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忆·苏文嫣 一

作品:《锦衣卫小饭堂(美食)

    崇山峻岭,云雾悠悠。

    普云寺黑瓦红墙,隐匿在一片苍翠之中。

    僧人们的晚课,已经做完,逐步离开佛堂,但佛堂僻静的角落之中,还有一个纤细的女子身影,纹丝不动。

    门口的小沙弥凝神看了一会儿,问道“师父,觉尘娘子入定许久了,要不要叫醒她”

    梵一大师笑了笑,道“也许在梦中,她更为清醒。”

    小沙弥愣了愣,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梵一大师转身离开了佛堂。

    觉尘娘子面对着巨大的佛像,闭眼端坐,檀香悠然,引人入梦。

    觉尘娘子一身圆领海青袍,赤着双足,踩在砂砾之上。

    她神情迷惘,一步接着一步,向前迈进。

    烈日炎炎,晒得她额角起汗,脚下的地面也变得更加滚烫,她渐渐有些难耐。

    一个声音问她“你要去哪”

    觉尘娘子微怔,答道“彼岸。”

    都说佛渡众生,也许渡到彼岸,便能洗清她身上的污秽与罪孽。

    觉尘娘子说完,忍着脚下灼热的疼痛,继续奋力迈步。

    但她的脚似乎被灌了铅一般,每走一步,都十分困难。

    她抬眸看去,自己居然在一片广袤的沙漠中,眼前尽是金色砂砾,无边无际,目光所及,直接与天边接壤。

    觉尘娘子咬了咬牙,正要继续往前。

    那声音浑厚绵长,又问“何为彼岸”

    觉尘娘子眸色微顿,一边走,一边低喃“无嗔无苦,不生不灭,超脱世外,是为彼岸。”

    那声音继续问她“谁要去彼岸”

    “我,我要去彼岸。”觉尘娘子心中似乎憋着一口气,一直支撑着她向前。

    “你”那声音顿了顿,忽然笑了“你又是谁呢”

    她停下步子,虔诚答道“我乃觉尘,佛门中人。”

    “若你真是觉尘,何须再寻彼岸”

    觉尘娘子一愣。

    那声音最后一问“你到底是谁”

    说完,沙漠里一阵风吹过,这声音仿佛被风声驱散。

    只留觉尘娘子呆在原地。

    她怔然问着自己“我是谁”

    画面一闪,眼前的沙漠已经消失了,天旋地转间,觉尘娘子堕入回忆之中

    四周宫墙林立,金黄的瓦顶流光溢彩,在日头下熠熠生辉。

    太学之中,郎朗的读书声,响彻清晨。

    太学外面草木茂盛,花团锦簇,一枝一蔓,皆端方别致。

    一妙龄少女,等在太学门口,她身边还站着一个年纪相仿的侍女,手中提着食篮。

    只待那读书声停了,少女便要将自己做的吃食,送去给父亲苏大人。

    苏大人平日朝事繁忙,每个月只有几日得闲,能来太学为皇室子弟们授课。

    然而,苏大人嗜辣,吃不惯宫中备膳,又不喜给旁人添麻烦,每到这一日,便草草对付了事,一直到晚上回府,才能好好吃上一顿。

    少女心疼父亲,一时兴起便备了午膳,直接送进了宫。

    “小姐,咱们就这么入宫,大人会不会不高兴啊”面容清秀的侍女一脸忐忑,苏大人平日里看起来严肃又古板,她平日里最怕苏大人了。

    苏文嫣眉眼一弯,笑道“小玉,别担心。皇上上次在宫宴上,不是说了允我随时入宫么爹爹不会说什么的。”

