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41. 亡国之君(完) 你的明君养成系统已上……
作品:《快穿之我是你妈》 南流景坐在小舟上, 看着湖里的莲花灯一盏接着一盏熄灭,轻声与姚容说话。
他也不知道要聊什么,只是单纯想多听听姚容的声音。
姚容干脆给他哼了一首歌。
[游子北望, 故乡迢迢。将士南望, 故乡杳杳]
曲调忧伤, 却又并不会让人意志消沉。
这是北地的游子歌。
一曲哼完, 桂生的声音也刚好从湖边传来“陛下,陛下,您在哪儿呢”
这是南流景和桂生早就约定好的事情, 他的身份毕竟不同以往, 当莲花灯熄灭时,他就该返回寝宫休息。
“朕在这儿。”南流景应了一声,拿起船桨,向着湖岸边划去。
等他一上岸, 桂生立马扑了过来, 声音里满是担忧“陛下, 这大半夜的, 您怎么还下湖里了。”
“兴致起来了。”南流景笑了笑, 拉着桂生, “你不喜欢待在湖边,我们走远一点再说话。”
自从落过一次湖后,桂生确实有些怕水, 他苦着脸“您就算想去湖里游玩,也该让禁卫军在岸边守着才是。”
南流景道“这次不一样。”
桂生也没问这次不一样在哪里, 总归是没出事“陛下下次莫要如此了。若是让御史台的人知道了,肯定要给您上几道折子。”
想到御史台那帮人,南流景无奈揉了揉眉心, 叹道“朕知道了。”
因着昨天回到寝宫时已是三更天,洗漱之后躺在床上也快四更了,所以第二天南流景不出意外地起晚了。
他先叫来内务府总管,命内务府尽快打造出一块“南方书屋”的牌匾,做好之后挂进摘星宫里。
随后,南流景以最快速度处理了内阁送来的折子,对桂生道“收拾一下,朕要出宫。”
桂生将批复好的折子递给旁边的小内侍,让小内侍赶紧给内阁送回去“陛下要去哪里。”
“朕要去定国公府探望小舅舅。”南流景刚要往外走,又想到了什么般,笑着用折扇敲打自己的虎口,“对了,记得把太医院院正捎带上。”
南流景到定国公府的时候,正好碰到定国公府管事准备出门。
见南流景来了,管事连忙行礼。
南流景问他要去哪里,管事三言两语就将事情说清楚了。
“回陛下话,今儿我们国公爷用过午膳,在院中散步消食时,左腿突然发出一阵钻心的疼痛。小的这会儿刚要拿着国公爷的令牌准备进宫请太医。”
桂生笑道“这可真是巧了,陛下刚好带了太医院院正过来探望国公爷。”
南流景心道可不是巧了吗,他就是特意过来探望小舅舅的。
姚盛安断掉的那条腿早已毫无知觉,如今能再次感觉到疼痛,其实是好事。所以当南流景见到姚盛安的时候,他疼得额头都在冒冷汗,脸上却还是带着笑意的。
太医院院正给姚盛安把过脉后,得出了结论姚盛安这条腿确实恢复了知觉,虽说腿部肌肉萎缩得太厉害,就算康复得再好也不可能恢复正常,但只要坚持调理,以后也许能不依靠拐杖行走。
比起腿部的恢复,更让太医惊喜的是姚盛安的身体恢复情况。
太医上回给姚盛安把脉时,姚盛安的身体根基还是处于一种严重亏损状态。这种亏损非常损耗姚盛安的寿命。
但这回过来,姚盛安的脉相已经与正常人无异。
听到太医的话,姚盛安脸上露出一种似哭非哭的神情。被病痛折磨太久,他都有些忘了正常人的身体是怎么样的。
南流景也很高兴,对姚容道“许愿星果然有效果。”
“不行,为了让小舅舅补偿我,等他身体彻底恢复了,我一定要往他身上多加一些担子。”
姚容笑了笑我觉得这个主意非常不错。
见姚容完全站在他这边,南流景更高兴了。
母后最疼的果然还是他。
