才出口干预。
所谓无知者无畏,像路远征说的,许问还不清楚黄大爷的真实官职,所以知道他是个比较厉害的大爷,但是不清楚多厉害,跟他吃饭也不打怵。
第二天,许问跟郭建业到军区研究院报到,木兰嫂子带着朱美珍跟夏初在京城四处吃喝玩乐。
手机的设计图,许问给画了几张。
她不想她改变历史,给的都是最原始的手机图。
当然,肯定比大哥大,小巧很多。
就是最初手机刚上市的那种,多按键的小蓝屏。
实现手机通话最大的难题就是数字通信部分。
也是曾经某手机称霸世界市场整整两年的核心技术。
但,这项技术在几十年后已经更新过n代,只能算基础技术。
魔镜那能搜到七七八八的文献资料,许问都整理出来递给研究院。
跟3d骨骼移植一样,她负责理论说理论都可能有点不合适,就是指手画脚,思路,真正如何去实现都是研究人员在想办法。
对许问来说就是一句话的事,对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个繁杂的过程。
声音经过数字终端的编码后成为数字信号,再通过信道编码器后才能变成可以通过信道传输的数字信号,再由调制器把数字信号调制到数字信道上,再传输到接受端,到接受端后再反向操作,把数字信号变回模拟信号最终还原成声音。
许问上辈子,实现了数字通信高速大容量长距离传输且实用化是在九十年代。
如今,她提前十年把这一技术提出来,对八十年的科研人员来说,相当难
而卫星通信采用的时分或者码分也属于数字通信。
许问两辈子第一次参加这么大型的科研活动,其实很紧张,还有点怯场。
毕竟其他科研人员都是真材实料,只有她是怀揣小纸条的作弊者。
不过,跟大家呆了一天,许问就松了一口气。
宋部长对她很尊敬,她在团队中算是研发顾问。
顾问嘛也不用她真干多少活,偶尔小组长有想不明白的问题会来问问她。
许问有魔镜,点拨几句,就能换一个崇拜的眼神或者一个竖起的拇指。
心虚归心虚,但是也不至于露馅。
在研究院的工作很充实,时间过得很快。
中间许问还回了几趟学校,拿到了毕业证。
因为路远征不在身边,许问还专门请照相馆的人给自己拍了照片。
11月中旬的时候,赵班长休年假来京城玩了两天顺便接走了木兰嫂子。
有郭建业在,何况许问如今出入的地方是军区研究院,安保系数很高。
到了11月底,手机研发终于到了尾声。
最难的数字模块终于做成了。
整个研发部门的欢呼声在几百米开外都能听见。
接下来就要着手建立通信基站。
因为这是军内研究,所以在推向市场之前要先在军内测试。
也就是说部队有专门的通讯组,建造的信号基站等仅供部队官兵使用。
许问对什么时候普及给老百姓不是很感兴趣,她只想把卫星通讯捣鼓明白了。
之前,许问出了一趟国已经把商用卫星的使用权买到手,只能通信研究成功就能使用。
出国是在10月下旬,其实国庆节到京城后,许问就在走出国申请的手续。
81年想出国特别难,不是有钱就能办的。
好在有黄大爷,有特批通道。
木兰嫂子拿着护照的时候简直惊了,“想不到有生之年,我也有出国的一天”
朱美珍跟夏初没有跟着出国,朱美珍不肯去。
对她来说,来个京城还行,出国那不行,语言不通饮食不通,走丢了找都找不到问路的。
许问一想也怕他们水土不服,就让她们先回魏庄老家了。
黄大爷派人护送她们母女回去的,就为了让许问安心。
许问上辈子留学,在国外生活过几年,不算陌生。
木兰跟郭建业都是头一次出国。
尤其是郭建业,按理说他现在是不允许出国的,不过因为他办的是部队的事,也是特批。
上辈子在国内外感受到的差距不算太明显,这辈子才知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有多大。
我们大多数百姓才刚刚解决温饱,全村都没有一个万元户。
甚至大部分地方都还没有恢复行政村还是集体公社制。
而国外的工业水平遥遥领先,像电冰箱电视机这些电器在内还稀罕的紧,可在国外已经相对普及。
郭建业跟木兰嫂子都十分惊奇。
商用卫星的使用权很昂贵,能买得起的人特别少。
尤其是我们国家,在发达国家眼里,跟穷人在富人眼里差不多。
许问他们找上门去谈合作的时候,接待他们的人给许问的感觉,就像上辈子在奢侈品店遇到的势利眼导购差不多。
满脸都写着“这很贵的你买的起吗穷b”
对付这种人,在有能力的时候,往往直接用钱打他们的脸。
许问就是这么干的。
看着前倨后恭的接待,许问心情舒畅多了。
木兰嫂子跟郭建业也是差不多的感觉。
