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七五章 新大殿与办公楼设计

作品:《大明1805

    大明中央衙署的新办公楼,这是目前朝廷上最重要的工程项目。

    直接负责人当然是大明的建部尚书雷鸿。

    雷鸿接到命令后,马上就产生了尽很大的疑问。

    命令上没有提新朝廷大楼的大致预定地址,也没有提让自己去勘察挑选地址。

    只是让建部负责新中央衙署大楼本身的工程层面的设计。

    但是,工程设计本身,是与要用的建设土地的状态直接相关的啊。

    什么样的地基状态建什么样的楼啊,不知道地基不能乱来啊。

    雷鸿自己考虑了许久,再结合其他的公开命令,脑海中出现了一个猜测

    “陛下难道是向把朝廷各部暂时迁到南京去,腾出地方之后直接在各衙门原址重建”

    这个猜测非常的合理,以至于其他工程负责人也有类似想法。

    但是,这和仁武朝以后得皇帝命令习惯不符。

    从世祖皇帝开始,命令都是追求简单直接易懂的,不会故意不把事情说清楚。

    除非皇帝当时是真的没想到。

    如果真的是为了腾地方,安排衙门临时搬迁了,不可能不把目的说清楚。

    而且,要在原址建设八十米高的办公楼,那就直接挡着后面的紫禁城了。

    再加上做工程设计,本来就需要跟甲方沟通清楚需求,雷鸿这边有很多问题想要确认。

    比如说,这个新办公楼,是要和以前一样,分成多个大院,还是合成连体大楼。

    这个办公楼里面,要不要安排足够规模的大型会议室和大厅。

    要不要给皇帝预留专门的办公室和休息室等等。

    雷鸿本着小心谨慎的心理,还是打了通政司的电话,预约面见皇帝朱简炎。

    同时召集建部的主要大工匠们讨论,整理出需要在设计前就确认的重要问题。

    然后在第二天上午早朝之后,按照通政司的通知,留下来单独去办公室面见皇帝。

    雷鸿请安问好之后,坐在皇帝下首的位置上,首先问了选址的问题。

    朱简炎最初的公开命令,没有直接提选址的问题,就是不向让朝廷新办公楼选址公开。

    因为那个选址实际上在应天府,而不是顺天府。

    这个地址直接公开的话,那

    这个消息最好还是不要马上公开。

    不过朱简炎是完成了大学级别的文化课程,还在地方和中央衙署实习了十几年,不是仁武朝以前的那种宅男皇帝。

    他知道这个问题能够对外隐瞒,但没办法对工程人员隐瞒。

    朱简炎环顾左右,让所有人员退出去之后,直接给雷鸿说清楚了enxuei

    “选址的问题,已经交给皇家工程公司了。

    “新衙门的办公楼,就放在应天府的新宫殿周围。

    “现在建设部可以自己做办公楼形态结构方面的概括性设计。

    “等勘察结果出来,在按照结果做详细的工程设计。

    “这个设计,可以和新宫殿设计一起做。

    “建设部和皇家工程公司,都分别独立拿出几份不同类型的方案来。

    “宫殿要分成两大块区域,居住区和仪式区。

    “居住区按照行宫的模式设计,不需要百出严肃工整的格局,不需要故意建设高楼。

    “仪式区按照传统紫禁城的严肃标准设计,要实现紫禁城的全部仪式性功能。

    “不过没有朕的口谕,此事暂时不要公开。

    “地址勘察完成,详细工程设计开始之前,不得泄露给任何人。

    “工程设计开始之后,除了直接参与设计的人员之外,不得泄露给任何人。”

    雷鸿听了这个消息顿时就有点愣神。

    皇帝竟然是想要迁都

    这个石破天惊的消息出来之后,之前所有的疑惑也全都豁然开朗了。

    新办公楼当然要放在新宫殿旁边。

    允许把新衙门大楼建高了,是因为宫殿也要建设的更高了

    想到皇帝的封口令,雷鸿连忙站起来认真答应着

    “臣工部尚书雷鸿谨遵圣谕。”

