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 26 章
作品:《红楼贾赦重生之扑朔迷离》 对于何家的四房这么积极的原因,何氏放缓了步子,叹气道:“我娘说,老太太的娘家人进了户部,想让四婶儿的女婿帮衬帮衬。”
听到这个,贾赦实在没忍住,重重的哼了一声。
四房李氏的女婿吴成和,现在是户部主事,正六品的官,和贾家的二房贾政一个级别。
但比贾政更不如的是,这家伙前世一直没有升迁过。贾府抄家那会儿,依然是个户部主事,正六品的小官儿。即使投靠了三皇子,也从没有得到过重用。
而且,笨就罢了,还蠢,还坏。平日里趾高气扬、颐指气使,认为自家是太傅家的亲戚,高人一等,比贾家这种功勋之家的门第都要高,很是有些看不起人的意思。众人看何家的面子上,都是敢怒不敢言。
据说,他的女儿也是飞扬跋扈,眼高于顶,十分的不堪。
这种女人,贾赦怎么可能会让她成为贾瑚的媳妇儿?
“下一次再去就明确告诉他们,我们家乃是高门大户,他们家的门第太低了,门不当户不对,不宜结亲。”
贾赦的话说的异常的扎心,何氏愣了片刻,才无奈道:“这么说会不会得罪人?”
再者,吴家觉得他们家的女儿嫁皇子都无碍,并不认为自家的门第低。
这话大概率没用。
“你只要是拒绝他们的婚事,无论说的如何委婉,都是得罪了他们。既然如此,那干脆撕破脸,让他们以后不要再来烦我们。”
贾赦完全不在乎会不会得罪吴成和那一家子。
他连忠顺王爷都坑了一把,吴家算是什么东西?
一个小小的户部主事,也值得他怕?
何氏停住脚步,依然愁眉不展,她有着自己的担忧。
“可......四婶儿搬出了老太太......”
她之所以没有立刻拒绝,就是怕惹恼老太太,让老太太给她亲娘没脸。
她是贾家的人不假,可她亲娘却是何家的人。她在贾府,门一关过自己的的小日子,可以谁都不用管。
可她的亲娘,却是天天都要面对李氏和家里的那位老太太。她若是不答应,李氏和那边的老太太不敢把她怎么样,却能折磨她的亲娘。
“这......”贾赦皱眉,何氏的担忧确实有道理,该怎么想个既不得罪对方、又能拒绝对方的办法呢?
前世这时候,贾府内的老太太尚在,何氏病重且做不了主,并没有这一出。
想起老太太,贾赦忽然一拍头,真是猪脑子,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
“他们若是再提起,你就使劲儿骂他们。”贾赦理直气壮的指点何氏,“咱们家老太太新丧,瑚儿作为嫡长孙,要守三年的孝,哪里有老太太才过世两个月,就议亲的道理?你就问问他们,这到底是谁家的规矩,谁教他们这么做的?说什么家风淳朴?就是这么淳朴的?书香门第就是这样的读书的?”
何氏的眼睛也是猛然一亮。
实在是不怪他们两个,自从老太太去了后,又和二房分了家,日子过的太顺了点儿,把这一茬完全给忘了。
“好,”何氏满面的红光,脸上愁云瞬间散了,“下次我就这么说。”
老太太新丧实在是个再好不过的借口。
至于出了孝之后?总有其他办法拒绝的。
此事已了,何氏的心情云开雾散,看着面前的贾瑚和贾琏,笑得异常的欢畅,贾赦看着何氏的脸,心神不由得一荡,随后悄无声息的握住何氏的手。
妻子和儿子都在,家庭温馨,真好!
正在他沉醉的时候,忽然,周福安请见,说是“京兆尹的府尹来了”。
何氏善解人意,“老爷去吧,我和孩子们再走两步就回屋休息。”
“好。”贾赦转头看了一圈儿,周围站着几十个人,围的严严实实,若真有人来,也能抵挡一二。
放下心,他去了外书房。
京兆尹的府尹于承业正在那里等着他。
府尹是个四十多岁的弥勒佛一样的人,眯着眼,任何时候看都像是在笑,不过,他的外号是“笑面狐狸”,若是真的认为他是个老好人,那可就错了。
于承业此次来,是通知一件事情:“贵府上的逃奴芸荷,已经被发现了。”
“哦,在哪儿?”贾赦表现的异常平静。
就像他的老丈人何贯明说的,一个逃奴而已,若是太过紧张,反而显得有鬼。
于承业眯着眼,看上去在笑,“已经死了。”
“死了?”
贾赦皱眉。
竟然死了?
“在哪儿死的?”贾赦又问道。
“城外三十里的一处山洞,一个砍柴的人发现了她的尸体。”于承业一直笑着,对贾赦的任何话,都老老实实的回答。
一个逃奴而已,他实在没看出来隐瞒消息的理由。
无论那女子是为什么而逃,都和他没有什么关系。她是贾府的家生子,身家性命全都在主人家手里捏着,是生是死,京兆尹根本管不着。
“知道怎么死的吗?”贾赦又问。
于承业圆圆的脸上除了笑,看不出其他的任何表情,“上吊自杀。”
“山洞里会有拴绳子上吊的地方?”贾赦反问道。
“那边的猎户经常到那地方去躲避风雨,洞里面搭了个架子,芸荷姑娘就是在那架子上面上吊自杀的。”
“她为什么要死?”
