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2章 第 92 章

作品:《百媚千娇

    杨宜君与杨丽华在一间简陋, 但挺安静的小室里见面说实话,有些尴尬。

    相顾无言,说的就是她们了。

    也是, 她们能有什么话好说呢从小就关系不好来着, 杨丽华觉得杨宜君针对她,觉得她不是个好东西。而杨宜君, 是确定杨丽华针对她, 杨丽华也确实不怀好意。

    杨宜君又不是个棉花人, 针扎了都不知道叫的。事到如今,她也不会因为杨丽华从天上跌落下来,就与她前尘往事一笔勾销,然后一笑泯恩仇,做起姐妹来而杨丽华呢, 也是要面子的, 特别是对着杨宜君,就更想要面子了。

    这个时候, 哪怕之前心里演练了多次, 嘴巴也发苦, 话停在嘴边, 说不出来了。

    杨宜君见她如此,也没有心软,只是站起身道“十五娘要见我,我也来了,来了又不言语, 既是如此,我便不留了尚宫局且有公事,我也是告了假才来的。”

    说着要走。

    杨丽华心里觉得杨宜君这是在故意拿乔, 也是在给她难堪。过去杨宜君如此,她且有招,最次、最次不招惹杨宜君就是了。然而这次却是不能这样了,杨宜君就是她最后的机会了。

    嘴唇翕动了几下,最终杨丽华还是压低了声音道“十七娘,我、我有一事相求。”

    如果可以,杨宜君根本不想搭理杨丽华,但她现在不是来了么这就是预备着杨丽华有些麻烦事她得沾的。所以眼下她也没有一口回绝,只是问杨丽华“你人在掖廷,便少些事罢,我已听说了,蜀国旧臣如今有入朝的了说吧,是什么事。”

    “你先答应我。”杨丽华还想谈条件。

    杨宜君哪里会惯她这个脾气,看了她一眼,又要走。大有她说就说,不说就算了的意思。

    杨丽华是知道杨宜君的性格的,纠缠也是无用。当下只能拉住杨宜君的袖子,道“你、你怎么如此性急,有什么话不能慢慢说我一会儿不说就要走说起来,此事你若助我,于你也是有利的。”

    杨丽华这样说,杨宜君也就只当是个笑话听了。她可不觉得自己帮了杨丽华的忙,自己能得好处。

    不管杨宜君怎么想得,杨丽华就自顾自往下说了“我如今处境你是知道的,便是如你所料,有蜀国旧臣、宗室救我出宫,那又是什么好出路么富贵荣华不见得,蜀王孀妇的名头倒是先沾在身上去不掉了”

    “这不是什么好名头,有这个名头,我这辈子就这么完了我不想这辈子就这么完了”

    杨宜君懂她的意思,杨丽华是不想给孟钊守寡重点不是孟钊,应该说杨丽华是不想给任何人守寡,丈夫换成是另一个谁,她也是这个态度。甚至退一步说,守寡说不定也不是重点如果守寡能够得到富贵荣华,其实也不算坏。

    现在的问题就是,给孟钊守寡真的没意思意味着杨丽华以后只能深居简出、平凡朴素、日复一日了蜀王遗孀终究不是一个可以随便抛头露面的贵妇身份。杨丽华甚至连一儿半女都没有,以她播州杨氏第一贵女的脾性,怎么安于就此退场

    杨宜君对她有这种想法倒是不觉得有什么,每个人都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权力。事实上,杨丽华能这样不认输、有追求、反叛,杨宜君还有点儿对她刮目相看了当然,她还是不喜欢杨丽华。

    “你有这个心思也是人之常情,倒也不必与我来说。等到日后你出宫了,一两年间不好说,过了这风口,你的身份也就不是那么打紧了。到时候你再如何,也是你自己的事”燕国继承了旧唐风气,还是比较开放的,杨宜君这话也算是实话。

