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4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作品:《七零懒惰红包群

    茵茵今天刚好放农忙假, 正在自己屋子里写小说呢。

    她的长篇连载小说小猪闯江湖已经到了结尾,马上要完结了,她正在构思结局。

    报社是一周发一次稿, 一次一章。

    而茵茵自己是每天有空就会写,这不, 一百万字的小说写了小半年。但存稿还能让报社登个一年。

    茵茵就打算趁着五一放假把结尾给撸完了,然后好休息一下脑子。

    说实话, 相比写小说写作文,她还是更喜欢做数理化习题。

    正在改结局呢, 就听到李丽娟叫她接电话了。

    茵茵看了眼手表, 都晚上七点多了, 难道是叶隐川打来的

    “喂”

    “小苗同志么我是宁子啊”

    “噢,宁子哥,这么晚了打电话是不是有什么事啊姜姐姐还好么”茵茵吓了一跳。

    “没事, 没事, 她好着呢,你嫂子晌午进的医院,刚才就生了, 生了个小子,六斤一两呢”

    “是么恭喜恭喜啊”

    茵茵松了口气。

    终于能明白李大夫常说的那句话了,最怕半夜有人来敲门,不是急症谁会半夜叫大夫,如今她也经历了一回, 可是真吓人。

    “谢谢,这都全赖你的支持,你姐说一定得先打电话跟你说一声,这不, 我出了医院就打了,现在还得给我家里打电话叫他们过来呢,不多说了”

    茵茵

    “那咱们以后有时间再聊,宁子哥你赶紧打电话吧”

    挂掉电话,茵茵也不禁笑了起来。

    “谁来的电话啊”

    李丽娟好奇道。

    “是上京的一个朋友,她之前怀孕用了些忌讳的东西,我帮她配了点调理保胎的,今天她对象打电话过来说生了,生了个小子。”

    “哎哟,那还真是喜事”

    “是啊,他们那个圈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家家孩子都不多,她对象宁子家里只有宁子一个儿子,她家也就两个,她和她弟,这回能生个小子她倒是没了压力了。”

    别以为这会儿的上层能真正遵循男女平等,至少国家目前还没几个女性做高官呢。

    “你跟人关系好,要不要邮点东西随个礼啊”

    “下奶最好的就是鸡蛋和母鸡了,这也不能邮啊,我都不知道邮什么好。”

    茵茵发愁,她是开养殖场的,不是做其他方便邮购的。

    “要不送衣裳吧,让你奶裁剪了,我和你三嫂帮你赶出来,小孩子的衣裳也没多大,用不了多长时间。”

    “那就太辛苦妈和奶了,白天还得干活呢”

    “现在养殖场里没多少活,咱没工夫呢你选下布料,我明儿拿给你奶。”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茵茵仓库里就真还有棉布,是每日签到开出来的,选了两块给她妈。

    苗家人正在吃早饭呢,轰隆隆地车响停在了家门口。

    苗于华赶忙出去

    “是叶哥来了”

    家里人赶紧下桌子,李丽娟道

    “小叶吃了没婶给你煮点面条”

    “不用忙婶,我们都吃了早饭过来的。”两辆大卡停在门口,叶隐川和另外一个司机下车来。

    “这么早过来有事么”

    “给茵茵送纸,这不是你之前交的新型造纸法么,现在生产出来了,元首早就交待了,做出来成品给你送两车,让你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说着,另外一个开车的小伙子已经开始卸车了,用大丝袋子装的纸。

    “婶,放哪啊”

    “放”这么多她也不知道放哪好了。

    “先放一楼办公室的仓库里。”茵茵带路过去。

    现在一楼已经放好办公桌,苗学松开始在这办公了。

    拆开袋子茵茵才发现,不止是卷纸,还有大白纸和信纸

    摸了摸,又撕了下

    “不错啊,做的质量挺好的。”

    “还是你的技术好,没问题就好,造纸厂的厂长说了,每年要给你送两车。”

    茵茵很满意,瞧,又不用自己操心去做,只给了别人自己就一辈子不缺纸用了,多省事

    “既然来了就把鸡蛋也带回去吧。青菜也下来一些,一会你看着。”

    “嗯,行,不急,你先吃饭。”

    “我吃完了,现在带你去场子吧。”

    不止叶隐川一人,还带了一个,茵茵不好意思耽误人家时间。

    天气暖的快,茵茵穿着薄长袖,叶隐川怕热都已经穿短袖了。

    “好啊,这段时间忙都没过来好好看看,现在场子里变成什么样了”

