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4章 薪火
作品:《德鲁伊仙族》 第234章薪火
主恍然大悟。
仙盟的护山大阵,是一个整体,一处被破,全盘皆输。
而东域的“人间道”,却是亿万个微小却又相互连接的“净化节点”。
一处被污染,立刻会有无数的力量从四面八方涌来,將其分担净化。
“星尊想与你结盟。”主说出了此行的真正目的,“共同对抗天外邪魔。”
李平灿摇了摇头。
主心中一紧,以为他要拒绝。
“不是结盟。”李平灿看著她,眼神变得无比深邃,“而是融合。”
“我的人间道,缺少足够强大的个体力量。而仙盟,则缺少足以应对『规则污染”的韧性。”
“我不要仙盟的臣服,我想要的,是让这整片天地,都拥有对抗大劫的本钱。”
这番话,让主彻底动容。
她原以为,李平灿会藉此机会,与仙盟討价还价,甚至试图顛覆仙盟的统治。
却不想,对方的格局,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势力之爭。他所站的高度,是整个世界的存亡。
“我明白了。”主缓缓起身,对著李平灿,郑重地行了一个平辈之礼,“你的话我会一字不漏带回凌霄殿。我期待著,万谷的种子,能在这片人间道中,开出不一样的。”
东域,在李家第三代的引领下,进入了全面的备战状態。
自然学宫,通天建木之下。
李自然亲自坐镇,在他面前,是一幅由光影构成的覆盖了整个东域的巨大立体地图。
地图之上,山川、河流、森林,都化作了无数流淌著能量的节点与线路。
“老师,『万物呼吸』第一期阵法已经铺设完毕。”
一名学宫的首席弟子匯报导,“以眾生之城为核心,串联了三百六十五座主要城池与七十二处地脉节点。如今,整个东域的生机流转,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內循环。任何一处遭受『规则污染”,其压力都会在瞬间被整个循环系统所分担。”
李自然点了点头,目光却投向了地图上那些还处於灰色地带的区域。
“不够。”他沉声道,“我们的循环,还只覆盖了人族与妖族的主要聚居地。那些深山大泽,荒漠雪原,同样是这片天地的一部分。”
“派出我们最优秀的学子,深入那些蛮荒之地。不要带徵服之心,而是带交流之意,將它们也纳入我们的循环。如此方为真正的『眾生』。”
北境,万妖山脉。
李卫山站在那头已经彻底甦醒,並选择加入“万兽盟约”的熔岩巨兽的头顶,俯瞰著下方集结的,一支前所未有的联军。
人类的山河卫將土,与身形各异的妖族战土,第一次,站在了同一个队列之中。
曾经的暴虐妖虎,如今已是妖族军团的先锋。
曾经水火不容的两个种族,此刻眼中没有了仇恨。
“卫山统帅!”
那头被李梦金降服的妖虎,如今已是威风凛凛的妖王,它口吐人言,瓮声瓮气地说道,“兄弟们都准备好了!只是我们真的能相信那些中州的仙人吗他们会不会在背后捅我们一刀”
这也是所有妖族共同的担忧,“爷爷说过,守护,不分国界,不分种族。”
李卫山拍了拍脚下熔岩巨兽那滚烫的头颅,“我们的力量源於这片大地,源於我们想要守护一草一木的本心。只要这份心不变,谁也无法从背后击倒我们!”
“吼!!!”
熔岩巨兽发出一声震天动地的咆哮,仿佛在回应他的宣言。
万千妖族与人族將士,齐声吶喊,声震云霄!