木兰嫂子呐呐道“原来,我一直觉得钱够花就行,现在发现,钱有时候不是指用来花还能用来打外国人的脸我决定了,等我再回彩虹岛上我一定要努力赚钱”
许问“”
郭建业倒是没说话,但,许问看他脸色应当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因为国内事情很多,他们没在国外多停留,办完事就回京城了。
造出的第一批手机,有点像缩小版的大哥大。
可能因为技术还不够成熟的原因,做不到想许问记忆中的手机那么小巧。
不过这已经很牛了。
而且不是用的许问给的设计图。
许问用的女士手机多,根据记忆画出来的图不那么阳刚,所以被设计部的人改了。
还是直板的样式,风格更硬朗些,拎在手里很有分量,跟块小板砖似的。
颜色是黑绿主打,绿是草绿,还挺好看的。
许问作为研发人员之一,选了两个,想着跟路远征一人一个。
先测试的是无线通讯,然后是卫星测试。
无线测试是选了京城以及另外一个城市测试的。
从是从京城往另外一个城市的司令部打电话,或者另外一个城市往京城打电话。
当然,发信息比打电话容易的多,这个功能先实现的。
研发完以后,问题来了。
手机的造价本就不菲,这个基站建设更是真的贵
而且军方非盈利性质,按照黄大爷的想法,是想人手一部手机,就算不人手一部,最起码也得一个连甚至一个班一部。
全国,以连为单位,也得数以万计吧
至于基站,基本相当于建设到全国地区。
这个费用着实是个问题。
宋部长那脸最近特别扭曲。
因为手机研发成功了,这是全世界最领先的通讯技术,对军队的作战方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最上头的领导到最末端的作战单位,下达命令可以直接点对点,可以想象这在作战指挥中有多重要。
所以他特别开心
光研发成功手机这事,他都能立个功了。
问题是,太贵了
给官兵发手机的话肯定是不收费的。
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实力真得不允许。
军方领导得到消息后,连开了几次会。
手机的重要性不用细说,这个资金问题怎么解决。
最后决定,还得走地方路线。
让地方的通信部门去建基站,他们可以共享技术。
但,只给地方技术,不给人家手机人家也不干。
要不然基站建来干什么
事情又陷入僵局了。
在他们研究手机通讯怎么铺展的时候,卫星通讯也终于实验成功。
时间到了12月底。
对许问来说,有卫星通讯,基站不基站她就不在乎了,反正彩虹岛也接受不到信号。
所以她特别不仗义的,带着已经能通话的两部手机走了。
毕竟卫星商业使用权是她以个人名义买的。
倒是提过跟军方共享,但是研究院的人认为不妥,怕泄密。
许问一想,她确实不能保证这样没有被解密的风险,所以没多劝,揣着手机跟郭建业再见,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许问到桃源生产队的时候,许秋石、许闻、许望他们也已经到家了。
她找了一圈,没有路远征的身影,眼神微不可见的暗了暗,但也没表示出来。
因为家里太热闹了,来了很多做客的。
确切地说是来道谢的。
许秋石他们回来当然得把许问带去的尿不湿的工人都给带了回来。
许问给的是计件工资,老实干活的工人,一年的收入抵桃源生产队一个家庭。
今年生产队的一个工大约是七毛。
一年一天不落是三百六十五个工,大约二百五十五块,一个人。
一家有四个劳动力才能有一千块,但,这不是净收入,还包括一家人一整年的口粮,大约还得减去七成才是纯收入。
也就是才三四百块。
跟着许问打工的工人们,勤快能干的,有的平均一天甚至能赚到五块钱,一个月一百五十块,十个月一千五百块。
平均是指,连休息日都平均进去的。
许问带薪休假,出勤天数够了还给全勤奖。
综合起来,平均算,是一天五块钱。
许问管吃管住,她们这年收一千多是纯收入。
当然,这相当于金字塔的顶层,到底是少数。
中间层,一般在三块一天左右。一个月大约八丨九十块钱,按十个月算也差不多小一千块。
有好有中间当然也还有差的。
比如那个台风天被路远征暴揍后扔到船上的董海波。
让他下车间他做坏的产品比做好的还多。
让他看大门,他夜里值班呼呼睡大觉。
这样许问要还给他工资,许问就是大善人了。
他一年到头,扣除来回车费,估计也就还落一身衣裳钱。
这还是被教育之后,死活赚了一点儿钱。
