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3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作品:《七零懒惰红包群

    电话是李丽娟接的。

    她知道是叶隐川打过来的, 便直接告诉他茵茵提早睡觉了。

    叶隐川便没让她叫茵茵,只和李丽娟打听了下午的情况,知道一切顺利, 茵茵只是累了便关心了两句就挂了电话。

    再说茵茵, 一觉起来连梦都没做一个。

    今天是星期天不用上课,但她也闲不下来,今天是鸭雏孵化的日子。

    她之前出了上批鸡雏后又放了一批鹅蛋在里面。

    鹅倒不用孵化太多, 江北这边吃鸡鸭比较多,鹅蛋的话,喜欢的人不太多。

    所以她主要还是以养鸡为主,多孵化些鸡雏来。

    看了眼孵化器上的时间显示, 要到晚上才能孵化完成,茵茵便又挑了五百枚鸡蛋,等到时候继续孵化。

    建鸡舍不像建住房那么麻烦, 即不用拉电线走水管的, 也不用打间隔墙,而且墙也不用砌那么厚, 所以建起来速度还是很快的。

    这才多少天不到十天, 框架都起来了。

    他们的预计是一个月内建完三排的鸡舍, 能容纳两万只鸡。

    这个数字茵茵并不满意, 她可没打算只养两万只鸡, 怎么也要朝着五万只预备着。

    只可惜建筑队说什么都不同意。

    他们的任务时间排得很紧不说, 材料也不可能一次性全给自己场子里。

    生产能力有限, 市里又只有一个砖场, 一个月能的砖是有数的。

    自己这里多了,别的地方他们就安排不了。

    叶隐川亲自去谈也没谈妥,最终只能讲好, 开春先按两万只鸡的鸡舍建着,等夏天空出来了,再把其他的补建好。

    至于其他的棚子那就是打几根木头桩子到地里,然后砌土砖,那速度就快了。

    所以茵茵才没有一点心里压力地大量孵化鸡雏,不怕没地方放。

    看完孵化器,茵茵又去观察自己泡的玉米种子,竟发现已经发芽了

    顿时茵茵发愁了。

    这么快就发芽了,难道她要种到培养槽里

    不是不能种,是种在那里不容易收集数据。

    既然打算当袁大大第二,那就得有科学的数据才行,只有放在普通的泥土里生长才能得到最准确的数据。

    可普通泥土哎,茵茵头疼,正常得到五一才能开始耕种玉米,现在才三月上旬,这还一个多月呢,发了芽的种子能留到那么长时间么

    看来是泡种子的时候泡太早了。

    没办法,只能先将这泡的种子先种到培养槽里,等快到五一的时候再重新泡下地种子。

    然后今天家里人都陪着她在养殖场铲土。

    茵茵自己拿铁锹挖了锹忍不住摇头

    “妈,这地还没完全化开呢”

    “是没完全化软和,今年天暖的早,能挖得动,正常化开了也得阳历四月份。”

    茵茵有点心虚,地这么硬,人家建筑队的挖地基得多辛苦啊

    有点不太好意思了,可她这边也确实急着要场房。

    “妈,晌午给他们炖只鸭子吧,怪不容易的。”给点肉吃也好叫人干活更积极一点。

    “行,其实每天做饭都给他们加了点肉的,也没收他们肉票。”她也知道对人家好点,好能给盖得好一些,不然有人心里有怨气使坏咋整。

    五个中型培养槽,占了两间空鸡舍。

    茵茵往里面加够足量的土后浇水将泥土湿润,然后撒上驱虫粉,放置上三天左右再放肥料综合,然后在第五天才能把发了芽的种子种进去。

    茵茵用了一个星期才完成这个过程。

    李丽娟迟疑地看着茵茵种种子

    “就这么种么,不用起垄么”

    已经脱下棉袄穿毛衣加大衣的茵茵摇了摇头

    “在培养槽里不用起垄,这个也就是暂时放一下,等天暖点不怕冻得就得抬出去外边,不然的话,苗长高了弄不出去了就只能在屋里养了。”

