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1章 第 521 章
作品:《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她从胤禛这儿借了几位掌柜到她陪嫁的铺子去做二掌柜之后她的铺子的确开始赚钱了,不过并不是每一间铺子都赚着钱了,是合在一起看算出来是赚的。
她都开始在这件事上费心思了,她的铺子竟然还有亏钱的,这怎么行,她得想法子让这几件铺子扭亏为盈才行。
她可不是只会看账本,她得到铺子里去看看,看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为了这事那几间铺子她分别都去了好几次,然后还真看出问题所在了。
这几件铺子之所以不挣钱,是因为位置实在太偏僻了,连客人都没有,要怎么赚钱呢?
为了这事她怕是有小半个月都吃不好也睡不好,连胤禛都看出她有些不对了,问她这又是出了什么事。
这事事关她娘家,她本来是不该把这种事告诉他的。
可她的铺子能开始赚银子还多亏了胤禛,要不是他够大方,掌柜说借就借,她的铺子还亏着钱呢,所以她还真就把这事告诉他了。
然后他一句话就把她给点醒了,他说既然铺子不赚钱还亏欠,那不如把这铺子关了好了。
胤禛这话倒是提醒她了,既然这几间铺子不挣钱,那就不要它们了好了,不过她可不打算把它们关了,她打算把它们卖了。
碰见这种事他的第一反应是把铺子关了,那是因为他从来就没缺过银子花,铺子这东西于他来说顶多算是锦上添花,不过这花对他来说太小了,自然也就可有可无了。
在他心里与其在铺子上花心思还不如多帮皇上办几件差事,只要差事办得漂亮,还怕没有赏赐吗,只要有赏赐,还怕没有银子吗?
他差事办得好得能得着赏银不假,可他怎么不想想他办一件差事要多久。
能得赏银的差事,没三五个月办不完,她要是真等着他那些赏银,日子怕是早就乱套了。
他的俸禄加上他铺子每月赚的银子也就是刚刚够用,还真剩不下什么来。
偏他只要跟老十三到外地去办差就会被老十三拉着去买东西,老十三带的银子不够了就借他的,他明明没买什么东西,去的时候荷包还是鼓的,回来荷包就瘪了。
这还不算,他见着有人日子过得实在苦,总会忍不住想要帮这些人一把,他去的地方不是遭了灾就是遭了难,就他那点儿银子,帮了这个就帮不了那个,可不就得写信回来跟她要银子吗?
她也不是那吝啬之人,也知道遭了灾的百姓们日子过得有多苦,所以只要他写信回来,她都会让人给他送些银子过去。
不过她也会在信里劝胤禛,劝他别太自责,仅凭他一人之力本来就帮不了多少人,尽力即可。
胤禛可是皇子,作为她的福晋,原身和她要花银子竟然还得计算着来,这事说出去怕是都人信。
可事实就是如此,她来到这个朝代之后别的暂时还没捡起来,倒是把算盘捡起来了。
她可不打算笔算,要么珠算要么心算,账册这种东西根本就心算不过来,可不就得把算盘捡起来吗。
不过这东西还真好使,有了这东西,她看账本儿的时候都不觉得那么枯燥无趣了。
而且她还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但凡她把算盘拿出来,她这院子里就没一个人敢打扰她,就怕她算错了,又得重算。
后院儿的那些女人们更不敢在这种时候打扰她,不然她要是算错了账,她们这个月的月例会不会少那么一点儿少的那一点儿会不会在别人那儿多出来可就不好说了。
整个四贝勒府就只有一个人敢在这种时候打搅她,那就是胤禛。
她其实挺想被胤禛打搅的,因为她每次被打搅了之后就会把账本儿和算盘一并丢给他,让他自己算去。
时间一久她也看出来了,胤禛只要得了闲又刚好碰上她在算账,就会来打搅她,好把这事接过去,这样她就能歇歇了。
如此好意,岂能辜负,当然要成全他了,每次把账本儿和算盘扔给他的时候她都是这么想的。
不过她还是有分寸的,并不是每次都会把这两样东西扔给他,扔给他的不是她庄子上的账本就是她铺子上的账本。
