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1章 第 91 章
作品:《百媚千娇》 燕国宫廷依靠有上万名宫人运转, 而宫人中又多是宫女,宦官并不多。
这些宫女除了少数女官外,其他人需要做的事主要可分为贴身服侍, 俗务杂役, 歌舞表演, 伺候宴会四大部分。
贴身服侍的宫女, 其实就是分派到了各宫,侍奉各位贵人的那些,她们只对自己的主子负责,听命于主子。俗务杂役的宫女做的事,是包括洒扫、浣洗、值守、烹饪等在内的各种活计。
歌舞表演和伺候宴会没什么可说的, 都是燕国继承旧唐风尚的体现旧唐之时, 宫廷生活奢侈豪华, 常见宴会,也流行因节因事开宴会。而一旦有宴会,往往就需要歌舞表演助兴,也需要更多人手伺候。
歌舞表演是特别的宫人, 以及教坊司才能参与的,都是常备的。有宴会时就献艺,无宴会时就聚在一起练习技艺。倒是伺候宴会的宫女,因为是临时需要, 所以不用常备,她们平时往往还有别的工作要做。
掖廷令接到负责宴会的女官命令,便拿了掖廷宫婢的名册, 点了一些人的名字,叫了一些人,让女官带走。
今天宫中开宴会, 宴会的由头是七夕节其实真的就是个由头而已,高溶并不是一个多爱过节,多喜欢宴会的皇帝。这种宴会开起来,更多是为了稳定人心、与民同乐,让下面的人不至于胡思乱想。
“七夕宴要我们去做什么”被带到另一处宫苑廊庑下,有一个宫婢忍不住小声在杨丽华耳边嘀咕起来。
杨丽华瞥了瞥她,不说话。看着衣着华丽、来来去去的宫人,再看其中几个经过她们都得躬身让路,她心里是很不平的她曾经也是蜀宫中的王后,蜀宫中最尊贵的女人走到哪里,宫人都要恭敬跪拜而如今,她却成了卑贱的宫婢
这样的身份落差,她又向来小心眼,根本不可能坦然接受
杨丽华在成为蜀国王后后,着实快活了一阵,哪怕孟钊对她颇为冷淡她也不怎么在意。反正她得到了尊贵,得到了荣华在蜀国王宫里,她拥有极大的权力,除了不能违逆孟钊的意思,她可以做任何事。
身边所有人都围绕着自己做事,所有人都无比重视自己,这样的日子让杨丽华相当沉醉。
但这样的快活日子太短了,才半年功夫蜀国就摇摇欲坠直至灭亡,而她作为蜀国往后,以战利品的身份被送到了燕国王宫掖廷,成为一名宫婢。
其实杨丽华作为宫婢,她的日子并不差,没有被分配去做很辛苦的活儿这主要是因为她的身份,她到底曾经是蜀王后,就算这一时半会儿的没个安排,也不大可能一直没有安排。
她不会一直在宫中做宫婢的,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而她一旦不做宫婢了,身份就不会低在宫里这些人精想来,她这种有身份的人,最多就是一时落难,将来大概率是要翻身的。既然是如此,哪怕不多照顾,也别磋磨人,结个善缘也不错。
然而就算是这样不算辛苦的宫廷生活,也让杨丽华难以忍受。她自小就是贵女娘子,出嫁了也是做蜀王后,根本做不来伺候人的活儿而相比起这些杂活儿,更让她难以忍受的是身份的变化。
就在杨丽华心中不平时,带她们过来的那位女官又回来了,将她们带到了一处偏殿,命令道“分成四列站着”
都是受过宫廷训练的,没人多嘴,很快分成了四列站着。这时有几个宫女拿来了衣裙,发给她们,第一列发的是蓝色上襦,褪红裙子,第二列是鹅黄色上襦,嫩绿色裙子,第三列是雪白上襦,石榴红裙,第四列是玉色上襦,翠蓝色裙子。
这些都是罗衫绸裙,质地优良。
要知道,哪怕是奢侈富贵的宫廷,很多宫女也只有那么两三套绸缎衣裳,都是一些重要的场合才穿。其他时候,她们穿的也是布衣服。
