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0章 穿成四福晋的第五百一十天

作品:《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就连弘昼都看见小冯子了,苏培盛又岂会看不见他,苏培盛看见了就等于胤禛看见了,胤禛知道秀玉在担心弘昼,就是再忙也得挤出时间去坤宁宫一趟。

    允祥手废了这事他任何人都没透露,哪怕是对秀玉,他也只是模棱两可的说允祥伤了,且伤得不轻。

    当然了,他也没忘了顺嘴提一提弘昼,说这小子也伤了,不过伤得比允祥要轻。

    秀玉知道弘昼伤得不重,听说他进宫了还是让小冯子找来了,要是知道允祥的手可能会废,指不定得急成什么样呢,他就是不想她着急才瞒着她这事的。

    现在允祥和弘昼都回来了,虽然他们暂时住在了圆明园,但他们迟早要回来的,这事就算瞒也瞒不了多久了,不如告诉秀玉让他有个准备。

    他要借着允祥伤了这事封允祥做铁帽子王,朝上就不能全都是反对声,总得有几个人站在他这边这架才吵得起来不是。

    到时候老十四和老十七肯定是站在他这边的,可他二人是自家人,这种时候表个态也就行了,说得太多反倒不好,他还需要也个他信得过的大臣头一个站出来支持他,他选来选去,最后选了五格。

    这事只要他还没在朝上跟人提起,那就还能算是家事,既然是家事,秀玉这个皇后自然是能知道的,他想看看秀玉对这事是个什么态度,也想借秀玉之口把这事告诉她弟媳,她弟媳知道了,她弟弟自然也就知道了。

    要想五格出这个头,他要封允祥做铁帽子王这事也不能再瞒着秀玉了,索性一起说了算了,省的他哪天一不小心说漏嘴了秀玉见自己这种事都瞒着他又得气上一回。

    秀玉听胤禛说允祥和弘昼都受伤了并没有觉得惊讶,就弘昼那性子,好不容易去了西宁,他岂会不上战场,至于允祥,除了胤禛,就没有他说服不了的人,他都上去了,允祥能不上去吗。

    不过当她听说允祥的伤比弘昼的伤要重得多,尤其是左手手臂,要不是徐太医跟去了,要不是救治得及时,他那只手当时就已经废了时她还是被吓着了。

    对此她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还好允祥的手没废,不然她那十三弟妹怕是要跟吴扎库氏似的,总往她这坤宁宫跑,而且一坐下就开始哭。

    吴扎库氏哭她还能等这丫头哭够了再劝,她十三弟妹不行,她十三弟妹说是弟妹其实在她心里一直就得妹妹,哪有做姐姐的看着妹妹哭却什么都不做的道理。

    不对呀,她记得老院判说过,允祥的身子亏虚得厉害,就算胤禛将他拘在圆明园养了一阵子,也不可能当真就养回来了。

    莫非允祥上战场不是弘昼说服的,是他说服了弘昼,不然他的伤怎么会比弘昼还重呢?

    她是这么想的,也就这么问了,她觉得胤禛既然连允祥的手差点儿废了这种事都告诉她了,她再问些别的,胤禛应该也还是会告诉她才是。

    这事胤禛的确没瞒她,胤禛说他们去西宁之前都答应得好好的,去了西宁就是去走个过场,谁知道真到了地方就压根儿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了,打起仗来一个比一个不要命。

    现在好了,带着一身伤回来还不是得他让太医去给他们治。

    还算他们识趣,知道自己伤得的确太重了,允祥在圆明园连自己的屋子都没怎么出,就连好昼也在圆明园待了足足半个月才溜回京来的。

    秀玉刚才的确是因为好奇这叔侄两到底是谁说服了谁之后才上的战场所以才又开了口,不过现在她已经没那么好奇了。

    胤禛这话的重点在是允祥说服了弘昼这件事上,她听见的却不是这个,他听见的是允祥和弘昼已经回来半个月了胤禛都没把这事告诉她。

    她把这事在脑子里转了几转,立马意识到胤禛这是还有事瞒着他,而且这事的根源恐怕就在圆明园里,不然这叔侄两回京了的事有什么好瞒着她的呢

    胤禛瞒着她的事不知有多少,不过有一件是她明明知道,胤禛却一直以为他瞒她瞒得极好的事,那就是胤禛自从得了那张丹方之后想找人炼丹的心思就一直没断过,要是她没猜错,这丹怕是早就开始炼了。

    这丹药要是真炼成了最后胤禛是要吃的,要进口的东西,他怎么可能会让那人随便找个隐秘之处炼制,哪怕是有人日夜看着,他也不会放心的。

    要论隐秘,这世上就三处一个,一个是这皇宫大内,一个是从前的雍亲王府还有一个就是圆明园了。

    皇宫大内岂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的,这人进不来。

    从前的雍亲王府处处都是旧日的痕迹,谁知道里头该收的东西有没有收干净,就为这个,这人也进不去。

    这两处都进不去,能进去的也就只有圆明园了。

    这地方不但够隐秘,还够大,想把一个人藏起来极为容易,而且胤禛想去就能去,这么看起来这地方还真是最合适的。

    她刚才还觉得奇怪,允祥和弘昼都回来了,为什么就不能回府去,就算太医们能去圆明园,御药房的药不能都跟着一起去吧,太医们想用什么药还得回御药房来拿,不麻烦吗?

