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六十五章 罢考风波
作品:《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国子监祭酒文安之没有立即进宫,而是将国子监中的博士们都召了起来。
深沉的夜色中,这几人围坐在火盆旁,愁眉苦脸得接连叹气,文安之看着手中这封信,恨不得直接丢进火盆里去烧了个干净才好。
可是他不敢啊!
文人闹事,且是江南学子联合起来,抗议朝廷抓捕张溥,若朝廷不放人,来年春闱,所有江南学子将要罢考。
“将倪尚书、陈大人还有黄翰林请来,现在就去,就说有紧急要事!”文安之思虑片刻后,想起朝堂中江南的重臣可是不少,若是让他们出面规劝,或许会有效果。
而这些大臣之中,有以倪元璐、陈子龙和黄道周三人影响最深,文安之希望他们出面,能将此次事件平息下来。
国子监这边去请的人还没出门,不想这三人已是到了国子监门口,“文祭酒正要下官去请三位大人,快快随下官来!”
眼见着他们三人已经来了国子监,文安之没有一丝高兴,只觉得脑壳更疼了。
这便说明,事情很是严重,他们在外头都能听到风声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倪元璐刚坐下就朝文安之问道:“本官今日下衙回府,怎么就有南边来的学生拦轿?说要罢考?”
“是啊,今日本官在翰林院中,已是听到不少流言,街上也闹哄哄的。”黄道周蹙眉说着,对眼下这帮学子浮躁的心思很是不满,怎么就突然说要罢考了。
科举何等重要?
寒窗苦读多少年,这些辛苦都白费了?
且不说自身,朝廷通过科举选拔人才,那是国之大事,岂能如此儿戏?
陈子龙神情略显尴尬,他同复社中人关系更要深一些,为官这些年,他自是看明白如今陛下改革弊政的决心,也确实发现大明一日比一日好起来。
对于张溥所做之事,他其实略有耳闻,此刻也知晓陛下既然将张溥抓入诏狱,定然是有了确凿的证据了。
这些学生中,其中一部人是受人蛊惑,另一部分,怕是想着若没了张溥,没了复社,他们今后科举之路,只会更加艰难吧!
但凡有了一条捷径,他们便不会想要吃苦了!
眼下还是提前到京师准备明年春闱的学生闹起来,听闻还有学生在北上的路上,这
这边,文安之也已将手中抗议书递过去给了倪元璐,“阁老请看!”
倪元璐眯着眼睛很快将抗议书看完,继而长长叹了一口气,一手扶额,看上去也很是愁苦。
黄道周自倪元璐手中抽出抗议书,陈子龙凑过去,就着室内烛火仔细看去。
“...近日闻复社张溥被逮下狱,江南士林震骇,学子惶惑...”
“张溥者,天下清议所系,复社之倡,非有逆谋,实乃以文章道义砥砺士风,其著书立说,皆以匡扶正道、针砭时弊为志。今陛下听信谗言,骤加缧,致使江南书生,人人自危,夫士心一失,则天下之士皆裹足不前,敢复言国事?此非社稷之福也!”
“...科场取士,本为朝廷选拔贤才,然若中直者遭囚,谄佞者得志,则科举何益?学生等虽微小,亦知气节为重,倘朝廷不察,执意摧折士林,则江南学子,唯有罢考明志,以全读书人之节!”
“...若张溥果有大逆,愿明正典刑,以服众心;若其无辜,伏乞陛下速释之,以安士林,以定民心...”
黄道周看完整篇,捏着的纸张已是皱得厉害,可见其心中愤怒,“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明显的为人所利用也不知,还罢考,哼,依老夫看,要罢就罢,朝廷难道还缺他们几个没脑子的?”
黄道周不会因为自己是南方人,而想着要如何规劝他们,此时恨不得他们直接罢考,由得他们去!
陈子龙默默坐了回去,他此前是从钱旃口中得知了此事,他两个儿子钱熙、钱墨,以及弟弟钱棻入了京后,也同各地学子往来交流。
张溥被抓后,他们很快收到了消息。
钱旃来找陈子龙拿主意,陈子龙当即就说道:“别管,陛下定然是有主意的,这趟浑水涉及事大,别把自己陷进去,没好处!”
交代完,陈子龙就出了门,正巧在路上遇到倪元璐和黄道周,这才一起来了国子监。
他来并不知道该如何做,只是想听听上头几位大人的意思。
“黄大人可别说气话,要真不管,这事可就大了,传到陛下耳中,龙颜震怒,哎...”文安之摇了摇头,继而又看向倪元璐,“倪尚书想想法子,若是可以,能否同领头的几个学生谈谈,待朝廷公布审查结果之后再做决定?”
倪元璐并不认为同领头的这几个谈话,就能改变这些学生的主意。
难道他们不知道张溥的确是犯了大明律法吗?
不,他们知道,或许他们也是参与者,他们鼓动江南学子逼迫朝廷,无非就是害怕张溥吐出些什么。
再退一步说,就算他们目前还没来得及参与,可没吃到红利,自然也是不甘心的。
可若只他们自己抗议,朝廷自然会拿下论罪,可若把江南学子都鼓动起来呢?
这么多人,朝廷自也要掂量掂量才是!
“此事瞒不了,”倪元璐思索之后看向诸人,“还是得禀报陛下。”
“当然要禀报,这抗议书不是写给陛下看的嘛!”黄道周在一旁哼道。
“不过,”倪元璐继续道:“我等作为大明朝臣,自该为陛下分忧,还请诸位写下奏本,将能用的办法先写上,再由陛下定夺为好!”
“是,下官便听阁老安排!”文安之得了倪元璐的话,自是听从,他请几位大人来,本身就是希望能有个主意。
如此,国子监这屋子中,几位大臣取来奏本,俱是将心中所想细细写上。
直到国子监外的打更声第三次响起,倪元璐才放下笔,抬头见诸人也差不多完成,便收拾好奏本道:“今日朝会上,本官会提起此事,届时诸位便将奏本提上吧!”
文安之几人颔首应下,倪元璐带着奏本同抗议书离开了国子监,他得先回府换下朝服,算算时辰,也差不多该入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