    茵茵也不说,只神秘地笑了笑。

    带着人到了养殖场。

    现在的养殖场大门是关起来的,谁想进来,看大门的会问明白才能决定放不放进来,见到茵茵自然不用问了,直接开门。

    在看到她身旁的叶隐川后,来郑重地向他行了个礼。

    叶隐川回了一礼

    “老夏,在这生活还习惯么”

    老夏,也就是现在值班的打更人憨厚地笑笑

    “习惯,有吃有住,吃的还能管饱,还有工资拿,哪能不好多谢叶部长帮我解决就业难题”

    “想谢我就认真干,看好了场子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了。”

    老夏不会说什么好听话,只认真地点头。

    往里面走茵茵忍不住问道

    “你不是说介绍过来都是有伤残的么,我没看到这六个人有哪不对啊”都是有手有脚的。

    叶隐川沉默了下

    “他们是特战部退下来的,属于组织领导的部门。”也就是说他没安排之前说的伤残人士过来。

    “特战部退下来,不能改为后勤工作么”

    叶隐川摇头

    “组织中的后勤部门和部队的不同,他们受伤外表看不太出来,但其实已经不能再开木仓了,出力气也不如正常的劳力,像是老夏,他的右手臂已经用不出多大力气来了。不过你别看他右手用不上什么力,但腿法还是在的,对付小偷足够用的我挑的这六个都是有一定身手,能帮得上一些忙的人。”

    茵茵忙阻止他

    “我不是那个意思而且老夏也没少干活,前几天春耕忙,所有打更的人都参与耕种了,大家都很自觉,也没谁有意见,我对他们印象都挺好的,行了,不说他们的事了,来看看吧”

    叶隐川看到两大长排的牲口棚,再看到里面的那些牲口整个人都有点被震住了

    “如果都放出来吃草,我一定会以为自己到了草原上”

    “草原上养的东西哪会像我这样杂走吧,到近处看看,这回多养了几种东西,不止数量变多,种类也多了。”

    一路走,一路看,叶隐川都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他的震惊了。

    “这些都是你弄来的”

    茵茵点头

    “是啊,攒了小半年呢”

    叶隐川默默地给她比了个大拇指。

    路过池塘,叶隐川看到清澈的水里有不少鱼在里面游。

    “这是下了鱼苗了”

    “嗯,下了三十斤,先试试看,如果可以秋天清完塘后再下。”

    叶隐川笑着摇头

    “冬天你这塘太浅了,冬天怕是养不了鱼的。”

    茵茵这才回想起来,是哦,她池塘挖得不深,冬天不得冻结实了

    “那看来只能春天撒苗,秋天起鱼了。”

    “当年养也好,食用鱼,一年足够生长了。”

    “你要带鱼回去么如果要的话,我叫人把那边闸口打开,大河里的水会流过来,也鱼也会跟着来。”

    “弄点吧,这会儿青黄不接的,食堂也没啥菜吃。”

    正好看到姥爷在那拿耙子收拾场子里掉在地上的柴草,茵茵便叫他

    “姥爷,咱们放点鱼进来”

    “行”姥爷二话没说,放下耙子就去准备网,然后开闸放水。

    “李姥爷真是勤快”

    “他和我姥都是闲不住的人,这不是住在场子里么,别人晚上六点就下班回家了,他们不行,看到活就忍不住做,说了他们也不听”

    茵茵也是无奈了,原本叫他们住场子里是想让他们清静点,上班少走点路,还方便家里照顾,想让他们享福的。

    谁知这俩老人责任心太强了,真把场子当成是自己家了,也不管是不是份内的活,看到了就做。

    现在姥爷是技术工,专管瓜果的,姥姥身体不太好,茵茵就只叫她负责做饭,晌午所有人都在场子里吃,食堂就在姥姥那边的西屋,整个空出来做食堂用的。

    而长住在场子里的六个打更的及姥姥、姥爷一天三顿饭都要吃的,自然需要一个人专门做饭了。

    幸好江北都是大锅炖菜,一口锅能出多少样菜,一个人倒也忙得过来。

    这闲的时间多了,老太太就会自己找活干。

    叶隐川一眼望去,望不到头的绿色。

    “该不会把空地全开出来了吧”

    “哪能呢那得多大的工程一共开了五垧地种粮食,一垧瓜果、一垧的蔬菜,就这些都叫人忙不过来呢”

    现在场子里有二十五个工人。

    听起来是不少,可实际分到每个岗位上的人并不多。

    回过头,叶隐川就看到苗家男人们来场子里牵牛、牵马。

    “这是要做什么去”

    “农忙期间,大队用工分雇场子里的牲口和工人,连人带牲口、工具一天二十五个工分”

