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6章 第 开篇启孩子们的新篇章

作品:《重生为40后

    在军训期间, 韩向东一直表现的老老实实的,很是认真的完成了军训的任务。好像之间打听出校的事情不存在似的。

    军训结束后。

    京大宿舍。

    “军训终于结束了可以好好放松放松自己了。兄弟们,你们想不想出学校看看我一会儿出去给家里寄个信, 你们有没有要一起去的”

    韩向东瘫倒在自己的床上问到。不仅是要给家里寄信, 还要给向西寄信,了解了解向西在大学的生活过得怎么样。

    “我和你一起去,你先等我十分钟, 我的信还有一些内容没有写, 等我十分钟, 写好以后咱们一起去寄。”刘洋写给妻女的信只写了一半, 还没有写完, 信里面满满的都是对大学生活的满足以及对老婆孩子的思念。

    他有点担心自己这么长时间没有写信回去, 妻子不知道会不会胡思乱想,村里长舌妇们的厉害, 他是早有体会。

    “好呀,刘洋哥我们一起去, 我等你写完。”韩向东又问其他人, “其他的兄长们有没有要去一起的”

    “我就不去了,周天休息的时候,我得回家一趟。”代向党答复说。

    代向党的爷爷这周末生日, 家里这两天得准备准备。因为代家大部分子孙都在军队打拼, 所以周天代家老爷子生日那天会有很多部队上的人过来。代向党周末回家要作为门面担当,回家待客年呢

    其他几人也纷纷表示休息的时候要留在学校学习,不会出校。

    “好吧,那我就和刘洋大哥一起去了。回来和你们聊啊”

    韩向东之间就写好了要给家里和给弟弟寄的信,就等着休息这天把信寄出去。

    虽然韩向东在家里面是老大哥般的存在,但是在学校里面年龄偏小, 所以受到了很多大哥大姐们的照顾。这让在家里一直有大哥风范,照顾弟弟妹妹的韩向东一时有些不太适应。

    不过很快,他就调节了过来。在学校里就当自己是被照顾的,也有好好的享受被照顾的过程。

    等刘洋写完信,他招呼起向东“向东,我写好了,咱们走吧”

    “好,那走吧”韩向东从床上起来,拿好自己之前写好的信,和刘洋一起出发去了邮局。

    去邮局的路上,韩向东和刘洋不免相互聊起自己的家庭。

    在聊天当中,韩向东了解到,原来刘洋大哥在家里面也是长子,家里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当年他们家因为妹妹身体不好,弟弟年龄太小,所以才由他去当了知青。

    刘洋没有说的是,虽然他作为家里的老大,但是也没有多受家里的喜爱,所以当接到通知下乡消息的时候,他理所当然的被推了出来。家里小妹得母亲的喜爱,小弟得到父亲得偏心,只有他,作为老大,但是不得父母喜爱。

    所以,作为知青,在农村遇到了自己的妻子的时候,他很快就和妻子组成了家庭,有了自己可爱的女儿刘梦。

    期间,在结婚之前,父母来信反对,结婚后也在信里面说些不接受的话。甚至在刘洋考上大学之后,要求儿子抛弃妻女回城的要求都提出过。

    也是因为父母一次次的伤害,刘洋和父母之间慢慢的起了隔阂。相互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了。刘洋自己不会去抛弃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他希望把自己所有的爱都给女儿,所以他甚至没有生二胎的打算。

    有时候,刘洋也会羡慕宿舍里其他同学。但是有的时候也只能羡慕而已,不可能让对方的父母取代自己的父母。

    通过聊天,韩向东对刘洋室友有了一些更深的了解。

    韩向东向刘洋介绍起自己的家庭,尤其是自己的弟弟们。刘洋听着向东的介绍,心里真的很羡慕他。向东他们三兄弟之间的关系真的很和睦。

    在两个人聊天中,不知不觉间两人就走到了邮局。

    “同志,你好,我们寄信。”韩向东进了邮局,想柜台的邮局工作人员说道。

    “你们要寄哪里”工作人员问到。

    “我要寄到”韩向东和工作人员说着详细的地址,很快把两封信贴好邮票了,拿给了工作人员。

    韩向东寄好之后,就是刘洋了。

    很快两人都寄好了信。

    出了邮局,韩向东对刘洋说“还是写信好,能多写点内容。电报或者打电话,就太贵了。”

    刘洋心说那肯定啊,打电话比寄信快了不是一星半点,寄信多慢呀

    “如果没有紧急的事情,谁会选择打电话呀,那费用真的不是一般人能花的起的。”刘洋说完又接了一句,“虽然咱们上学学校有补贴我们,但是也经不住这么花。”更何况我还打算攒点钱,把老婆孩子接过来呢刘洋心中想着。

    虽然韩向东没有在钱财上面受过什么委屈,但是他也没有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两个寄完信后,没有立刻返回学校。刘洋打算看看京市有没有什么可以打工的地方,他想赚钱早日接妻女过来。他觉得孩子还是得在父母身边长大的比较好,他有点担心自己离家这么长时间,下次回家孩子还能不能认出自己的问题。

    韩向东是想多了解了解京市人民的生活,他想看看怎么处理妈妈买的房子的事情,还想看看京市和老家的区别。

    不得不说,环境对人的影响真的很重要。同样是上街,两个人考虑的问题就不相同,有点像是两个层面的。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当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他在考虑的问题就是精神层面的了。

    最后两个人在京市逛了大半天,什么都没有买,在学校门禁之前,回到了学校。

    远在沪市的向西还不知道不久后他就要收到来自亲爱的哥哥的关怀。

    虽然军医大学是一所医学院,但是真的是实行军事化管理,这让性子有点跳跃的向西有点难以适应。

    时间总是在人不经意间悄然而逝。

    离开了家长们的孩子们,在大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生着一点一滴的变化。

    大学四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韩家的几个孩子已经毕业了,走出了校门。

    有了学历这块敲门砖,大家都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岗位上面。

    除了向东向西这两个孩子,其他人的工作都稳定了下来。江坤的也不例外。

    韩向东同学和韩向西同学打算继续深造,一直读下去,考研。

    韩向东考研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还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且他收到了老师的推荐,他觉得继续读书可以更加的充实自己。

    向西是因为学医的特殊性,因为很多医学知识不是说你学四年就能掌握的,因此,他才会继续深造。大家谁也没有想到,当初跳跃的向西,会一直读到博士,然后出国深造。

    在孩子们的慢慢成长中,曾经属于长辈们的舞台,慢慢的成为了孩子们的舞台。曾经的辉煌不再,他们剩下的只是紧紧守好自己的家,为孩子们一个可以随时遮风挡雨的住所。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