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2章 第 82 章【二更】

作品:《美强惨的be美学

    景成帝安静片刻, 对他说“摄政王也做过你的老师,眼下抱恙,你抽时间去看看他, 想必他会很高兴。”

    他是皇帝,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被人恨不得在心肝肠子里转个百八十回,好好品品是什么意思才好。

    应璟决下意识抬头,不经意和景成帝的目光遥一对视。

    他快速低下头“儿臣遵旨。”

    他心里涌起了一丝淡淡的疑惑, 父皇好像真的只是想叫他单纯的去看看连慎微并没有其他的意思。

    说来也是, 父皇对他一直偏听偏信,纵容至极,派他这个太子过去看也不奇怪。

    至于连慎微会高兴

    应璟决可不觉得自己有这么大的本事。

    一众人各怀心思的退朝。

    路上的时候, 忠义侯和应璟决搭话,他走路一瘸一拐, 却风风火火不叫人扶,压低声音道“老臣对不起殿下,昨晚去魏府去的太晚了。”

    应璟决摇头“他想除去的就是魏大人, 就算您今晚到了,也会有其他的意外叫魏府的人死于非命。”

    忠义侯叹了口气“好在摄政王手里没有太多的兵权。不然”

    “等宁封回来,不管怎么说,殿下的处境会好很多。”

    应璟决苦笑“顺昌伯爵府的事情想必您都知道了, 宁封会不会原谅本宫, 还是要看他自己。”

    忠义侯点头“这是自然。不过那顺昌伯爵府”

    他与栾秦甘不熟,但毕竟是他儿子的姨丈, 原不原谅轮不到他来讲。

    忠义侯顿了顿,道“殿下与我儿多年情分, 他总会知道你的难处。”

    应璟决摇头“本宫现在不明白的是, 摄政王为什么一定要杀了魏大人。”

    他们两个平素其实没有太多交集, 虽有政治上的不合,但仔细想,连慎微并没有一定要杀了魏立不可的理由。

    忠义侯摸摸自己的胡子,道“你有没有想过,南安舞弊案或许和摄政王有关系,所以他推出了魏立这个替罪羊”

    “殿下可知,历朝历代细数,舞弊案查到最后,哪一次查出来的行贿数额小可是这次,无论如何拷打审问,南安的学政说的藏纳贿款的地方,却连半个铜板也没有。”

    应璟决“您的意思是摄政王把这笔钱拿走了”

    “眼下魏府被烧成了灰,里面的有什么东西,不都是摄政王一个人说了算吗”老侯爷说出自己的猜测。

    他的意思是连慎微才是南安舞弊案的幕后指使,或者和这案子关联不小。连慎微拿走行贿的银钱,转头便将脏水泼到魏立头上,又一把火把魏府烧成了灰。

    “银钱比殿下想象的用处大得多,三年前,叫老臣失了一条腿的边疆那场战斗,边疆向朝廷发了十二道军报,都没能求来半点干粮、棉衣和药材。”

    大盛朝不似从前开国时期,历经几代帝王,内部早已满是脏污和沉疴。

    老侯爷眯着眼回忆。

    “大雪纷飞的冬天,将士们吃雪,熬草根果腹,最后差点撑不下去的时候是有人以天下百姓的名义,给边疆送去了一大批物资。”

    那批物资里,大部分都是家常的烙饼,顶饱的大馒头,一路上冻的邦邦硬,也不坏。

    还有实打实的米和面,药材、能煮汤的肉干,阵脚绵密、厚实的棉衣,甚至还有很多百家收集来的旧衣和洗干净的旧褥子。

    生怕他们不够用一样,实在的不像话。

    一看就是有人费尽心思,想尽办法,把能送的全送过来了。不提那些物资供养边疆将士需要多少钱,单单是这一路运过来花费的银钱,便是一些人一辈子承担不起的。

    随着那浩浩荡荡的

    物资车队而来的还有一封匿名信,笔锋天然洒脱,言辞见多洒脱侠气之意。

    彼时国库空虚,过的也艰难,朝堂的文臣关于边疆的事争吵不休,没个定论。

    就是这批物资,叫他们撑过了最难熬的一段时间,活着等到了姗姗来迟的朝廷送来的粮。

    其实在等待的那段时间,边疆将士心里说不怨那是假的,可当他们看见那批拼拼凑凑、以百姓名义送来的物资的时候,很多大老爷们摸着那些棉衣和粮食,当场红了眼。

    虽没多说什么,但杀敌的时候那股狠劲儿着实把他吓了一跳。

    士气空前高涨。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守护有意义,他们守护的人也在记挂着他们。

    老侯爷很感激那个匿名送物资的人。

    即使这批物资里有征集百姓的捐助,但绝大部分的粮食,定是那人自己掏钱买的,那上面的粮袋上不少都印着金陵粮仓的记号,想来那人是名风骨卓然的金陵人士。

    可惜,事后他想当面感谢,却找不到半点线索了。

    从久远的记忆里回神,看着年轻的储君拧眉细思,老侯爷又交代了几句。

    “老臣也只是猜测,殿下既然接手此事,便要好好处理才是。老臣腿脚不便,往后也不常出来,殿下万事小心。”

