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7章 李倩梅的三个问题

作品:《仙逆:杀神归来,开局娶妻李慕婉

    李倩梅迈步走了过来,看着眼前的林澈,那张绝美的脸庞,带着几分疑惑之色。

    “倩梅有些好奇,前辈修为不过刚刚天人四衰境界,为何会引起天道重视,莫非前辈并非四大仙界的强者吗?”

    林澈单手背在身后,看着面前的李倩梅,颔首道:“本尊不过是个默默无闻的人,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

    “既然前辈不想说,倩梅便不再过问,只是前辈好奇,前辈如此通天能力,为何要就在归元宗这种普通的宗门?”

    对于破天宗来说,眼前的归元宗实力还是太弱了,整个宗门中,最强的不过净涅修士,哪怕是紫道宗,都能够将其灰飞烟灭。

    因此,以林澈天人境界的修为,完全可以前去其他的星域,而不是来到归元宗。

    林澈耸了耸肩,声音平淡的回答道:“或许是因为缘分吧。”

    听到林澈的解释,李倩梅也只是淡然一笑,随后纤细玉手微微抬起,做出请的动作道:“前辈,不知能否和倩梅聊一聊?”

    眼见时机成熟,李倩梅也没有隐瞒,打算直接开门见山,问出自己心中的猜想与疑问,也是完成百年间的所有问题。

    林澈看了眼李倩梅,似乎也知道她想要问什么,旋即面色如常的回答道:“既然如此,那就随我来吧。”

    “多谢前辈。”

    ……

    归元宗后山,生机盎然的淮水竹亭。

    四周翠竹万竿,新篁凝绿,风过叶隙时簌簌作响,似含轻语。

    脚下青石小径覆着薄薄一层苔衣,旁侧溪涧潺潺,清澈淮水绕亭而过,映着天光碎成满溪星子。

    亭身由古木搭建,黛瓦上爬着几缕青藤,檐角悬着的铜铃偶被风拂动,声脆如玉石相击。

    亭内石桌石凳泛着温润包浆,桌角斜倚着半盏残茶,水汽氤氲间,将满亭的生机与清幽揉得愈发绵长。

    李倩梅端坐在椅子上,亲自为林澈倒了杯茶水,轻抿薄唇,道:“前辈,倩梅心中有三个问题,不知道能否替倩梅解答?”

    这也是李倩梅心中最想要知道的事情,毕竟因为这种事情,她已经百年没有任何修为上的突破。

    从这里不难看出,修士如果纠结一件事情,若是没有完成,很有可能会导致道心受损,最终彻底的止步于此。

    若是想要修为突破,最好的办法就是解开心中的疑惑,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达到一种非人所能了解的地步。

    这也是李倩梅前来此地,询问林澈何为天的主要原因了。

    林澈抿了口茶水,看向李倩梅,颔首道:“说吧。”

    李倩梅调整呼吸,微微抬起头,看向面前的林澈,问道:“倩梅的第一个问题是,何为天。”

    林澈指尖轻叩石桌,目光掠过亭外摇曳的竹影,又落回杯中沉浮的茶叶,声音淡得像山间薄雾。

    “你眼中的天,是笼罩仙界的穹顶,是降下雷劫的法则,是划分境界的标尺?”

    李倩梅微怔,下意识点头:“修士逆天而行,便是与这天地规则相争,自然是以法则为天。”

    “可法则也会崩裂,穹顶亦有缺口。”

    林澈抬手,指尖凝出一缕微光,光中竟映出星河流转,仙域生灭的虚影。

    “百年前我曾见一颗星辰寂灭,它曾遵循天道轨迹运转万年,最终却因自身灵力耗尽而崩解,你说,那天,护得了它吗?”

    虚影散去,杯中的茶水泛起细微涟漪。

    李倩梅垂眸沉思,绝美的脸上褪去几分疑惑,多了丝不易察觉的茫然:“前辈是说,天并非不可撼动?”

    “天从不是一物,也并非大道。”

    林澈端起茶杯,水汽模糊了他眼底的神色。

    “它是亿万生灵的念,是无数修士的道,是你我此刻坐在此处,风吹竹动、茶暖亭幽的每一刻。”

    “你问何为天,不如先问,你心中的天,要护什么,又要争什么。”

    李倩梅纤长的睫毛轻轻颤动,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茶杯边缘,亭外的竹声似乎在此刻慢了几分。

    缓慢的抬眼时,李倩梅眸中已无先前的茫然,反倒多了丝求索的亮意。

    “前辈是说,天不在高处,而在己身与万物之间?可若如此,为何修士突破境界时,仍要受天道雷劫考验?那雷劫,难道不是天的惩戒?”

    林澈放下茶杯,目光望向亭外绕流的淮水,水流撞在青石上溅起细碎的水花。

    “雷劫从不是惩戒。”

    此刻林澈的声音平缓,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就像稚鸟学飞要经历摔落,幼苗破土重生。

    林澈放下茶杯,目光望向亭外绕流的淮水,水流撞在青石上溅起细碎的水花。

    “雷劫从不是惩戒。”

    此刻林澈的声音平缓,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就像稚鸟学飞要经历摔落,幼苗破土要顶开顽石,雷劫是天道给修士的试金石,试你道心是否坚定,试你灵力是否纯粹,试你能否在绝境中寻得生机。”

    林澈抬手虚指,一缕清风自亭外掠过竹梢,带下一片刚抽芽的嫩绿竹叶,叶片旋转着飘落,恰好轻落在李倩梅面前的石桌上。

    阳光透过亭顶的缝隙洒下,在叶面上映出细密的脉络,像极了修士体内流转的灵脉。

    “你看这片竹叶,春生夏长,秋枯冬落,看似全然顺应天道时序,可它抽芽时要挣破竹箨的束缚,生长时要拼命汲取晨露与阳光。”

    “即便到了枯萎之期,也会化作养分渗入土壤,滋养来年的新篁。它从未被动接受天道安排,而是在规律之中拼尽全力活出本真,这便是顺天与逆天的真正分界。”

    林澈的指尖轻轻点在石桌上的竹叶上,那片叶子竟微微颤动起来,仿佛被注入了微弱的生机。

    “修士常说逆天改命,却多误解了‘逆’的含义。”

    “真正的逆,从不是与天地法则为敌,而是不被法则禁锢本心。就像百年前我见过的那位散修,他本是凡界孤儿,资质平庸,却偏要踏上仙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