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第 61 章

作品:《穿成年代文精明女配

    沈夏来拿回来的衣服让王翠翠有些惊讶。

    “二妮, 买布就成了,我和你大姐把衣服缝好就行,你怎么还买了成衣啊, 这得多贵啊。”

    制衣厂女工做的衣服,确实和百货大楼里卖的成衣没有区别, 成衣本就是制衣厂加工好然后摆上去的。

    沈夏来和王翠翠解释了一下“娘,这衣服是我找人做的。”

    “找人做的”王翠翠拿着衣服仔细看着“这做的可真好。”

    “娘,这是制衣厂女工做的,能不好嘛。”

    王翠翠更吃惊了“制衣厂女工做的这得花不少钱吧”

    “这是我舍友的大嫂做的, 要的不多,五毛。”

    “这可比县里的裁缝铺子还便宜啊。”

    “私人的当然收费要低。”

    “这么一算, 等于是买了百货大楼的成衣,还少花了钱, 挺值的。”

    ”您觉得值就好, 不过娘,这事儿您也别和太多人说,人家做这个就是赚个熟人的钱。如果知道的太多,万一有那起了坏心的“

    “知道, 娘知道, 你放心。”

    沈夏来又问“对了娘,大哥现在这算是订了婚了”

    “订了, 前两天两家在一起吃了顿饭, 把这事儿彻底商议下来了。”

    “那具体的婚期呢”

    “婚期定在十月二十七, 小满她家里想在年前就结,最后选来选去, 选了这个日子。”

    沈夏来她娘说的这个十月十七自然是农历的日子, 换算成阳历, 也就是十一月底。

    沈夏来有些感慨的说“没想到大哥这么快就要结婚了,他没有不乐意吧”

    “他能有什么不乐意,又是弄到了正式的工作,又是要娶老婆,你不知道他最近有多高兴。”

    沈夏来想想,大哥这可真是情场得意职场也得意。

    这时却见秋来冬来黑着一张脸进来,见沈夏来回来了,这才露出一点笑意来,两人一左一右坐沈夏来旁边“二姐,你可算回来了。”

    沈夏来见她们这样,问“这是谁欺负你们了”

    沈秋来立刻说“没有,就是上学上得有点儿累。”

    沈冬来也说“是,没人欺负我们。”

    看见王翠翠手跟前的衣服,沈冬来有些好奇“二姐,这是你新买的衣服呀”

    说着拿起来看看“二姐,这针脚可真齐整,是不是百货大楼卖的成衣”

    “是,不过这不是我的衣服,是咱们未来大嫂的衣服。”

    沈冬来一听,脸又拉下去了,沈秋来也不高兴的撇撇嘴。

    沈夏来有些好笑“怎么了这是你们这是不喜欢未来大嫂啊”

    王翠翠说“她们就是胡闹,她们懂什么,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

    沈夏来却是觉得得问清楚,有什么误会就早早解开了,别到时候大哥结婚了,秋来冬来见了大嫂,还是摆脸子,让家里产生矛盾。

    而且等大哥正式接班了,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单位,大嫂一个人在家,如果和小姑子相处不好,对她和大哥的夫妻感情也有影响。

    于是沈夏来问她们两个“来,说说吧,大嫂哪里让你们不高兴了。”

    沈冬来也自知理亏,但还是嘀咕“她家里人都找上门了,逼得大哥娶她。”

    沈夏来纠正她“冬来,不是她逼着大哥娶她,而是她和大哥本来就在处对象。之前爹娘也说过,准备在明年正月给大哥娶媳妇,现在只不过是婚期提前了几个月。”

    “可是现在大哥是工人了。”

    “那又怎样呢,如果大哥和王小满因为感情不好,选择分开,这没什么好说的。但如果仅仅因为大哥是工人了,就和王小满分开,冬来,你觉得如果大哥真这么做,是对的吗”

    沈夏来又说“打个比方,如果当初上大学的不是我,而是陆江南,你们希望陆江南一成了大学生,立刻和我分手吗”