她们这些掖廷领来的宫婢连这都不如,大多连一套绸缎衣裳都没有。此时见到发这样的衣裙,都有些惊叹和高兴。
“你们今次要在宴席间奉膳端茶,都得体面些这身衣裳穿去,也是赏与你们的。”着实是人手不够了,这才从掖廷找人。找掖廷宫婢做事就是这样,她们连一身好衣裙都没有,得替她们准备。
不过这也没什么,就当是提前发赏钱平常临时调人伺候宴会,事后也是要放赏的。
这些掖廷令选送来的宫婢,都是比较年轻漂亮的,适合宴席间侍奉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样年轻漂亮,却被分到掖廷做宫婢,往往来历不一般,不会是良家子那种普通出身,其中最多的就是罪没入宫的女眷。
听说是宫宴席间伺候,有的人就有想法了她们很多原本也是尊贵的人,怎么可能接受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所以也想着改变现状,寻个出路。不过他们的出路也不多,这种宫宴想要抓住机会露脸也难呢。
做的好是露脸,做的不好就是玩砸了想到此节,原本有想法的人,也有些歇了心思了。
杨丽华起先没什么想法,相比之下更多的是难为情。伺候人什么的,这对她太难了。直到换上蓝色上襦、褪红色裙子,与另外几位同样穿着的宫婢端着漆几,送茶汤到席间,她才神色一怔,心思急转直下。
她看到了一张生疏又熟悉的脸说生疏,是因为这张脸已经一两年不见了,而就是这一两年间她身上发生了太多事,她嫁入蜀宫,然后蜀国灭亡,再然后她进入燕国王宫,从往后变成了宫婢。
这让一两年的时间变得越发漫长,好像半辈子那么长。
而说熟悉,是因为这曾经是她未嫁之时曾托付少女心思的脸,只不过那个时候他叫赵淼,是叔父家的客人,一介过路商贾。而现在,他穿着天子便服,一举一动都是宫宴的中心,权威赫赫,无人敢轻视。
非要说相同之处,便是同样俊美了。
杨丽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此生会再见这个人更不敢想象赵淼就是高溶,如今燕国的九五至尊,同时也是全天下最有权势的男人杨丽华不太理会天下大势,可有些事就算不理会,也会知道。
杨丽华可没有杨宜君看了那么多电视剧之后的脑洞,一下想到人有相似,物有相同,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赵淼和高溶是同一个人。而相信这就是同一个人之后,她心中就是一阵狂喜
这个时候她满心欢喜,这几个月为宫婢的苦闷、羞辱似乎也离她远去了。她欢喜于再见到赵淼,更欢喜于赵淼是天下最有权势的男人,是能够让她一朝从宫婢再变为贵人的人她动了姻缘的念头。
如果赵淼不是高溶,杨丽华不见得会动姻缘之念。这世上,见到个长相俊美、身份尊贵的男人就想要嫁的女子终究是少数,普通人心里小鹿乱撞归小鹿乱撞,理智还会考虑很多。
考虑到自身的处境,杨丽华就是不太聪明,也不会觉得自己想勾搭燕国官家就能勾搭到。且不说她有没有机会靠近燕国官家,就是有机会靠近,她又有什么优势呢她是个美人,但天下最有权势的男子会缺美人吗她还有个蜀国王后的身份,这也能引来一些男子兴趣,可燕国官家真的有兴趣的话,就不会蜀王女眷入宫为宫婢这许久了,提都不提一句。
所以到最后也只是一场胜率连万分之一都没有的豪赌罢了。
杨丽华经历了蜀国国灭,自己短时间内从王后变为宫婢的事,已经不相信自己的运气了。与其想着这一手,还不如等蜀国一些旧臣的营救,这些人虽然做了燕国的官,但曾经得过孟家的恩,就不能一点儿表示没有。