南海之滨,一座座由百草殿弟子建立的“生命灯塔”,在漫长的海岸线上亮起。
这些灯塔,並非是用火焰照明,而是由李灵溪亲自引导,以太阴之力与建木的生机为核心,建造而成。
灯塔散发出的柔和光芒,能持续不断地净化被“污浊之雨”污染的海水,安抚海中生灵狂躁的情绪,更能为那些在黑暗中迷失的灵魂,指引方向。
李灵溪的身影,出现在了东海之滨,那座由林远建立的新兴港口城市。
六十年过去,林远已是白髮苍苍,但他身上的气息愈发圆融,成为了自然学宫在外传道,最成功的的典范之一。
“殿主。”林远恭敬地行礼。
“林远前辈,辛苦你了。”李灵溪微笑道。
她望向那波涛汹涌的大海,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担忧:“海中的情况,比陆地要复杂得多。”
“是的。”林远点头道,“大海深处,有许多我们尚未接触过的古老存在。『污浊之雨”之后,它们变得异常狂暴,我们建立的秩序,还无法深入到那里。”
“那便將灯塔点亮到深海去。”
李灵溪伸出纤纤玉手,一滴蕴含著她本源之力的太阴神辉,缓缓滴落海中。
“去吧,告诉那些深海的朋友们。人间的光,愿意照亮每一个角落。”
那滴神辉落入海中,並未消散,而是化作了一只由月光组成的,美丽的蝴蝶,扇动著翅膀,朝看那深不见底的漆黑海沟,飞去。
灵山洞府,世界树下。
李平灿静静地看著自己的儿孙们,將他播下的种子,以各自的方式在这片天地间发扬光大,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缓缓起身,走到了那座九层“眾生塔”之下,伸出手,轻轻贴在了塔身之上。
“薪火已然相传。”
他闭上双眼,整个德鲁伊道场,连同这六十年来匯聚的,整个东域的磅礴愿力,尽数融入了他的体內。
他的身影在这一刻,不再是青衫书生,而是化作了一颗通体翠绿,仿佛蕴含著无穷生机与无限可能的种子。
一颗即將为这个死寂的世界,带来新生的世界之种!
东域,灵山洞府。
那颗由李平灿身化而成的“世界之种”,早已消失不见。
它並非是去了某个地方,而是彻底地,融入了这片被他命名为“人间道”的天地之中它化作了每一寸流动的风,每一滴润物的雨,化作了山河卫士们守护之心中的那份坚定,学宫学子们求知道路上的那份明悟,百草殿前被救治者眼中最纯粹的感激。
李平灿,已无处不在。
正在通天建木之下,推演著“万物呼吸”大阵的李自然,忽然心有所感。原本需要耗费巨大心神才能勾连的地脉节点,此刻竟如同自己身体的延伸,念头一动,便能完美响应。整个东域的生態循环,仿佛拥有了属於自己的“灵魂”。
北境山巔,李卫山正在为那头新降服的熔岩巨兽梳理狂暴的火系能量。他猛然睁开双眼,感觉到自己脚下的大地,传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亲切与信赖之感。他甚至能“听”到,地核深处,那沉稳有力的心跳。
南海之滨,李灵溪正引导著万千生灵的祝福之力,点亮一座新的“生命灯塔”,她嘴边不自觉地泛起一丝微笑。
他们都明白了。
爷爷並未离去,而是用一种更加博大的方式,守护人间。
凌霄殿內,死一般的寂静。
融合,而非结盟。
这两个词的差別,天壤之別。
结盟,仙盟依旧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主导者。
而融合,则意味著他们必须放下身段,承认自已奉行了万古的天条,存在著缺陷,需要从那个他们眼中的“蛮荒之地”,汲取新的力量。
这对於早已习惯了唯我独尊的仙盟而言,无异於一场道心层面的地震。
“荒唐!”
果不其然,剑主第一个发出了怒喝,身周的剑气因情绪的激盪而变得狂暴,將周遭的空间都切割出道道细微的裂痕。
“我仙盟之法,乃是歷代先贤,於上古神庭的废墟之上,建立的至高秩序!它或许刚正,却绝无半分瑕疵!那李家小道,不过是走了些旁门左道的运气,岂有资格与我仙盟相提並论,谈何融合!”