    这个消息应该只有自己知晓,如果走漏了的话,皇帝多半会直接抓自己。

    朱简炎微微点头

    “还有别的问题吗”

    雷鸿连忙把最重要的几个问题提出来,并且直接拿着笔记本准备记录。

    朱简炎依次说明了自己的要求

    “既然现在还在发散思维阶段,设计草案可以多做一些。

    “办公楼方面,单独的,连栋的,带院的,都可以设计一些。

    “泰西人在建大楼方面也有不错的造诣,也可以适当的参考一下。

    “办公楼里面,要给皇帝设置专用的办公区,乃至居住区。

    “要有与皇帝办公和居住区直接联通的会议室和礼堂。

    “方便在遇到紧急事务的时候,直接住在办公楼里面办公和开会。

    “还可以考虑将办公楼与宫殿建筑融为一体的设计。

    “仪式区的宫殿,虽然要保证严肃性,但不需要完全照搬紫禁城。

    “可以适当的调整建筑距离,并栽植适当的树木。

    “建部的重点,放在朝廷办公楼和仪式性宫殿的设计上”

    新宫殿和新大楼都是大事,对皇帝而言也是大事。

    所以朱简炎跟雷鸿安排和讨论了大半个上午。

    直到中午时分,雷鸿离开朱简炎的办公室,回到自己的办公楼。

    吃了午饭之后,下午就开始组织人手做草案设计。

    十天之后,雷鸿带着一沓初步的简易设计方案,再次在早朝之后面见朱简炎。

    把事先筛选出来的,最优特色的草案放在最上面,一起摆在朱简炎面前的会议桌上。

    雷鸿站在旁边,首先向朱简炎介绍目前的设计思路

    “陛下,根据工程人员的计算和评估,在不考虑成本和地质情况的前提下,我们最高能够建造总高度超过四百米的楼宇”

    “四百米”

    朱简炎明显就有些意外。

    本来以为自己儿子和自己老爹商量出来的两百米已经够夸张了。

    没想到工程方面的人的设想更离谱。

    这提出的最高高度比他们两个的设想还要高一倍“这都快要达到一里地了

    “这种高度的楼房真的能够建成吗这要如何建设

    “这种高度的高楼牢固程度足够吗会不会因为风暴而扭曲甚至倒塌”

    雷鸿继续介绍说

    “如果地质条件合适的话,真的达到五百米也就是一里地的楼房也能建造。

    “特别是朝廷礼仪用都大殿,可以在楼下用钢筋混凝土浇筑高大的台基。

    “只要底面积足够大,台基就算是高到两百米以上,也仍然能够稳如泰山。

    “楼房本身也不是问题,也是只要核心筒足够粗大,造到五百米的高度也能保持稳定。

    “工程方面的人员,做过仔细的核算和模拟。

    “臣等可以确定,我们掌握的最新的建筑技术,能够实现五百米高楼的建设。

    “当然,如果不建设足够高大的台基,单独建造上下扩深相同的直筒楼,目前仍然无法确定能否在四百米以上仍然保持稳定。

    “所以如果要建设四百米的高楼,出于保险和谨慎应该准备一百米的台基。

    “工程人员完成的设计方案,都是这样规划的。”

    朱简炎听着这些介绍,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

    大概是大明限制高楼的政策,让这些希望建设高层的工程人员憋坏了。

    所以这次就把最夸张的想法都给拿出来了。

    不过朱简炎马上就有了新的疑问

    “但是四百米的高度还是太夸张了。

    “就算是下方有一百米的台基,台基完全实心的,上面也有三百米的高度。

    “这么巨大的空间只做成一座单独的单层大殿,真的合适吗

    “关键是,能够实现吗单层三百米的高度”

    雷鸿马上非常坦白的说

    “陛下的担忧,确实是工匠们在设计中遇到的大问题。

    “目前我们没有完成五十米以上单层挑高的设计和建设经验。

    “对于朝廷官方的仪式性的宫殿,我们很难完全利用宫殿内的空间。

    “除非将太庙、奉天殿、文华殿、武英殿等宫殿的功能上下叠放在一起,全都放在这样一栋极端巨大的楼宇之中

    “或者是参考泰西人修建教堂的经验,将建筑主体的高度放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在周围修建塔楼以拔高最大高度。

