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4章 册封太子

作品:《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不光汝南府等地新年热热闹闹。

    正月初一这一日,临安城也举行了盛大的朝贺仪式。

    九重丹陛接虹霓,五色云车驻玉墀。

    凤阙晓开瑞霭里,龙楼晴照曙光中。

    整个皇宫中都沐浴着一派辉煌威严的新气象。

    宫中禁卫军早已换了一批人,此时肃身执戟列于御道,威风凛凛!

    近身侍卫则按刀立于阶前。

    广场上旌旗蔽日,羽葆生风,仪仗自天街延至端门,煌煌如天兵临凡!

    文武百官皆身着新的官袍位列两端。

    第一声晨钟响起后,周子明才在百官注视下缓缓出现。

    身着华贵的全套衮冕。

    玄衣纁裳佩龙渊,大绶六采悬赤舄。

    龙袍上的十二章金纹在太阳下闪闪发光,贵气逼人。

    头上的玉藻垂下来遮掩了一部分天颜,让人看不真切他的眼神。

    “圣上驾到,百官叩拜!”新的大太监梁福一甩拂尘尖声唱道。

    声音落下后。

    文武百官立时一起行礼叩首跪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家平身”,周子明坐在上首的龙椅上沉声道。

    待第二声晨钟鼓鸣后,乐声随即响起,朝臣再次跪拜朝贺。

    有部分南方地区的地方官员,在这一日趁机献上了嘉禾和白鹿等象征祥瑞的东西。

    周子明虽然神情看不出喜怒,却挥了挥手赏赐了献上祥瑞的那几个官员。

    自从即位做了皇帝以后,他整个人的气势现在也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带着一种莫名的威势,让百官轻易不敢直视,心生忐忑!

    其他朝臣见此,才纷纷放心的献上了自己带过来的朝贺之物。

    大多都是各种罕见的物什和祥瑞。

    配合着黑蛇择主的说法,一时之间,周天子天命所归的说法更加深入人心。

    也让新政权进一步得到了稳固。

    朝贺结束后,周子明正式颁布了新的《大周律法》,并重修《太祖实录》,宣布重铸货币。

    紧接着,在正月初六这日,册立了发妻魏氏为皇后、十三岁的长子为太子,举办了隆重的册封仪式,并昭告天下。

    随即宣布选秀,文武百官三品以上的官员之嫡女,只要年满十二且未定亲就必须参选。

    同时还为部分开国功臣指婚。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一种巩固政权的方式罢了。

    周子明的发妻,也就是当今皇后,家世十分普通,可以说,在周子明的政治之路上没办法给他什么助力。

    所以选秀就是当下最快捷最有效的制衡各个朝臣的必要之举。

    但自古后宫就是一个看不见兵刃的战场,多少年轻的红颜无声无息凋落在后宫中。

    不是每一个大臣都愿意将女儿送进宫的。

    有时候各个世家之间联姻更划算。

    但天子之令,谁敢推辞?!

    城外刑场上被血染红的那一大片红土地就是反抗的下场!

    种种举措下来,临安城一时之间喧闹不已。

    张平安在汝南府反而落得了个清静。

    作为汝南府的最高地方官,将汝南府治理的井井有条后,他这个知府其实是做的比较舒服的。

    也没有临安城那么多勾心斗角。

    刘三郎和阮三现在就是他的左膀右臂,有什么事,张平安也总是先跟他们俩人商议。

    三人在汝南府都是孤家寡人,就算不上衙的时间,多数也聚在一起,又一起过了大周朝的第一个新年,感情非其他人可比。

    一晃眼,正月就过去了!

    北地大部分兵力依然驻守在开封一线,既没有继续进攻,也没有退兵。

    阮三闹不明白了,闲暇时和两人琢磨道:“你们说圣上这是什么意思?三十万兵马的粮草不是个小数目,就这样在开封一线稳着不动也不是个事儿啊!要我说,还不如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打到京城!”

    “之前的战事就是速战速决,大军经常连夜奔袭,现在战线拉的已经够长了,总得让将士们喘口气再说,只要能稳住,就不是坏事”,张平安沉吟道。

    “唉,说是这么说,看得人心里着急啊”,阮三叹气道。

    刘三郎一直没出声,此时才问道:“那皇上还会再去前线亲自带兵打仗吗?”

    “这个真不好说”,张平安分析道,“按理来说,一般君王都是极少御驾亲征的,即使御驾亲征,大多数也是处于迫不得已的情况,用来鼓舞士气的。

    但是咱们当今圣上是武将出身,之前还是三军统帅,新朝又刚通过前朝幼帝禅位建立,并不是那么名正言顺,其实是急需一场胜仗来拱卫新朝威严的。”

    “原来如此!”刘三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学到了不少。

    两人都是心腹,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张平安慢悠悠喝了口茶后才继续道:“不过这也不是长久之计,不能指望皇帝一直去带兵打仗啊,随着时间推移,后面圣上肯定会慢慢坐镇临安居多的,再怎么着都不可能再频繁出现在前线。

    那么在这种局势下,他必然要培养自己的心腹大将,扶他们上位,这些人必然要能够骁勇善战,同时家世还不能太好,也不能太过有野心,喏,就比如你俩和老秃这种!”

    “这个我懂,就是不能让一人坐大,否则如果此人效仿荆州兵变岂不是……”,剩余的话刘三郎没说完,但意思大家都懂。

    “不错,就是这个道理”,张平安语带欣赏地看向大姐夫点点头。

    “不过这也得等到三月份以后了,现在宫中正忙着选秀,皇上也抽不开身。”

    提到这个,阮三羡慕了:“真好啊,天下美女任君挑选,我却连媳妇儿都还没娶上!”

    “那还不是你眼光高?怪谁?”,张平安打趣道。

    “就是,上次媒婆说的那个姑娘,我觉得就挺好的,你偏偏嫌人家太瘦了,又说人家长的不旺夫,太苛刻了”,刘三郎摇头道,语气中满是不认同。

    “冤枉啊,真不是我挑,你们是不知道啊,那姑娘只巴掌大的一张小脸,脸上还都是雀斑,说话矫揉造作的,吃的又少,真不是我的菜,实在是没办法违心同意”,阮三喊冤。

    张平安听了突然想到一人,坐直身子道:“你自己数数,这年头能有几个胖子啊,你要有本事,把媳妇儿娶回家后自己把她养胖,不过嘛,你这一说我突然还真想到一人,挺符合你要求的,你要同意的话,我就豁出脸去,给你做这个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