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架赏赐?劝架?

作品:《我的帝国模拟器

    在前面的话题结束后,姜叙真拿出了抄录的那首词,现在更应该叫山坡羊晟关怀古

    当时写的时候,姜叙白为了切合实际,就随手改了一点。

    晟关是唐国的一道重要关隘,让梁国不能北上。

    东都指的是骆阳,曾经是晋的都城,后来才北迁的。

    燕齐两国是百年以来,交战最为频繁的。

    两家本就是世仇,百年前燕王挟持天子,世袭太师,二晋与齐又是同脉,两家几乎是水火不容。

    这时候回来看整首词,就好理解多了。

    姜叙真倒也真是对诗词有研究,在姜叙白面前讲解他对这些诗词的理解,就差分析姜叙白当时的心情了。

    好家伙,张养浩直呼内行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时不时的喝杯酒,一时间庭中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喝完了酒,姜叙真也差不多要走了,他不像姜叙白那么闲,帮着父王处理国事是常有的事,尤其是现在改换国策,正需用人。

    “无需再送了。”

    一直送到门口,下人为姜叙真披上了青色的衣裳,回头对姜叙白说道“无论如何,你我都是兄弟,有机会再聚。”

    闻言,姜叙白点了点头,然后看着姜叙真上了马车,走出了街口,姜叙白才收回目光。

    看得出来,这次他的王兄的确是以兄弟相聚为第一目的。

    说到底,许多人并不相信姜叙白对世子之位有什么想法,因为世子之位早已尘埃落定。

    这次他那王兄过来,安抚是真,试探也是真

    这是姜叙白认为的,多一个心眼,总不是坏事。

    在姜叙真看来,姜叙白还是三年前的姜叙白,可实际上早已经换了一个人。

    如果,他这位兄长真是来试探自己的,只能说他小看他了。

    至于安抚臣子,不排除是借口的可能性。

    也有可能,世子党中有人耐性不够,一首词就让他们着急了。

    不行,还是得提醒徐九昌把屁股擦干净,一旦新纸推广,保不齐出什么岔子。

    现在,姜叙白但是不能着急去,世子才刚走,不至于如此急切。

    关上了大门,姜叙白回到了院落之中。

    家丁收拾着简案,姜叙白则是拿起了一本书观看。

    书籍在古代,无论是哪个世界都是十分珍贵的,即便是姜叙白这位蜀国三公子,家中也只有二十余本书籍。

    其他的书籍大多数都在蜀中世家,以及蜀宫之中。

    现在姜叙白看的书名为道,不是老子写的那本,而是一名叫做何宗宪的人整理的。

    与前世战国时期的道家相同,都是以“大道无为,天地自然”为主的学说,认为天地间运转自然,不应该去干涉。

    这种学说不被任何国家接受,想一想也是,这个学说否定了各国的所作所为,哪个国家会接受

    与前世相似的还有许多学说,名字也是大同小异。

    姜叙白也想到,现在蜀国似乎没有接受任何的学说。

    看了眼系统。

    接纳学说流派无

    果然,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接纳学说,要说学说的好处也是有的,会给国家一个buff,时间或长或短。

    蜀国目前却没有接纳,就连张仪的纵横家,也没有接纳。

    看起来,并非是单纯采用一个计策就可以的,学说的接纳应该是有一定条件的。

    没办法,没有实验过,只能靠推测。

    其中,姜叙白对于法家,纵横家以及兵家,这几家看法比较好,只是不知道buff。

    想来也不会差。

    忽然,外面又传来了动静,甚至无人通报。

    放下书籍,姜叙白走了出去。

    只见一群仆役分成两排走了进来,中间是一位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长着一张圆脸,看上去微微发福,胡子比较长,一只手轻捻着胡须,另一只手拿着一张红色的布帛。

    这个人,姜叙白曾见过的。

    沈澜清,父王的心腹之臣,虽不是蜀国相国,却有着不输于相国的地位。

    这个场面,姜叙白已经知道要干什么了,于是立刻跪下。

    沈澜清看着跪下的姜叙白,打开了手中的布帛,朗声读道。

    “公子姜叙白,性情淑均,体察民情,为国之幸,特赏赐金银一千,锦缎百匹,锦绣袍一套,名马一匹,玉冠一对”

    一边说着赏赐,一边就有一位仆役走出,最后念完,也有八九人了。

    “儿臣谢父王”

    对于这番赏赐,面上倒也没有露出什么,反正就是叩谢。

    接下沈澜清手中的布帛,只听沈澜清的声音低了许多。

    “公子,王后也有句话想带给你。”

    这句话让姜叙白心中一动,他的母后托人给他带话

    “蜀中天冷了,多添些衣裳,如果烦闷,也可入宫陪陪母后,母后给你做你喜欢吃的酥子糕。”

    沈澜清说完,姜叙白心中叹了口气,随即说道“多谢沈太府,姜叙白记下。”

    太府,蜀中官职,总管蜀宫财政。

    面对沈澜清,姜叙白务必要把态度放低,恭敬地说着。

    “嗯。”

    沈澜清看着姜叙白,笑了笑,便离开了,也没有说多余的话,临了还帮姜叙白关上了府门。

    看着忽然多出来的一堆赏赐,姜叙白心中不解。

    这种赏赐派一位内侍就好,为何让沈澜清亲自来而且这次的赏赐也有点多。

    不是他想的多,这中间应该是有问题的。

    还有,他的那个母后竟然知道沈澜清要来,特意捎了两句话。

    其实最核心的就是后面两句,意思就是希望姜叙白能去蜀宫看看他。

    这也是让姜叙白有些头痛的,他要怎么面对母后。

    在姜叙白的记忆中,母后是对他最好的人,相比于大哥,他更愿意亲近母后。

    直到慢慢长大,搬出去,才和母后见得越来越少。

    在记忆里,母后经常和父王吵架,每次都是父王说不过母后,只能说母后不止打仗厉害,嘴皮子也厉害。

    不会这俩人吵架了吧,父王故意这样,借机让我去劝架

    这理由比较滑稽,但也不是没可能。

    不然沈澜清来这里没有任何暗示,就只有母后带的话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