    现在他算是明白了,胤禛让这两人住在圆明园名为养伤,实则是让这叔侄两帮他看着那人,督促他好好炼丹。

    他们住在圆明园,胤禛还真就能想什么时候过去就什么时候过去了,他去看受了伤的儿子和弟弟,就算去的次数再多,还有人敢说什么不成。

    要知道胤禛是不是在让人炼丹其实不难,以他和允祥的关系,要是真得了这样的好东西不可能不给允祥送去,她只要问一句允祥的病是不是比去西宁之前重了就能问出来。

    她想确认一下自己的猜测是对是错,所以还真就问了,没想到胤禛对这事避而不答,跟他说起了别的事来,他说他想封允祥做铁帽子王,这下她是真被惊着了,一骨碌就从床上坐起来了。

    胤禛像是知道她会是这反应,坐起来得比她还快,这才没被她抢了被子。

    秀玉之所以这么惊讶是是因为她知道大清入关以来得了铁帽子王的人两只手就数得过来。

    那八位铁帽子王是大清刚入关时封的,没有这八人,大清入不入得了关还真不好说,这个爵位是他们该得的,不过是一个爵位,和他们的功劳比起来其实是不够看的。

    如果说这八位铁帽子王是爵位和功劳比起来不够看,那允祥就是功劳和爵位比起来不够看了。

    他是有许多功绩不假,可他从前的功绩里多多少少都有胤禛的影子,现在的功绩里又多多少少有允禄和允礼的影子,只属于他一个人的功绩还真没多少,就是有,这个铁帽子王他也够不着。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允祥上过战场了,而且还是带了重伤回来的,那这个爵位他还真能伸手够一够了。

    别看胤禛拢共没说几句话,对她来说这几句话已经够了。

    他说要封允祥做铁帽子王,又提到了她弟弟五格,这不是想让五格站在他这边又是什么呢。

    不过她从这几句话里听出来的可不指这个,若说刚才她觉得炼丹这事胤禛并没有停下,现在这个猜测基本上已经坐实了。

    除了这件事,她想不出胤禛还有什么事要瞒着她,而且是煞费苦心都要瞒着她,他既然要瞒,那自己也得当做不知道,她倒要看看这事胤禛要瞒她到什么时候。

    除了这个,她还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允祥的病怕是真的好不了了,不然胤禛不会急成这样,都有些失了分寸了。

    这个铁帽子王是封给允祥的,也是封给怡亲王世子的,铁帽子王排在所以爵位的最前头,铁帽子王的儿子也排在了皇帝所有侄子的最前头。

    除了皇子,允祥的儿子将会是他们这些小辈里最尊贵之人。

    胤禛这是要把这份无上荣耀给允祥,还要给允祥的儿子们铺路啊。

    她算是看出来了,胤禛这是铁了心要封允祥做铁帽子王了了,就算没有五格,胤禛也会去找别人,五格到底要叫胤禛一声姐夫,这忙他来帮还真合适,这么一想,她还真得把这些透露给她那位弟妹

    都是弟妹,见娘家的弟妹可没见婆家的弟妹那么容易,她好不容易见着娘家弟妹了,她当然高兴,她这一高兴,话就比平常多了些,一不小心说漏嘴了再正常不过了,顶多嘱咐她弟妹一句,别告诉旁人,这事就算过去了。

    她让她弟妹别把这事告诉旁人,五格又不是旁人,这事就该告诉他。

    她这弟弟这些年能步步高升可不全是因为他是她弟弟,还因为他不仅能办事,还会来事。

    这事是不小,可他也不至于因为这事乱了方寸,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他还是知道的。

    胤禛要的也就是有人在朝堂上帮着他说话,五格只用动动嘴,旁的什么都不用做,这一点就算她不说五格也应该明白,所以她并不担心她这弟弟。

    她能猜出胤禛在想什么,胤禛自然也能猜出她在想什么。

    他应该是猜到她不说话是在想什么时候用什么理由召见她弟妹最合适,最后又加了一句,让她别急,这事他还得准备准备,准备好了,再告诉她。

    她刚开始以为胤禛说的准备准备是要给允祥准备一身新的行头,后来她一想,胤禛要准备的恐怕不是或者不止这个。

    什么准备准备,他不就是想把允祥左手可能废了这事传出去吗,毕竟只有传出去了,百姓们才知道怡亲王不光上了战场,还身先士卒了,不光身先士卒,他还受了伤,且伤得还不轻,怡亲王在百姓中的名望才能更高不是。

    除了百姓们,这事朝臣们也该知道知道,不然胤禛在朝堂上说要封允祥做铁帽子那□□堂怕是比集市还要热闹,那这事说了跟没说似的,肯定是定不下来的。

    不过这事要由谁透露出去呢?秀玉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