    是的,后来新任小队长任铁柱还是来他们家了,这回人知道深浅了,不再说白借,只说租,到秋用粮食支付。

    而且也不是都借给四队,还要分给旁边的三队、二队,算是由大队出证明租借,到时在大队那拿粮食就行。

    这事本来就是苗学松和牟书记说好的,自然没什么意见,便照这个执行。

    茵茵有九头牛九匹马,她爷、她爹、四个哥哥加喜子哥、南子哥只用八个,剩下的也没那么多犁,最后还是大爷、二大爷和四叔磨着爷又做了几个犁,他们三家也赶了几匹马。

    说好了,他们只要十个工分就行。

    直着腰赶马在前面走,不比弯着腰使大力气轻松么

    他们年纪也大了,即使一天辛苦也不敢说能拿满十工分的。

    现在只要牵着马、牛在田里慢慢走就能拿到满工分,哪个会不高兴

    苗洪举嘴上不说可心里到底也是疼儿孙的,现在有条件还有什么好说的,想尽了办法弄材料做木犁,终于叫儿孙们每人都能赶上牲口,挣点巧钱。

    男人在前面赶马、赶牛,女人在后面扶着犁。

    扶犁也需要技巧的,不会的、扶不好的只能去干体力活。

    至于茵茵也不亏,每个给亲戚们用的马、牛,她除了负责饲料和犁外,一天一头牛马能收到十五个工分。

    到年底分粮时场子便能领到不少的粮食,这粮食是卖还是自己场子里用还不都是自己说得算的,否则他们不用,牲口待在养殖场也是白养着,农耕过后除了松土和后面的收割基本上就用不到大牲口了。

    现在这样倒是刚好避免浪费了。

    叶隐川敬佩地看着茵茵

    “你说你这小脑袋瓜,怎么就这么有主意呢连元首都夸赞,说你很懂得经营之道,谁能想到你竟会让场子里人带着场子里养的马在街里拉脚挣钱这也给他们开辟了一个新的经营方向。”

    茵茵知道现在的经济管理方面还是很闭塞的,尤其一些上层管理者想法老套,根本就难以接受自己这一行为。

    这也会造成后面各国营工厂的连所亏损导致倒闭的结局。

    “闲着也是闲着,让它们创造点价值不好么又没人规定马和牛只能产肉和奶,不能有其他价值。再说,这事一开始也不是我想到的,是我二哥的想法,我觉得挺好的便用了。”

    提起苗于贵,叶隐川点头

    “你二哥确实不错,如果这边也能允许个体户出现,他一定是个出色的商人”

    “我也这么觉得”

    二人对视一眼笑了起来。

    “对了,有一事要麻烦何大哥呢。”

    “什么事我帮你转告他。”

    “好,就是场子里养了这么多牲口,得有个兽医才行,得懂给动物接生的”

    她这里面的动物不怕生病,怕的是要生崽的,没人懂。

    “行,我帮你问问他。”

    “嗯,工资的话三十五,包吃住的”

    可千万别小看了兽医,比如说猪生崽的时候,有的有本事的兽医能生下几只,保你活几只,没本事的,可能生下十只,能活七八只就不错了。

    所以工资高自有他的道理。

    叶隐川记下,等回去就和何守梧说,看他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

    “对了,我给你弄了些果树苗,等送到了我给你送过来”

    “好,多谢”

    茵茵高兴的很。

    她红包群里竟然没有果苗

    想要果苗只能自己从种子开始培育,现在有现实的自然省事了。

    “谢什么,我也是为了以后吃水果方便啊,到时直接树上摘,多新鲜”

    茵茵忍不住笑

    “行,到时一定叫你新鲜个够,满树的果子都叫你来摘”

    “啊,那也行,到时我在树上摘,你在下面接着。”

    茵茵

    那摘下来的还能吃了么都摔坏了还不得烂。

    “也别只弄果树苗,松树和杨树、桦树也弄点。”

    “弄这树做什么”叶隐川不解。

    “为了防洪到时在北墙那边栽上几排树,多少能防些洪水。”

    叶隐川摇头

    “要是怕涨水,干脆就将前面弄出一个坡来,把土推上来不就行了。平时那边让它长草还能放牧,水多的地方草长得好。”

    “有树也一样长草可以放牧。我养的这些主要还是以饲料为主,放牧倒不是最重要的。”

