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64章 飞鸿踏雪泥(三十二)

作品:《我自九天来

    今夜宫变,圣人已然站在新太子身后,打压完纳兰家,或许会对群臣下手,首先将之前外戚党的拔个干净,再对不敬新君的臣子敲打一番,古今历来如此,就要看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为旧主鸣冤。

    初一,新年之始。

    亦是新朝之初。

    父子俩又聊了会朝堂接下来的动荡,李桃歌步入正题,说道:“父亲,我想去老君山抄经。”

    “哦?”

    儿子的提议,显然出乎李白垚意料,挑起剑眉,问道:“怎么忽然心血来潮,你要拜入道门?”

    李桃歌答道:“今夜在长乐坊遇到了叶不器,他说我杂事繁忙,心神散了,所以旧疾迟迟不愈,再不好生休养,以后境界不进反退,去道门祖庭老君山抄经,能够养心续气。”

    李白垚轻抚短须,笑道:“并不是因为他救过李家,我特意恭维,叶先生是位妙人,不知书却达理,不博学却多才,似乎生而开窍,启智便是圣贤,为父敬佩的人不多,叶先生绝对能名列前三甲。你赋闲十几载,习惯了喂马养鱼,肩挑家国重担,几年来未曾停歇,如今提的那口气松了,总会觉得不舒服,是该修养一段时日,抄经之余,顺道练练字,也是人生一大修行。咱们李家书香满门,虽然出了名以武封侯的少主,不至于把笔墨放下,你做事有分寸,传承了李家风骨,但不能忘本,也得把文脉传给后代子孙。”

    “儿子知道。”

    李桃歌点头应允,轻声道:“这趟老君山之行,不知要多久,去之前,想拜托父亲四件事。”

    “自家人关起门来,毋需那么客气。”

    李白垚莞尔一笑,“其中之一,是放不下修建一半的琅琊城?其它几件呢?”

    “对。”

    李桃歌想了一阵儿,缓缓道:“当了家才知柴米贵,所谓的雄城,其实是用金砖银砖换成土砖砌成的,丝毫马虎不得。想建城,就得赚钱,生财的路子,儿子已经琢磨好了,与八千少主拓跋牧为有过约定,派工匠去山里寻找矿脉,再将矿拉到琅琊铸成甲胄,至于工钱,拓跋牧为会以紫金和银矿作为回报。长乐坊管事名叫青苗,人机灵本分,由他进山和拓跋牧为交接,只是找不到寻矿之人,还有冶炼和造甲的工匠。”

    李白垚轻描淡写道:“小事一桩,我来办。”

    李桃歌心中一宽,笑道:“第三件和第四件,同样是救人,太子府的田桂,雀羚山谭家几十口,这些人境界高深,又知恩图报,是不可多得的帮手,如今大势已定,不知圣人会不会斩草除根,要是能网开一面,我想从牢里把他们捞出来,放到琅琊抵御外侮所用。”

    李白垚扶住额头,轻声道:“谭家几十人和田桂究竟何罪,刑部尚未问案,听说田桂杀了上百禁军,怕是难逃一斩,谭家几十人并没有参与叛国,或许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逃,不如流放琅琊吧。”

    李桃歌欣喜道:“多谢父亲。”

    李白垚语重心长道:“如今你贵为州侯,理当嘉奖,可西征的封赏都迟迟没交到你手里,州侯的赏赐不知又要延误到哪年。对你而言,却是好事,朝廷欠你的,会在别的地方给予补偿,想要什么,尽管开口,粮食,工匠,赋税,军械,马匹,铜铁,只要你想要,朝廷会想方设法施以援手,但是口只能开一次,慢慢想,最好列一份清单,之前欠你的赏赐,可就一笔勾销了。”

    李桃歌思索一阵,说道:“暂时想不周全,得回去仔细考虑,天亮之前,会列好清单。”

    李白垚说道:“一州军政,攥在你的手中,要前瞻后顾,切勿图一时功利,先不急,想个几天再说。”

    李桃歌轻声道:“儿子想初三启程。”

    “这么早?”

    李白垚随后摇了摇头,摆手道:“初三是赤狗日,不宜出门,再往后拖拖。”

    李桃歌的印象中,父亲从来不忌鬼神,那一年中元节都设宴待客,今日怎么转了性子?

    “那……初四走?”

    李桃歌试探问道。

    李白垚敲打桌面,又是摇头道:“初四是羊日,文物朝臣要去往宣正殿面见圣人,你才封了州侯,既然人在京城,不妨去早朝议政,露个脸,见见世面。初五……民间要迎财神,送穷神,寓意祛邪避灾,只有牛鬼蛇神才被扫地出门。”

    至于父亲为何要往后拖,李桃歌心知肚明,若卿远嫁夔州,自己又去了琅琊,诺大相府,只留老两口眼对眼,平时还好,一到逢年过节,看到别人家红红火火儿孙满堂,未免会触景生情。

    李桃歌知趣道:“那就过了年再走。”

    李白垚满意笑道:“嗯,这才对,哪有正月里出远门的,抄经而已,又不是打仗,你要实在心急,去逍遥观先弄几本看着,哦,对了,相府里也有百年前的道门高人心得,用不着去看冯吉祥脸色。”

    李桃歌会心一笑,“儿子告退,父亲记得早些休息。”

    李白垚望着瓷碗,蹙眉道:“大过年的,天天喝参汤,睡早觉,我又不是七老八十的糟老头子,喝了参汤怎么能睡得着?!去,取些酒来,记得要大坛!”

    许夫人都不敢违逆相爷,李桃歌又怎敢相劝,无奈取来一坛酒,父子俩说说笑笑,聊些琐碎杂事和庙堂趣闻,酒喝到七八分,李白垚困意浓倦,这才各自离开书房。

    整座皇城不再喧闹,万籁俱静。

    折腾一天,又喝了不少酒,李桃歌在路上就连连打起哈欠,推开院门,鱼池泛起涟漪,红烛明亮,小茯苓趴在桌上打起打鼾。

    一幅暖心画卷。

    李桃歌突然困意全无,心如止水。

    常人所寻的欢愉,大抵如此。

    什么雄心壮志,封侯拜相,统统不翼而飞。

    大富大贵如云烟,小圆小满即心安。

    若是床榻再有个佳人暖被……

    嘿嘿。

    李桃歌擦拭一把口水,不由自主勾起奸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