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第74章

作品:《带着王府一家穿六零

    景文栋猝不及防,被打得踉跄后退几步,喷出了一口鲜血。

    “啊”

    随着吕佳宁这一声尖叫,众人的目光纷纷朝他们这边看过来。

    张淑梅慒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她看了看景文康,又看了看景文栋,头都大了。

    吕佳宁上前去扶着景文栋,关心地问道“文栋,你没事吧”

    景文栋用手背擦了擦嘴角上的血迹,淡淡地吐出两个字,“没事。”

    “景文栋”景文康怒气冲冲地瞪着景文栋。

    景文栋根本就不知道他在生哪门子气,他很是不解地问道“大哥,你干嘛打我”

    景文康“你做了什么你自己不清楚吗”

    景文栋一脸无辜地反问道“我做了什么”

    手心手背都是肉,张淑梅不知该说他们兄弟俩什么好,于是,她使劲地对一旁的景熙使眼色,示意他站出来帮他们兄弟俩平息这场战火。

    景熙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打圆场道“今天是大喜的日子,那么多人看着呢,大哥、文栋,咱们有话好好说,没必要闹得这么僵。”

    景文栋冷哼了一声,半认真半开玩笑地道“大哥不愧是大哥,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我”

    景文康不甘示弱地反击,“是你有错在先,我身为大哥,给你点教训也是应该的。”

    张淑梅厉声道“行了行了,你们兄弟俩一人少说一句。文栋,你不是要回城去吗,快走吧。”

    “什么文栋你要回城去”

    “新婚之夜都不在家过,这也太不像话了吧”

    “这才刚结婚呢就分家了”

    “哎哟,没想到原本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围观的众人议论纷纷。

    听到大家的议论,景文栋尴尬极了,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景熙把他推回房去,“大哥好不容易才回来一趟,你不住在家里,跑到外面去住算怎么回事存心想让大哥被人笑话,说他容不下你是不是”

    景文栋辩解道“我没有,我这不是担心家里房间不够住,正好腾出来给他们住吗”

    景熙气得都无语了,“那你怎么不早说”

    景文栋抱怨道“谁知道大哥发什么疯,突然就打我”

    景熙拍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道“文栋,你结婚了就应该懂事了,以后少惹你妈生气。”

    另一边,听到景文康和景文栋他们兄弟俩打架的马如虹和方柠姗姗来迟,等她们赶到事故现场时,景文栋已经不在,围观的众人也已经散去,只有张淑梅和景文康他们母子俩还站在原地,似乎在说些什么

    等马如虹和方柠她们走近,他们母子俩就停止了说话。

    马如虹斜睨了景文康一眼,“好端端地你跟你弟打什么架啊”

    景文康抿着唇没吭声。

    张淑梅开口道“文康也是为了我抱不平,一时冲动才”

    景文康打断她的话道“娘,你累了一天了,回去早点歇息吧。”

    张淑梅走后,马如虹用手肋捅了捅景文康的手臂,一脸八卦地问道“发生啥事了,怎么闹成这样”

    “没什么事。”景文康不欲多说。

    “那个,大哥、大嫂,我还有事,先回去了。”方柠把空间留给他们,识趣地回家去了。

    慎儿、妍儿、小荣儿和景嵩、景好这几个小家伙在家里追逐打闹,那闹哄哄的声音,几十米之外都能听到。

    景嵩说今晚他想跟慎儿、小荣儿他们一起睡,景好也说她想跟妍儿睡一屋,他们问方柠,可不可以

    当然可以咯,不过,方柠让他们回去问他们爸妈。

    他们回来这两天,慎儿他们三个小家伙带着他们在队里到处玩,几个孩子的友情一下子迅速升温,变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这一晚,景嵩和景好住到了方柠家里来,景文栋没有带吕佳宁回城去住,而是住在了家里。

    因为新婚,厂里给他们夫妻俩放了三天的婚假。

    第二天,他们夫妻俩起晚了,吕佳宁原本还有些不好意思,可见家里一点吃的都没有给他们留,她以为是张淑梅故意给她的下马威,气得差点动了胎气。

    她对着景文栋又是撒娇又是卖萌,想让景文栋带她回城去。

    景文栋这回学乖了,说等到景文康他们一家四口走了之后他们再走。

    吕佳宁手捂着自己的肚子说道“文栋,我肚子好饿。”

    景文栋只好带她去食堂吃饭。

    吕佳宁纳闷地问道“你们吃饭都是到食堂里来吃,不在家里开伙吗”

    景文栋“大家基本上都是到食堂里来吃,很少在家里开伙的。”

    “这样啊。”吕佳宁面露尴尬之色,看来是她误会了。

    填饱肚子之后,景文栋带吕佳宁在队里到处转转。

    这还是吕佳宁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参观他们生产队,以往,景文栋也带她回来过几次,不过每次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队里的辣椒坊,山上种着的辣椒树,每家每户自留地种着的大南瓜,更不用说队里的养鸡场、养猪场,以及用沼气来生火的公共淋浴房还有公共食堂了,这些东西无一不让吕佳宁感到新奇和心动。

