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7.阳蛊你知道吗

作品:《蛊之谜

    假如宁远侯体内没有蛊虫的话,变成玉石人就和蛊毒的原理完全不符合了。可如果将之归到巫术范畴,那银簪子又是怎么回事

    照此推测,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凶手使用的是巫蛊结合。对宁远侯使用的巫术使他本人变成了玉石,同时将蛊虫下到了银簪子上。

    第二种,蛊虫是两只,一只在宁远侯体内,让他变成了玉石人;另外一只在银簪子上,犯下这一系列凶案。

    但不管哪一种可能,都绕不开一个人三绝道长。

    先说第一种可能。如果凶手在宁远侯本人身上使用的是巫术,那么三绝道长不可能发现不了。

    顾影研究了所有和巫术相关的案件,以巫术害人都是有一个过程的。不管再霸道的巫术,也不可能让好端端的一个人突然倒地。

    怎么说呢巫术很可能相当于一种对人不好的“气”,逐步拉垮受害者的身体和意志。又或者,在受害者体内慢慢集聚到某个数量,在某个时间点通过作法使之猛烈爆发。

    在这个过程中受害者会出现“印堂发黑”等症状。虽然普通人不一定能看出,但三绝道长不可能察觉不到

    如果是第二种可能,除非宁远侯是在送走宾客后回洞房的路上中的蛊,三绝道长肯定也能看出。

    也就是说,他是在回洞房的路上中的蛊。

    那么问题就来了以宁远侯的身手,没有人可以在洞房路上强行将蛊虫塞到他口中。只有拦在路上诓骗他喝下酒或者茶水之类,才能做到这一点。

    那么毫无疑问,凶手不但是宁远侯认识的人,更是他不会防备的人。再结合对蛊毒方面的了解,合乎条件的只有一个人死去了的三绝道长

    如果能从逍遥子口中证实自己对“巫蛊”的范围定义,那么在这件事中,三绝道长绝对脱不了关系。顺着这条线去查,或许就能真相大白。

    刚刚派人去传唤逍遥子,河间王就走了进来。

    见到顾影,河间王直接问他分析得怎么样了。

    顾影把刚才自己想的那些说完之后,又解释了一些具体的内容。

    尽管御赐了侯府,但宁远侯平日里还是在京郊军营中,就没来侯府住过。按照他本人的说法就是哎,那软榻软褥睡不着,还是得闻着马粪味睡得香。

    有知情人说,其实真实原因是侯爷这人节俭惯了,侯府里的东西都是新的。可是按照风俗结婚时都要重新置办,侯爷不愿劳民伤财,因此干脆等新婚后再住进来。

    所以,其实侯府里的人,根本就没见过自己的主人几面。

    那么也就是说,赵无暇对府中这些下人,多少也有防范之心。而府中的那些侍卫,都是跟着他出生入死过的,更没有害他的动机。当然,这也并不能排除被人收买或胁迫的可能。只是就目前来看,三绝道长这条线索更明显些。

    河间王听完之后,点头说道“我先进宫面圣,这里你们加紧查。”

    顾影大惊失色道“王爷,现在都已经是深夜了。”

    河间王长叹一口气“据边关密报,远遁漠北的异族现在又在集结。宁远侯出事,圣上忧心如焚,着本王了解到情况之后,马上进宫禀报。”

    顾影心里咯噔一下,大概猜出了是怎么回事。

    现在北方边关的军事态势,与之前大为不同。在宁远侯赵无暇的征讨之下,漠南再无异族王庭,我朝版图已经从长城往北推进五百余里,具备了更加广阔的战略纵深,基本解除了北方边患。

    问题是草原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越往北越冷,异族那些残兵败将逃到残兵败将,很难一网打尽。

    虽然不能像以前那样攻略州府,但这些人集结起来之后,骚扰边境抢掠之事却避免不了。如果没有得力的将帅镇在边境,异族又会迅速发展扩大。

    但对朝廷来说,这又是一个大矛盾。

    如果边境军队划归到各郡管辖,没有统一的调度指挥,难免会顾此失彼。

    但如果长期由一个将领统管北方所有军队,又有可能形成内部的威胁。要知道西北军可是本朝最为精锐的部队,万一造反的话,可是天翻地覆的大事。

    朝廷召赵无暇回京,便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没什么事呢,就让他在京城呆着;一旦北方出现边患,便派他去征讨。现在赵无暇出事,就涉及到边关军中上层结构的变化,也难怪圣上和河间王如此紧张。

    河间王走后不久,逍遥子也被带到了。

    不待顾影多问,逍遥子便主动开口了“玉石蛊是我师父下的。”

    顾影不可思议地望着逍遥子,心想早先直接问他就好了,白白浪费时间去看那么多卷宗。

    其实这也怪不得他,作为刑侦官员,先研究好卷宗是最为紧急的事。

    逍遥子反问道“大人,你知道阳蛊吗”

    顾影怒道“少和我绕弯子,直接说。”

    见顾影生气,逍遥子再不敢卖关子,直接介绍起来。

    这个概念只能通过打个比方才比较好理解。

    不管是否虔诚,咱们绝大多数都会拜神对吧但也有极小的一部分人,是拜鬼的。

    从阴阳之道的角度来说,拜神就是阳法,拜鬼是阴术。

    其实蛊也有这么个情况,只不过和这个例子恰恰相反。

    客观而言,蛊本身是个“阴毒”的东西。即便是用于对付坏人,用蛊自身也是通过“害”人来达到目标。绝大多数蛊都是这么一个情况。这些蛊都有一个共性,都是用的一些恶心人的污秽之物或者毒虫之类的来炼制。

    但有一种蛊毒,与之完全相反。用比较灵性纯洁的虫类来炼制,其作用是为了救人。

    这就是阳蛊了。

    阳蛊早已绝迹,绝大多数习练巫蛊之术的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种类。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两个原因。

    其一在于制蛊都是用的蛊虫,而虫类都是生存在阴暗污秽之地,要想找到“高贵纯洁”的虫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原因之二在于,流传下来的制蛊法术也都是“阴”、“暗”、“黑”、“脏”,根本就没有所能对应的养成“阳蛊”的法术。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