她的庄子和铺子都不算少,又是一送就全都送来了,别说三五日了,就是十天半月都看不完,有人帮忙,她当然要成全人家了。
自从她发现她那些铺子有的不但不赚钱还在亏钱的时候他们她看这些账本儿的时候就更多了,这下他倒不怎么来打搅她了。
也不知道是因为他知道这回自己是要动真格的了所以才没来打搅她,还是他看着那一摞摞的账本儿也觉得头疼所以躲开了,她现在只要动算盘,连他都不来打搅她了。
他不来其实也挺好的,她还不想让他知道原身的铺子看着多,其实能赚钱的就没几个呢。
那些铺子她也是去过的,能赚钱的铺子位置都还不错,货品也还也算齐全,这样都挣不着什么钱,那问题恐怕就出在人身上了,她就是因为这个才动了换掌柜的心思。
她之所以第一次没动那些赚了银子的铺子的大掌柜们,一是因为他们之前是在她娘家的铺子做掌柜的,是她娘看他们的确能帮着铺子挣钱,这才选了他们到她陪嫁的铺子里做掌柜。
这些人年岁都不小了,要不是她是皇家妇,这些人是当得起她一句叔伯的
二就是她觉得能做大掌柜的人身上都是有真本事的,她不想错失人才,这才又给了他们一次机会。
机会她给过了,他们不知道珍惜,那就怪不得她了。
有些事可一可二不可再三,铺子不怎么挣钱,这么人里没一个跟原身说起过这事的,哪怕连暗示都没有,不就是因为原身其实不太管这事吗。
只要每年他们能交一笔银子上来,且这银子又跟账本对得上他们这差就算是当得好,他们这么觉得,原身也这么觉得,所以这么多年才一直相安无事。
她可没打算跟她们相安无事,原身在的时候不管知不知道这事,在她这儿都算是给了他们一次机会了,是他们自己没抓住,怪谁呢。
她换了二掌柜和三掌柜,没换大掌柜,这就是给他们第二次机会了,他们还是没抓住,这下她可不打算再给他们机会了,不就是个掌柜吗,只要有银子还怕找不到吗?
这事还是胤禛提醒他了,要不是他说既然有铺子赚不了银子那就把这铺子关了她还想不起来他就关了不少额娘留给他的铺子,也想不起来那些铺子的大掌柜才是真正有本事的人。
她之所在这件事上费这么多心思可不光是为了赚银子,她其实是想看看胤禛是会阻拦她去做这事还是会帮她。
她还真就试出来了,胤禛会帮她,但他也说了,跑腿这种事交给底下的人去办就好,她在府里看看账本儿就行,要真是出了什么事,还有他呢。
这话的意思她听明白了,看账本儿可以,总往铺子去不行,这是在告诉她,于她而言最重要就是打理好后宅,其他的事都是次要的,让她别在这些次要的事上耗费太多心神。
她之前还觉得奇怪,奇怪在这件事上他怎么这么好说话,一点儿要拦她的意思都没有。
现在她不奇怪了,他应该是根本就没想到辣椒真能在庄子上种活,又不能出尔反尔,这才没一开始就拦着她。
现在一看她都借了一回掌柜了,还要借第二回,借的还是额娘留给他的人,这下不拦不行了,人接来了,但接下来的事她动嘴就行,就不用总往铺子里去了。
在这件事上连胤禛都是这种态度,龙椅上那位会是什么态度就就可想而知了。
她这次闹出的动静可不算小,龙椅上那位不可能不知道。
他现在还没召胤禛进宫恐怕是想看看他不管这事自己能闹到什么时候。
她就是知道这一点才在一开始就试探胤禛的态度的,她总要知道胤禛会不会站在她这头才好开始施展不是。
她其实能猜到胤禛为什么把他额娘留给他的铺子关了好些,他这是不想睹物思人,也不想授人以柄。
他额娘没了,嫁妆当然得由他这个儿子拿着,他拿可以,把那些东西拿出来炫耀或者是让它们钱生钱就不行,那不是存心让汗阿玛难受吗?
他就是怕这个,所以这么多年来额娘的嫁妆他都没敢怎么动过,顶多就是给了他家福晋几件首饰。
他家福晋也知道这东西招眼,都没带出去过,更别说带进宫里去了。
额娘嫁妆都不敢动,铺子就更不敢动了。
首饰可以不带出去,铺子上开在大街上的,只要开着,谁都能看见。
他也不怕有人在汗阿玛耳朵边说别的,他就怕有人在他汗阿玛跟前提起他额娘,还有他那个早夭的妹妹。
到时候只要一句要是小公主还在皇后娘娘的嫁妆应该是他和她一人一份才是就能让汗阿玛想起许多事了,也会给他带来许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