    “可她家里也太急了,急匆匆的。”

    “如果我和陆江南已经走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这个时候陆江南要回城了,爹娘也会希望我们先把婚事办了,免得夜长梦多。”

    王翠翠也说“就是,二妮说的对,小满家里人是着急了一些,但你大哥本来就准备和小满结婚的,早几个月也一样。”

    沈冬来不说话了,沈夏来叮嘱她“沈冬来,不管你心里还有什么想法,为了大哥好,你对着大嫂,面子上你也得客客气气的,别故意找事。”

    说完,她又问沈秋来“你呢,你也和冬来似的,觉得大哥不该娶王小满啊”

    “我不是,我就是见不得她家里人。”

    沈夏来稀奇“她家里人和大哥过日子的是她又不是她家里人。而且,我看着王小满爹保金叔也不像是个糊涂的。至于王小满弟弟,那更是小孩子。”

    “二姐你不知道,我说的是王小满奶奶。我去姥爷家,结果听王小满奶奶说咱们家抠门,娶媳妇都舍不得花钱,一分钱都不出就想把她孙女给娶回来。”

    沈秋来气愤的很“怎么就一分钱不出啊,是他们家说了,不要彩礼。但是爹娘也按着大队里寻常人家的规矩,拿了十块钱。而且家里也给大哥盖了房,做了新的家具,缝了新棉被,这还让二姐你从市里买回来新衣服,对了,还有新的暖壶,脸盆,这些不都买了么,这些不都得花钱么。”

    沈秋来噼里啪啦一阵说“再说了,咱们家是出的彩礼不多,只有十块钱,可咱们家也不要王小满家里陪嫁啊。哪里像王小满奶奶说的,家里什么都不出就要娶媳妇。”

    沈夏来劝秋来“王小满和她爹娘未必这么想,但是她奶奶毕竟是长辈,而且嘴长在她自己身上,自然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了。”

    “那也不能败坏咱们家的名声啊,二姐,你不知道,王小满奶奶还说了,二姐你现在在市里念大学,每个月都能挣好几十块钱。既然你能挣到钱,那咱们家就有钱。有钱还舍不得出钱娶媳妇,真是抠门。”

    沈秋来说完又小声补充“还说咱们家明明有钱,靠二姐你就能把大哥欠的钱还了,可偏偏要让大哥自己还。”

    沈秋来说的这些王翠翠还真不知道,想来是秋来才听来的。

    她说“行了行了,小满是小满,小满奶奶是小满奶奶,这怎么能放一起。你二姐刚回来,三妮四妮,你们快出去热点儿水,让你二姐好好洗漱洗漱。”

    沈秋来沈冬来离开,沈夏来问王翠翠“娘,王小满家里以为我大学学校的补贴都给了家里”

    王翠翠说“这娘就不知道了,不过我和你爹也没这么说过啊。而且,你大哥也知道你的钱家里没要,既然这样,那王小满也该知道咱们家的情况啊。”

    “那王小满奶奶这是什么意思希望我在大哥的婚事上出点儿钱”

    “那她倒是挺会想的,二妮你也别听这些话。娘和你说,你的钱你自己拿着。你在市里那是上大学,处处得花钱,连喝杯热水都得花钱买,费钱着呢。再说你是当妹妹的,哪有哥哥结婚,让妹妹贴补的。”

    大哥结婚,沈夏来之前想着,到时候看大姐怎么随礼,然后她跟着大姐随一样的礼就成。

    而且家里虽没法子像城里那样三转一响娶媳妇,可爹娘现在准备的,也已经是大队里娶媳妇的正常水平了。

    不过也的确在一些人家,女儿只要没出嫁,那女儿挣的工资就是家里的,是要上交父母的。即便是在城里,像是沈夏来的舍友李丽,她还没结婚,每个月的工资都是要上交家里,然后在买东西的时候和父母申请。

