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0章 0117、千里江山,给绘画盖了帽了!

作品:《文娱使徒

    屏幕上出现了一排字,这字,精彩至极。

    字笔锋极瘦,却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

    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张培恩忍不住感叹了“好字啊,不输蓝星历史上的楷圣程前堂。”

    书画书画,书画一家,张培恩自己也是书法高手。

    自然能看得出好坏。

    瘦金体太特殊了,很容易查找到行迹,所以很容易看出强烈的风格,加上整体性的漂亮,结合起来当然是一种顶级书法。

    画面在切换,出现了一幅画。

    画是绢画,上面有花鸟亭台。

    林轩“字是瘦金体,画是院体。”

    “这两种东西都是由龙国古代一位皇帝发明的。”

    “他就是龙国历史上书画方面的最强帝王,宋徽宗。”

    “虽然当皇帝方面他可以说是历史皇帝中倒数级别的,但是画画写字方面,他是历史艺术家中正数级别的。”

    “宋徽宗以皇权推动绘画艺术在宋朝的推广,绘画艺术迎来了一个高峰期。”

    天下才子多得是,前朝每一千文人中有一个画家,今朝一千文人中有二百画家。

    这种大幅度的提升,带来的是整个时代的绘画艺术的跃迁。

    张培恩冷静下来,点了点头“当皇帝首要是要当好皇帝,而不是画画,别说画画,就算是做人也不及做皇帝重要。”

    做皇帝后,各方面的要求就产生了变化了。

    皇帝里面出大画家,不算什么好事儿。

    当然了,开国的另算。

    艺术家当皇帝,容易亡国。

    林轩点头“宋徽宗提高了宫廷画师的社会地位,并且亲自教授有天赋的青年才俊绘画写字。”

    “清明上河图的画家,只能算他半个弟子。”

    “而千里江山图的画家,却是正儿八经的宫廷画师。”

    “那一年,王希孟,十七岁。”

    又是一个牛逼轰轰的天才,十七岁,搞出旷世之作,后来肯定了不得。

    “王希孟要画江山,宋徽宗允他画江山。”

    “王希孟要世上最好的画绢,宋徽宗赐他最好的画绢。”

    “王希孟要世上最好的笔墨,宋徽宗与他最好的笔墨。”

    “王希孟要世上未曾出现的颜料,宋徽宗举国力而应允。”

    “王希孟还了宋徽宗它。”

    随着林轩的介绍,千里江山图卷在长屏幕上展开。

    这也是今天要专门搞出这长屏幕的原因。

    千里江山,跃然纸上。

    千里江山图画卷,不仅代表着青绿山水发展的里程;而且,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并将创作者的情感付诸创作之中。

    千里江山图虽属于写意之作,但不乏工美佳作,表现了青年画家具有严谨的生活态度。

    虽然历千年之久,千里江山图伤很多颜料已经脱落,但画法依旧清晰可见,矿物质石色的富丽的效果非常凸出。

    山石之画法,是先用浓、淡线条勾出轮廓,再以柔润而长短不一的线条加皴画时先勾出轮廓﹐再用淡干墨侧笔而画,峰顶皴法似荷叶皴,线条不刚不硬,之后再用淡墨加赭石或花青渲染,渲染多在前后两石中的后面一石,之后再罩染赭色,石头顶部以汁绿接染,再以石青或石绿罩染,山石下部保留赭石色。

    卷首高山之巅直入云霄,映入眼帘。

    跟随之后便是丘陵连绵,崇山峻岭,大自然的造化被一支笔妙笔复刻。

    前景山峦村落起落,隔江群山秀美,青绿山水朝着两侧延伸,竽山峦遥相呼应。

    跨江大桥将这一处精致和下一组景物相连接。

    山里隐约有白衣大隐士,似在吟诗摇头又像是在思索天地奥秘。

    再往前又是一座桥,桥上凉亭却给江山带来了人气。

    远方烟波浩渺,层峦叠嶂,如同仙山洞府,在云中浮沉。

    悬崖峭壁,九曲羊肠小道,巍峨瀑布,涛涛大江。

    这样的美景材质是第一段。

    第二段雕梁画柱,跨江木桥蔚为壮观,亭台楼阁虹桥挂空,山势参差峰回路转。

    岸上绿意盎然,河中艄公泛舟。

    第三段画势稍微平缓了下来,画中有一座小岛,渔村坐落,竽近景色连接。

    尾部凸起高大的秀美山峰,沿江而上,与远山连绵,仿佛无止境般延伸。

    每一座山峰,明明看上去都不像是真正的山峰。

    但是恍惚之间,群山飘渺,就在眼前。

    烟波浩荡,白云间,山就是如此。

    梅雷尔森深吸一口气“答案啊,果然,这就是答案啊”