    唯一的问题是,杨丽华想再嫁,可选择面会很窄。如果不是有什么特殊情况影响,应该是不会有特别好的再嫁对象了不是再嫁的问题,而是她是孟钊的遗孀,就算是风头过去,有体面身份的人也不会想冒险。

    毕竟有身份的人想娶个门当户对的妻子又不是什么难事。

    “不、不用出宫,出宫我又能嫁什么人”杨丽华到底不是真傻,这个道理她是知道的。她就看着杨宜君,说道“十七娘,你来帮我比起出宫,宫里不是有更好的人,也更名正言顺”

    宫外是要论身份,讲规矩的杨丽华的身份让她比普通女子更难寻个合适的人托付终身。而宫中就不同了,这里其实是世上最没有规矩的地方只要获得一个人的欢心,任何障碍就不再会是障碍了。

    杨宜君何等聪明这话如何听不出来杨丽华话音刚落,她就站起身了“不想十五娘有这等心肠罢罢罢,我原来那番嘱咐,十五娘想必是看不上的。既是如此,十五娘再有什么事,我就不管了。”

    说着,杨宜君急行而出,根本不管杨丽华在身后的。

    给高溶推荐美人这种事她根本不会沾的

    且不说高溶对她态度暧昧,这种事她最该回避。便是没有这一条,这种事也是最不该理会的。她是尚宫局女官,做这种事就是立身不正。再者,他们这位官家的性情么,送美女属于是马屁拍在马腿上,何苦来哉

    杨宜君一点儿迟疑都没有,就撇开了这件事主要是知道杨丽华就这个想头,确定她其实没什么不好的,她也懒得管杨丽华的事了。

    甚至于,她将来真的因为这个事弄出些事端来,杨宜君也觉得没什么了自家能对伯父怎么交代杨丽华自己想要在燕国后宫立足,她做妹妹的难道能绑着她,不让她上进

    杨宜君抛下这件事,就不再多想了,心里轻松的很。杨丽华就不同了,被杨宜君轻视的难堪,被拒绝的羞辱,还有唯一指望破灭的无所适从事实上,杨丽华也是过了几天才缓过来。

    而她从打击中缓过来,也不是因为她自己想通了,而是她被朱婕妤召见了。

    不只是杨丽华,掖廷包括她在内,总共四名女子都被朱婕妤召见了。要说她们四个的共同点,就是她们都长得很美。

    杨宜君确实看不上杨丽华,但不妨碍杨丽华是个美人,当年在播州侯府,人都说杨界生了七仙女。除了女儿恰好七个,也因为已经长成的几个女儿确实个个漂亮。

    朱婕妤是高溶原来还是郑王的时候,就已经在王府后院的女人。高溶登基之后,她和其他姐妹们纷纷成为尊贵的后妃,而她也从王府没名没份的侍妾,成为了婕妤,正是一十七世妇之一,在姐妹们中,也只有李婕妤和她一样了。

    这不是她们两人更得高溶喜爱,而是她们两人有着良家子的身份,原本就是分到郑王府的宫女。

    宫女出身,在后妃中算是非常低的了。但以当时高溶后院的情况,她们又算是好的了,其他人很多来历都不清楚,或者干脆就是贱籍

    成为堂堂婕妤之后,朱婕妤也想要争宠人在宫中,尊荣全在天子一念之间,朱婕妤不是一个淡泊名利之人,自然会想要更多。不会觉得得了一个婕妤之位就是得天之幸,就此打住了。

    甚至于,有的时候午夜梦回,朱婕妤也会想着若是自己能怀上龙裔,生下高溶的长子前程不可限量。

    然而,想的很好,最终却是卡在了第一步,争宠的话就要吸引高溶的注意,她要怎么做朱婕妤当初在郑王府后院,就没有做到过这一点。如今进了后宫,美人更多了,高溶的性情也更冷淡了。她甚至连见到高溶都很难,更别说其他了。