    如果王小满家里人以为沈家也是如此,那也有可能。

    沈夏来直接说“娘,免得造成什么误会,您见王小满爹娘的时候,把这事儿提一下吧。直接说我的钱都是我自己收着的,我现在也是个成年人了,也确实像娘您说的那样,我又得买书,又得买生活用品,花钱的地方挺多的,没法贴补大哥。”

    王翠翠忙说“二妮你这说的什么话,你之前已经借给你大哥五十块钱了,再说你都给你大哥找了这么好的一个工作,你大哥可欠你太多了,哪里还用你补贴他。”

    “那万一呢,万一王小满家里以为大哥工作这钱,是大哥自己,爹娘,还有我,一起来还。可实际上是大哥自己还,这不就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么。娘,这些事儿我觉得还是提前说清楚比较好,不然万一人家以为我一个月二十,大哥一个月二十,家里您和爹再帮衬着,这钱一年就还清了。可实际大哥还,得还好几年,两人有了争吵什么的也不好。”

    这事儿王翠翠之前真没考虑过,她点点头“是,这事儿是得说清楚,你大哥既然能自己挣工资,这工作也是他自己的,怎么能让你来帮忙还钱。至于我和你爹,这家里还有四个念书的呢,也不可能只紧着你大哥一个人。”

    王翠翠说着有些忧心“可别因为这事儿让你大哥这婚事发生什么变故。”

    沈夏来说“娘,王小满爹保金叔不像是个鼠目寸光的,至于王小满奶奶,您把这话说了,想来保金叔会亲自去和她谈的。”

    王翠翠叹口气“这人呀得知足,你大哥借的钱还完了,以后挣的工资可都是他们夫妻两个的。一个月二三十块钱,又有布票又有粮票又有肉票,逢年过节单位还发这个发那个,这多好的日子啊。”

    沈夏来安慰她“娘,您刚才不也说了,王小满是王小满,王小满奶奶是王小满奶奶,王小满奶奶这么想,不代表王小满也是这么想的。”

    沈夏来又说“说起这事儿来,我还有件事想和您说一声。娘,之前我是想念高中,一直攒钱。后来上了大学呢,又想攒钱买辆自行车来着,所以也没钱给家里。现在有陆江南接送我,自行车也不着急,正好大哥这不也要结婚了。大哥去了县里,家里挣工分的只有您和爹两个人,下面还有弟弟妹妹,我想着,以后每个月给家里五块钱。”

    王翠翠一听拽住沈夏来的手“二妮,你可别胡说,我和你爹哪里用的着你给我们钱,你好好的过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其实每个月给爹娘钱这事儿,沈夏来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她说“娘,现在我在市里上学,等以后,不管分配什么工作,肯定不可能回大队里。我呢,也没法像大姐,像未来的大嫂似的,就在您和爹跟前孝敬你们。这半个月,一个月能回来一次就是好的了。”

    “那也用不着,二妮,等你结婚成家了想孝敬我和你爹,我们不拦着,但是你现在还念书呢。”

    沈夏来开玩笑说“等我结婚成家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我也想了,家里现在大哥是欠着一屁股债,想还清的话,快得三年,慢得五六年。以前家里大哥还能挣工分,现在肯定没了。您和我爹也都四十岁的人了,成天腰酸背痛。”

    “那谁还没个不舒服的时候啊,二妮,你放心吧,我和你爹能把你们三个拉扯大,也能把剩下的几个拉扯大。”

    沈夏来说“娘,别推拒了,这钱你和爹收着,你们花也好,攒着也好,都随你们的意。你们把这钱收了,我这心里也能安心一些。”

    一个月给爹娘五块,自己剩下十五,也足够花销了。

    沈夏来知道自己没法在爹娘跟前尽孝,不能像大姐似的,就近伺候爹娘,照顾弟妹。

    爹娘将来呢,也是想跟着大哥养老的,她出不了多少力,那就只能出钱。

    现在她先表了这个态,以后大哥大姐弟弟妹妹们也能在爹娘养老这事儿上心里有数些,知道要么出钱要么出力。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