    “在屋里能结棒子也是一样的。”李丽娟不以为意。

    “那得好几个月,占着屋子太浪费了,咱们还得养鸡呢”

    “那也行,现在是三月中旬,再过半个月就能挪出去,晚上冻不了了。今年天暖和的真早,去年到四月份都还冷穿棉袄呢”

    “那就合该咱们种庄稼、育鸡雏了,也算是个好兆头”

    “那可不,要不咋说我老姑娘有福呢,连老天都保佑着”李丽娟得意的很。

    五个中型培养槽有两亩地大小,茵茵泡的种子是三亩地的,为了避免浪费,茵茵竟将苗株间距减少,都给种了下去。

    现在苗家人也没上街里拉活了,大队分配了任务,苗学松得带着村子里人开始上工了。

    晚上吃饭时苗于贵不满道

    “还不如都挂到养殖场里了,上工一天挣的几个工分,拉一趟脚就挣回来了,还不用出这么大力”

    “你磨叽啥,这些事听爹的就是,爹说咱们咋整就咋整。”苗于富说他二弟。

    “我这不是提醒爹么爹,下个月场子里就得扩招了,我老妹不是说得多不少人,咱们家的是不是都能进去”

    “是啊爹,你之前是怕咱们都进场子,到时没工分不好在队里领粮吃,现在大队都说了春耕、秋收都得用咱们场子的牲口,他们又不给钱只用工分抵,那不是一样的么到时一样有工分分粮,何必一定要天天上工”

    带着牲口上工,那工分可不是一人一天最多十个工算,赶车的算是技术工,马牛还是租给他们的,一天至少得二十个工分起。

    苗于华也在心里憋很久了,趁他二哥起头,也跟着说出自己的想法。

    其他人没吱声,只看苗学松怎么说便怎么做。

    苗学松低头抽了会儿烟,半天才问苗洪举

    “爹,你咋说”

    苗洪举慢条斯理地卷烟卷

    “孩子们说的也有道理,在哪都是为了吃口饭,能吃得更轻松一些,何必使那么大劲呢”

    就算场子不用那么多人,把他们名字挂场子里,他们每天就能上街拉脚挣钱,等农忙的时候跟着牲口下地干活还有工分拿,不下地了还能伺候自己家场子里的地,干点杂活,这不比一整天把人绑在地里只能拿十来个死工分强

    还得出大力气,天天累得不轻,当长辈的哪能不心疼

    茵茵只管听着,并不发言。

    她也赞同二哥和老哥的说法。

    苗学松咬了咬牙

    “行明天我就去找牟书记辞了这小队长的职务,怎么说我也是挂名的养殖场场长,再担任小队长就有点不合适了,何况也忙不过来。”