等太医开完药方离开,姚盛安扭头去看南流景,问南流景怎么过来了。
南流景说“昨天晚上母后给朕托梦了。”
姚盛安咂咂嘴,有些吃味“阿姐怎么从来不给我托梦啊。”
南流景顿时笑出声来“没事,母后虽然没给你托梦,但是她托我给你捎带了几句话。”
姚盛安“”
姚盛安神色古怪,安慰自己行吧,至少阿姐没有完全忘了他这个弟弟。
南流景屏退众人,将泛舟游湖的事情告诉了姚盛安。
在姚盛安面露震惊之色时,南流景又道“母后还说她去世以后就被招去了天上的天宫当仙人,还从天宫那里求来了一颗仙丹。据说用了这颗仙丹的人,就能强身健体逢凶化吉”
说到这儿,南流景看向已经完全愣在原地的姚盛安,学着姚容昨天对他做的动作,拍了拍姚盛安的肩膀。
“梦里,我和母后一致决定将这颗仙丹用在小舅舅你的身上。当我们做出这个决定之后,仙丹消失了,我也醒了过来。”
姚盛安抬头,不可思议地望着南流景“所以你今天才会带着太医院院正过来探望我”
南流景为姚盛安高兴“我也是碰碰运气,没想到那场梦居然是真的。”
姚盛安颤抖着手,触碰自己的腿。
“小舅舅,母后让我转告你,这颗仙丹给你,不是让你偷懒的,是让你赶紧振作起来跟我一起将这天下治理得更好。”
姚盛安十分感动,连连向南流景保证,自己以后一定会将更多心力放到朝政上,一定会努力和他一起打造出一个太平盛世。
南流景十分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不错,这颗许愿星花得非常值。
姚容对于南流景打着她旗号的事情,是觉得又无语又好笑。
不过算了,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姚盛安忙点儿也是好的。
折腾了一中午,姚盛安再怎么强打精神,脸上也不免露出疲惫之色。南流景没有再打扰他休息,叮嘱他这些天好好养病,就离开了定国公府。
外面天色还早,难得出来一趟,南流景也不急着回皇宫,打算找一家酒楼用些茶点,顺便听听最近京都有什么新鲜事。
马车上,姚容好奇地询问南流景为什么对你小舅舅这么好
南流景道“于私,小舅舅是我和母后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
“自从我与小舅舅相认后,小舅舅一直很关心我。这种亲人间的关怀,我很少体会过,所以十分珍惜。”
当然,南流景还有不少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
不过他心中承认的亲人只有姚盛安。
“于公,小舅舅是姚家仅存的血脉。”
“姚家为大烨戍守边境一百五十年,从未辜负过大烨皇室,皇室却负姚家良多。”
“我身为天子,不能再让功臣寒心了。”
所以于公于私,他都应该将许愿星用在姚盛安身上。
少许,马车拐入朱雀大街,停在了一间新开的酒楼前。
南流景带着桂生和几个侍卫上了二楼,挑个了临窗的位置坐下。
这会儿不是饭点,酒楼里的客人不算多,桂生按照南流景的喜好点了几样东西,将一角碎银塞给店小二,让店小二说些京中近来的新鲜事听听。
“要说这新鲜事,客官可真是问对人了。”
店小二见他们衣着富贵,出手大方,自然乐得多说几句“近来城南开了一家酒肆。”
桂生问“开了酒肆有什么新奇的”
南流景喝了杯茶“看来这开酒肆的人,很新奇。”
店小二笑道“哎,这位客官说得对。这开酒肆的是一位小娘子,姓秋,我们都叫她秋娘子。”
