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76章 重要客人

作品:《从1987开始

    易飞来到一张桌子边。

    坐在这张桌子的人都站了起来。

    陪这桌客人的是李文朝、顾万钧、黄真诚、池建国、陈一凡、苗子轩。

    坐在这张桌子上的客人只有三位,他们是来自万运通讯的人,陈江运的手下。

    易飞记得介绍时说一个叫向应北的是万运的副总经理。

    另外两个一个叫史朝东,一个叫李万军,都是万运的技术骨干。

    顾万均给易飞拿来个椅子。

    易飞坐下来,“都站起来干嘛,又不是正式场合。”

    大家都坐下。

    易飞说道:“向总,史工,李工,辛苦你们了。”

    他们是万运公司的员工。

    是来这里帮忙的。

    自然相对其它人更要客气些。

    说起来,他们才是客人。

    向应北说道:“易总客气了,我们来之前,陈总特意叮嘱我们,在临东,一切听从易总的指挥,万运所有的技术全向飞来电子公司开放,不做任何保留,易总想怎么安排?”

    他是陈江运的眼前红人。

    陈江运并没有瞒向应北有关易飞的情况。

    他是苗惠昕的儿子自不必说,整个港城有头有脸的人都知道。

    他还医治好了陈乐宁的病。

    深受陈家老爷子的喜爱。

    他自己的父亲是厅长,丈叔是副总督,很快就是总督。

    陈总还告诉他。

    易飞本身就居有神奇的能力,一次针灸就治好了陈总的头晕脑胀,浑身无力的病。

    并暗示陈总的家可能有问题。

    乃是一名能人异士。

    向应北在报纸上看到过易飞的照片。

    现实中的他比照片中更高大、阳光、帅气。

    港城的报纸也真有本事。

    刚爆出易飞是苗惠昕的儿子,就登上了他的照片。

    向应北没有任何技术保留的意思。

    陈总都不在乎。

    他在乎什么。

    他随身带来了所有的相关设备的电路图,机械图。

    其实能在国内加工的器件,都可以直接拿去加工,他只需把如何调试教给飞来电子公司的人就可以了,快的话,一个月就可以完成任务。

    陈总的意思是让他们多呆些时间。

    和飞来电子公司多交流下,有必要的话可以向他们提供些帮助。

    向应北一看来的人就知道除了寻呼台的相关设备,真的向他们提供不了多少帮助。

    来的人中,有几个人还是认识的。

    杨安贵,李余新、李文江、聂继成这些人他还是认识的。

    还有其它不少人都听说过。

    这些人中至少有十多个都是港城一流的电子专业人才。

    向应北拿到手续出发时,才知道一起来了这么多人。

    他有些想不通。

    章惠昕是如何能把这些人都组织起来的。

    组织起来这么多人,汇聚在临东,到底要干什么。

    虽然一路上和他们也有些许交流。

    但他识趣的没有向任何人打听。

    这种事,人家不主动说,就不要去问。

    易飞说道:“向总,我是这样安排的,当初和陈总说好了,我这边派出两个人,都是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由向总和两位老师带带他们,争取有些设备在半年能国产化,当然,国产化不代表设备质量降低,一些必要的配件,还是要买进口的。”

    半年内做出来问题不大吧。

    本来他们在港城就生产一些设备,技术是成熟的。

    只要关键配件用进口的,加工的时候注意细节,国产的质量也不差。

    又不是多精密的东西。

    他准备让张健和李红霞来承接这个任务。

    他们两个懂电也懂机械。

    偏电子方向多些。

    学这个正合适。

    当然,最合适的是周安,估计他最多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掌握得差不多。

    只是。

    易飞想把周安在芯片设计方面培养。

    他一直坚信,真正的天才是周安,只是目前他自己在芯片设计方面还没有入门。

    一旦走进这个大门。

    他将发挥出最大的潜力,绝不比任何人差。

    周安搞这个东西有些大材小用了。

    让张健他们小两口试试,如果不行的话,再说周安、陈武文。

    实在不行还有丽丽和自己呢。

    不就是电路和通讯吗。

    现在他手下可有不少这样的高手。

    向应北说道:“易总,爱陈总之托,万运公司所有的技术向飞来电子公司公开,我把详细的资料和相关的电路图、机械图都带来了,但万运公司毕意不是大的通讯公司,我们三个也不能长期逗留临东,万运公司的技术也不仅仅是寻呼台设备,还有程控交换机等,如果只有两个人的话,恐怕短期内掌握不了,您看……”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陈总一再交待,务必把他们全部的技术转教给飞来电子公司。

    虽然他不明白陈总这么做为的什么,但他并不多问。

    痛快的答应了陈总。

    那就不就打马虎眼。

    可是两个人来学,而且是今年新毕业的大学生。

    那么多东西,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掌握啊。

    万运还有很多事情呢。

    易飞说道:“向总尽管放心,您这次来临东已经让我很感动,绝不会耽误您太长的时间,您放心,春节前一定让您回港城与家人团聚。除了那两个学生,让李余新带个五个六人也先学这个。”

    那玩意真的不难。

    就是重新设计个那东西,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未来的手机里都带有射频设备。

    别看那东西小。

    比现在的的寻呼台发频设备还复杂。

    那个东西早晚得研究。

    前世,手机里的那个东西一直是困扰国内手机厂商的一个难题。

    让和硕通讯公司的人都来学好了。

    本来让和硕通讯公司的人来学下,去研发GSM和CDMA技术,既然陈江运要把万运通讯公司所有的技术相让,那也不用客气,先学下也不是不行。

    易飞也没有想到。

    陈江远会这么大气,这对和硕通讯公司来说也是一种提高。

    有时间得感谢下陈江远。

    他和丽丽只是对一些新技术比较了解,但对整个通讯行业如何送行就不精通了,毕意两人两世都没有在通讯部门干过。

    当然在这方面聂继城和刘勇浩也不差。

    两家综合起来,技术能力能大副提升吧。

    向应北说道:“如果有李余新李工和聂继成聂工参加,那就没啥问题了。”

    李余新一直在国外电讯公司上班。

    是技术高手。

    聂继成则是在港城通讯公司技术部任职。

    他们对通讯技术本就熟悉。

    把电路图、机械图直接交给他们,他们研究一番就明白是咋回事了。

    尤其是李余新。

    说不定早就懂这些。

    易飞问道:“向总认识李大哥和聂大哥?”

    听他的口气似乎和李余新、聂继成挺熟悉的。

    向应北笑道:“易总,港城并不太大,都在一个系统内,还是互相听说过的,其实来的人中,我有不少是认识的,像杨安贵,前不久,万运还想把他挖过来,结果他拒绝了,没想到他原来是苗总的人。”

    无论易飞成就多么斐然。

    因为他在内地。

    仅凭他是没有这么大号召力的,不可能招揽到杨安贵、李余新这样的人。

    港城人对他的了解仅仅是他是苗惠昕的儿子。

    这些人只能是苗惠昕的人。

    港城的人都知道苗惠昕有手段。

    在章氏的内斗中稳占上风。

    这次几乎把章氏兄弟逼上了绝路,除了章氏地产,其它的章氏产业几乎全部收入囊中。

    章氏集团其实已经不能叫章氏集团。

    章耀辉才十岁。

    等他接手章氏集团起码得一二十年后。

    让向就北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在深市有两个电子产品加工厂的苗惠昕,不声不响的网络了这么多电子通讯业的人才。

    单论实力,比万运通讯实力强得多。

    就他认识或听说过的那十多个人,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比自己强。

    至少不比自己差。

    万运通讯的技术开发部也就十来个人。

    而这里就坐了五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