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作品:《在茶场的日子里

    王志远和朱振华走了以后,杨冬生回到了屋里。

    陈文海问杨冬生

    “那个人真是你的朋友吗他怎么会知道我小时候的事”

    “噢,是这么回事”杨冬生笑着说道,“你真健忘那天,你不是在水果摊旁边徘徊了很长时间吗在那段时间里,王志远一直在盯着你”

    “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他叫王志远。”陈文海皱着眉头说道“我只是听别人提起过他,说他是湖北郧县人。这个乡巴佬真是太可恶了,他念念不忘我小时候的事”陈文海情绪激昂地说道“他竟然说我是上海滩上的小流氓,这不是胡说八道吗我从小就品学兼优当然,我也不避讳自己曾经骄傲过,在学习上退步过有时候还学习成绩不稳定这都是由于父母不和睦引起的他们俩整天吵吵闹闹的,害得我经常没有心思学习”说到这里,陈文海喘了一口气,然后接着说道“王志远说说倒也罢了,你竟然也跟着那么说我们俩在一个锅里吃饭,每天朝夕相处,你那么骂我多伤感情”

    杨冬生盯着陈文海的脸看了半天,然后嘿嘿地笑了两声。

    见此情景,陈文海很恼火,真想劈头盖脑地训斥他一通,然而,陈文海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他实在不想跟杨冬生把关系彻底闹僵

    到了晚上,陈文海对陈雅丽说

    “我们俩出去走一走吧我有话要对你说”

    他们俩一起沿着河边那条小路往前走。

    “今天从我们这里路过的那两个人我以前见过,一个叫王志远,另一个叫朱振华,在上海那边都有他们的亲戚。”陈雅丽对陈文海说,“你可得当心点指不定哪天田春旺会被这两个家伙所利用”

    “要怪就怪我妈没有头脑,心甘情愿地被别有用心的家伙牵着鼻子走”陈文海忧心忡忡地说道“我真不知道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这两个坏家伙一定会绞尽脑汁地来害我最要命的是张牡丹现在不在我身边,她根本没有办法来保护我”

    “你是一个男子汉,难道还需要一个小女孩来保护你”

    “话不能这么说她毕竟比我大两岁,我还管她叫姐姐呢姐姐保护弟弟是天经地义的”

    “她又不是你的亲姐姐,你干嘛要这么依赖他”

    “如果我有这么一个亲姐姐就好了”

    “你是不是想娶她你是不是真的很喜欢她”

    “她是一个上海姑娘,我一直想娶一个上海姑娘”

    “这我完全能理解”接着,陈雅丽又跟陈文海开玩笑道“依我看,张慧芳也挺不错的,如果张牡丹不能嫁给你,你是不是该考虑张慧芳”

    “张慧芳是一个长春姑娘,我妈根本不会同意”

    张建国从一个老教师手里借来了一本数学习题集,每天晚上埋头做这本书里的数学题。

    做了一会儿题,张建国对陈文海说

    “你也来做题吧”

    “可以。你选几道。”

    张建国用铅笔在书上勾了十几道题。

    过了一会儿,陈文海对张建国说

    “不知道做得对不对。有几道我不会做。”

    看了一遍陈文海做的数学题后,张建国对他说

    “有的做对了,有的做错了。”

    “错在哪里能不能给我讲一讲”

    “当然可以”张建国跟他开玩笑“你真是一个虚心好学的好学生”说完,便告诉陈文海那些题错在哪里。

    “真是惭愧得很,连这么简单的题我都会做错”过了一会儿,陈文海给张建国说起自己的经历来“在上初中的时候,我们班里课堂纪律特别乱,交作业的人寥寥无几,抄作业是普遍现象老师磨破了嘴皮,学生全当成耳旁风那个时候我是政宣组成员,写了不少小评论,可是,那些同学仍然我行我素”

    “现在,学校也真是胡闹,整天让学生参加政治活动和生产劳动,学生怎么可能学到知识呢学生要以学为主,兼顾别样,可是,他们把以学为主和兼顾别样的关系完全弄颠倒了如果拿现在的学生和以前的学生比,那就是现在的高中生不如过去的初中生,现在的初中生不如过去的小学生”

    “我们语文老师曾经这样对我们说如果让目前这种现状延续下去,总有一天会倒退到原始社会这种现状中央难道不知道吗我看,要赶快采取措施,否则,那还了得”说到这里,陈文海感到心里堵得慌,便对张建国说“我们到外面去透透气吧”