隔壁桌的客人听到这话顿时皱眉“京城还有女子当街卖酒这成何体统啊。”
店小二道“唉,这秋娘子身世凄苦,父母意外去世之后,其他叔叔伯伯就打起了她家家产的主意,想要随便把她嫁出去,然后侵吞她的家产。秋娘子看破了那些亲戚的算盘,不仅一纸诉状将那些亲戚告上了衙门,还在衙门立了女户。之后她就凭着自己的手艺,用父母留下的钱财开了这家酒肆。”
隔壁桌的客人问“女户这是何意。”
店小二解释道“这是朝廷新出的政令。户无男丁,女子就能去衙门立女户。秋娘子是本朝第一个立女户的人,还被京兆尹大人夸奖了,说她是什么哦,说她是女中豪杰,女子楷模”
见隔壁桌客人还要说些什么,店小二忙道“据说这是陛下亲自颁布的政令。”
隔壁桌客人顿时不敢吭声了。
南流景放下茶杯,微微一笑“京兆尹的评价没有错,这确实是位奇女子。不知你们酒楼可有她家酒肆的酒”
“有有我们家掌柜和秋娘子的爹是好友,所以我们家的酒都是从秋娘子那儿买的。”店小二乐道,“公子要来一坛吗”
南流景点头“就来一坛吧。”
等店小二送来酒之后,南流景试着喝了一杯。
“确实不错。”
以他的眼界,能夸一句不错,就说明这酒是真的不错。
南流景将剩下的酒赏赐给侍卫,又问店小二还有什么其它有意思的事情。
店小二想了想,道“还有一件事情,公子可能也会感兴趣。前些日子,城东开了一家医馆,名叫晴水医馆。那家医馆的坐堂大夫和医馆学徒都是女子。而且她们只接待女病人,不接待男病人。”
晴水医馆这个名字,让南流景心头一动。
另一桌的客人插话进来“我听说过这个医馆。据说那医馆的杨乐大夫年纪轻轻医术却十分好。”
心中的猜测得到了证实,南流景唇角微弯,对姚容说“没想到才过去了这么些年,我就能从别人口中听到杨乐这孩子的名字了。”
姚容道这说明免费私塾这项仁政是有意义的。
当年的无心插柳,终于有了收获。
南流景说“我看这京中的闲言碎语不少。”
见南流景面露沉思之色,桂生就让店小二先退下去忙别的事情“少爷要顺道去酒肆和医馆看看吗”
南流景摇头。
看就不必了,不过他可以做一些事情。
回到皇宫后,南流景直接进入御书房,给酒肆和医馆都题了字,命内务府做好牌匾后,大张旗鼓地给酒肆和医馆送过去。
秋娘子收到牌匾之后是如何惊喜暂且不提,晴水医馆里,杨乐正在和兄长杨铁聊天。
看着面容有些憔悴的妹妹,杨铁愤怒道“那些人又说你闲话了”
杨乐笑道“没事,他们说他们的,我做我的。我知道自己在做的是正确的事情。”
杨铁还是很心疼妹妹,刚想说些什么,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闹的敲锣打鼓声,阵仗十分大。
而后,杨乐的徒弟跌跌撞撞跑了进来“师傅,您您快出去看看吧”
杨乐与杨铁对视一眼,还以为出了什么急事,连忙向外走去。
但下一刻,他们就纷纷愣住了。
内务府的人走到杨乐面前,笑呵呵道“您就是杨乐大夫吧。”
杨乐点头“我是。大人这是”
内务府的人对着皇宫方向抱拳“陛下听说了晴水医馆的事情后,特意给晴水医馆题了字,您看看”
内务府的人往旁边退开,将身后那被红布盖得严严实实的牌匾露了出来。
“陛下给我题了字”杨乐猛地睁大了眼睛,在对方的催促下,伸手掀开了红布。
牌匾上,“医者仁心”四字龙飞凤舞。
将牌匾送到,内务府的人很快就离开了,那些围在旁边看热闹的人却纷纷凑了上来,向杨乐打听这是怎么一回事,陛下怎么会突然给她题字。
杨乐看着那块牌匾,突然双眼含泪地扭头去看兄长杨铁“哥,我做到了。我真的做到了。我成功让陛下从别人口中听到了我的名字。”