“剑主此言差矣。”
主毫不退让,她周身万绽放,將那凌厉的剑气轻柔地化解,“玉器虽美,落地即碎。茅草看似柔弱,却能春风吹又生。面对天外邪魔这种前所未见的『道瘟”,刚极易折的道理,难道你还不懂吗”
“哼,邪魔当前,正该以我辈至刚至阳之剑,將其彻底斩灭!而非学那墙头草,摇摆不定!”剑主依旧固执。
大殿之內,爭论之声四起。一部分长老支持剑主,认为仙盟的威严不容挑。
另一部分则被东域展现出的奇蹟所震撼,认为主所言有理。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匯聚到了主位之上,那位始终沉默不语的星尊身上。
星尊没有理会下方的爭吵,依旧凝视看身前的周天星斗大阵。
那面巨大的星光古镜之上,画面早已不在东域,而是切换到了那片死寂的九幽魔渊封印之地。
就在刚刚,一场规模远超“污浊之雨”的异变,在所有人都未曾察觉的情况下,悄然发生了。
镜中,魔渊裂缝的深处,一头被无数金色锁链捆绑,形如巨大肉瘤,其上长满了亿万只不断开合的怨毒眼眸的恐怖魔物,它的一只眼眸,缓缓地睁开了一丝缝隙。
一道比“污浊之雨”浓郁万倍的,近乎实质的污浊黑气,从那缝隙中渗透而出。
这道黑气並未扩散,而是如同拥有了生命一般,精准无比地附著在了中州大地,一条承载了数十个超级宗门气运的灵脉主干之上。
“嗡—”
星尊仿佛听到了那条灵脉发出的,痛苦的哀鸣。
下一刻,那条原本灵光璀璨,气运昌盛的灵脉,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內部开始腐朽,长出了一朵朵散发著恶臭的黑色菌菇。
而那些依附於这条灵脉生存的宗门,护山大阵无声无息地失效,镇派法宝灵性尽失,甚至连门下弟子,都开始出现心性大变,嗜血好杀的诡异状况。
一个呼吸之间,中州的核心腹地,便被开闢出了一片“魔土”!
“够了。”
星尊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蕴含著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下了所有的爭论。
他轻轻一挥手,星光古镜中的画面,清晰地呈现在了每一位巨头的面前。
看著那条正在被迅速污染,哀豪不休的灵脉,看著那些陷入混乱与自相残杀的宗门,方才还义愤填膺的剑主,彻底失语了。那片新生的魔土之上,他最引以为傲的剑意,竟找不到任何可以斩断的“实体”。
“天外邪魔,已非窥伺,而是真真正正地將它的爪牙,伸入了我们的世界。”
星尊的声音,前所未有的凝重。
“我仙盟的秩序,能镇压九幽之魔,能审判天下修土,却唯独对这种『污染”,束手无策。”
他转过头,目光扫过主,最终落在了剑主的身上。
“剑主,我问你,若让你此刻前往那片魔土,你有几成把握,能阻止它的蔓延”
剑主沉默了许久,最终艰难地,从喉咙中挤出两个字:“..没有。”
“所以,”星尊的目光,变得如同万古星辰般坚定,“旧的秩序,已无法庇护这个世界。今日,我以仙盟之主的名义,做出决断。”
“传我旨意,於中州『悬空山”,召开『万道大会”。邀请东域人间道之主,共商救世之策。”
“从今日起,仙盟与人间道,再无正邪之分,只有——存亡之別。”
一道由纯粹星光凝聚而成的符詔,穿透了仙盟的封锁大阵,悄无声息地悬浮在了听涛小筑的上空。
符詔之上,没有任何强迫的意味,只有星尊那古井无波的声音,以及“万道大会”的邀请。
李自然、李卫山、李灵溪三人,第一时间便聚集到了书房之內。
“仙盟,终於肯低下他们那高傲的头颅了。”李卫山声音沉闷,眼神中却带著一丝警惕,“这会不会是一个陷阱”
“不像。”李自然摇了摇头,“符詔之上,没有丝毫的敌意。中州,恐怕发生了我们不知道的巨大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