    李丽娟看了他几眼,嘴张了张没有说出来。

    她想问他舍不舍得。

    没人比她更懂自己男人。

    苗学松对她笑了笑,用眼神告诉他,他决定了。

    再不舍得又能怎么样

    上边有书记和会计,大队长必需得从五队挑,不会挑其他生产队的,他再舍不得一辈子也就是个小队长。

    还不如好好琢磨自家的养殖场,别人高看自己难道是因为自己小队长的身份么当然不是,一切还是因为场子,只要把场子弄好了,还啥小队长不小队长的。

    没了这么个不上不下的身份,家里人也能轻松点,不然自己还是四队队长,到时家里人不上工出去挣钱,村里人能不眼气怎么可能会服气

    卸下来倒是省心了呢

    这一想明白,他也轻松了,第二天等不及就去跟大队书记说去了。

    牟书记自然是满口答应,他早就猜到苗学松不会再当小队长了,只是没想到他拖到快春耕了才说。

    不过他也不为难,农村人多,他心里早就有接手的人选了。

    一身轻松的苗学松又开始了和儿子、侄子们上街拉脚,回来收拾场子里。

    场子里重新弄了个巨大的储粪池,用来平时处理牲口家禽的粪便,到一定程度便会制成肥料,投入田里使用。

    现在苗家人虽然没有上工去挣工分,但都在场子里开始干活了。

    茵茵划出来的种植区可不小的,虽然借用建筑队的推土机推平,翻了层地皮起来,但得还起垄打池埂子。

    女人们白天都在养殖场伺弄地,自家要种水田啊,自己家种出来的粮食能敞开肚子吃,干活自然是有劲了。

    茵茵重新修整了下场子里的工位及工资。

    干脆不用国家给工资了,只收票据,工资就当是抵债了。

    然后场子里目前所有岗位工资都是一样的,每人二十,不分正式工、临时工,长期的全都算正式工。

    自家人除了上学的老哥外三个亲哥嫂加喜子哥两口子,爷奶再算上爹妈十二口人,姥姥、姥爷、老舅妈、还有南子及牟书记媳妇,目前是十七个人。

    如果男人们不上街拉活这人手还是足够的,可茵茵算了一下,他们上街拉活,每天尽管往场子里交一半,她哪怕只收四分之一,也能收个十来块钱,一个月下来就三百块钱,三百块钱,都差不多够场子里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所以说啥也不能叫他们在场子里干活,还是要上街的。

    这样人手就不太充足,正好两个大爷家,每家还能再招上一两个人。

    李丽娟一看这么多人每个月要拿工资,顿时心疼了,说啥都不同意茵茵涨工资。

    “一个月就十一,不能再多,他们爱干不干,多的是人想干呢,还怕没人来么”

    茵茵想笑,她妈当了几个月的会计后,人就变得对钱很敏感,小气起来。

    “都不是外人,他们在场子里干活也都尽心心力的”

    “那这工资也不算少了他们要文化没文化,要手艺没手艺的,就出点力气一个月能有十块钱就不少了再说你还打算场子里供晌午饭,那得多少粮食和油啊不能再涨了”

    苗奶奶也劝她

    “听你妈的没错别一下把工资定高了,现在谁都不会啥,给十块钱都不少了,场子里的活再累还能有山上活累等往后谁伺候牲口手艺好了或者地种的好你再给加工资也是一样的”

    茵茵想想,觉得她们说的也有道理。

    “那行吧,不管别人,奶放羊这些年都有经验了,肯定不能和别人一样的。还有我爷,场子里的工具都得他做,还得管修,也得算个技术工,我姥爷也是,种出来的菜和瓜那么好,肯定不能和其他人都一样的,这三人都得二十块钱。”

    苗爷爷摆手

    “我和你奶的不用算工资,我们这么大年纪了要那么多钱干啥”

    李丽娟在这上面可不抠唆

    “茵茵说的对,爹妈和我爹拿二十是应该的其他人,连我那份都算十一块”

    行吧,既然大家都没意见,茵茵也就不再坚持了。

    大不了年节的福利弄好点就是了。

    “对了,场子大了,我姥爷一个人看不过来,而且后面我还打算让他帮着种水果,打更的人我托叶隐川找六个退役的老兵,这几天陆续就会过来了。”

    “外地来的那得准备住的地方吧,场子里的草房还没整完呢,窗户门都没上呢”

    “所以这几天爷就辛苦点,带着东子哥他们赶紧弄出来,到时人来了再看,如果是一个人的就一个炕住俩人,一家子的就只能一家人一个屋子了。”

    那里的房子都是两间房,分东西屋,一个屋子里面两铺炕,南北炕,没有厨房。

    除了一间特别的,给她姥和姥爷建的是三间,带着厨房和食堂的,其他几间都没有厨房。

    场子开四个门,平时只开正门,另外三边也有小门,是为了方便接东西进车的。

    四个门旁都建了个门房,给打更的人用,也为了更好的看场子,免得被人从角落翻进来偷东西不知道。

    进大门往东都是养殖区,往北有个大池塘,往西南方是菜地,茵茵已经和叶隐川说好,买一批塑料布做大棚,她已经提早育苗了,就等塑料布回来搭起来然后栽进去,这样才能保证蔬菜、瓜果能提早成熟上市。