    只在大队里住了三天,吕佳宁就舍不得走了,她怂恿景文栋搬回来住。

    一来不用自己动手做饭和烧水洗澡;二嘛,家里地方宽敞,空气又新鲜,没有城里住得那么憋屈。

    景文栋不敢置信地看着她,“你真想搬回来住你就不怕我妈给你气受”

    吕佳宁嗔道“不会的,我觉得你妈是个很通情达理的人。她对我再不满,可看在我肚子里怀了你的孩子的份上,我相信她不会故意为难我的,你说是不是”

    景文栋“那当然,我妈这人刀心嘴豆腐心,你跟她相处久了你就知道了,她其实挺好说话的。”

    吕佳宁“”

    景文栋赶紧把他们要搬回来住这个好消息告诉张淑梅,张淑梅反应淡淡地哦了一声,既没反对也没说欢迎。

    景文康他们一家四口走的那天,张淑梅给他们准备了一大堆吃的东西让他们带回去,有辣椒酱、腌鸡蛋、风干鸡、腊肉、大南瓜等等。

    景嵩和景好这两个小家伙玩疯了,不想回去,他们说他们想留在这边不走了。

    景建国和张淑梅感动得热泪盈眶,景文康和马如虹则哭笑不得。

    临走前,大家依依不舍,含泪拥抱。

    几个孩子还约定了要互相写信,下次再见。

    他们走后没几天,吕佳宁就提出她想回娘家看看。

    张淑梅没有任何表示,吕佳宁回娘家的礼品她也没有帮她准备。

    她这行为,让吕佳宁越发呕气,憋得她肺都差点气炸了,最后索性不回了。

    等了几天都没见吕佳宁回娘家,吕家那边的人等不下去了,吕老太太提着鸡蛋和红糖,带着他们那边生产队的几个人过来找吕佳宁。

    明面上,他们是过来看望吕佳宁的,实则他们想复制方柠他们生产队的模式。

    尤其是沼气池,可谓是他们这次行程的一个重中之重。

    他们向吕佳宁打听沼气池怎么修建,制作辣椒酱的技术配方,还有怎么腌制鸡蛋等等。

    好巧不巧,景文栋刚好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他气得直接推门进去,大骂着让他们一行人滚出他家。

    争吵中,吕佳宁不小心动了胎气,好在送医及时,孩子保住了。

    饶是如此,他们夫妻俩也不免因为此事,起了嫌隙。

    这事令景建国升起了危机感。

    君子无罪,怀壁其罪。

    自从看到他们生产队修建的沼气池带来的种种便利之后,不少人都在明里暗里打听过沼气池的事。

    沼气池看似简单,但要对其定期维护,不然会有安全隐患的。

    其实沼气池的建造方法,方柠已经给报社投过稿,把方法公开了。

    可是,报社那边竟然没有刊登出来,当然了,也没有把她的稿件退回来。

    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沼气池目前对现在的人来说,确实很实用也很有吸引力,以后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想要修建。

    景建国思忖着该怎么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方柠提议,可以在队里组建一个施工队伍,谁想要建池,他们就派施工队伍过去帮人修建。

    景建国想想,觉得这主意不错。

    于是,他在队里招人,招到人之后,由方柠负责教大家。

    “记住,沼气池并不是修建得越大越好,还有,在布局上你们也要注意”

    帮人家修建沼气池该怎么收费,这就不用方柠操心了,景建国会看着办的。

    经过队员们的一番宣传,许多人都知道了他们生产队最近组建了一个修建沼气池的施工队伍。

    大家纷涌而至,这个说他要修,那个也抢着要修,排期都排到了几个月之后了。

    可惜,修建沼气池的生意只做了几个月就黄了。

    因为大家看多了,自然也就明白该怎么修建了。

    这年头,大家的日子都不容易,既然我自己都会建了,那我干嘛要花那个冤枉钱请你去帮我建

    被人过河拆桥,大家虽然心里不痛快,但也无可奈何。

    好在冬天到了,队里生产的一些农产品进入了销售旺季,大家忙着采摘辣椒、制作辣椒酱,腌制腊肉,做风干鸡,个个都忙得不可开交,没人请队里的施工队伍去修建沼气池的事就没有人提了。

    忙活了一个冬天,过了一个好年,紧接着又迎来了一个重大喜讯。

    那就是化肥厂建好了,要开始招工了。

    程教授、赵伊然、钱朗他们都住在大队里,程教授是化肥厂的代理厂长,他的两个学生赵伊然和钱朗则负责招工事宜。

    队里的人是最早知道化肥厂要招工的事的。

    虽然队里发展得越来越好了,但是进城去工厂上班,仍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事情。

    化肥厂招工是有要求的,最少也要初中文化,年纪在十八岁以上三十岁以下才行。

    说实话,队里初中毕业的年轻人并不多,一个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此次化肥厂招工,只要符合要求的,基本上都被招进去了。

