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5章 南方平定
作品:《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刘湘终究还是没死。
这个时代的枪械精度有限,淮阴军的枪法也不准。
淮阴军更多的时候训练的是燧发步枪,而这种更加精巧的左轮手枪并没有在军中开放,是何艾为了此次行动单独向方永申请的一批枪械。
淮阴军们在混乱中打中了刘湘四枪,一枪在肩膀,一枪在手臂,两枪在背上。
其中打在背上的两枪一枪靠近肩膀,还算安全,另一枪却射入胸腹,危险至极。
蜀地的医师对刘湘进行了紧急治疗,这位医师手段高明,用一种未知的药粉灌入刘湘身上伤口处,很快便将流血止住。
刘湘的状态因此得以缓解。
但这并不能根治他的伤势。
位于胸腹的那颗子弹无法取出,里面的内脏碎片和损坏的组织混合在一起,形成一大片足以夺走生命的血脓。
刘湘感觉自己呼吸困难,胸口闷痛,好似有一颗铁钉横在胸口,不时的从嘴中吐出带血的涎液。
尽管医师因为畏惧对他的伤势不敢明言,但刘湘自己能感觉出来,他活不了几天了。
身体愈来愈差,行动艰难,饭食难以吞咽,微微喘气胸口便传来剧痛。
这种无时无刻的剧痛让刘湘的精神近乎崩溃。
短短几天时间,他便已经眼窝深陷,气血全无。
病榻之上,刘湘充满了不甘。
“不,我不能死,我还有称帝的野望未完成,我还有进取中原的愿望没成功!”
身旁年轻的费姬挺着微微隆起的肚子,低声垂泣。
刘湘伸出手,喃喃道:
“将朕的龙袍拿来,还有朕的宝印!”
费姬茫然无措。
刘湘喃喃呓语。
“朕的龙袍,朕的玉玺,朕的江山……”
忽然,刘湘伤势发作,胸口传来剧痛,一口鲜血吐出,昏迷过去。
刘湘的重伤在蜀中引发巨大的混乱。
川蜀的平衡被打破。
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之前那些淮阴军尽数英勇就义,彭安则在混乱中被蜀兵射死。
方永会照顾好这群烈士的妻儿,给予他们最优渥的待遇。
九月初八。
几天前刚过了秋收,今年又是一个大丰之年,百姓庆祝,世家震撼,方永的地位再也无可动摇,甚至被直接神化。
与此同时,另一个好消息传来。
湖南全境收复,两广地区也跟着相继选择归顺,魏兴屯兵于衢州,江西福建两地巡抚见大势已成,纷纷选择顺天应命,宣布将率众归顺吴王。
千年世家龙虎山当代天师张应顺宣布将携子及一众法师赴京,恳求吴王授箓,重订教义。
南方的局面势如破竹的打开,在淮阴军收复了湖南之后,其余的州省全无反抗之力,纷纷归顺。
事实上,历朝历代决定天下胜负的大多都在北方,在统一了北方政权之后,大军过江南下,南方的抵抗力量很小。
基本上就那么几座城,杨州、杭州、合肥、襄阳之类的,而这些主要城池如今都已经落入了方永手中,剩下的区域自然传缴而定。
也就是近百年来,两广等沿海地区因为海贸这一新兴产业发展较快,南方的大族因此出现了一些自立的心思,这才使得统一进度被拖延。
不过当方永的势力一步步增大,出兵收复了两湖地区,两广的水师又被方永早早拿下,其他人的小心思也随之熄灭。
京城,吴元赶来求见方永。
自从入主京城后,方永设立军机处,吴元主政务,贾雨村掌管大熙旧官员的任命调配,薛鳌负责钱粮,三人配合起来效率很高,将朝廷各项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方永只需要批复即可,很少有事情需要亲自来找自己。
见了面,方永和吴元寒暄了一阵。
随着权力的越来越高,方永和自己的这些手下反而开始逐渐疏远。
“元皓来此,有何要事?”
方永问道。
吴元躬身一拜,郑重无比的言道:
“大王,您自起兵以来,南征北战,上扫鞑虏以复中夏,下平伪王以安社稷,今开辟北域,平定南疆,德过三皇,功盖五帝,千古无二,何不顺应民心,登基皇帝大位?”
方永听了,摇头笑了笑,摆手道:
“你啊,怎么也学那些人?难道你还不知道我的心思吗?”
方永这种随意的姿态让吴元感觉心头一暖。
虽然已经权势滔天,但方永却并没有因为身份的变化而拉开距离,改变对他们的态度,纵观史书,能做到这一点的掌权者少之又少。
感动之余,吴元也不再拘谨,恢复曾经相处的语气,言道:
“我想,将军大人是想九州一统之后再登帝位吧?”
方永点了点头。
以他现在的实力,皇帝的位置随时都可以得到,但是在大一统之后再称帝更加符合中夏千年来的传统,无论是在法理还是在百姓的心中都更能得到认可。
那代表着正统王朝。
吴元没有反驳方永的决定。
虽然方永早一点称帝他就能快一点前进一步,但吴元绝非鼠目寸光之人,在完成大一统之后再称帝的好处无疑更大。
不过除了劝进,吴元此行还有别的事情。
“将军大人,如今南方已定,距离天下一统已经不远,虽然您不愿意现在称帝,但您可以先建立王庭,也好拉拢朝堂上的忠贞之士,铲除异己奸佞。”
方永点点头,吴元所言不无道理。
吴元口中所谓的王庭并不是指宫廷,而是王国,或者说是一种独立于朝廷的小朝廷。
在商周时期,天子治下有各种诸侯国存在,这些诸侯国独立于天子的行政系统,有着自己的封地和行政体系,例如丞相、将军等等,堪称国中之国,甚至有的国力比天子更强。
比如郑庄公就曾大败周天子,手下将领一箭射中周天子肩膀,将天子的王权按在地上摩擦。
不过后世随着皇权的发展,后续的王朝中基本就不会出现这种权力极大的王朝了。
而一旦这种王朝出现,那就代表着要谋权篡位。
方永思考了一下,现在的他恰好就是谋权篡位。
不过也不能这么说,毕竟他自己的封地都是自己一刀一枪硬生生打出来的,隆庆帝的封赏只是占了一个名头罢了,这和司马家篡位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是他最大的底气。
“好吧,这件事就交给元皓去办。”
吴元一拜,领下了这份差事。
不过他并没有离开,而是看着方永,犹豫着道:
“将军大人,世子乃国之根本,您应早做……”
方永瞪了他一眼,打断道:
“此事勿提,吾自有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