    往西北方,挨着的是水田,水田在中间位置,打了个井放了个压水井,方便夏天旱季时抽水浇菜用。

    再然后才是其他庄稼的种植地,黄豆、玉米、小麦。

    茵茵不打算种太多种粮食,除了水稻、玉米、黄豆、小麦外,就种土豆、甜菜和花生。

    后面两种一个做糖,一个可榨油,算得上自给自足就行了。

    时间就在匆忙中飞快地流逝,转眼就到了四月中旬。

    现在家里男人们已经没上街拉脚了,全部都在场子里忙碌。

    茵茵育苗早,便比生产队春耕得早上半个月。

    一人高的塑胶大棚里面青菜已经长得很高了,辣椒、茄子、黄瓜都快结果了,再过上十天半个月的就能摘下来卖了。

    此时李丽娟正和巧兰在里面锄草。

    另外一边扣着地膜的垄上香瓜苗叶子盖住垄台了,西瓜也爬蔓了,姥爷正带着徐月芽在打蔓子边薅草。

    赵桂花和于小红这两个孕妇则在种黄豆,她们只往坑里丢种子,苗化云和南子家的大小子在后面帮着培土。

    苗于荣开着拖拉机在地上划开一道道沟。

    苗奶奶和苗爷爷背着撒麦种的简单工具一路均匀地撒着种子。这个才叫技术活呢,撒多了浪费且不易成长,只有撒得均匀保证每一处落下的种子都差不多颗才行。

    所以这活就由两个长辈来做。

    这个不用培土,苗于荣开到地头会再返回来,铁犁便将垄封起来了。

    另一边苗学松赶牛拉犁,后面苗于富扶着犁在给到膝盖高的玉米地趟垄培土。

    还有人赶着牛扶着犁在种土豆。

    家里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轻松与喜悦,这是在给自家干活

    虽然说这些庄稼、蔬果都是场子里的,但茵茵早就说了粮食不会卖,留着自家吃及场子里员工中餐吃用。

    场子要的是米糠做饲料,以及这个她特意培育出来的种子做实验田数据。

    蔬菜也会先留出自家的吃用再拿去卖,这个没话说的,凭场子里种的两晌地蔬菜,谁家也吃不完。

    这几天不止自家人及场子里工人在忙,连苗大爷、二大爷家也全都来帮忙了。

    用苗大娘的话说,山上还没到农忙的时候,耽误几天工算不得啥,就损失几十个工分,可场子里已经开始春耕了,等不了,他们赶紧帮着把该下地的都种下去,后面的就不用他们帮忙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苗学松和李丽娟没说客气话,再加上李家那边的亲戚,李姥姥回村和自己其他儿子们说了一下,意思是场子里这几天农忙缺人,反正告诉你们了,想去你妹子记你们人情,不想去也不挑理

    李家人原本就想和李丽娟交好,再加上多少还要点脸面,这不,也家家都来了。

    再有和李丽娟、苗学松交好的邻居们,亲家们巧兰爹妈和老妹、新妹夫及徐月芽她爹妈和大哥、大嫂都来了,甚至巧兰的几个出嫁的姐姐得到消息也特地起大早赶了过来帮着干活。

    好家伙,这一下一百多人在场子里忙活,原本至少得一星期的活,愣是两天就都给整完了,剩下的自家人就能慢慢补齐了。

    活干完了,大家也都松了口气。

    李丽娟带着儿媳妇们做了顿好饭款待亲戚朋友。

    “咋又杀鸡、杀鸭子的都不是外人,哪用得着这么客气”苗大娘帮着烧火,看到菜忍不住道。

    “就因为不是外人,就更得吃点好的补补”李丽娟不心疼。

    人多吃饭摆了好几张桌子,大家挤着吃。

    吃完饭,喝完酒了,茵茵将一叠数好的钱给李丽娟。

    “娟子,你这是干啥啊”李丽娟大嫂问。

    “茵茵说了,这几天大爷、大娘、舅舅、舅妈和哥哥姐姐们扔下自家活不管,工分不要地帮着场子里种地,她心里感激,但不能亏了大家,所以这两天按请临时工的价格给大家算工资,一人一天一块钱,大嫂你家来了六口人,两天12块钱,你拿好了”

