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17章 城外大营、练兵整军

作品:《大宋第一杀神

    在这之前,世界各国威风凛凛的战舰和大炮,都要靠“堆硝法”获取的硝石才能打响。

    所谓堆硝法,就是把农村厕所墙上的白碱刮下来……这玩意儿叫硝土,重新提炼之后就是硝石。

    当然你要是在墙上直接用火去点,它也会噼里啪啦地蹦出火星来给你看。

    另外这种硝石还是制作雷汞,也就是步枪子弹上的底火,所用的重要原料!

    ……从这一件事上,你就知道燕然想用步枪装备几万部队有多难了,也会明白他为什么需要那么多钱!

    另外,汴京十三行里的水泥厂也开始营建。

    水泥的技术门槛倒是不高,只要记得配方,几种矿石煅烧之后就成了水泥。

    而且燕然造泥也不是用来铺路的,主要是用于军事用途,比如修建坚固的碉堡,所以需求量并不大。

    可作用却是不可小觑,估计这东西一旦出现在敌军面前,得把敌人的骑兵逼得挠墙!

    之后根据北疆作战的经验,所有的武器装备,都陆续开始定型生产,初期装备部队用于训练。

    在这里边,燕然需要囤积大批的铸铁地雷壳和手榴弹壳,因为这东西不仅用量巨大,杀伤力强,而且在战场上对付骑兵效果非常好。

    铸铁地雷就不用说了,燕然记得自己看过《地雷战》那个电影,都不下二十多遍……

    就算有了探雷器的小鬼子都难以对付地雷,更何况连火药都没见过的女真骑兵?

    所以大面积的地雷阵,一定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惊喜。

    除此之外,经过这次战斗,仿造于德械装备的长柄手榴弹,也得到了战士的极大欢迎。

    因为这种手榴弹,不仅在紧急时刻能拿起来砸人,堪称一件近战利器。而且由于长柄的缘故,投掷距离也比普通手榴弹要远得多。

    另外长柄手榴弹不会像卵型手榴弹一样,落在地上还会给你弹跳滚出好远,长柄手榴弹甚至落在坡地上,都不容易滑落下来。

    还有子弹,这次也得以定型。根据战场上实战的结果,想要在远距离穿透敌军重甲,在诸多子弹之中有一种子弹穿透杀伤的效果最好。

    那就是铜壳钢芯的子弹,在两百米外,击穿完颜宗望铠甲的就是这种。

    燕然本人很清楚,冲压出黄铜的子弹头外壳,然后往里边挤压一个同样冲压制成的钢芯,在技术上是没难度的。

    但是要保证子弹在远距离上的精度,这种钢芯在弹头中的定位,是不是在重心上却很重要。

    一旦偏离重心,子弹射出去后就会翻滚,因此燕然还需要改进制作子弹的机床,增加制造精度。

    同时火炮和六管手摇机枪,也在不断地试射改进。

    按照燕然的设想,这样的重型武器要配备车辆,组装起来以后由马车拖行,拆开之后能装载在战马上行军。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比如短途行军,或者上山下岭的时候。要求每一个零件都都不能超过战士的负重极限,方便徒步运送。

    因为经过这一次作战之后,燕然明白了一件事:

    任何追不上金军骑兵的武器,都很难在作战中发挥作用。

    也正是因为这样,马匹的需求量也大大提高来。所以还需要提前采购战马,运到汴京参加部队的适应训练……这件事就由古夙罗负责。

    说到购买战马,古夙罗可比海蛟龙要厉害得多,毕竟这小子就是干这个的。

    而且在西夏和大宋的边境附近,说起和马贩子打交道,没人能强得过他!

    在古夙罗被派出去的时候,就连百里轻李师师她们这些人,心里都不由得暗自佩服燕然。

    因为她们是亲眼看着古夙罗,作为敌人秘谍打入燕府,又在第一时间被燕然认出来的。

    之后他又一步步被收服,一点点被改造,最终成了燕然一员得力大将!

    这真是眼光决定了一切,当初燕然这个看似不经意的选择,时至今日却看到了他的真正用意!

    ……

    等到讲武堂军校第一批学员毕业,燕然也开始将麾下的部队整编。

    庞七郎的皇城司龙卫军三万,苏信的龙捷军二十个指挥两万人,一共五万部队,被燕然分成了四个大营。

    其中东、西、南、三个大营都是七千人,他们其实是放在军营外围,用于隔绝内外,保护新军大营的警戒单位。

    这三个大营两万一千人,照常手持冷兵器和普通铠甲,在军营中训练。同时严密警戒燕然划下的军事禁区,不许任何人窥探出入。

    之前燕然在朝堂上向宋徽宗申请,并获得了皇上的同意。

    他奉命整顿军伍、训练士卒、这件事就算是名正言顺了。

    再加上这支外围部队的警戒封锁,任凭谁也难以察觉军营里真正的秘密,当然也无法对燕然横加指责。

    至于中军大营里,则是一支四万人的新军。

    之前所说的五万,其实只是两支军队名义上的编制,燕然可不会管什么编制的限制。

    他决定的部队数量,其实是在各方面条件下,精心计算出来的结果。

    这四万人处在军事禁区的中间,一座占地面积极大的军营校场里。甚至在这座军营里射击训练时,警戒区外面都听不到枪声。

    这支新军,被燕然整编为三个师,包含九个旅二十七个团。

    军队编制是必须要变的,因为武器和战法变了,要是继续遵循之前的旧军队编制,那纯粹就是自找麻烦。

    因此燕然使用的是后世常用的三三制,就连每个班十个人,都可以分成三个战斗小组。

    而每一个师除了三个旅、每旅三个团之外,还包含了团属炮兵营、营属工兵连,因此每个师人数远远多于九千,达到了一万多人的编制。

    再加上参谋部、后勤部、特种团、鹰扬团、近卫团、野战医院,最终构成了这四万人的规模!

    至于说新军大营,北面背靠黄河,在黄河和大营之间,就是利用水力运行的汴京十三行。

    这十三座巨大的兵工厂,也被燕然下令,建成了十三个巨型堡垒。

    由此在汴京以北、黄河以南,整个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