    朱婕妤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只能以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天下男子谁不好美色天子富有四海,却对后宫妃嫔兴致寥寥,一月也不临幸几回,这不能是天子不感兴趣,只能是后宫女子不合天子心意

    不只是朱婕妤这样想,事实上大家都这么想,高溶的亲娘赵娥还这样想呢

    其实真要说的话,天下对美女没那么大兴趣的男人还挺多的,权力、金钱之类,可比美色有意思多了。很多时候,那些男人们占有美女,不是真的对美色有那么大兴趣,只不过是对权力、金钱之类的侧面炫耀。

    所以常常可以看到故事里的人,可以用美貌的妻女换取权力与金钱,却不会有用大半身家换几个美女的。

    只不过,这种常识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人们更多是受到了刻板印象影响。

    总之,朱婕妤就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她想到的解决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利用美貌而身份卑微的女子固宠。

    这不是什么新鲜的法子,后宫故事里这算是屡见不鲜的。

    当然有些妃子玩砸了,提拔的美人脱离了自己的控制但哪怕这种情况,说不定也是多一个盟友呢

    朱婕妤如今的情况,就更不会有所忧虑了毕竟她本身就没甚宠爱,都没有可失去的了,情况总不会更坏给官家推荐美女,就算落不到什么好处,也没有道理因此恶了官家吧。

    当然,即便是如此,朱婕妤也是留了一手的,特别让人在掖廷宫婢里寻摸美女。

    掖廷宫婢里美女比例比一般宫人还要高,而更重要的是,宫婢要么出身卑贱,要么是罪臣女眷。

    虽然在宫里是不论出身的,只要官家喜欢,今日卑贱的宫婢,明日就可能凌驾于高门出身的女子。但那是特殊情况,真正能突破身份的限制,让天子愿意为之胡来一把的,还是少

    也是因为少,每当出现一个,都是要被史书记上一笔的妖妃。

    朱婕妤就是要用这些人的出身拿捏这些人,让她们既能承宠,又不会被官家格外看重从官家封妃的习惯来看,官家也是看重后妃出身的。

    其实高溶不是看重出身,而是没有特别喜爱谁,所以一切就按照规矩来了,一点儿特例都没有了。

    朱婕妤细细看过四人,对送四人来的掖廷令,道“烦你费心了”

    朱婕妤确实满意这四人的容貌,与此同时她又有些黯然神伤。她当然也称得上美女,但这要看和谁比。当初在郑王府后院,她就不算特别出挑了,如今在后宫就更没优势了。再看看一岁一岁往上走的年纪她和高溶同龄,想不着急也难了。

    视线扫过四人,朱婕妤的目光落在了杨丽华身上“她就是”

    掖廷令点点头。

    朱婕妤其实是有点儿犹豫的,她当然知道杨丽华的身份,找人的时候身份都是一并查清的以杨丽华有点儿敏感的身份,其实并不好操作,至少朱婕妤不觉得自己能玩得转。

    之所以要选出身卑贱的美人,朱婕妤也是想着好拿捏的。可曾经的蜀王后,真的会是她能拿捏的人在掖廷做个宫婢也就罢了,真的在官家那里得了喜爱,转眼就能把自家抛开吧

    决定看看杨丽华,其实是因为朱婕妤听说了最近宫里的传闻。

    一向对女色之事不大热衷的官家,十分宠爱尚宫局一位杨姓女官她没有见过那位杨姓女官,但在掖廷查访美女的时候听说了杨丽华是这位杨姓女官的堂姐的事。

    她在想,姐妹之间,会不会有些相似呢

    朱婕妤又看了一眼杨丽华,然后就与掖廷令转入内室,问道“这位旧蜀王后与那位杨掌记生的像么”

    掖廷令回忆了一番,然后摇头“眉眼间也有些许相似,但要说生的像,那就差得远了。”

    “若是本位推一把她,那位杨掌记是会顺水推舟,还是恼羞成怒呢”朱婕妤考虑了一会儿,喃喃自语,像是在问自己,又像是在问掖廷令。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