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第一百四十三章
作品:《科举官途》 对作者的宠爱不够哦, 请增加订阅比例宠爱作者吧
荀夫子被林家人簇拥着坐上了主位, 张氏和李氏在后厨手忙脚乱地又炒了几个菜, 让王氏端了上来。
林清一看, 倒真是好菜,一盘子酸菜炒腊肉, 一盘子大葱炒鸡蛋, 再加上桌上原本的一碗小葱拌豆腐,一大碗骨头汤,一盆杂粮饼, 算是农家难得丰盛的菜肴了。
林大牛得了林老汉的吩咐, 还特特从地窖里扒拉出一坛子白酒, 还是过年时家里后辈孝敬老爷子的, 老爷子舍不得喝完存下的,今天也拿出来招待荀夫子了。
荀夫子倒也没客套,直接提起筷子就和林家的男人们吃了起来。林老汉等人微微提着的心也松了松——就怕荀夫子看不上农家人, 连饭也不想和他们吃。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荀夫子突然放下筷子,重重地叹了口气。
林老汉心中咯噔了一下, 他知道这次荀夫子过来肯定是为了林清的事情, 但是究竟是什么事,是好是坏,他琢磨不透。现在看荀夫子的样子, 心中暗自道:来了。
“你们想让林清跟着本夫子再念一个月就不念书了?去镇上做伙计?”荀夫子没有兜圈子, 直接开门见山地问到。
林三牛起身又给荀夫子斟了一杯酒, 笑着老实回道:“是的荀夫子,咱确实有这个打算。这三年您费心了,我林三牛心里都记着…….”
“且慢!”荀夫子脸色有些不好得打断了林三牛的话,“这三年老夫是在林清身上花了不少心思,倾我所能去教他,倘若我也有个儿子,在学业上花费的心思也不过如此了。”
别人不知道,林三牛从林清日常的言语中还是知道荀夫子是怎么对他儿子的,不说别的,就光赠送给林清的字帖,书籍,笔墨都要超过上私塾的费用了。偏偏林三牛每次想要折成银子给荀夫子他都固执的不肯收。所以对荀夫子,林三牛是百分之一千的感恩。
“但是,老夫费这么多心思去教导林清,不是为了让他去做一个区区镇上的小伙计的!林清将来是有大出息的人,性坚,灵敏,有毅力。老夫在同和镇上做过开蒙夫子,在张家村开私塾,教了这么多学生,林清是老夫最得意的!他该走的是科举之道,而不是其他什么蝇营狗苟之路。若是你们非要让林清去做伙计,那就是暴殄天物啊!”
荀夫子的这几句话让林家众人都怔住了,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荀夫子这次特地登门拜访,居然是为了让林清继续读书,走科举之道。
这可和一开始的设想不同啊!
本来家里都已经开始找人托关系,给林清相看去镇上哪家铺子做活了,大家心里也高兴——这林清去镇上做活了,他们不用再费银钱不说,还能得一笔林清做活的月钱。这一来一去一年可是能结余下不少银子。
可是读书科举的话,林清就要继续学下去,不说别的,光是购置科举用的书籍,每年的笔墨纸砚,拜师送礼的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更何况若是走科举之路,就要去县里考试,一路上吃穿住行,请秀才公作保,哪一样不是一笔大开销?别说林家刚刚翻新了房子,余下银钱也不过三十几两,听着挺多,可是真作为读书的花销,可能一年就能花完。
林老汉陷入了沉默之中,林家其他人也是低着头吃饭,默不吭声。就连林三牛,纵使因为自己儿子被荀夫子如此看重而心中澎湃,此刻也知道不该说话。
说什么呢?举家继续供林清读书?就算他心里这样想,他也知道这几年大娃和二妮都要说亲了,接着就是三娃,没银子说什么亲?总不能为了自己家的一个,就让家里其他娃都过不上好日子吧?
