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皇后

作品:《雀屏选(大唐帝后)

    伽蓝同表姊豆卢漪闲聊了约莫半个时辰,皇后娘娘身边的女官就来了,说是皇后娘娘要召见伽蓝。

    伽蓝同表姊打了招呼,便随着女官至了皇后的营帐中。

    这些日子,伽蓝在宫里小住皆是住在皇后娘娘宫中。

    一开始,两人还有些疏远。毕竟皇后娘娘来自突厥,对中原的东西不大了解。而伽蓝又是自小被崔陵带大,对于胡人的东西也知之甚少。

    虽然少有共同话题,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默契,有时是可以突破外在的藩篱,直达对方的内心的。

    伽蓝这般乖巧懂事的孩子,正合皇后娘娘的心意。

    而皇后娘娘的明理大气也让伽蓝深深赞赏。

    皇后娘娘还未有诞下皇子皇女,便把有些渴望用在孩子身上的东西施加在伽蓝身上。

    若她能有一个如同伽蓝一般明媚可爱的女儿,她定是希望能将这个女儿打扮得愈发鲜艳一些的。

    她从突厥到中原来和亲时,带了不少首饰。可来了之后,才发现这些首饰同周廷的风格格格不入,因而压在了箱底,很久没有戴过。

    现在就算是她想戴那些首饰,也早已过了喜欢这类首饰的年纪了。

    皇帝有事和群臣商议时,伽蓝就会留在皇后宫里陪皇后度日。

    宫里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好玩的,皇后这时候才想起来自己那些由突厥而来的首饰。她觉得伽蓝这个年纪戴了一定好看,便直接给伽蓝装扮上,觉得好看的也就直接赏给了她。

    又因为伽蓝敏而好学,皇后娘娘教了伽蓝些突厥语,这样思乡之时她便能让伽蓝同自己说上几句话,以慰思乡愁绪。

    伽蓝除了在后宫妃嫔来请安的时候不想待在皇后娘娘身旁以外,其余时候还是乐于和皇后娘娘谈天说地,做她的小棉袄的。

    在伽蓝进皇后的帐篷之前,皇后就换上了一身戎装,对着伽蓝说:“伽蓝,你看这身衣服怎么样?本宫也命人给你做了一身相似的。陛下不肯让本宫同他一起去打猎。可明明都出来了,却不能骑马,多难受啊!本宫央求了陛下许久,陛下还是允诺了本宫可以去一处专门的地方,而且答应本宫能带着你去。”

    伽蓝心想,难怪阿娘说皇后娘娘让她围猎之时一定要来。

    只是她着实不好杀生之事,又不知怎么开口同皇后娘娘说。

    皇后看出了她眉宇中的纠结,笑着同她说道:“本宫已听说了你之前在陛下面前恳求他不要毁佛像的事情。本宫知道你是心善的好孩子,不忍杀生。今日本宫不是真的带你去打猎的,而只是想要你陪着本宫去驰骋一番,猎物有他们那些男子在,就不是我们应当操心的事情了。”

    伽蓝哪还有不答应的道理,虽然她不喜欢打猎,可自从上回李湛教会她骑马以后,她还挺喜欢骑马的感觉的。

    换戎装之间,伽蓝这时才想起来,上回她恳求皇帝阿舅不要毁佛像的时候,好像也同阿舅说了,为了防着突厥不要在周国攻打齐国、陈国的时候添乱,还是要多多宠幸皇后。

    难道皇后连这也知道了?

    跟着皇后骑马出去时,伽蓝有些忐忑。皇后娘娘如此以真心待她,而她却是那样劝谏阿舅的。

    即使劝谏阿舅一事发生在她和皇后娘娘变得熟稔之前,她也还是觉得有些难为情。

    皇后见伽蓝出了帐篷,便先骑着马,在她前面扬长而去。

    伽蓝毕竟才刚学会骑术,一个月的功夫哪里能赶得上刚下地就能上马的皇后,她费了好大的劲儿才追上前面的皇后。

    皇后也在不停地回头看伽蓝,生怕伽蓝跟丢了她。

    皇后见着伽蓝的神色有些奇怪,她毕竟也是聪慧至极之人,哪里不知道伽蓝一反之前的落落大方的样态是怎么回事。

    两人到了草原的中央,皇后命伽蓝坐在她身旁,犹豫了一番,还是将伽蓝搂紧在自己怀里:“都是你们这些汉俗,要重视些什么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弄得我也拘束得紧了。唯有出来,回到我降生的草原之上,伽蓝,我才敢同你道一声谢。”

    伽蓝安静地伏在皇后怀里,却不敢承着这番谢。倒不是因为皇后方才说的什么尊卑长幼有别碍着了她,而是因为之前她劝着阿舅宠幸皇后,并非因着她欣赏皇后,而是担忧阿舅一统天下的夙愿被突厥阻碍。

    皇后娘娘为何知道她向阿舅进了这番言,也不恼怒于她呢?

    皇后看出了伽蓝心中的纠结,将伽蓝的脸捧起来,慈爱地对她说:“我已嫁入周廷,就是周廷这儿的人了,你不用担心这点。只是陛下一直威严万丈,我不是很敢接近陛下,也不知怎样才能讨陛下欢心。还得感谢你让我有了这个和陛下更加亲近的机会。”

    伽蓝感受到了皇后那清澈,除了感谢不含其他情绪的目光。

    皇后娘娘平易近人,又貌美聪慧识大体。

    伽蓝觉得,除了皇后娘娘是突厥人这一点,她浑身上下每一处,都是极适合皇帝阿舅的。

    唯有这样的一对帝后,才配站在天下之巅,接受万民的俯仰瞻望。

    可皇后娘娘又偏偏是突厥人。

    自孝文帝制定汉化之策以来,鲜卑人就注定要融入这华夏大地,成为这其中的一份子。

    要想平定这天下,鲜卑人的武力和汉人的文化是血浓于水,永远都分割不开的。

    周国同齐国、陈国间许是有很大的不同,可归根结底,都是这华夏大地的一部分。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自司马氏南迁以后,华夏大地战火纷飞、烽烟四起。

    可说不定,几百年后的现在,这三国会有机会被连在一起的。

    而无论怎样,突厥,只会是这三国的外敌。

    突厥人逐水草而居,即使这几百年间有汉人因战乱逃至突厥,突厥也没能同自司马氏南迁入主中原的五支胡人一般,接受汉人的文化。

    而突厥即使时常南下骚扰,却只期望南部永远三足鼎立无法统一,而毫无入主中原之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