杨铁为杨乐高兴,他是最清楚这些年来杨乐有多努力的人“有了这块牌匾,以后我看谁还敢在你面前嚼舌根”
杨乐道“陛下定是希望让我成为天下女子效仿的表率,所以才会特意写下了这块牌匾。”
她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自己今后一定要更加努力,争取成为天底下最好的医者。
果然,没过多久,朝廷传出风声要招收一些女官。
虽说女官名额稀少,品级也不高,但这消息无疑让很多女子心中振奋。
这个政策让不少守旧的老顽固不满。
而一些比较开明的家族,比如屈建白所在的屈家,比如梁光誉所在的梁家,率先响应政策,鼓励族中品学出众的女子前去竞争。
除了面向各大世家招收女官外,南流景将另一半女官名额给了免费私塾,从私塾历年毕业的优秀女学生里挑选出合适的人选。
此举一出,私塾里的女学生人数顿时暴涨。原本不愿意送女儿去读书的人家也乐意了。
万一他们的女儿也被选中当官了呢。哪怕只是一个九品微末小官,对于他们这些世代劳作的农家来说,也是足以改换门庭、光宗耀祖的大喜事啊
昭明八年,有百姓献上棉花种子。
南流景大喜,开始大肆推广棉花的生产和种植。
昭明九年,就连最偏远的岭南地区,都建起了免费私塾。
昭明十年,黄河大治。
离京多年的蒋定风光回朝,晋升为工部尚书。
群臣宴饮后,南流景将蒋定留在宫中小聚。
李观棋和齐思也在。
李观棋啧啧称奇“万万没想到,老三你居然比我先升官了。”
他这会儿还只是户部左侍郎。
蒋定嘿嘿一笑“怎么说话呢,以后要叫我尚书大人。”
看在蒋定刚回京的份上,齐思难得没怼蒋定。
结果蒋定还不乐意了“老四,你不怼我,我总觉得自己有点儿不习惯。”
齐思“”
齐思狠狠朝着蒋定翻了个白眼,觉得这家伙就是皮痒,蒋定拍拍胸口,说“舒坦了舒坦了。”
齐思差点一胳膊肘挥过去“你有病吧。”
酒过三巡,蒋定望向那个特意空出来的位置“可惜大哥不在京中。”
南流景笑道“也许要不了多久,齐大哥就无需常年镇守边境了。”
齐思最为敏锐“陛下打算对狄戎用兵了吗”
南流景微微颔首。
他登基已有十年时间。
这十年里,国库充盈,朝廷安定,百姓的生活也逐渐恢复了安宁平和,大烨已经有了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的条件。
当年他为了收服屈建白,花了一年多时间,才写下了一篇万字策论。
在那篇策论里,他曾如此形容自己理想中的大烨
百姓再无流离失所之忧,朝中再无权臣当道之苦,边境再无异族纷扰之乱。
如今前面两条已经算是完成得差不多了,也是时候去实现最后一条。
昭明十一年,狄戎王病重,他的几个儿子正在为了继承人的位置斗得你死我活。
收到这个消息后,南流景微微一笑,知道出兵攻打狄戎的时机到了。
为了这一天,他已经准备得太久太久。
次日大朝会上,南流景宣布了对狄戎动兵的消息,命户部立刻筹备粮草、兵部立刻筹备武器装备送到前线。
姚盛安当场出列,主动请求担任本次战事的运粮官。
李观棋、蒋定和齐思也都纷纷出列,请求前往边境。
南流景掷地有声“朕都准了。”
有他坐镇大后方进行调度,有姚盛安等人赶赴前线配合作战,当年发生在姚老将军他们身上的惨事绝不会在齐明煦身上重演。
昭明十一年十月,北地秋收结束,一应粮草物资也都调配齐全。
齐明煦在北地练兵多年,为的就是这一场灭国之战。
他奉命出征,不过一月,便攻入狄戎王庭,活捉狄戎三皇子和五皇子。