    他们俩走出土坯房,一前一后地沿着那条河边小路散起步来。

    散了一会步,山谷里刮起了大风,树枝在大风中不停地摇晃着,接着,便下起了瓢泼大雨

    “好凉快啊”陈文海边说边跟张建国拼命地跑

    到了屋里以后,他们已经成了一对落汤鸡

    “怎么弄成这副狼狈相”陈雅丽说道。

    “不好好地在家里待着,到外面瞎跑什么呀”王雪纯说道。

    “外面好玩呗”张慧芳说道。

    陈文海想喝点水,于是,便向厨房走去。

    陈文海跨进厨房门,见张慧芳正在里面洗脸,便对她说

    “你帮我烧水吧咱俩边烧水边说话。”

    张慧芳洗完脸,跟陈文海并排做在一起,“说什么呢”

    “随便说什么都行反正现在也没什么事,两个人在一起聊聊天多好”

    张慧芳往灶膛里添了几根树枝,“刚才,你跟张建国在聊什么是不是又在谈论国家大事”

    “我们俩经常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

    “你们俩就像是政治家,谈论起国家大事来头头是道”过了一会儿,张慧芳又说道“你们俩好象经常在争论什么。”

    “我们俩经常争论得面红耳赤”

    “有这个必要吗”

    “怎么没这个必要”陈文海认真地对她说“我们俩经常争论的都是一些原则性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作为一个真正的马列主义者,我能妥协退让吗”

    “我对政治不太感兴趣。”

    “这可不行啊别忘了,你还是一个团员呢”

    “团员又怎么啦难道团员非得要对政治很感兴趣吗”

    “不管怎么说,团员还是应该多关心政治”

    水终于烧开了,陈文海对张慧芳说

    “谢谢你帮我烧水谢谢你陪我说话”

    “谢什么呀我们俩还用得着这么客气吗”

    “如果我们俩能永远待在一起,那该多好”

    过了一会儿,陈文海又对张慧芳说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就是你想不想在农村扎根”

    “我可不想在农村待一辈子”

    “真的”

    “当然是真的难道你想永远待在农村”

    “我倒想永远待在农村,遗憾的是我的身体太坏了,恐怕连自己都养不活”

    有关部门很关心知青们的成长,经常派检查团来检查他们的学习、劳动和生活情况,还及时地给他们送来了“精神食粮”青年自学丛书和其他图书,为此,知青们都很高兴,陈文海更是喜出望外,从这些图书中,他挑选了自己最喜欢的几本,例如鲁迅小说散文诗歌选、鲁迅杂文选和鲁迅书信选,挑完图书后,他对陈雅丽说

    “我喜欢读鲁迅的作品。”

    “我也是。他的祝福我都读过好几遍了,我特别同情祥林嫂”

    “祥林嫂的命运确实令人同情”

    “我在读祝福的时候都掉泪了”

    “我还不是跟你一样”

    送来“精神食粮”后没几天,知青们就回家探亲了。

    临走的时候,陈雅丽对陈文海说

    “把你的那本鲁迅小说散文诗歌选借我看一下,我想带回家看。”

    “当然可以了。”陈文海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天刚蒙蒙亮,他们就起床了。

    吃完早饭,他们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从他们那个知青点到公路大约有二十多里路,于是,他们只好开动每个人的两条腿,安步当车。

    由于刚下过暴雨,河水暴涨,在过河的时候,他们只好趟水而过。

    他们极其小心地踩着石头过河。张慧芳不敢踩着石头过河,于是,陈文海就伸出手去搀她。当陈文海的手搀住张慧芳的手一起过河的时候,陈文海的那颗心咚咚得跳个不停。当他抬起头来,见张慧芳的脸涨得绯红,觉得她那不好意思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

    张慧芳来的那天,陈文海就注意上了她。后来,听说她也是干部子弟,心里便“咯噔”了一下,心想“我是平民百姓家的孩子,怎么能去高攀干部家的千金小姐这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后来,陈文海看到她那一副娇滴滴的样子,心里更打起了鼓,心想“我是一个革命青年,怎么能去娶一个弱不禁风的娇小姐”于是,陈文海便尽量躲着她,以免沾染上她身上的小资产阶级情调,不过,她身上有一股浓浓的书卷气,因此,陈文海愿意跟她接近。

    张慧芳告诉陈文海她读过不少“禁书”。陈文海心里明白张慧芳在这里所说的“禁书”,就是指那些“封资修”的黑书。

    有一次,张慧芳这样问陈文海“你一定也读过不少以前的旧小说吧”陈文海惭愧地摇了摇头,可是,张慧芳根本不相信,还以为陈文海小气,不愿意把这样的书借给她看呢

    自从这次谈话以后,张慧芳总是爱理不理的,这使陈文海心里很难受

    2022年2月5日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