    “原来是这样的。”

    林轩已经将地星上,毕加索有关绘画艺术的探讨完完全全讲给了梅雷尔森听。

    这些东西,地星上绝大部分学画的人都没有这种级别的理解。

    有些人可能有过这种思考,但是也不敢细想,不敢去确定。

    但作为最顶级的大画家,梅雷尔森知道林轩没有说假话。

    毕加索在另一条路上走的很远,但是却没能走到新的境界。

    只不过毕加索走这条路天生就是主路,是正道,所以他的地位还在达芬奇和梵高之上。

    梅雷尔森如同当年的毕加索一样,见过了真相,于是有着自己的思考。

    融合派大师李军也有一些感悟,却不知道是不是和梅雷尔森一样,于是开口“梅雷尔森大师,你是怎么想的看出了什么”

    梅雷尔森有些激动,指着画“画已经说明白了一切啊”

    “如何在抛弃了形态特征和颜色特征的情况下追求意向,这副画体现的淋漓尽致啊”

    如果让一个古人直接看汽车,他会以为那是犀牛。

    可如果这个古人是聪明人,先观察明白了自行车和摩托车的运作道理,再看到拖拉机,那就不难想象汽车是怎么一回事儿了。

    梅雷尔森现在就是这种状态

    “毕加索一开始的选题就错了”

    “如果他选择的是如何在画一片山的时候不使用真实派和光线派的手法,同时还要表现出意向,那他可能早就成功了。”

    “但是他选择了牛这个具体的东西。”

    “具体的东西就有具体的形象,无论每一头牛有什么样的分别,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特征都是一样的,怎么去抛弃形态画意向”

    “但是,世界上多得是无常态的东西啊”

    “水是没有常态的,山是没有常态的,火是没有常态的,树叶是没有常态的,花是没有常态的,云是没有常态的,雾是没有常态的”

    “世界上没有两座一模一样的高山,也没有两朵一模一样的火焰,也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

    “只需要用画笔表达出这些东西的共性,其余的东西都只需要看画的人去脑补。”

    “这个引导别人脑补的氛围,就是意向啊”

    林轩点头“没错。”

    “这个词叫做写意。”

    “艺术家忽略艺术形象的外在逼真性,而强调其内在精神实质表现的艺术创作倾向和手法。”

    “最初起源于绘画,兴起于北宋,要求在形象之中有所蕴涵和寄寓,让“象”具有表意功能或成为表意的手段。写意也成为了龙国包括地星蓝星艺术审美重心自觉转向主体性的标志。”

    写意,是一个非常难以形容的东西,外国人是很难理解到这东西的。

    但是作为印象派光线派大师,又见识过立体派以及众多龙国古画,并且得到了分析法后,梅雷尔森理解了。

    艺术的巅峰,就是写意。

    而写意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如登天。

    写意还需要优雅,需要真实,有需要飘渺,需要很多很多东西。

    一片一片又一片,无论如何也是写实。

    单乾隆帝的枪手帮他写了一句飞入花丛都不见,一首废物打油诗,瞬间成为了写意派代表诗作。

    当然了,乾隆并不知道,他的枪手也是个抄袭党,抄袭了郑板桥的“一片两片三四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写意,就是这样,神来之笔,化腐朽为神奇。

    但如果做不到神来之笔,那就是腐朽本身。

    写意意味着你要放弃现在熟知的一切,去博一个虚无缥缈。

    如果成功了,那就是悟道,是开悟,是天门中开桃花飞仙。

    如果失败了,那就失败了。

    梅雷尔森此刻恨不得现场就有纸笔有画布,马上去实践自己得到的真知。

    李军摆头“梅雷尔森大师,你分析的不对。”