又七日,成功斩下狄戎王的首级。
至此,狄戎覆灭,狄戎领土尽纳入大烨版图,延续百年的边境之祸终于平息。
赶在年底之前,大军班师回朝。
南流景穿着天子冕服,亲赴城门,站在城门之上迎接大军凯旋。
齐明煦远远看到南流景的身影,连忙翻身下马,上前就要行跪礼。
南流景扶住他“将军甲胄在身,不必行此大礼。”
齐明煦改为抱拳一礼“陛下,臣幸不辱命。”
当天中午,南流景的封赏圣旨就下来了齐明煦以战功从二品骠骑将军晋升为一品大将军,赐镇北侯一爵。
此后多年,齐明煦不动则已,动则必是灭国之战,不断将大烨的版图向外扩张,让南流景的光辉洒向四海八荒,以战功晋封为镇北公。
昭明十五年,在巡视春耕之时,南流景当着一众百姓的面夸他们是大烨的基石,是大烨的根基。
随后,南流景向天下颁布一道圣旨,在圣旨里,他鼓励百姓前往衙门,将自己所经历的一些不平凡的遭遇告知衙门官员,让衙门官员记录在册。
“接下来,朕要花几年时间,打造一部史书。”
“这部史书,不为文武百官而著,不为才子佳人而写,只为天下最平凡也最普通的百姓而书。”
此旨一出,天下震动。
起初没有人敢相信这是真的,直到有人鼓起勇气踏入衙门讲述自己的经历,并且能拿出证据证明所言不假后,真的有小吏记下了他的话,还给他送了一个精致的柿子挂件作为纪念。
衙门顿时人满为患。
花了足足半年时间,各地将记录下来的东西整理之后记入地方志,又将其中一些比较可歌可泣的事迹送往朝廷,由史官编纂成册,再有南流景亲自作序,向天下发行。
数千年的王朝史中,这是第一次,有天子为平民提笔作序,为平民歌功颂德。
昭明十八年,南流景要求内阁拟写一道圣旨,将他的老师封为“太傅”。
天子的老师就是帝师,自然担得起太傅一职。只是内阁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么一位老师啊。
有人向南流景询问帝师的身份名字来历,南流景只微微一笑。
“如果没有老师,就没有今日的朕,更没有今日的中兴之治。是她将朕从冷宫里带了出来,也是她教会了朕如何做一名好皇帝。”
“这天底下,没有人能知道老师为这个世界做过什么,但是朕再清楚不过。”
青史永远不会记录下他母后的功绩,明君养成系统不能为世人所知晓,这天下也有可能会辜负那些曾经为它流血牺牲的人们
但他一定要用某种特别的方式,让后人知晓母后的贡献。
最终,是已任内阁首辅的屈建白代天子拟写了这道圣旨。
将圣旨交给天子时,屈建白遗憾道“看来臣是没办法亲眼见一见陛下的老师了。”
南流景笑问“屈夫子很想与朕的老师结交一番吗”
屈建白道“能教出陛下这样优秀的学生,陛下的老师,绝对是一名无双国士。不能与这样的人结交,实乃平生一大憾事。”
南流景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朕可以拜托屈夫子一件事情吗”
“陛下请讲。”
南流景认真道“将这句评论传扬出去。”
屈建白瞬间猜到了南流景的心意“陛下放心。”
昭明二十年,天下大治。
那个曾经在摘星宫中自焚的亡国之君,终于成为了世人敬仰的中兴之主。
上辈子,他是这个腐朽王朝的最后余晖,即使拼尽全力,也只能续一瞬光明,而后王朝坠入永恒的黑夜。
这辈子,他终于成为了这个腐朽王朝的朝阳。
余晖将落,而朝阳初升。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