    “关于这两种思路,我们都做了设计方案,陛下请看”

    朱简炎低头看眼前的设计图纸,主要是那些设计图形。

    雷鸿在旁边继续介绍

    “第一组方案,就是多层叠放形式的大殿。

    “同时采用了宫殿与中央朝廷办公楼融为一体的设计。

    “这是最为极端的紧凑型的方案。

    “这组方案中的第一个,是最高的四百二十米大殿居中,朝廷各部门衙署的办公区,以配楼的方式,放在在大殿的两侧的设计。

    “东侧可以安排文官系统,西侧可以安排武官和司法、督查等部门。

    “第二个方案,是将办公楼直接构筑成台基的形式,放在大殿

    “也就是说,不将台基做成实心的,而是部分中空的。

    “从外面看,大殿下方是六十到八十米的台基。

    “但是台基内部其实是朝廷各部衙门。

    “第二组方案是相对传统的设计。

    “大殿仍然叠放起来,办公楼和大殿各自独立建设。

    “但是大殿与办公楼之间,保持某种形式的联系与配合。

    “办公楼可以环绕在大殿的周围,但是以连廊将双方连接起来。

    “主要设计方案,有放在大殿两侧,环绕在四周,立在前方等几个方向的。

    “第三组方案是最传统的。

    “将主要宫殿功能仍然分开,办公楼也全部分开建设。

    “同时不将宫殿的高度做到极致,将最大高度放在两百米的位置。

    “以奉天殿为例,首先建造六十四米高的台基,台基上方建设一百二十八米的大殿。

    “办公楼在前方的宫墙之外,可以采用连栋也可以采用分院的设计。

    “台基和大殿本体高度比例也可以继续调整。

    “第四组方案,就是借鉴了泰西教堂和宫殿设计的方案。

    “首先是主要宫殿合而为一,设置六十四米的台基,上面修建六十四高的正殿。

    “前后左右修建几座高低坐落的塔楼,用于单独供奉最重要的列祖列宗。”

    朱简炎翻看着手中的设计方案,听着雷鸿的介绍,时不时的咨询一些细节问题。

    最后从这些方案里面选出了几个自己看着最为满意的。

    同时又将几个不同方案的不同部分组合在一起,提出了新的设计要求。

    让雷鸿回去完成重新组合的方案,并且和原有的几个预选方案一起,做进一步的细化。

    这一次设计用的时间就长了,一直到二十天后才基本完成,再修修细节就是一个月了。

    再次拿给朱简炎看的时候,南巡的准备已经到了尾声了。

    朱简炎拿着几份设计图翻了又翻

    “西夷的法子确实造起来最为便利,很可能在成本上也是最为节省的。

    “但是就这么堆在一起,观感上就不是很舒适。

    “给每一代祖宗都单独建设一个塔楼单独供奉,虽然与嘉靖以前的太庙格局类似。

    “但是,以后每一代都再加一个塔楼的话,就非常的麻烦了。

    “提前建好更多的塔楼,又不是什么好兆头

    “所以这个方案还是别用了。

    “这个在台基内部建设各部衙门的方法,虽然最为节省空间,但我还是觉得合适。

    “很可能会给文武百官一种住在地宫里面上班的感觉,所以也不要用了。

    “宫殿的台基太高了的话,在观感上应该不容易协调。

    “后续不会再专门建设更高的城墙,正常的城墙都不可能高过台基。

    “整个大殿都在宫墙以上的话,特别是能从远处看到的话,感觉可能会有些突兀。

    “与其给宫殿单独堆台基,不如直接建造地势本来就高的地方了。

    “不过就算是排除了这些方案和设计方式,剩下的几个也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不过这些设计得让太上皇过目一下,那就等到了南京再说吧。

    “雷卿先回去准备一下吧,到了南京与皇家工程公司对接,去确认勘察的结果。

    “我与父皇讨论过之后,咱们再讨论如何修造新的宫殿和大楼。”

    本章完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