林清也略有些担心地看着家里人和荀夫子的表情,他没想到夫子对他如此看好,也没想到竟如此执着地非要他走上科举之路。
林清自己对科举并不太感兴趣,他随着荀夫子学习已经近三年了,也从荀夫子那边了解了一些此时科举必考的一些项目。其中的八股文和试帖诗为重中之重,可惜这两个板块林清都兴致缺缺。好在前期荀夫子都是让他背诵四书五经,默写帖经、墨义,讲解先贤圣典的含义,到了最近才开始教他制艺。
让林清自己说,他是不喜欢这些东西的。很多东西在他看来都是泛泛而谈,圣人之言有些也是脱离实际的理想主义,若比较起来,林清都觉得解决十道微积分方程式,研究一下在现有条件下怎么做一个驴车的避震系统来的实在有趣。
只不过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融入这个世界,林清才强迫着自己去学习这些东西,但是若论乐趣,那是绝对没有的。
所以对于家人给他的安排,他并不反对。去镇上做伙计并不用做太多力气活,也能给这个家庭带来一部分收益,减轻负担,并且可以让他接触更多的人和事,有机会去做一些研发或者实验。他相信凭他的本事,还是能搞出点东西的。不求大富大贵,保家人衣食无忧还是可以的。
“鼠目寸光啊!鼠目寸光!你们是不是想着读书考科举要花费许多银钱?你们怎么不想想若是林清能考上一个童生,就能开设私塾授课启蒙,一辈子都不用干农活。考上秀才,就能免十五亩田地的赋税,还可免除徭役,见县官可不跪,为人作保还能收保费。以林清之聪慧,若是能到镇上找秀才公指点一番,秀才的功名只如探囊取物!更何况,若是更进一步呢?考中举人后你们林家就能出一个当官的了!”
荀夫子见说不动林家人,便以利诱之,在他眼里林清之才若是浪费在其他地方,那就愧对了上天赐予他的聪慧!
荀夫子教授林清这三年,已经将四书五经都给林清过了一遍,常人像林清那么大开始学习需要至少六年以上甚至十年的时间才能背诵出来,林清只花了三年就基本能全部背诵,甚至他教的的释义也可牢记于心。这样的人不是天才,谁是天才?只可惜自己的学问也不精,很多释义也无法讲的明白,否则等林清学会了制艺就可下场先试试了。
相比于普通孩子,林清的表现自然是优于常人,再加上他本就记性好、智商高,学的又刻苦,能将这四书五经的四十万七千二百多字背下来,但是若到后面学制艺,做策论、写诗,林清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
林清还想着怎么说服自家老师放弃让他科举的想法,却见林三牛突然站了起来,对荀夫子一揖到底,然后冲着林老汉道:“爹,既然二狗子能学,我就想让他去学!这银子我也不想由公中出,对其他几个娃不公平,我和二狗他娘自己想办法。”
“啪”一声,林清手中的筷子掉在了饭桌上。
“我们做的那个盆景被河西镇王员外家的大少爷看中了!我想着那些有名气的大师傅出手一个盆景都要五十两银子往上,我喊个三十五两应该能卖出去。结果你猜怎么着?”林二娃故意卖了个关子不讲下去,低声问林清道。
林清也配合,眉目含笑道:“二哥你快说说,怎么着了?”
