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42. 番外 齐明煦番外上
作品:《快穿之我是你妈》 齐明煦番外上
以战功被封为镇北公那天, 齐明煦拉着三个兄弟喝了一宿的酒。
三个兄弟常年在京中任官,酒量自然敌不过他,酒还没过三巡就全部喝趴下了。
看着东倒西歪的三人, 齐明煦无奈摇摇头, 让下人进来扶他们回屋休息他的镇北公府给三位兄弟都留了房间, 方便他们留宿。
至于他嘛,再去屋顶喝会儿。
拎着酒坛子, 齐明煦踩着院中的树爬上了屋顶,吹着夜风继续喝酒,往事忽然就浮上了心头。
家中遭逢巨变, 父母相继离世,他带着满心的愤恨与痛苦来到京城, 想要刺杀季玉山, 为父母族人报仇雪恨。
那场刺杀的结果其实并不出乎他的意料, 他本就是抱着玉石俱焚之心出手的。
真正出乎他意料的是, 他在那场刺杀中被一位少年救了下来。
少年的心思很容易看懂, 无非就是要招揽他和他的几个兄弟。
但没有人能够拒绝那种方式的招揽尤其是对当时无处可去的他们来说。
之后的一切就像是在做梦一般。
他玩笑说着自己最崇拜的人是唐代的郭子仪将军,然后他就真的在少年的安排下,走上了一条和郭子仪类似的路。
“我的身侧,永远有你们的一席之地。今日如此, 他日亦如此。”
“我希望齐大哥拥有姚老将军那样的军事能力, 却更希望齐大哥成为郭子仪那样的人。”
“我要做中兴之主,齐大哥是我的中兴名将。”
从二品骠骑将军到一品大将军。
从镇北侯到镇北公。
这一条名将之路,他走得比姚老将军, 比郭子仪都要顺遂。
可能是回忆得有点多,也可能是喝了太多的酒,当齐明煦爬下屋顶回到房间睡觉后, 他做了一场漫长而奇异的梦。
这场梦境漫长到,他好像在里面经历了自己的一生。
梦中的前半生和现实完全重叠。
分岔点是在他进京刺杀季玉山时。
这一次,他的世界没有出现一个叫南流景的少年,他也没有被南流景救下,而是被季玉山的人抓住,关进了天牢里。
在天牢里,他受尽了严刑拷打。那些衙役为了立功不断鞭打他,想要从他口中逼问出其他同伙的下落。
很多次,齐明煦都以为自己要死在里面了。
他在天牢里浑浑噩噩,根本不知道时日的变化,也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
直到有一天,即使身处于天牢之中,他也听到了外界的喊杀声和喧闹声。
外界一片混乱,根本没有人在意他们这些被关押在天牢里的死囚。也不知道是哪方势力闯入了天牢救人,还好心地将其它牢房大门都打开了,齐明煦趁乱跟着这伙人逃出天牢、逃出京城。
过了很久以后,齐明煦才知道那一天皇宫里爆发了宫变
季玉山与季贵妃里应外合,率兵闯入宫中,想要扶持六皇子上位,逼永庆帝退位。
虎毒尚且不食子,但永庆帝已经疯了,丝毫不在意自己死后是否洪水滔天。深恨季家的他命人暗杀了六皇子,在临死前破坏掉了季玉山的如意算盘。
宫变之后,朝廷几番争吵,各方势力相互博弈,最终那位在冷宫里长大的三皇子被推到了台前。
直到登基大典临近,才有官员想起来三皇子还没有名字,甚至都还没有被记入皇室族谱,于是季玉山随手给三皇子取了“南黎”这个名字。
所有人都很清楚,这位名叫南黎的天子,只不过是季玉山把持朝政的傀儡罢了。
事情也如所有人料想的那样,不管季玉山提出多么过分的请求,这位少年天子都不会反对。
后来,齐明煦改头换面,颠沛流离,一路辗转回到了金陵。
当他和三位兄弟再次相见时,彼此都为对方的落魄而失声痛哭。
原来在他被关入大牢期间,三位兄弟一直躲在城外的感孝寺等他,也始终在想办法营救他。
只可惜他们的营救没有成功,老四齐思还因此受了重伤,在鬼门关徘徊许久才被救了回来。
就算是这样,齐思他们也不愿意放弃。
但一文钱难倒一个好汉,即使齐思他们借住在感孝寺里不需要支付住宿费用,平时的吃饭和齐思看病也是要花钱的。
所以在听说天牢里的逃犯都逃了出来后,齐思他们也返回了金陵。
到了金陵后,齐思他们才知道,他们不在的这段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观棋他爹的账房工作丢了,一家几口人没了经济来源,吃喝都成问题。
蒋定的老娘染上了风寒,但因为没有钱看病,也联系不上蒋定,最后病死在家里好几天了才被邻居发现。
这件事情不仅成为了蒋定一辈子的遗憾,也成为了齐明煦一辈子的愧疚。
如果不是为了帮他报仇,他的兄弟们怎么会经历这种事情。
后来,南边爆发水灾,几十万百姓流离失所,齐明煦从流民中站了起来,逐渐组建起一支起义军。
当这支起义军的规模越来越大,齐明煦打出了“清君侧,诛国贼”的旗号,又用屈建白临终前所写的万言书当檄文征讨季玉山。
大烨的气数早已尽了,大军所过之处,无数人望风而降。
那是齐明煦最意气风发的时候。
不过在那个时候,还发生了一件让他痛心疾首的事情。
他的四弟齐思在行军途中病故了。
后来,齐明煦打到了京都城外。
京城毕竟是京城,想要拿下它绝非易事,再加上一路行军,齐明煦手底下的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所以齐明煦命全军暂时驻扎在城外休整,同时想办法逼迫京城中人,让他们开城门投降。