    李丽娟挨个给他们,可把亲戚朋友们给惊呆了,拿着钱眼中透着想要的渴望,又不愿意收。

    “都是不外的人,帮下忙还要钱,这算啥事啊嫂子,这钱我不能要,你赶紧收回去吧”这是和苗学松处得好的一邻居。

    “收啥收给你就赶紧拿着你们的心意我和你哥心领了,但这是场子里的活,算公家的,该给的肯定要给”

    苗二娘不好意思,想把钱塞回李丽娟手里被她拒绝

    “你看给别人就算了,咱们自家人还给啥钱”

    “快拿着二嫂,你们一家子都没上地挣工分帮我们干活,哪能叫你们亏着就当是抵工分了”

    就这样吵吵闹闹的,总算是把客人们都送走了。

    有时就是这样,人家帮忙人情是人情,但该给的还是不能省了,不然哪能长久

    这不大家都高高兴兴地离开,下回有活急用人的时候还能再叫他们,人家来得也痛快,双赢的局面。

    忙了十来天,总算是把家里、养殖场里都弄明白了,也到了每年的农忙季了,五一春耕

    这天晚上新任四队小队长任铁柱来茵茵家,还拎了两瓶酒给苗学松。

    “三哥,咱们队也要开始农忙了,老弟这是来求你帮忙了”

    苗学松脸上带笑

    “凭咋们这关系有啥求不求的,啥事你说。”

    “那个,你看场子里的车能不能借几天使让大侄开着给豁垄,我才知道,原来使那玩意豁垄是真的快啊”

    苗学松笑容不减,只遗憾道

    “真是不巧了,前几天场子里使它豁垄的时候机器坏了,我家老三正修着呢,都好几天了,也还没修好,这玩意,太娇气了,动不动就坏了,还贼费油,要我说还没牲口好使呢对了,大队不是也有么,你咋没上大队借”

    任铁柱讪讪道

    “大队自己也得使,后面几个队都预订上了,一下轮不到咱们队”

    他刚当上小队长,要人手没人手,村子里人不咋服气,大队那又没关系,工作很难做。

    刚当上队长时,他心里那个高兴啊,还以为往后就能像苗学松那样威风,在村子里说一不二呢

    没想到还没美到几天,一遇上事就把他的美梦给打散了。

    前几天养殖场春耕,村子里好几户人家都过去帮忙,连工分都不要了,可把他吓得不轻,生怕这些人不回地里干了,到时少了几十个大劳力,完不成任务他咋向上边交待

    还好只两天就回来了,至于苗学松家没人上工,那都明白怎么回事,也没人敢挑。

    现在他终于知道这小队长不好当了,眼下还得求上门来,想借机器、借牲口,他这威风还没抖起来就要跟人低三下四了。

    李丽娟在一旁翻了个白眼,不听了,上别的屋坐去了。

    她跟苗奶奶嘀咕

    “你说这任铁柱是不是脸大他以为他是谁啊说借东西人家就得借他那拖拉机那么重要的东西,能随便借他使就算借他了,他买得着油加么不知道咋想的”

    苗奶奶趁着晚上工夫给人做布衫呢,听到她这话淡淡道

    “这种人都不用交,学松会打发走的。”

    果然苗学松几句话就把人打发走了,酒也没留让他拿回去了。

    这边家里正说着话,电话响了。

    “茵茵,找你的电话”

    “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20408 18:23:4520220409 19:20:2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dede、零宝 10瓶; 5瓶;竹子啊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