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七六章 祖孙三代的讨论会
作品:《大明1805》 大明安康十一年六月六日,大明皇帝朱简炎的专列抵达应天府。
江淮布政使大食亲王朱靖垣带领江淮省主要官员到皇家专用车站迎接。
简单的仪式之后,朱简炎在朱靖垣的陪同下,进入应天府紫禁城。
如果是皇帝正常来应天府,那
太上皇朱仲梁也在这里,朱简炎也是带着事情来的,所以直接去拜见了太上皇。
简单的见礼打招呼之后,朱简炎就让随从把自己带来的资料放在了桌子上,然后屏退了其他的随从人员,爷仨开始了皇室内部会议。
朱简炎上来就直接向朱仲梁抱怨
“你小子的心可是真大啊真的什么事情都能想得出来”
抱怨了两句,朱简炎又看向父亲
“您老也是惯着他,还想要干这些天大的事儿,您老还跟着推波助澜”
朱仲梁吹了吹胡子
“你不是也挺配合的吗,这声势都已经造起来了。
“全天下的富户都知道皇帝要造新宫殿了,搞得建筑工人和建筑材料都涨价了。
“别说这个了,让我看看建部那些人都设计了些什么吧”
朱仲梁直接动手去巴拉朱简炎带来的东西。
朱靖垣陪着笑脸不说话,眼神也主要放在了那些东西上。
这爷孙俩就发现,最上面放着的一沓文件,是最新的税收改革的审议稿。
已经基本定稿了,如果皇帝没有别的修改意见,朱批用印,让刑部下发,就能生效了。
这两份税制改革,确实是比建新宫殿更重要。
爷孙俩马上一人拿了一份翻看起来。
朱简炎被父亲反问,也直接不说话了,自己端杯子喝茶。
看到两人翻看资料,朱简炎随口提了句
“父皇,靖垣,你们两个也看看,如果没有意见我就签发了。”
朱仲梁大致翻了一遍之后说
“如果要问我的建议,那就是加大对偷税、漏税行为的查处力度。
“可以由东厂主导,成立一个专门的具有执行权的特勤机构,专门查办偷逃税款行为。
“并且,普遍基本免税区间,既然是在一定期限内无犯罪,无偷逃税款的基础上给的。
“那就应该在发生类似事情的时候收回,而不是当时没有查出来就行。
“比如说,一个人继承家业之前,没有被发现逃税行为,获得了免税资格。
“但在那之后被发现了逃税行为,无论是继承发生之前还是之后,都应该追缴税款。
“不能让当事人形成逃过去就万事大吉的心态。
“那个十年内的期限,也不应该只是继承之前,继承之后也要继续保持。
“至少也要保持十年内,都没有发生新发生的偷逃税款行为,才能彻底免于追回。
“我这里面说的都是实际发生时间。
“只要是偷逃税款行为,发生在继承时间点前后十年以内。
“无论何时查出来的,都要追朔追缴。
“也就是有无限追诉期。”
朱简炎听着慢慢的点头
“父皇考虑的周全,那我回去就让他们加上,靖垣你有什么意见吗”
朱靖垣这边也翻了一会儿,心中考虑的事情,与自己的父亲和爷爷略有不同。
朱靖垣关注的点,一是这个新税制的审议稿相比最初方案的改动。
免税点下移了,同时免税条件放宽了。
二是特殊减免的条件。
以五百万银钞以上的最高级档位为例,默认税率是百分之四十,非常高。
但是按照基础减免条件,当事人是十年内无犯罪和偷逃税款记录,就能直接减免一半。
税率直接变成百分之二十了,这个条件非常的清晰,没有什么好说的。
再这之上,还有特殊减免条件。
经过布政使司以及礼部审查之后,根据数额和比例的多少,由礼部尚书、宗伯、皇帝批准,可以进一步减免和返还。
这个设置本身也没有大问题。
但礼部审查的条件,以及审批的条件,都非常的模湖。
这其中就存在了很大的“人性化”处理的余地。
说白了,就是很容易滋生。
与此同时,在大明的社会上,越是资产多的富贵人家,政治人脉多半也是也越好的。
最高级的那些近支宗室,都直接能跟皇帝见面请求的。
也就是说,越是富贵人家,越能利用这种“人性化”规划,为自己减免更多税款。
这些人应该都觉得,自己有机会将最后这部分税款也完全免掉。
这应该是也是目前这个版本的税法能够通过朝廷大臣和宗室、贵族们的认可的原因。
这个理所当然的逻辑,与前面的降低免税点的调整,实际上就是把征税的主体,从最富贵阶层向下平移了一段距离。
从最富贵阶层最重,调整到了中上层最重。
那些最富贵的群体,有很大概率可以通过人脉和关系,得到完全免税的机会。
传统贵族,传统多方布局的宗族,基本都有契合其地位的关系网。
反而是新型的商人家族,特别是那些快速富裕的“暴发户”,可能就跟不上节奏了。
财富远远超过了起征点,又没有足够的人脉关系,去完成进一步的免税申请。
他们可能才是遗产税和赠予税的实际的主要缴纳群体。
同时也是触发的关键群体。