一开始许问扣发董海波工资,董海波也想用在生产队那一套,跟许问撒泼耍赖,威胁她。
可惜,他忘了,要在彩虹岛上比武力,无异于关公面前耍大刀,被路远征揍得鼻青脸肿。
这还不算,被许问借口业务培训,扔给路远征跟着新兵们练了好一阵儿。
折腾的董海波哭爹喊娘,非要罢工回魏庄不可。
许问依旧不惯着他,合同签了一年,就必须干满一年,不到元旦不能走。
董海波被收拾了几次,老实了很多,最起码当门卫像那么回事了。
门卫拿死工资,一个月三十六块。
但董海波经常脱岗翘岗,动辄也会被扣钱。
加上他有点钱就都贡献到李嫂那去,买酒买烟买吃食,临到回家实在不剩什么钱了。
除了董海波,还有另外三个。
当时许问带走了四个,但是像董海波这么屡教不改的他是独一份。
另外三个比他强一点儿。
最起码年收入能赶上在生产队一年。
还有个比较识时务的,从保安岗到了车间打包岗,一年下来存了六百块,回生产队后仰着头走路。
那个是桑小青他们生产队的。
人是群居动物,总喜欢讲远近亲疏。
董海波这么泼皮无赖,说到底,有一部分原因觉得许问跟他一个生产队的,不能真把他弄死。
许望他们生产队的呢,则觉得许望跟许问是亲姐妹,而且跟自家大队长是亲家,也有恃无恐。
路家生产队的,好歹有路远征,尽管路远征也六亲不认,但再怎么也是一个生产队的,同样不害怕。
唯独桑小青他们队那个,心里不这么底实。
因为桑小青是个外嫁女,俗话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是人家许家的媳妇儿。
再来桑小青自己在许家都是个外人,跟许问又是姑嫂关系。
有谁家姑嫂一家亲的
所以他到了彩虹岛见许问这么强势,半点都不给董海波面子,怕自己还不如董海波,就夹着尾巴做人了。
但是回来的时候,兜里有钱也是真开心。
这辈子他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六百块呢
许家那两间老屋,一直都那么小,又没有翻新,进十个人就坐不下,何况,里面估计得二三十个。
叽叽喳喳比菜市场还热闹。
许问在外面听了会儿,大部分是赚钱的工人家里,拎着东西过来道谢的。
还有一部分是看见大家都赚钱了拎着东西过来,表示明年也想跟着许问走的。
许问顿时觉得此地不宜久留,刚想转身,肩膀上被人拍了下。
吓了她一跳,差点尖叫出声。
“嘘别叫,一出声你今晚别想睡觉了。”
是许闻的声音。
许问把将要出口的叫声又咽了回去。
她转脸看许闻。
许闻指了指屋内,又指了指自己家。
意思是让许问去他家。
许问点点头,跟着他像做贼一样,蹑手蹑脚离开。
一进许闻家门,见三小青抱着夏初趴在后窗户上往许家看。
“回来了”桑小青主动跟许问打招呼,“我看见你到家,忙你哥去喊你过来。你要是被他们围上那就惨了”
小夏初也看见许问了,笑得牙不见眼,不管不顾就往许问这么扑。
她人小,速度不慢,眨眼间就到了炕沿边上。
桑小青脸色一变,扑过来想来拉她,但是小夏初已经腾空。
许问还在一米开外。
心脏有一瞬间的跳停,想也不想就扑了上来。
堪堪接住小夏初。
许问心跳时常,脸都吓白了。
小夏初却无知无觉,还呵呵地傻乐,抱着许问的脖子一通猛亲。
许问又生气又感动,顿时哭笑不得。
不知道该打她小屁股教育一下还是该回亲她。
犹豫了一下,还是亲了亲夏初的小脸蛋。
桑小青坐起身,在心口轻拍,“可吓死我了”
许问亲完以后,表达了对小夏初的思念,“妈妈好想你”
“想麻麻”小夏初也小手直拍胸口,表示对许问的思念。
想归想,许问还是得教育她,“我知道你想我,我也想你,但是安全第一。你不能这样”
许问指了指炕,“直接往下迈,会摔到地上的,很痛,会流血”
夏初似懂非懂,还是乖巧的点头。
许问重新把她抱上炕,自己坐在炕沿上,指了指许家那一堆人,“这什么情况约好了今天一起上门”
“什么今天”桑小青叹息一声,“自打我们回村开始,天天这样这回不是四个生产队了,整个魏庄公社,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来找你。也就是你恰好不在家。就这样比我们刚回来那两天已经少很多了
我们都没敢说你会回来过年,对外一律声称不知道你回不回来过年。
这不,他们堵不到你,只能堵咱爸妈。闹的爸妈饭都吃不好,更别提带夏初了。这两天夏初都是跟着我睡。”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