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14章 林聿伯的忧虑
作品:《枌榆草木长》 ……
“我也是无奈之举!”说着,徐平负手,于屋内来回踱步。“我本途径此处,仅仅只做休整而已。岂料皇帝圣旨已下,我节制岳南道,他这是想借着我的手来打压欧阳氏。既如此,我自当为己谋利。
武成王府已经倒了,若是镇南王府也被铲除,下一个恐怕就轮到了我。便是如此,由不得我不早做准备。”说罢,徐平停下脚步,递给对方一封文书。“这是欧阳靖给我的密函,此人弑父夺权,根基不稳,只能依靠我才可以稳住局面,这也是我掌控玉螭的契机。
至于朝廷,眼下关外战事吃紧,陛下又等着我率军北上虎威,不会轻易与我翻脸。只要我能在玉螭站稳脚跟,往后再立战功,掌控南境便指日可待。”
“……..”听闻此言,林聿伯并未接话,只是低头翻看着文书。
见对方如此,徐平顿了顿,继续道:“此次唤林大人前来,一是打算让你接任玉螭郡守之位,整顿玉螭的政务和防务,为我提供稳固的后方。
二是想听听你的看法,如何才能更好地掌控南境,应对朝廷和其他诸侯的威胁。”
沉思片刻,林聿伯摇了摇头。“徐少保所言并非全无道理,只不过嘛……罢了!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依卑职之见……
接任玉螭郡守后,许立即整顿吏治,清查潘珉留下的弊政,安抚民心的同时加强城防。
再者,对于那些郡府官员和武将,需尽快找寻借口处置。本就是初入此地,当以雷霆手段清除异己,安插咱们的人,逐步接掌四门。
还需与欧阳靖保持密切联系,督促他尽快将粮草和兵马移交过来。最好还能暗中渗透镇南王府,掌控其核心权力。
至于朝廷的动向,依卑职看,徐少保还需表露忠心,避免与之发生正面冲突。”
林聿伯话音刚落,徐平便抬手抚掌。“林大人所言句句在理,整顿吏治、安插亲信、绑定欧阳靖,这些与我不谋而合。既是如此,不知大人可有具体想法?”
听闻此言,可林聿伯却并未接话,反而端起桌上凉茶一饮而尽,眉头拧成了疙瘩。
“哎……”几息之后,他却将茶杯重重顿在案上,语气也陡然变得严肃。“话虽如此,徐少保明鉴,卑职方才所言不过是“顺势而为”的权宜之计,但此局中的隐患,远比您看到的要多得多啊,若不提前处置,迟早是要引火烧身的。”
“哦?”此话一出,徐平脸上笑意不在,当即便坐直了身子。“有什么话,林大人不妨明说便可。”
“首先,潘珉之死,您视作‘清除障碍’,实则是给自己埋下祸根。”说罢,林聿伯起身指向案上的舆图。“潘珉虽为投机之辈,却是朝廷钦命的四品郡守。
欧阳靖不过先王府世子,他何来的权力处置朝廷重臣?他以“通敌叛国”之罪擅杀,您非但不行追责,反而默许甚至纵容,这在朝廷眼里,便是与之“同谋”的铁证。
您以为蒙章为何连日沉默?他只需将您坐视朝廷命官被杀的细节上奏,再附上郡府官员的联名的奏疏,皇帝即便暂时不动您,也会彻底将您划入叛贼之列。
他之所以迟迟未动,无非是等着您给他开条件罢了。亦或者,他早已上疏,只是您尚未知晓。”
“……”徐平微微一怔,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案面。“蒙章此人虽老辣,却贪财好物,且薛毅的兵马在此,他不敢轻举妄动。”
“震慑得了一时,震慑不了一世。”林聿伯摇了摇头,不由得轻叹一声。“蒙章乃是禁军老人,久伴君侧,他定然深知“留证“之道。
徐少保每日带他巡查大营,他不傻。您默许欧阳靖处置潘珉之事,甚至您调薛毅部入驻以为震慑,想来他早已上报朝廷,只待皇帝密诏送达。
此人看似顺从,却比潘珉难对付十倍,他之所以不表态,恰恰是在等您“越界”的实据。”
未等徐平开口,林聿伯话锋一转。“再者看,您与欧阳靖的合作根本不可信。
他献粮草、交兵马,看似诚意满满,实则是将这“烫手山芋”顺水推舟的丢给您。
二十五万石粮草需岳州派兵接应,一万八千虎啸骑与三万锦卫营皆是镇南王府旧部,明着说“归您节制”,实则领兵将领依旧是他麾下的人。
一旦局势有变,这群人定会引发兵变。若是放任不管,这五万兵马便是欧阳靖安在您身边的刺。
他弑父夺权本就失了人心,王府旧臣虽暂时联名推举您,却也有不少人在暗中与欧阳宇眉来眼去。一旦您与朝廷生隙,这些人瞬间便会倒戈相向。”
听完这些话,徐平的脸色沉了下来。这一切的一切,他并非全然不知。但若不下手,那这南境可就彻底被朝廷所掌控。且不论南境接壤岳州,有朝一日若是生出变故,想要退守都会受人所制。
“还有别的吗?你继续说?”念及此处,徐平不自觉的转动起扳指。
“您调薛毅所部入驻玉螭,虽名为防备南境生乱,实际目的皇帝又岂能不知?如此公然与之谈条件,实非明智之举!
朝廷给您,您可以要。它不给,您不能开口夺。伴君如伴虎啊大人,这是大忌!”话到此处,林聿伯坐回了原位。“您北上虎威本就肩负着抵御元武之重任,如今您调兵南境,陛下只需问一句“虎威战事吃紧”,便可顺理成章的派人接掌镇南军。
至于玉螭,您让卑职接任郡守,势必引起当地氏族与郡府旧吏的抵触。要除掉他们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但他们手中有几万驻防军,若与蒙章暗中勾连,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
“请徐少保听卑职说完!”见到徐平的神色有变,林聿伯已然抢先开口。“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您上疏请求“暂授南境总督”,这简直是自寻死路。”说话间,他的语气愈发沉重。“南境乃边防重地,据卑职所知,大周自太祖以来便无“总督“一职,各州府驻军皆直属朝廷,后由镇南王府统一调度。
您已得岳州之地,如今又想要染指南境的军务,这便是“割据称雄”的前奏。目的虽是与朝廷谈条件,但这般作态,没有任何一个君王可以容忍。
甚至于……皇帝兴许已暗中调兵了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