    叶隐川点头应下,没再发表看法。

    不懂没关系,茵茵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往后就能看出来成果了。

    抓鸡取了个整数,抓了一百只公鸡。

    孵化器孵出来的小鸡性别随机,第一批的鸡已经长成,母鸡开始下蛋了,公鸡则除了长肉,没其他用处,茵茵数了下,竟有一百多只公鸡

    要知道当时她一共才孵化出五百只鸡雏啊,不过这比例还是可以的,没来个一比一呢。

    鸡蛋拿了上万枚,鸭子和鸭蛋也拿了不少,二人加上孙琪又和负责大棚菜的李丽娟摘了不少的青菜。

    不过最后叶隐川没拿多少青菜。

    “现在青菜的市场价格高,你们还是拿到街上卖更划算一些。”军区也不可能在这时节买多少高价蔬菜。

    茵茵点头

    “刚好下来了,明天打算叫我二哥带人上街去卖菜。”

    “要是不好卖或者嫌麻烦就送去收购站,收购站这会儿收的青菜也会贵一些,不过贵不了多少。”

    “放心吧,那些大厂里的工人富的很,吃得起菜的。”

    她这大棚再多也不敢说就能让市场饱和的,她愁什么。

    老规矩,这边称好重量叶隐川带回军区,然后军区那边结算了钱之后,茵茵再给他收据。

    刚要送叶隐川离开,竟然听到办公室电话响了。

    茵茵连忙接起来

    “喂,你好”

    “你好,请问这里是苗茵茵家么”

    找她的茵茵挺惊讶的。

    “是,我就是苗茵茵,请问你是哪里”

    “我是上京大学的校长齐秉成,你还记得我么”

    “齐校长,我当然记得”

    “记得就好,我这回打电话过来是想通知你一件事,国家决定让你代表国家参加国际举行的奥林匹克数学大赛,不知道苗茵茵同学愿不愿意出国去为我们华国争光”

    茵茵深吸了口气。

    “怎么了”

    叶隐川原本是打算走的,见她接电话就等着打算和她告别后再离开,没想到她接个电话接得这样吃惊。

    茵茵捂住话筒

    “上京大学齐校长说国家打算让我出国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问我的意思。”

    她打年后太忙了,忙得都快忘了这回事了,要不是齐校长这电话,她绝对想不起来自己还一个限时主线任务呢。

    “苗茵茵同学”

    “在呢,齐校长,我就是太吃惊了,没想到还要出国”

    齐校长理解地笑笑

    “是,上面这个决定也很突然,要不你先考虑一下考虑好了再给我电话,或者我明天早上再打过来”

    “好的,多谢齐校长费心。”

    “这是我应该做的。”

    记下电话号码后茵茵和齐校长客气几句才挂掉电话。

    叶隐川已经叫手下人开着另一辆车先走了,这会儿也不急着回去了。

    “怎么样要不要出国玩啊”

    茵茵苦笑地捏捏自己的下巴,趴在桌子上。

    “这哪有你说的那么轻松代表国家参加国际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那代表的就是国家的脸面,要是赢了还好说,要是输了我都没脸了。”

    “不是吧,你这么强的人竟然还不自信”叶隐川不太能理解。

    茵茵

    “我哪强了不过是矬子堆里拔大个而已再说我又没专职学过奥林匹克方面的知识,没自信是正常的好不好”

    “好,好,是我孤陋寡闻了,别生气”见人急了,叶隐川连忙哄道。

    茵茵像泄了气的气球一般

    “对不起,我不是跟你生气,算了,本来也要出国的,是我太矫情了。”

    早就知道有这个任务,但当时没什么想法,这会儿知道确切的消息了倒开始忐忑了,茵茵苦笑,她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姑娘

    “不要为难自己,就像我说的,你就该恣意地活着,没人能勉强你任何事出来比赛的事,你如果不想就由我去和元首说明,别憋在心里叫自己不好受。”

    叶隐川从她背后,双手搭在她的小肩膀上,语气沉稳地安抚道。

    茵茵拍了拍他的手

    “没什么为难不为难的,没事,出国也好,刚好看看自己的智商和国外人相比差距有多大。”

    “我回去打听一下具体情况,估计是和土克木总统有关,对了,倭国那边有消息了”

    果然茵茵被转移注意力

    “有消息了怎么说”

    “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最终倭国天皇退步,答应用他们的核研究资料来换取解药。”

    茵茵松了口气

    “那还好,都忙忘了,那个药试验得如何了”

    “其他大夫照你的方子配出来的解药效果只能持续一个半月,现在华科院加大了几倍的剂量,一副药差不多能管上半年左右,只是时间不足,还没有确切的实验数据证明。”

    茵茵更放松了

    “能延迟半年也不错”

    叶隐川失笑

    “国家才懒得一次次地给他们做药呢,直接将更改后的配方给了他们,让他们自己慢慢研究去,不过据上面估计,他们想要做出解药来用不了太长时间了。”

    茵茵瞪大双眼,这是什么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  这边天气好热啊,不知道宝儿们那里都是什么样,穿棉衣还是穿短袖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