没有现有的关系,那就要花钱去走关系,花钱去跟传统官僚建立关系。
这件事情可以说是非常的典型,展现了大明传统社会的“传统”。
大明的统治集团主体,是贵族与职业官僚组成的。
所以他们制定的税法,肯定是对自己有利的。
他们本能的联合针对的目标,还是新兴的纯商业家族。
他们自己很多也会经商,这也是他们会针对纯商人的出发点之一。
如果按照目前的方案实施,这次的税法改革,就英国遗产税和资产税的效果相反了。
那是英国的资产阶级政府从传统贵族手中搞钱的手段。
朱靖垣思前想后,提出了几个自己的设想
“父皇,儿臣以为,应该重点监督负责特殊免税审批的官员的廉洁。
“这里面很容易产生,应该安排人员专门监督。
“同时,无论审查人员什么级别,只要是特殊免税审批,最重都应该由父皇过目。
“必须经过父皇朱批许可,才能去办退税手续。
“父皇不批,那就不能退。
“同时,父皇可以让东厂成立专门的机构,对所有提交额外退税申请的家庭,展开全面的偷逃税款和犯罪行为调查。
“让特殊退税申请不那么容易通过。
“甚至基本不可能通过。”
朱简炎先是一愣,然后又慢慢点了点头
“靖垣说的有道理,确实应该把最重审批权抓在皇帝手里。
“不过这是我组织办理的税法,我当然是要批一些的,在严格审查完成后。
“至于后人愿不愿意按照我的标准来审批,那我就管不了了”
朱仲梁听到这里直接笑了
“简炎你小子也学坏了啊”
朱靖垣的想法,其实是将额外申请的最重审批抓到皇帝手中。
同时用极端严格的额外退税审查,甚至无赖式的留中不发,让额外退税名存实亡。
自己父亲是理解了这个目的,但是表示自己会朝着这个目标去做,但不会完全不审批。
同时,让自己后面的皇帝假装不喜欢他这个父辈立得的新法律。
所以不想老老实实的执行,甚至故意使绊子。
让额外免税额度名存实亡。
这个转变过程就非常合理,只要后面的皇帝强硬一点,应该能相对顺利的实现。只有把额外免税直接砍掉,才能用硬性的统一累进税率,真的从最富贵阶层手中搞钱。
当然,新兴的纯工商业家族也要缴税。
专门申请的额外退税名存实亡之后,还会降低他们专门搞的可能性。
朱靖垣琢磨透了之后笑着朝父亲拱手
“父皇圣明啊”
朱简炎笑呵呵的摆手
“那新税法的问题就这样了,回去我就让人把父皇和靖垣的能公开的建议写上去。
“这件事情应该也要结束了,接下来就是靖垣你提的那些大项目了。
“首先看看新宫殿和新中央衙署办公楼的设计方案吧。
“建部出了一大堆方案,我这边也有点拿不定主意,也没有完全满意的。
“父皇、靖垣,你们两个也来参谋一下吧”
朱仲梁放下新税法的文件,去查看
朱靖垣也跟着挤到了爷爷身边,两人一起看那些各式各样的图纸。
朱简炎坐在另一边,给这边的爷孙两个做最基本的介绍。
朱仲梁和朱靖垣这爷孙两个,一上来就被最激进的设计方案整的有点懵。
朱仲梁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
“老二你说啥四百米起步江北的老山才多高也才四百米吧”
朱简炎看着这个反应就很满意,自己当初就是这么惊讶的
“是的,建部的人说是能够确保四百米高度。
“我们本来就有相应的技术积累,还安排工匠参与了泰西各国的新高楼建设。
“最大的问题在于,要建设并有效利用如此高的楼宇,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宫殿布局。
“最重要的问题,是能否接受将太庙、奉天殿、文华殿等宫殿的功能上下叠放。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请教父皇的看法在”
朱仲梁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老皇帝,很快就消化了四百米高楼的冲击
“四百米高的楼,如果不用来住人,也不日常办公。
“单纯举办各种典礼,而且是官方的典礼,不考虑商业化,确实很难有效利用啊。
“四百米叠放起来,内部的空间就太大了
“靖垣你有什么想法”
朱靖垣的惊讶跟朱仲梁其实并不相同。
朱仲梁惊愕的是能够建设四百米的高楼,朱靖垣惊讶的是竟然已经可以建设这么高的楼了。
朱靖垣上辈子早就见过更高的楼了。
说起来,一九三一年完工的帝国大厦,高度就已经飙到三百八十米了。
这样考虑的话,现在的大明造四百米高楼,其实一点问题都没有。
工匠面对皇帝的时候,为了避免说出去的话无法实现,可能说的还是保守估算。
让他们搞五百米的楼应该也能搞出来。
