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02章 弹劾朱平安
作品:《寒门崛起》 接下来的日子,朱平安和毛海峰联军分兵四出,所向披靡,捷报频传,沿海的倭寇据点一个个被拔除......
在朱平安所向披靡的时候,大明的政治中心——京城西苑,又迎来了奏折潮。
这一场奏折潮的中心是两个人,一个是江南总督张经,一个是浙江巡抚朱平安。
他们两人迎来的都是弹劾,堆积如山的弹劾,其中弹劾张经的最多,弹劾朱平安的少一些,但是也不逞多让。
“怎么全是弹劾张总督和小朱大人的,他们弹劾张总督也就罢了,怎么还有这么多弹劾小朱大人的,他们是怎么想的,不知道最近这段时间圣上心情好、胃口好,都是托了小朱大人的福吗?要不是小朱大人经常送来的奏折和密折,传来了这么多捷报胜利,圣上心情会这么好吗?”
几个小太监将奏疏送到大殿后,退到了茶水间,一边烧茶,一边小声的嘀咕。
“可不是咋的,御膳房这段日子就跟过年了一样,一个个御厨抢着表现,一个个抢着做拿手菜,压箱底的菜肴连番往外端,难得万岁爷胃口好,往日里可没有他们表现的机会。”
“御膳房都恨不得给小朱大人立长生牌位早晚三炷香了,他们现在都盼着朱大人往西苑送奏折。我上次去传膳,他们还鸟悄的给我说,如果第一时间把小朱大人奏折到来的消息传给他们,他们连给我开一个月小灶。”
“那些黑了心的,小朱大人多好啊,连连打胜仗,他们还要弹劾他。”
几个小太监在茶水间咬耳朵,对于弹劾朱平安的奏疏,他们很是为朱平安鸣不平。
内廷之中,朱平安的名声极好,黄锦一系,冯保一系,御膳房一系等,对朱平安都颇有好感,愿意亲近,尤其是冯保一系更是视朱平安为自己人。
“今天有多少弹劾小朱大人的折子?”有个小太监小声问道。
“有八本。”
“啊,比前天还多了一本,这些外廷的人还真是不干人事。”
“嘘,小声点,你这话一棍子把外廷的人全打死了,让不怀好意的人听到,传到外廷大人们耳中,他们有的是办法给咱们这些小人物穿小鞋。”
正好此时,外面传来了脚步声,茶水间的低语戛然而止。
大殿内,嘉靖帝穿着蓝色道袍,内里只有一件白色寝衣,大袖翩翩,来到了窗前,窗户四敞大开,寒风呼呼的吹进来,嘉靖帝一脸享受的张开双手。
这是嘉靖帝刚服了亲手炼制的仙丹,正在行散。
在他身边,黄锦裹着棉衣,瑟缩着脖子,就像是冰雪天中不堪严寒的松鸡一样。
“呵呵,黄伴,你这体质不行啊,下次我多炼两枚丹,赏你一颗服用。”
嘉靖帝看到黄锦瑟缩松鸡的样子,不由笑呵呵的挥了挥袖子,缓缓说道。
“老奴多谢真君赏赐。”黄锦连忙跪地拜谢。
“起来吧,朕也行功两个周天了,该处理政务了,把今天的折子呈上来吧。”
嘉靖帝摆了摆手,缓步走到了几案前,坐了下来。
“遵命。”黄锦起身,躬着身体缓缓退后,直到退了两米远才转身去取奏折。
很快,如两摞小山一样的奏折便堆在了嘉靖帝面前的几案上,一高一低。
嘉靖帝随手从低一点的奏折山上取了一本,缓缓翻开,御览了起来。
“哦,这又是一封弹劾朱平安的奏折。”嘉靖帝只看了一眼,便发现又是一封弹劾朱平安的奏折,“最近弹劾朱平安的奏折有点多啊。”
黄锦眼观鼻鼻观心,安静的躬身在一旁伺候,就像是一个木头人一样。
“罗龙文?这个名字有点印象......黄伴?”嘉靖帝看着奏疏的署名,眯起眼睛看向黄锦。
“真君,他是中书舍人,颇善制墨。”黄锦低声回道。
“哦,是他啊,朕想起来了,是惟中推荐的,我就说有点印象。”嘉靖帝恍然想起,继而又好奇的自言自语,“我要看看他要弹劾朱平安何处。”
言毕,嘉靖帝继续往下看奏疏。
黄锦的眼睛余光也看到了奏疏内容,他不着痕迹,一目十行,罗龙文弹劾朱平安懈怠修建城墙,不顾浙江百姓死活,在其位不谋其政,致使倭寇轻易攻破县城,在城内烧杀掳掠,当地百姓人身、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在奏疏中,罗龙文罗列了翔实的数据,他说浙江下辖十府三十七县,其中有城墙的县城仅有十二座,其余二十五座县城都没有城墙,正在修建城墙的有八座,还有十七座县城没有修建城墙的动作,并依此为证据,弹劾朱平安这个浙江巡抚不负责任,不顾百姓死活,懈怠于修建城墙。
倭寇来袭时,有城墙的县城,及时关上城门,动员组织兵马、青壮守城,还勉强能守的住,起码十个有城墙的县城,有七八个能守住的。
如果没有城墙,那县城就像是倭寇的后花园一样,倭寇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城里面的百姓可就遭殃了,倭寇来了,那可是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城里的百姓倒了血霉,遭了老罪了,妻儿老小、牛马牲畜俱都糟了倭寇毒手。
浙江境内还有这么多县城没有修建城墙,这就是朱平安失职,不负责任,不顾百姓死活......
罗龙文据此弹劾朱平安,要求治朱平安失职失察、不负责任、不顾百姓死活之罪。
“小题大作......”看完奏折之后,嘉靖帝面无表情的将奏折丢在了脚下。
可不是小题大作,黄锦心中附和,修建城墙需要多少时间,筹粮筹款,选址设计,筹备砖石土木,没有一年半载哪能见成效,小朱大人才任职浙江巡抚多长时间啊。
而且,江南,远离边塞,县城基本都是没有城墙的。
浙江三府二十七县,十二座有城墙,八座正在修建城墙,在江南已经是积极修建城墙的了。
圣上批罗龙文小题大作,那可真是太正确了。
黄锦也清楚罗龙文为什么弹劾朱平安,罗龙文是严嵩推荐的,此人是严世蕃的狗腿子,因为上次朱平安帮助杨继盛修改弹劾严嵩的奏疏一事泄露,严世蕃就忌恨朱平安,欲除之而后快,罗龙文弹劾朱平安太正常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