哪怕是装,也得装作对旧主还是有点儿人情的样子。不然谁不说凉薄谁不说那不是为臣子的样子
孟钊已经死了,和孟家那些人交往过密也有风险,将她这个为宫婢的蜀国王后营救出去,甚至好好荣养起来,这反而是件无风险,又能显露自身风骨的事。
这不是杨丽华想到的,而是杨宜君托信给她,给她说的明明白白的道理杨宜君没有隐瞒自己和蜀国王后的关系,等到风头稍减,就在爹娘的催促下杨段和周氏也是得了播州来的信,请他们帮忙打听杨丽华的消息,并照顾一二,联络上了杨丽华。
杨宜君给杨丽华送了一些钱,让她能在掖廷打点自己的生活,不至于和其他宫婢一样累。另外还写信说明了情况,之所以说这些,是为了安抚住杨丽华,不想她在宫中想不开,又或者闹出什么事来。
这不是什么姐妹情谊,就是家里的任务罢了。爹对老家的伯父有兄弟之情,让她多看顾杨丽华她又有什么办法。
至于说想办法送杨丽华出宫,那她是不会做的,即使她现在已经有在高溶面前说话的机会了她也不费这个劲。反正蜀国旧臣会想办法,最多就是迟一些罢了她反正是不想自己救杨丽华的。
那会让她觉得自己就是个别人打了自己的左脸,自己又把右脸递上去的傻瓜。
杨丽华此时动姻缘之念,是因为她相信有前情在,事情就完全不同了而且,这也是缘分呢,不然她怎么就能与他相识于他微末之时怎么那时他一个小小商贾,就让她动心了
她果然是有慧眼识英雄之能的
宫宴之后,杨丽华就想方设法给杨宜君递了信,一定要见她一面虽然不想求杨宜君,但现在杨宜君是她唯一能求的着的人了。她就算想和官家叙旧情,也得先有机会见上面才是,而这种事可不好安排。
很多低位的妃妾想要见天子一面,也是很难的除了几次家宴、大节,其他时候,一年到头只能见天子一两次的妃子又不是没有。
杨丽华知道杨宜君是尚宫局的女官,总该有些门路的具体的她知道的不多,毕竟她也不想打听杨宜君的事。特别是现在杨宜君是受人尊敬的女官,而她却是宫女中都算底层的宫婢。
杨宜君一开始不知道杨丽华又在闹什么幺蛾子,不想理会她,只让她有事传信就好。但之后杨丽华催着人传了几次信,杨宜君没办法了,也想着是不是真有什么事,便答应了去见她。
不是为了满足杨丽华的要求,还是想着好歹不能让人在宫里出事,不然回头爹爹不好与伯父交代。
杨宜君去了一趟掖廷,光明正大说要见杨丽华以杨丽华稍微有点儿敏感的身份,她这样光明正大的来反而不容易让人多想。
如今不少人,特别是宫人中称得上高层的那些,都知道官家身边有一位杨掌记,真是国色天香,十分得官家爱重,轻易离不得。虽没有嫔妃之名,可看着就要飞上枝头了所以杨宜君一来,掖廷令就十分奉承,她想见杨丽华,立刻就安排上了。
“原来是她啊说来也是杨掌记族姐吧杨掌记也是谨慎人,令姐入掖廷以来都没有来见一见。其实要说的话,原不必如此。”显然,掖廷令将杨宜君一直以来不探望杨丽华当成了她的谨慎,如今风头过去了,才来探望姐姐。
对此杨宜君没什么好解释的,也解释不了,总不能对陌生人说自家姐妹关系真的不好,像仇敌一样罢。所以也只能笑笑,默认掖廷令这话了。
掖廷令说话间,很爽快地带着杨宜君去见了杨丽华,还非常贴心地安排了一个房间给她们,叫她们姐妹能叙叙情对此杨宜君只能说这位掖廷令太客气,她还宁愿是有人监视着见一面呢,那样的话杨丽华才不容易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要求。
杨宜君对杨丽华的愚笨,以及不合时宜,是深有体会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