    林轩在台上瞪了一下眼睛,幸好转播镜头对准李军去了,没人看到这一幕。

    我特么费尽心思,终于把东西传承下来了。

    你要闹什么幺蛾子

    卓越确定这是请来了自己人么

    韩阳确定这是自己人

    梅雷尔森“哦李,你有什么看法”

    李军“实际上,你是从半路开始理解的,理解出了这个结果。”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你只讲了现在自己如何通往写意,并没有讲你如何获得看懂写意这个资格。”

    梅雷尔森拍额头“对,但是这可不好形容。”

    李军“其实很好理解,我小时候读书,老师交给我了一种读书的好办法。”

    “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

    梅雷尔森听了翻译的话,并不是很理解“什么意思”

    李军随手拿出了一本自己携带的书“就好像这本国画概要这是我准备让张培恩大师签字送给学生的这个就不多谈了。”

    张培恩瞪眼你特么分明是故意说出来,免得我一会儿不签是吧。

    李军“这本书一共有十七万字。”

    “如果要把它读厚,那就需要去寻找大量的以至于所有和它相关的资料。”

    “寻找下来我预计至少有三百万字。”

    “等学这十七万字的过程中以它为框架,把三百万字的相关资料全部理解了,那就是读厚了。”

    梅雷尔森听了很感兴趣,现在梅雷尔森觉得,龙国的一切都很有趣,什么都感兴趣

    “有趣有趣,那怎么读薄”

    李军“等读懂了三百万字的内容,回过头来再来梳理自己的知识,将复杂的繁复的浅显易懂的东西划掉。”

    “留下重要的、经典的以及自己还似懂非懂没有学会的知识,再去学。”

    “此时,十几万字已经被完全划去,只剩下几千字了。”

    “这就是把书读薄了。”

    梅雷尔森恍然大悟

    “我明白了,你是说,我已经学会了几乎所有应该学的绘画技巧,然后直接去理解写意只是攻克难关而已。”

    “而普通画师或者学徒,根本不具备去接触写意的能力,如果直接去学写意,那就是”

    李军补充“竹篮打水一场空。”

    梅雷尔森急忙点头“这个比喻有意思,就是这样,用有洞的果篮去盛水,什么都学不到。”

    “所以,得先把绘画艺术学到了一定程度,然后在转头走上写意的道路。”

    “就好像我们光线派的画家们一开始也都是学真实派的。”

    “而真实派的画家们,一开始也都是学素描的。”

    李军点头“大体上是这样,不过,感觉哪儿不太对”

    林轩急忙阻止李军继续大嘴巴“就是这样没错,至于更细节的东西,就需要看个人的天赋和感悟了。”

    梅雷尔森急忙点头“没错,应该是这样。”

    李军笑着“对。”

    对个屁,差点没让李军揭露林轩的世纪阴谋。

    写意这东西,是不需要先会写实然后会印象然后再学习的。

    写意这东西应该是先学会造型,然后学会空间和光线的基础手法,再去学习的。

    这里面差别可就大了。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没人能先成为真实派大师再成为光线派大师最后一举成为油画写意大师。

    这是扯犊子。

    就连毕加索都没活到走通道路那天。

    如果梅雷尔森这个宗师回到欧陆后开始带起了学写意的风气。

    大家都按照梅雷尔森的方法去,那等他们成合格的光线派画家时,少说六七十岁了。

    六七十岁精力衰退,再想进步到写意大师那就难如登天了。

    但与此同时,龙国却还是有源源不断的写意大师出现。

    这种局面下,会怎么样

    绘画艺术中心移动

    无论是实质上,还是舆论上,还是传承上,都将会移动到龙国。

    以后蓝星学画画的,要成就大师,就得来龙国学

    在音乐篇章的时候,林轩看到那些隐居在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对音乐厅的态度,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所以,在绘画篇,林轩主动进行了同样的引导。

    如果有一天,学音乐,学绘画,学一切都得来龙国学。

    那龙国的软实力早就已经称霸世界了。

    那时候两级反转,龙国的复兴,那不是水到渠成,而是众望所归啊

    到时候什么狗屁精米精欧精樱花,精龙就该遍布欧陆北美了。

    试想,一个受人尊敬的大画家,不远万里去龙国学画画,他当然希望龙国任何方面都是最厉害的最强的,要不然自己去学什么玩意儿

    养成精龙,正是林轩我是穿越者节目的第一目标

    而国画就是林轩的第一把刀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