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1章 老鼠屎!(求月票)
作品:《万界从港片开始》 事实上,亚视顺利上星,关注的又岂止老对手无线,就是内地的相关单位也十分重视。
武锋自己可能没有察觉,但是内地不少有能量人士,却是知晓他的能量究竟有多大。
几乎凭一己之力,挽救了成千上万家国营企业。
以他为核心创建的‘港商贸易团’,此时依旧和毛熊那边做着大宗货物生意。
从毛熊那边,依旧能够源源不断的兑换到各种,内地需要的物资。
别的不说,此时武锋名下的米二十二重型运输直升飞机,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五十四架。
这是什么概念,都能组建一个空勤师了。
当然,此时这批重型运输直升飞机,都由内地部队方面暂管,用作训练以及某些任务。
反正,就武锋听到的反馈,部队那边满意得很。
甚至,已经打算通过武锋组建的贸易团,兑换十二架到十八架同等型号重型运输直升飞机。
事实上,毛熊对于这样的兑换相当欢迎。
就比如武锋兑换五十四架重型运输直升飞机,所用的生活物资,竟然能够满足毛熊远东地区所有部队小半年的最低物资需求。
这还是压价严重的情况下,要是正常买卖的话,那价格简直要飞上天。
当然,对方十分满意这样的兑换方式。
真要是直接用刀乐的话,会发生什么事谁也不敢保证,那可是相当要命的。
而且此时,武锋建立的贸易团,在毛熊那边已经建立了相当的信誉度。
大宗货物交易,几乎就没有断绝过。
内地方面相当配合,甚至腾出了专门的火车货运路线,东北地区的不少单位,甚至部队都在配合做事。
没办法,内地不少国营厂生产的产品,按照时髦的说法就是老得掉渣,销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可送去毛熊那边,却是很受欢迎,因为质量好。
只是最近,贸易团方面遇到了一些小麻烦。
主要是,内地民间的‘边贸人士’,开始大量往来于边境两地。
这本来没什么,和贸易团的大宗货物交易,没什么干系,体量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可问题是,这些家伙为了赚取更多利润,几乎无所不用其极,特别是手里的产品质量堪忧。
这些家伙,甚至还无耻的打着贸易团的旗号,和毛熊那边的人做交易。
吃过亏上过当,毛熊就有人过来质问。
贸易团这边了解情况后,气得差点吐血。
幸好对面只是小宗生意,贸易团这边干脆给于了全额赔偿,不想砸了自家招牌。
同时,通过远东强力机构的渠道,对外界广而告之:贸易团只和政府机构做大宗货物生意,不会做零散生意,希望毛熊那边的商人不要上当受骗。
要不是武锋压制,参与其中的港岛社团,就要对某些不知死活的内地商人下狠手了。
自己要当老鼠屎,偏偏还要拉着别人一起下坑。
本来边贸的利润已经相当可观了,还想要借贸易团的名头连最后一滴油水也要压榨出来。
尼玛,知不知道这样做,很容易绝了后来人的路啊?
难怪后世,毛熊那么大的市场,对于内地商品却是一点都不感冒,原来根子在这里。
尼玛的,别的不说,单单各种保暖商品,在毛熊那边的市场绝对广阔,结果内地优质商品偏偏进不去。
还有高烈度酒水,那都是相当赚钱的买卖!
以内地的制酒水平,就算毛熊那边更喜欢伏特加,内地这边也是能够轻松弄出来的。
可武锋在智能手机时代,都没有听闻过这样的消息。
同时,将情况向内地通报,并且希望内地方面有所动作。
倒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就算抓人也没有正当理由。
而是希望内地方面,严格监管这些家伙带出境的货物质量,起码不能一眼渣不是?
明言,毛熊可是一个拥有上亿人口的大市场,要是稳定下来,每年能给内地带去的贸易收入,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
指不定,黑省和吉省的糟糕经济形势,会因此有极大好转,这可不是夸张。
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这段时间,带英都打算放弃港岛了,实在港岛那边没有多少油水可捞。
那时候,内地的经济重心在东北!
除了那里的重工业基础不错之外,就是和当时的毛熊有大量的边境贸易。
可以说,那时内地正规的边境贸易,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份额,都是和那时的毛熊交易。
谁都知道,哪里的边境贸易红火,哪里的经济发展就相当迅猛,不然东北的城市化率为什么那么高?
后世,就是因为和毛熊的边境贸易不行,东北萎靡的经济一直都提振不起来。
但凡能和毛熊有稳定的大宗货物贸易,情况也不至于像后世那么严峻。
而导致出现这种状况的,就有民间‘倒’爷们不择手段赚钱的原因。
尼玛名声都臭了,谁还敢跟你做生意?
可惜,内地方面对此,也是没什么好办法。
那些民间商人,没有在内地犯法,至于他们带出国门的商品质量如何,也不好插手强行管理。
武锋一听,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一边继续通过关系不错的远东强力机构,对外通传贸易团的行事风格,一边则是派出记者团队深入采访。
另一个,则是和当地强力机构合作,一起组建大宗货物批发以及零散基地,招牌闪亮无比,隔着数里都能看得清楚的那种。
这么一搞,直接让内地民间生意人的赚钱空间,压缩到了一个难以忍受的地步。
结果,贸易团没有找他们,他们却是派出代表过来,想要贸易团收手了,并且威胁后果很严重。
严重你麻痹!
这一段,通过隐藏在暗中的摄像机偷拍到了。
得到了内地方面的允许后,直接就在亚视的卫星频道新闻节目中播放出来,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知道做外贸的都是狠人,却是没想到,有些家伙的胆子,已经大到了这等地步,简直不知死活。
然后,口出狂言的家伙,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而在莫斯科,则是多了一家大型仓储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