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9章 佞佛误国
作品:《无相》 夜已深。
法王撵走了所有的太监和宫女,包括殿前侍卫。
只留下他一人。
弥留之际,他要一个人好好想想,回顾这一生的成败得失。
他想给自己来一次总结。
前半生戎马倥偬,以武立国;中间几十年励精图治,夙夜为公。最后二十年,突然误入佛教,开始了佞佛持斋的晚年生活。
法王扪心自问,自己迷信任何偶像吗
不曾。
年轻的他不畏权威。艺高人胆大。
亲手斩杀先朝皇帝,只因为皇帝杀了自己功高盖主的亲哥哥。
他怒而起兵,一路杀进建康城,杀进皇宫,亲手割下来彼时皇帝的头颅。
他用残酷的手段诛杀了一切先皇的支持势力,一切反对他的人。
他知道他的手上沾满了鲜血,所以等他正式登基称帝后,没有一日不是殚精竭虑,夙夜在公,伏案工作,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如此努力,才能对得起被他杀掉的无数死者。
终于,王国在他的励精图治下变得欣欣向荣起来。
法王开始巡视他的国家。
他看到了城郭市镇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
看到了农村田野上到处都在插秧耕种的忙碌景象。
看到了戍边将士意气风发的练兵景象。
但他也看到了集市上因为几个铜钱的争执相互诅咒大打出手的场面,
也见到了农村里丈夫举着镐把满街追着老婆打的场面,
还见到了因为儿孙战死疆场的老人孤独痛苦的景象。
他听到了女人的歇斯底里,儿童的哀嚎痛苦,老人的无助抽泣,成年男子的漫骂诅咒。
他突然觉悟到,他的子民还远未达到幸福的程度。
现实中的景象与他想象中的到处载歌载舞,子民们欢声笑语的景象相去甚远。
难道仅仅是因为钱财不够富裕的原因吗
他自问,他已经几乎让全体国民都能吃饱饭,不会再饿肚子。都能穿暖衣,不会有人衣不蔽体。
但他解决不了人们的精神痛苦。
这让意气风发,志得意满的法王有一点点挫败感。
如果我的子民还是不高兴,我是否应该再想想其他的法子。
有一天,来了一位僧人。
僧人自称有皇帝想要的愉民之道。
法王忙不迭地尊僧人为上师。
上师开始了对他的说法布道。
几个月过去了。法王感觉到一种醍醐灌顶、通明彻悟的喜悦。
原来这就是佛法。
“朕要奉佛教为国教,教化子民,让他们离苦得乐。从此,朕的王国只有快乐,没有痛苦。朕的子民将是古往今来最快乐的子民。”
他对着上师信誓旦旦地许下诺言。
僧人见目的已达到,立刻现了法身。
原来是观音菩萨。
法王连忙跪拜。
“从今天开始,你以法王自称,你的子民也将成为佛的子民。”
“你要广建寺院,发展僧侣,开坛设讲,用我佛精神渡化子民。”
“这样,你的人民将会离苦得乐,彻底解脱俗世的烦恼。你的王国将是天下最幸福的国度。”
说完这些话,观音消失不见。
法王震惊万分,称奇不已。
拥有至高智慧和法力的观音菩萨,居然亲自屈尊降贵来渡化自己,渡化自己的子民,自己万万不能辜负这种期待。
从此以后,法王开始了佞佛持斋的二十年。
刚开始,他从国家财库中建设了规模宏大的几座寺院。
他以国家名义聘请各地高僧大德为这些官办寺院担任住持和法师。
他把全天下最好的佛教高僧大德都吸纳进了这些官办的寺院当中。
渐渐地,这些寺院的香火出奇的旺盛。
那些达官贵人,豪商巨贾纷纷来捐钱捐地。捐来的金钱堆成小山,捐献的土地遍布田野。
法王用这些钱和地来犒赏高僧大德,剩下的继续兴建寺院,招纳僧侣。
僧侣的报酬一部分从国家财库里支出,一部分从田产的收益和香火钱中出。
为了更快的兴建更多的寺院,为了积累更多的钱财,法王还命令把这些剩余的钱财拿去放贷,贷给那些生意上急需周转的商人,贷给那些遭遇荒年没有粮食产生的农民。
随着有部分商人和农民因债台高筑而破产,这些商人的资产和农民的田地进一步向寺院集中。
无数田产和房契成了官方寺院的财产。
寺院越来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