安排完所有事情,齐明煦简单梳洗一番,进入帐篷睡觉。
睡到半夜时,他被一阵喧哗声惊醒,而后他的三弟蒋定掀开帐篷走了进来。
“大哥,有一个叫梁光誉的禁卫军出现在了军营外,他说他是奉天子的命来求见你。”
齐明煦皱眉,居然是奉天子的命而非奉季玉山的命
最终齐明煦还是点了点头“行,让他进来吧。我倒要看看那位少年天子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片刻,帐篷里燃起烛火。
齐明煦端坐在上首,看着一位面容沧桑的中年男人抱着一个木匣走进帐篷。
在李观棋的示意下,梁光誉停在了一个安全的距离。
“那位陛下命你过来见我,是有何要事”齐明煦开口。
梁光誉缓缓将手中的木匣拖起,举过头顶“陛下命我前来向起义军首领献一个首级。”
齐明煦感兴趣道“这是何人的首级”
“当朝太傅,季玉山。”
此话一出,众人大惊失色。
梁光誉将季玉山的头颅从匣子里取出来,放到桌子上,让齐明煦他们去检查。
有认识季玉山的人上前,来来回回检查了许久,即使难以置信,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结论这确实是季玉山的头颅,而非梁光誉拿了其他人的首级前来冒充。
齐明煦心中震撼,想到梁光誉的来历,问“季玉山是被何人所杀”
梁光誉话语铿锵“此等祸国殃民之徒,自是由陛下亲自出手诛杀。”
齐明煦眼眸微垂,自认为自己猜到了梁光誉前来的目的。
他这支起义军打出的旗号是“诛国贼,清君侧”,如今季玉山已死,难不成那位少年天子是想要用季玉山的头颅来劝降他
别说齐明煦了,就连李观棋、蒋定等人也都是这么想的。
可梁光誉接下来的话,却完全颠覆了他们的心中猜想。
“陛下听闻起义军首领素有大才,军队所过之处,对百姓秋毫无犯。所以陛下命我带着季玉山的头颅前来投降,打开城门以迎起义军入城。”
齐明煦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惊疑不定地看着梁光誉,根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他的军队才刚刚抵达京都城外,还没有开始攻打京都;他还没有绞尽脑汁去劝降京城中的高官贵胄,也没有许以任何利益,然后
就有人斩下了季玉山的头颅
就有人开城门投降了
那个人还是被天下人认为懦弱无能的傀儡天子
这要齐明煦如何敢相信啊。
就在这时,又有下属掀开帐篷,告知齐明煦等人,皇宫方向燃起了一场熊熊烈火,火光在黑夜里十分明显。
齐明煦猛地看向梁光誉,却见梁光誉泪流满面,伏在地上久久不语。
“那场大火”
齐明煦开口说了四个字,就再也说不下去了。
梁光誉哽咽着道“陛下说,他不希望将士们再做无谓的牺牲,也不需要臣子自尽以全气节。他给百姓、将士、大臣都安排好了生路,唯独给自己选了一条死路。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那场大火,就是陛下所放。”
这场起于摘星宫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因为摘星宫周围实在太过荒凉,附近除了这座宫殿外再也没有其它建筑物,所以这场火完全没有波及到皇宫其它地方,只是将这座刚刚建成的宫殿付之一炬。
即使是死亡,他也选择了一种克制的方式,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三天之后,齐明煦正式入主皇宫。
然后,梁光誉又一次求见了他,将一道早已拟好的圣旨交到了齐明煦手里。
“这是什么”齐明煦问。
“陛下不对,是先帝在临终前曾经告诉过我,若起义军进城之后真能对城中百姓秋毫无犯,就让我将这道圣旨献给齐将军,作为你的登基礼物。”
齐明煦缓缓展开圣旨,当看见圣旨里那写得比他还难看的字迹时,他扯着嘴想要露出一个嘲笑,却又在看清圣旨上的话语后陷入了漫长的震撼与沉默。
“这份大礼,实在是太沉重了。”
良久,齐明煦合上了圣旨,能扛起一百斤巨石的手,却险些要拿不稳这轻飘飘的一道圣旨。
“我与他素不相识,他为何要赠我这份礼物”
梁光誉道“因为先帝知道,他那些已经无法实现的志向,齐将军可以为他实现。所以他愿意为齐将军提前铲除掉一些阻碍。”
齐明煦再次沉默。
后来,齐明煦命人为这位英年早逝的亡国之君收敛尸骨,将这位素未谋面却可以称得上是他毕生知己的少年葬入大烨皇陵。
在少年下葬当天,齐明煦问梁光誉愿不愿意留在他的身边做事“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继续留在禁卫军担任副统领一职。”
但梁光誉笑着婉拒了他“从永庆帝一朝到先帝一朝,我有些倦了,不愿再留在这深宫之中。”
齐明煦有些遗憾,却没有强求。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