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通第透

作品:《羡东宫

    “皇兄也觉得我应该去”五皇子赵子喻不解,急急问。

    高头大马上,壮实高大的赵子喻长眉入鬓,平生一股凶像,不等人回他,又自顾自说道“可是我才回京没几个月,皇兄你还没把那本册子给我讲完”

    赵北辰就知道,册子才是重点。

    “我们回去再说。”

    “我不”

    “皇兄,你真的觉得我应该去”

    “回去我慢慢跟你说。”

    “就现在说”赵子喻拦在赵北辰的马车前,方寸不让,“皇兄你是不是也觉得我烦了”

    赵北辰无奈,解释道“怎么会呢,我是说,我们挡着后面的人了,这件事里面弯弯绕绕太多了,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你跟我回去,我慢慢捋清楚给你听。”

    “啊”赵子喻挠了挠头,轻轻夹了下马腹,往旁边走了几步,果然后面还有一辆香车,一看就是姑娘家的,而且

    这是苏家的马车

    别人赵子喻未必认识,可苏家他还是记得的,苏家一共就俩人,一个赛一个有名。

    所以,那上头坐的是他皇嫂

    “子喻”赵北辰瞧着忽然探头探脑的弟弟,不明所以,也跟着掀了帘子往后看了眼。

    甫从脚踏上下来的小声“”

    没踌躇几下,小声铁着头上去了。

    然后一溜烟窜回去了。

    手上还端着碗乌鸡汤的赵北辰一言难尽,看了眼对面比他还懵的赵子喻,认真提议道“回去再说”

    这回赵子喻点头点得飞快。

    端着碗挪回车厢里,赵北辰还是难免手指沾了些油,随手放了碗,细细擦了手,素净的灰色棉帕很快沾上一点儿污渍,须臾,帘子被人一声不吭撩开了,他转头看过去,果然是赵子喻。

    自幼痴迷行侠仗义的五皇子少年时便投身行伍了,一如他自己说的,他才回皇城没多久,细细数来,近十年间,他在皇城待的日子不足一年半。

    兄弟俩人凑一起,显得太子细皮嫩肉多了,宛如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姑娘,“姑娘”耐心十足,往车窗边靠了些,问“怎么了”

    “皇兄,我听说过太子妃”

    “暂时还是苏姑娘。”赵北辰放下帕子,不咸不淡道。

    苏姑娘很有名,他知道。

    “都一样早晚的事儿。”赵子喻不以为意,他左右看了眼,扯着缰绳又靠近了些,兴奋道“我听说皇嫂貌若天仙是不是真的”

    赵北辰一噎,五皇子清澈的眼底没有半分戏谑,只有好奇和艳羡。

    “应该是真”赵北辰忽然想起他之前在父皇那儿看见的那幅仕女图,话到嘴边又变了,笃定道“的确貌美。”

    赵子喻掩不住喜色,活似要娶美人的是他一样,又突然垮了脸,不满道“皇兄,我这要是真去了,你大婚的时候我都没法儿回来,非要去嘛晚几个月不行吗我还没见过皇嫂呢”

    我也没见过,赵北辰心想。

    五皇子憋憋屈屈缩回去好好骑马,依旧不明白为什么要他去那么远的地方。

    鸡汤还是温热的,比茶要热。

    可才端起来,帘子又唰的被揭开,赵子喻的声音在耳边炸开“皇嫂她们刚才递过来了个什么东西”

    赵北辰“是苏姑娘。”

    “行行行,苏姑娘刚才送了什么东西来”

    “一碗鸡汤。”赵北辰侧过身给他看,“你要喝吗”

    赵子喻真的伸手过去。

    乌鸡汤稳稳当当递到车窗口,只见五皇子一手搭在车窗上,凑过来耸了耸鼻子,又退回去了,摆了摆手,道“算了算了,皇嫂给你喝的,我就闻闻味儿。”

    “先欠着,我回头再找皇嫂讨一碗。”顿了顿,赵子喻自言自语道。

    “好。等她嫁进来了,你再来,多少鸡汤都管饱。”赵北辰笑了笑,满口答应。

    鸡汤入口,绵密厚重,是老汤底,鲜嫩的菌子应该是现采了就送到的,似乎还加了瓜果干,其他的料倒是没怎么放。

    赵北辰抿了抿唇,似乎听人说过苏相府上有位前御厨,看来也不是空穴来风,只是说这话的人未必真的吃过苏家的饭菜又尝过御厨的手艺。想着,他一饮而尽。

    “怎么样看清了吗”

    小声才回来就被吃饱喝足的苏熹一把抓住胳膊,连声问。

    “没”小声羞愤低下头,试图解释一二,“太子殿下根本没露脸,碗都是隔着帘子接的。”

    苏熹“”