    这几年,老师被叫做“臭老九”,是重点打击对象,好多教师都被打倒了,使得大家产生了讨厌学校的情绪,也对上学充满了抗拒。

    景建国曾数次提出想要在队里建个小学,可惜,没人响应,也都不支持。

    现在,队员们一个个懊悔不已,后悔死了自己或自己没让自家孩子再继续读书。

    经此事,队里掀起了一股送孩子去继续上学的热潮。

    那些早就已经休学、缀学或只念了小学就不再读的年轻人,纷纷被自家父母打包送进了学校去。

    在队里建一所小学被提上了日程。

    甚至还有队员大胆提出,想要在队里建中学。

    可是上面却认为,他们队里就这么点人口,委实没必要在队里建什么学校。

    没办法,建学校的事,就这么被搁置了

    景建国觉得既可惜又遗憾。

    既然不能建学校,那开个技能培训班总可以吧

    没想到上面对这事竟明确表示支持。

    闲不住的景建国马上在队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技能培训班活动。

    培训班的老师,有时请的是住在牛棚里的那几个教授,有时是方柠,有时是养鸡的王大军,有时是队里赶牛车的大爷或队里那些打过仗的老人。

    除了教队员们种植和养殖方面的知识之外,偶尔也会讲一讲如何修手表、修自行车、修收音机,或是怎么养鸡养猪赶牛车,还有讲一讲打仗的故事。

    培训班只在晚上才开,大多数队员都把这当成是队里的一项娱乐活动。

    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就到了75年。

    这一年,陈思语高中毕业了,本来她有机会进化肥厂的。

    可方锦云不同意她去,她嫌化肥厂接触到的有害物质和气体太多,对身体不好。

    城里的其他工厂又不招人,不得已,陈思语只能选择下乡去插队。

    这个时候的慎儿和小荣儿已经跳级上了高中,妍儿则还在读小学,方锦云觉得他们都大了,不需要她照顾了,她提出了辞职,她说她想陪她女儿陈思语一起下乡去插队。

    景熙帮她们母女俩运作了一番,最后她们母子俩去了方柠所在的生产队。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队里原有的辣椒坊变身成为了食品厂。

    厂里有几百号员工,不光制作辣椒酱,还生产红薯粉、南瓜饼、腌鸡蛋、卤鸡爪、卤猪蹄、风干鸡、腊肉等各种美味食品。

    队里的养鸡厂和养猪厂更是扩大到了一定的规模。

    队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盖起了二层的小洋楼。

    这几年,不是没人打过他们队里这几个厂的主意,好在景建国手腕了得,没人得逞。

    厂里一有钱,景建国立马就把这些钱投入到队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上。

    修路盖房这是最基础的,还有图书馆综合大楼、队员休闲娱乐活动室、室外健身广场、办公大楼、员工宿舍大楼等等,都在这几年建好并投入使用了。

    为此,在方柠的怂恿下,景建国还向银行贷了几十万的款。

    目前队里只有一个卫生室,景建国还想在队里建一所医院。

    苦于贷款没还清,再加上帐上的钱花完了,建医院的计划只能往后推了。

    队里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除了他们在队里开办的这几个工厂之外,最最重要的是,三年前,远在港城的严泽联系上了他们,通过严泽的关系,他们把队里生产的这些食品卖到了国外去,替国家赚了不少外汇。

    这也是很多人想插手他们队里工厂的事务却又不敢轻举妄动的原因。

    景建国的野心很大,要不是因为政策的原因,他肯定会把生意做得更大更强。

    公有和私有是有很大区别的,景建国希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可现在的局势却不允许,他只能把他的野心埋藏在心里。

    “妈,我回来啦。”

    慎儿和小荣儿进入了青春期,他们两人的身高在去年突然猛窜,如今的个子比方柠还高,都快赶上景熙了。

    他们也迎来了变声期,一改以前的童声特色,声音变得比较低沉嘶哑。

    他们两人滑着滑板进入家门,在家里滑了几圈之后才把滑板收起来。

    自行车不好买,方柠亲自动手为他们制作了两块极富创意的滑板,他们爱不释手天天玩。

    “今天不是周四吗你们怎么回来了,不用上课吗”方柠分别给他们倒了杯茶水。

    慎儿和小荣儿接过之后就一饮而尽。

    慎儿把杯子递给方柠,示意他还要喝,方柠又给他倒了一杯,问荣儿,荣儿摇摇头,说他不要了。

    “你们俩是不是逃课了”方柠追问道。

    慎儿和荣儿相互使了个眼色,荣儿硬着头皮说“没有逃课,是老师让我们回家请家长。”

    方柠挑眉,“怎么,你们该不会是又跟同学打架了吧”

    慎儿“哪有,我们可都是好学生。”

    方柠“那老师为什么让你们回来请家长”

    荣儿“我们想跳级。”

    “又跳级”方柠都不知道该说他们什么好,“跟你们同龄的人才刚上初中,你们都上高中了,现在又不能考大学,你们读完高中之后准备出来干什么”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