    应璟决“本宫明白,宁封也快回京了,算算时间,十天内也就到了,到时候的接风宴,我会和他好好说一说。”

    目送老侯爷离开,应璟决心里还在想他刚才说的话。

    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并不赞同老侯爷关于是连慎微把污款拿走了的猜测。

    摄政王府他去过不少次,那里的装潢摆设,哪里有半点奢侈可言况且这些年的相处,他并不觉得连慎微是个贪慕银钱的人。

    应璟决回了趟东宫,拿上一些补品,便去了摄政王府。

    佛泉寺。

    悠扬的钟声惊起山林的鸟儿。

    年轻僧人捻着佛珠,脚步匆匆地进了一间房。

    一名六七十岁的素衣老者盘腿坐在蒲团之上,嘴唇蠕动,低念着经文。他眼皮松弛下垂,睁眼的时候,眼底却闪过精光。

    “何事。”

    僧人道一声阿弥陀佛“莫太师,您的信。”

    僧人将信放在桌子上,无声离去。

    房间里不知何处又冒出来一个人,将信反复检查了一遍,确认安全之后,才递给老者“太师,应该是宫里面的。”

    “闻出来了,宫里连纸都金贵。”

    莫达展开信,看了一遍后,随手烧毁。

    牧向“太师”

    莫达“摄政王竟然病了,他这一病,不知道多少人心里有想法,有意思。他杀了魏立,魏立和栾秦甘那蠢货可不一样,能力虽然一般,人也迂腐顽固,可也算个忠字吧。”

    “不过,南安舞弊案竟是太子接手了”

    他说话很慢很缓,苍老沙哑,静默了片刻,才道“你去做一件事,要做的不露痕迹。”

    莫达低语几句。

    牧向应下“是。”

    “还有,小侯爷快回来了吧”

    莫达轻捻佛珠,缓缓站起来,眯眼望向窗外,外面春雨刚过,松针如新。

    “京城也该热闹起来了。”

    应璟决到摄政王府门前的时候,被天南拦下了。

    天南行礼道“太子殿下,殿下恕罪,主子染了风寒,身体不适,避免过了病气,今日所有来探望的人都不能进去。”

    应璟决笑了笑,关切道“老师的风寒严重吗”

    天南是老师的护卫,现在看起来仍精力充沛的模样,可是

    眼下却有有些发青,应该是一夜未眠。

    难不成连慎微这次的病十分严重

    昨晚不过是淋了雨,坐在轿辇上同他说话的时候,分明还好好的。

    应璟决下意识想起了那晚连慎微塞给他的暖呼呼的手炉。他笑意微敛,不可避免的想到,是因为把手炉给他才染了风寒的吗。

    可从宫门口到摄政王府也用不了多久,况且他走的时候坐的是马车

    下一秒,少年储君忍不住泛起懊恼,他怎么又下意识关心起连慎微了,每次都是如此,真是怪事

    应璟决今日刚领了差,还要去诏狱和大理寺走一趟,便道“本宫给老师送了点东西,等老师醒了,你便告诉老师,说本宫已经来过了。”

    天南“是。”

    天南收好应璟决送的东西,单独放在了一个地方。每次太子殿下送东西,主子嘴上不说,他却看得出来,主子高兴。

    主子高兴,他便高兴。

    接下来一连七日,京城都热闹非常,应璟决熟悉了南安舞弊案之后,上手非常快,其中免不了大皇子和三皇子使绊子。

    应璟决被摆了几道之后,冷静地吸取教训,快速成长,找准时机便笑着咬回去。

    景成帝放权他南安舞弊案的那一刻,这场皇位之争,才彻底打响。

    皇城针锋相对的气息一点也没传到沉寂的摄政王府。

    连慎微昏迷第四天的时候,风恪给他把了脉,神情还算平静,说高热已经退下,第五天就能醒。

    可是这都第七天了,连慎微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风恪头发都揪掉了不少,颠三倒四的念叨着这不应当啊了整整两天,反复调整可用的药材,忍不住开始怀疑自己的医术是不是砸了他们风家祖传的招牌。

    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好不可怜。

    他不知道的是,这不是他家祖传医术的问题,是有人无视他的努力,不想醒。

    宫渡窝在识海里,颓废的打游戏,植物大战僵尸玩了无数次,还在玩第一关。因为他根本就懒得去点植物去打僵尸。

    直到第九日的正午。

    有名身着银甲、墨发高束的少年郎,策马扬鞭而来,吁的一声立马东从城门之下。

    身后马蹄声声,烟尘升起。

    城中守卫喝道“什么人”

    少年郎手中长枪一甩,他举起令牌,朗声道“忠义侯府,代镇北将军厉宁封,回京觐见”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