    弄了半天还是无用功,苏熹气瘫在软垫上,她的汤啊

    “算了,我们先回去罢。”苏熹叹了口气,她就想看一眼太子本人长什么样,怎么这么难

    夜深,终于把前因后果捋顺了又掰碎了喂给了赵子喻,赵子喻这才满意的答应了,然后去客厢睡觉了。

    而赵北辰还不能睡。

    他还有一沓信要看,一沓回信要写。

    红袖默默站在旁边磨墨,磨墨是有讲究的,力道、水温、方向、速度都是门学问,专为着这门学问,不知曾经磨坏了多少方的好墨。

    绯色束腰裙衬得腰身盈盈一握,袖口做了两层,一层系带可收腕,一层状似荷叶烫黑边,做的也是人如其名的事儿。

    红袖不识字,也不敢多看什么,不时磨得腕子累了,便劝殿下歇歇喝口茶,应了,便奉茶解闷儿,不应,那就老实磨墨,这事儿她做的顺手极了。

    眼看殿下接了热茶,闭眼不再看桌案了,红袖擦了擦手上并不存在的墨汁和汗渍,白净纤细的指尖就飞舞着爬上了殿下的肩头。

    “殿下,奴婢跟添香学了新曲子,殿下何时有空来听呀”红袖手上有力,娴熟的按摩着肩膀,一缕青丝垂了下去,搭在了赵北辰襟前,呼气如兰。

    赵北辰心情极好,满脑子都是之前那生死未卜的清客传回来的消息,又好不容易想了套说辞换了个角度解决了赵子喻不肯去西边的问题,着实有些乏了,一时不察,根本没听见红袖在说什么。

    好在没人理红袖也能自顾自说下去,她跟添香伺候了好几年了,从出宫立府开始,她们就在了,自诩算是深谙殿下脾性了,咬唇说“殿下整日操劳,都瘦了。”

    这句赵北辰听见了,他没睁眼,却是安抚似得拍了拍肩头的手,一触即收,浅笑着说“还好,是你们太操心了。”

    说着,他话锋一转,忽然道“西坞收拾得怎么样了”

    红袖脸上一僵,手上却是不停,慢慢垂下眉眼,柔声道“一直是管家在做,应该差不多了,昨儿个就看见往里面放摆件了。”

    “差人去打听打听,依着苏家本来的样子修。”

    “是,奴婢明儿一早就去传话。殿下对娘娘真好”红袖咬牙,娇娇弱弱应了。

    太子妃不日入府,到时候还有她和添香的好日子过更何况,这还没入府呢,太子爷就三番五次提及,这还了得

    红袖心里着急,她没添香看得开,做奴婢和做主子当然是不一样的,伺候人也得看伺候谁。

    这一急,她就昏了头,想起了事儿,她状似不经意间说“殿下”

    “等到太”

    “你先说。”两人话头一撞上,赵北辰直接不讲了。

    红袖早已习惯,一边摁着,一边说“殿下今日去赴宴,不知有没有瞧见太子妃奴婢听闻呀,待嫁的新娘子不宜出门露面,是奴婢失言了,殿下赎罪”

    噗通一声,红袖跪的实在。

    “无事。”赵北辰睁眼看了眼跪在他身侧的红袖,灯火自她身后照过来,映得红袖娇弱难自持。

    蓦得收回目光,赵北辰问“你觉得苏姑娘当不当得起太子妃他们都说不配,你以一个姑娘的身份看,你以为如何呢”

    红袖心下一动,斟酌着答道“奴婢对苏姑娘一无所知,自然不好说什么的。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赵北辰来了兴致,转过身子听。

    “只是,那么多大人都觉得不好,应该应该也是有他们的考量的罢”

    红袖这话说的谨慎,眼药上得悄无声息,她说完,瞧见殿下点了点头,心中一喜。

    “红袖。”

    “殿下”红袖听着这一声,没来由的觉得不对劲,眼皮子狂跳,正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她听见殿下说“孤方才想说,等到太子妃入府,就提了你和添香做美人,住到西院去,做太子府的正经妃嫔。”

    如果说刚才还是觉得不对劲,那现在就是真的不对劲儿红袖愣了。

    “太子妃还没入府,居然能惹得这么多人不满,这可着实令孤奇怪。”赵北辰轻笑一声。

    若说是因为太子妃私德、名声不雅,那总归有个人能看清楚这圣旨赐的是苏家女苏熹,这个苏家女,生父官拜一品,姑父姑母师承前太傅且桃李满天下,外族家富甲一方。

    这其中的奥妙,赵北辰一直懒得理,无他,他只要杜绝掉会酿成最坏的后果前的一环就好了,那就是太子妃苏熹无宠。

    “殿下,奴婢没有”红袖身子一抖,辩解还没开始就被迫结束。

    “下去罢,最近不用到近前伺候了。”赵北辰起身,抄起没看完的两封书信,拆了。

    红袖小脸一白,这话是什么意思她在清楚不过了,她颤声道“殿下”

    “你足不出户,如何得知太子妃去向如果不知今日会有太子妃在场,那又何出此言”赵北辰没看一眼,状似无奈道“退下罢。”

    红袖被这句话钉死了,颤着唇说不出话来。

    次日赵北辰休沐,一大早,红袖就拖着几个婆子过来了,齐刷刷跪了一地,才睡醒的赵北辰听了一耳朵的前因后果各府底下人嘴都碎。

    “散了罢。”赵北辰摆了摆手,回了屋子。

    须臾,管家出来说话各自罚月例三个月,如有再犯,直接发卖。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