朱靖垣比朱仲梁缓过来的速度更快,然后听着朱仲梁和朱简炎的对话,脑海中就考虑起了另外的问题。
自己的爷爷和父亲,经历了非常实用化的教育和培养的他们,真的有点“吝啬”啊
“我的想法是,有效利用的概念是什么呢
“我想要建造的更高的大殿,就是作为帝国的权威象征而存在的。
“能实现这个目的,应该就可以算是有效利用了。
“爷爷,父皇,你们难道还准备靠这楼赚钱吗
“现在的奉天殿,一年能用几回吧,总不能说没有有效利用吧
“甚至于,咱们家在全世界的好几个宫殿和行宫,大部分时候也都是闲置的啊。”
旁边的爷俩一听这话,顿时就转过弯来了。
然后也都有点无语了。
沉默了几秒钟之后,朱仲梁还是忍不住说
“就算是这样,这么巨大的空间放在哪里,也还是有点浪费啊
“四百米高,内部还要足够宽阔,还要有面积更大的上百米台基,这成本要多少
“造这一栋楼的花销,怕是足够用来建设一个独立的行宫了”
朱简炎也跟着点头
“我也是这么觉得”
朱靖垣笑着说
“那就不要搞那么高就是了,我们最初的计划不是两百米吗”
结果朱仲梁马上又说了
“那有太低了
“既然我们能够造四百米的楼,泰西人肯定甚至马上就能建设两百多米,甚至三百多米的楼。
“这样泰西人的高楼,很快就能超过我们的正殿。”
朱靖垣马上继续劝说
“泰西人的教堂本来就比我们的大殿高多了
“泰西的知识分子都在反思,花费那么多的金钱用来建设教堂,是否符真的值得。
“如果用于发展工商业,甚至直接用于农业发展,是否更符合他的神意
“在泰西方面,建设过高的楼房,经常会被指着为审美低下。
“类似大明的多层才是最优艺术感,也是居住使用起来最为舒适的”
朱仲梁听着这些话,仍然显得非常的纠结
“挨先看设计稿,先看看这些工匠们都有什么想法,看完了再说”
于是爷孙三个继续翻设计方案。
大体上翻了一遍之后,朱仲梁仍然犹豫不决,于是就看向了朱靖垣
“靖垣你怎么看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朱靖垣却看向了父亲,因为想要接着父亲之前介绍的一些设想来发散
“我觉得,把宫殿下方的台基尽可能做大,用钢筋混凝土浇灌并做成中空的设计,在方向上应该是可行的。
“用混凝土浇灌一个面积几平方公里,高度上百米的实心台子,那实在是太浪费了。
“内部就算是留出一大半的空间也不会影响结构的牢固度。
“但这个内部的空间,不应该拿来作为中央衙署的办公楼,那真的有点像地宫。
“让文武百官在类似地宫的地方干活,在精神上就是一种折磨。
“我觉得,应该把它作为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空间,用来存放某些特殊物品。
“比如说,各种不同类型的泥土和水,世界各地的主要粮食种子和农用植物的标本。
“还有最重要的工具和机械,从犁耙和纺车的到内燃机和电动机,还有拖拉机和发电机。
“加上各种典型交通工具,从马车到自行车到汽车和飞机,还有各种时代的典型船舶。
“以及各种类型的武器装备,从刀枪剑戟到大炮飞机,以后可以放个原子弹的模型。
“再加上从古至今的各种典型书籍,从经史子集到科学技术,包括各种重要发明的图纸。
“还有各种乐器,书法和图画,以及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生活用品。
“以后有了新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事物和技术,也要放到其中储存和展示。
“总体上类似于博物馆,但不是最典型的博物馆。
“是具有象征性的展示和保存,平时并不对外开放。
“只有在举行某些特定仪式的时候,允许特定的人群进入参观和朝拜。
“这个设计的象征意义,是我们的文明建立在这些事物之上。
“它们是我们的族群和王朝延续至今的根基和记录。
“甚至于,还可以有另外一种立意。enxuei
“哪怕是外部的一切都毁灭了,只要还有人在,打开这个类似地宫的仓库,就能够按照里面的资料,重新建立起我们的文明。”
朱仲梁和朱简炎两代皇帝听到这里,都忍不住轻轻的点了点头。
朱仲梁直接立场鲜明的支持
“这个好,这其实就是社稷坛的另一种形式,一种更加现代化的设计。
“或者说是根据新时代的需要,再次完善了社稷坛应该添加的功能。
“把社稷坛最重要的功能放在正殿的下方,原有的社稷坛就不用建设高楼了。
“应该规划社稷坛的地方,仍然以泥土和田地为主去展现就好了。”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