“人家一两银子都没往下还!当场就叫他随从给了我三十五两银子,捧着那个盆景乐的跟个傻子似的就走了!早知道我就喊五十两银子了!哎,可惜我用的木料不行,弄了水曲柳的去雕的。那盆景若是用紫檀雕刻出来,那可真是值老鼻子价钱了,就是卖给县尊大人也使的!”林二娃脑子不笨,他知道现在这个盆景卖的就是一个新奇,若真要往高端里去做,非名贵料子不用。
林清从游记中了解过,幽州盛产木料,像椴木、桦木、色木、水曲柳等都是幽州本地所产,所以林二娃选木料雕刻的时候也选了当地常见的木料去雕刻。但是真正名贵的木料却都产自南方亚热带地区,类似紫檀,乌木,红木,檀香木等,这些木料有稀缺者价值堪比黄金,只有那些大富之家或者官宦府邸才用的起。
确实若是能用高端木料去做盆景,可以吸引高端客户,但是他们现如今做这个也是刚刚起步,手头这三十五两银子估计只能买个好木料的边角料,况且:“二哥,就算我们用了特别贵重的木料去做盆景,咱县里又有几个县太爷?能出的起价格的人家五个手指头都数的过来。倒不如我们就卖个新奇,至少三四十两还是大部分有点钱的人可以负担的起的。”
林二娃听完林清的分析后“哈哈”一笑,手掌大力地拍了一下林清的肩膀,把林清差点拍的一个趔趄。没办法,兄弟四个中,林大娃林二娃林三娃都是属于那种身强力壮型的,此刻爽朗一笑,十八岁的小伙子手劲又大,林清小身板根本承受不住这个力度。
林二娃尴尬地收回手:“还是狗子你聪明,分析的对!呐,银子你拿去吧!你读书开销大,以后赶考就住客栈,省的来回跑累得慌。不过,”林二娃似乎想到了什么,悄悄压低声音道:“这事就你我兄弟两个知道就行,别告诉我娘。”
林二娃知道他娘的德性,心是好的,但是凡事涉及到钱财,那看的叫一个紧。
林清听了忍不住有些想笑,想了想接过装银子的匣子,从里面拿出来二十两银子,然后把剩下的十五两推给林二娃:“二哥,照理这盆景木料也是你找的,做也是你做的,能卖出这价格我也就出了个小点子。但是你也知道如果我这次县试能通过,是要去平阳府考府试的,我身上确实没什么银子了,这二十两无疑是雪中送炭!剩下的十五两我是万万不敢再收的。”
林清说的真情真意,林二娃也是爽气的人,听罢也不推辞:“人家说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你读书人弯弯绕绕的说法我不会,你也别跟我讲什么不是你做的就不该拿这个钱,到底谁功劳大我这个当哥的心里比你清楚。你觉得二十两当盘缠够了你就收好,剩下的银子我自己留五两买木料,还有的交给爷奶留在公中,以后给咱哥几个娶媳妇用!下次我再做了盆景拿去卖之前,你可一定要过来看看,这次你去考试都没看到成品,那玩意可是真的精巧漂亮!”
说完把银子往怀里一放,直接出了林清的屋,往林老汉和刘氏的屋走去。
林清摇头笑了笑,竟不知自家二哥原来是这么真性情一个人。不过想到刚刚林二娃一掌把他差点拍趴下,也是对自己如今身为男子的身高和力量不满意,想想家里男人都好像个子都要在175以上,林二娃个子最高,怎么着也得有180。看看自己十二岁了也就只有一米四的个子,只能安慰自己基因在那儿呢,吃好睡好一定能长高个的。
林清在家中歇息了十天,今天就是放榜的日子,林三牛一大早就带着林清往县城赶,一路上驴车都赶的比较快,看来林三牛的心情也是比较急切的。
县试是最基础的一次考试,但是也是学员最参差不齐的一次考试,一般头场考试就筛下了不少人,例如字迹不佳的,没有避讳的,卷面不洁的,用典不正确的,这些卷子都不会经过县太爷的眼,在副考官那一关的时候就被辍落了。
所以呈到县太爷手上的卷子,都是能达到最基本要求的,然后再比照后四场考试的卷子,进行一个综合排名,只取前五十人,剩下的则只能下次再来。
等林清父子赶到放榜处时,那边已经是被人群围的水泄不通,林清踮起脚尖却只能看到黑压压的一片人墙,前面到底是什么情况一无所知,只能再次暗叹如今的身高。
“二狗子,你别急,还没放榜呢!”林三牛看到放榜处还没红榜张贴,马上告知林清。
林三牛话音刚落,旁边就响起了鞭炮声,然后只听一道浑厚的男声传来:“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