“她留了封遗书,”于承业递给贾赦一张纸,“说是被情郎抛弃,活不下去了。哦,对了,她已经有两个月的身孕。”
“身孕?”贾赦的手一顿,谁的孩子?那位木郎的?随后接过那封信细细看了看,点点头,对于承业说道,“好,多谢于大人了。”
态度不冷不热,让想要献殷勤的于承业很是失望。
贾赦对此人倒是没有拉拢的想法。
于承业很快就会病死,他根本没功夫对着个即将死去的人浪费时间。
“那芸荷姑娘的尸体?”于承业起了身,虽然没有巴上贾家心中失望,但是面上依然笑着。
贾赦皱了眉,想了想,说道:“送到她原先的家。”那房子现今空着,无人打扰。
“好。”于承业没有反对。死因明确,人也是贾府的人,他们京兆尹不必去多管这个闲事。
贾赦等于承业走后,双眼猛然迸发出一阵精光。
自杀?
不,芸荷绝对不是自杀。
一个满心幻想着赎身过好日子的人,怎么可能会去自杀?
一个身怀两个月的身孕的人怎么会自杀?
那傻姑娘被人骗了。
而骗她的人,即使不是幕后主使本人,也和幕后之人脱不了干系。
他要去验尸。
如同何贯明所说,对方做的越多,错的也就会越多,留下的线索也就会越多,他离抓住他也就越近。
“周福安!”贾赦叫道,周福安应声而进,恭敬道,“老爷。”
“走,去王嬷嬷家。”
现今的王嬷嬷被安排在别的地方,她原先的院子已经空了好几天了。
周福安没有多问,沉默的跟着贾赦出门。
天色已黑,路两边的灯笼散出昏黄摇曳的光。
两人正在小巷内走着,贾赦忽然停住脚步,侧头问道,“我听说你有一个女儿?”
周福安的女儿懂些拳脚功夫,将来会嫁给个开武馆的人。
但那武馆师傅对周姑娘并不好,不仅拳打脚踢,还一直说,“娶你是看中你贾府的身份,谁知道你在贾府竟然一句话都说不上?老子娶你回来干什么?简直浪费老子的粮食。”
后来周福安为了救贾府众人散尽家财,更是让那位武馆师傅火冒三丈,深恨老丈人的钱“白白的打了水漂”,不给他用。因此,周福安死的时候,那武馆师傅连去都不去,还不让周姑娘去。
那时候,周姑娘已经被折磨的奄奄一息,连走路都困难,也就没有送周福安最后一程,没多久也跟着去了。那武馆师傅一张席子将周姑娘扔到了乱葬岗,连个棺材都没有买。
父女两个前世的下场都十分的凄凉。
周福安见贾赦忽然问他女儿,大喜过望。
贾府内的差事,以往都是赖嬷嬷的人把持着,不给她送礼,普通的洒扫的差事都捞不着。如今,赖嬷嬷一家都已经死了,贾府终究要变天了。
于是赶紧说道:“是,小女已经十四了,只是贱内去的早,无人教导,恐怕冲撞了老爷。”
贾赦一笑,丝毫不在意,“你一会儿叫她去找太太,就说我说的,叫她在太太身边伺候着。至于规矩么,慢慢学起来也就是了。”
周福安激动的不能自已。
太太身边的丫鬟?
他以为是洒扫或者是别的差事,却没有想到,一去就是伺候太太!
这地位,他家老爷真的是拿他当心腹之人啊!
周福安也顾不得现在是在外面,当即给贾赦跪下了,下死力磕了三个头,激动的浑身颤抖,“老爷,您的大恩大德,我周福安今生必报。我是粗人,不会说什么大道理,但我把话里撂在这儿了,从今往后,谁和老爷过不去,就是和我过不去,我必不放过他。我没别的本事,可是还有一腔热血,一手功夫,一把刀......”
“好了好了,”贾赦扶起周福安,含糊道,“你忠心对我,我今生也绝不负你。”
“是,老爷!”周福安激动的眼泪都出来了。
本以为就要一生埋没,再也没有希望。忽然间,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人生又有了盼头,周福安自然激动的不知道怎么好。
贾赦却是暗叹一声,周福安的女儿其实极好,人爽利,也识大体,将她救出火坑,也算是报答周福安上辈子为贾家散尽家财的恩情。
而且,周姑娘会些拳脚功夫,有她在何氏的身边陪着,顶一百个走路都走不动的丫鬟。他再出门的时候,也能放心一些。若是到了何家,再有人不开眼,也能逃出来报个信儿。
安排好了周姑娘的事情,贾赦带着周福安和几个亲军,冒着夜色寒气,去了王嬷嬷原先的家,芸荷尸体停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