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七十八章 尘埃落定
作品:《我老婆是东晋第一女魔头》 寿春,戴渊静静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默。
他的内心无疑是煎熬的,本想跟进一步,结果丢了老地盘,连家人都被劫持,可谓是赢家里边唯一的输家了。
而且输得太惨,惨得已经不忍直视。
“其实不必太担心,事情总有解决之法。”
桓温的声音很平静,得知消息之后的第一时间,他便亲自赶赴寿春,与戴渊汇合。
只是戴渊并不给他面子:“不必担心?我全家上百口人都在唐禹的手里!我数千精锐已经被唐禹吃掉!”
“你说得轻巧,你当然不必担心咯!”
桓温表情温和,轻声道:“桓家在龙亢,也被唐禹控制了,但他不敢杀。”
他轻轻敲着桌子,语气之中有不可置疑的坚定:“我们可以知道的是,谢秋瞳病了,病得很严重,谯郡目前做主的是唐禹。”
“这两个人是有很大区别的,谢秋瞳发起疯来,什么事都做得出,但唐禹却是一个看似轻佻,实则谋算很深的人。”
“从建康之战的注定败局,到最后揭示出他早已做好换取谯郡的准备,以及曾经他的战绩,我们都可以看出,唐禹做事很有分寸。”
“他应该清楚,一旦杀了世家,那将来就没有任何世家敢跟他合作,或者敢投靠他了。”
说到这里,桓温微微仰起头,笑容从容:“这个世界,世家的力量太大,他不敢做太绝,顶多让我们出点钱财,赈济灾民罢了。”
说实话,戴渊的心情好受了很多。
他攥着拳头道:“可是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家人在他手上,我们一直受制于他,将来怎么办?”
“这一战,陛下是赢了,吃掉了苏峻,得到了寿春,把钱凤和祖约也几乎打残了,北府军也拿到手里了,但我作为这一战付出最大的人,却反而失去了一切。”
“总要给我一点交代吧,总要让我吃点什么吧!”
桓温点头道:“陛下的意思是,寿春先给你。”
戴渊冷笑不已:“这无非是给点安慰罢了,根本不是长久之计。”
桓温道:“我既然亲自来了,就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我可以向你保证,谯郡很快会回到你的手中。”
戴渊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说道:“你觉得这里边装的是水吗?我有那么傻吗?”
“唐禹在谯郡已经拉起了上万人马了,还不算周家、谢家的私兵,必要时候,连你桓家的私兵都得听他的。”
“你怎么让谯郡回到我手中?靠嘴皮子吗?”
桓温低着头,声音很平静:“戴公,兵多兵少,有时候决定不了什么。”
“我们更希望用政治手段去解决一些问题,让事情变得不那么剧烈。”
“我的话只能说到这一步了,如果你信任朝廷,就跟我去一趟淮河吧,见一见对方的人,谈一谈接下来怎么做。”
戴渊沉默了片刻,才压着声音道:“你以为,你已经可以代表朝廷了吗?你不过是一个十八岁的毛头小子。”
桓温道:“唐禹在谯郡打败石虎,也才十九岁。”
“戴公,其实…我来这里并不是要和你商量什么的,有些事一旦发生了,就要去面对,而不是抱怨。”
“我现在就要去和谈,跟与不跟,你看着办。”
他缓缓起身,朝着屋外走去。
戴渊盯着桓温的背影,最终选择跟了上去。
两人很快来到了淮河岸边,天气并不算好,阴沉沉的,但还是可以看到,水面上有一艘小船,船上有三个人,已经等了很久了。
桓温摆了摆手,招来一艘船,踏了上去。
戴渊看到了对面船上有自己的儿子,当即也不犹豫,直接上船,双方开始会晤。
谢安拱了拱手,道:“戴公,桓万宁子,久仰了。”
戴邈看到自己的爹,但却不敢开口,他背后有人用刀抵着他。
“邈儿!你别怕!他们不敢动你!”
戴渊先说了一句,才咬牙道:“谢安,你们到底要做什么,有种咱们铺开了场子打一场,别用亲人威胁我。”
谢安具备儒生的温雅,他表情平静,声音清亮:“大灾大难,已经死了这么多人了,何必要再兴杀场?”
“我们没有别的想法,只求和平,让百姓可以喘口气,可以休养生息。”
桓温道:“朝廷也是这个看法,谯郡暂时交给广陵郡公管理,也相信广陵郡公及其副手有能力治理好谯郡。”
“陛下希望广陵郡公安心养病,也预祝她尽早痊愈。”
戴渊看了桓温一眼,沉默不语。
谢安道:“世家和朝廷并没有什么天大的矛盾,大灾难之后,大家应该担起其他更大的责任才对。”
“因此,淮河两岸就没必要继续对峙下去了吧。”
桓温点头道:“打仗是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对峙也就没有必要了,只是桓家、戴家和庾家的人,就需要广陵郡公多照顾了。”
谢安笑道:“他们在帮助百姓重建家园呢,这些功绩会被历史记载的。”
桓温沉默了片刻,突然道:“陛下整合降兵,重塑了北府军,现在急需一位领袖。”
“使君才华横溢,何苦留在谯郡这种偏远之地,倒不如来建康,担任北府军大帅,一展才华,岂不美哉。”
谢安的表情显然有些意外,他眯着眼,缓缓道:“安石…才疏学浅,亦无带兵经验,实在难以胜任。”
桓温道:“我想再次强调,世家和朝廷并无仇怨,任何事情都可以谈,都可以商议。”
“王敦造反闹得那么大,王导依旧为文官之首,这就是陛下的气度。”
“谢秋瞳无论做了什么事,那是她个人做的,与使君无关。”
“使君需要更大的舞台,便随时来建康,北府军统帅的位置,一直会给使君留着,这是陛下亲口许诺。”
谢安笑着点头:“多谢陛下赏识,我会认真考虑的。”
桓温笑道:“使君何故自谦,莫非是…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谢安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他的表情变得严肃,目光如炬,死死盯着桓温。
最终,他叹息道:“陛下真是千古名郡啊。”
他深深鞠躬而下,郑重道:“恭送两位。”
戴渊几乎是没说上话,双方的会晤就结束了。
定下了和平的基调,整件事情,似乎也就尘埃落定了。
桓温看着北方,声音有些感慨:“这个时代,不是一个人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