    侍女刘玉还是忍不住蹙了蹙眉,可皇上说这话的时候,正值饮了酒,又尝了小姐做的红油猪耳,便一时兴起说了这话,真的能作数么

    刘玉又思索一瞬,君无戏言应当无事的。

    “下课了”苏文嫣一声轻呼,便提起裙裾,拾阶而上。

    刘玉连忙跟着,她拎着食篮,走得有些笨拙,生怕将吃食洒了。

    大云皇室开明,皇室子弟之中,无论男女,皆可入太学受教。

    苏文嫣带着刘玉走入太学,直到走到学堂门口,也没有太多人关注她们。

    苏大人正被几个学子围着请教问题,苏文嫣便乖乖立在门口等着。

    不断有学子从学堂里面出来,路过苏文嫣时,都笑着点头致意。

    “好香啊什么味道”

    “好像是饭菜香”

    “你是不是饿傻了这里离御膳房远得很呢”

    学子们一边议论着,一边向学堂外面走。

    苏文嫣抿唇一笑,出声唤道“爹爹。”

    苏大人抬眸,冷峻的面上,缓缓溢出笑容“阿嫣,你怎么来了”

    苏文嫣是他的独女,自小便是掌上明珠,苏大人平日为人清冷,对女儿却是格外疼爱。

    苏文嫣笑了下,道“爹爹下午还有课,女儿怕您吃不惯宫里的饭菜,便给您做了些吃食送来。”

    她迈入学堂,走近两步,才发现苏大人身旁,还站着一位少年。

    这少年面容舒朗,温润如玉,才不过十五六岁,身量已经十分颀长。

    一双眼睛灿如繁星,微微一笑“苏小姐好。”

    苏文嫣微愣。

    苏大人忙道“阿嫣,还不快给大皇子请安。”

    苏文嫣敛了敛神,冲大皇子福了福身子,声音清雅“文嫣见过殿下,方才打断了殿下与父亲,实在是失礼。”

    她方才确实没有注意到大皇子,以为学子走光了,才进来的。

    大皇子温言道“是我失礼,耽误了大人用膳。”

    他语气诚恳,面上挂着清浅的笑意,俊逸无双。

    苏文嫣有些看呆了。

    大皇子说罢,又对苏大人道“今日听大人一番话,实在获益良多我先不打扰大人与苏小姐了,日后再向您请教。”

    说罢,做了一揖。

    苏大人忙道不敢,毕恭毕敬地送了大皇子出去。

    苏文嫣站在苏大人身后,也目送大皇子远去,小声道“原来这便是大皇子啊”

    她记得大皇子的母亲是贵妃娘娘,贵妃娘娘年轻时风华绝代,盛宠多年,大皇子的相貌,果真是随了母亲。

    月朗风清,一见难忘。

    苏大人回过头,见女儿一副出神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笑“阿嫣见了大皇子,便忘了为父,是想饿死我呀”

    苏文嫣秀气的面颊,倏而红了。

    “爹爹快用膳”

    这么多菜,她就不信爹爹还有功夫取笑她

    自那次之后,每当苏大人整日授课,苏文嫣便送吃食入宫中太学。

    苏文嫣偶尔还会做些点心,一起送进来。

    苏大人便会分给学子们共食。

    苏文嫣躲在门口,悄悄看着里面的情形,若见大皇子也尝了自己做的吃食,心里便像吃了蜜一样甜。

    但在她偷看大皇子时,却没发现,还有一双少年的眼睛,也在盯着她。

    那眼神中,有好奇,有探究,还有不为人知的倾慕。

    这一日,苏文嫣又带着刘玉来送吃食。

    可大皇子,却不在学堂之中。

    苏文嫣疑惑之际,正巧看到了大皇子的伴读。

    刘玉十分机灵,便主动凑上去询问“大皇子今日为何没来”

    伴读见过苏文嫣和刘玉多次,便也没什么戒心,便道“我们殿下感染了风寒,这两日都没胃口吃东西,太医让他好生修养奴才今日是过来帮殿下交课业的,一会便回去照料殿下了。”

    苏文嫣秀眉微蹙,心中有些担忧。

    大皇子一向品学兼优,若连太学都不来,恐怕是病得不轻。

    她抿了抿唇,忽然想起一事。

    便从随身的布兜里,掏出一个精巧的小盒子。

    “这是我自己做的山楂糕,若是没有胃口,可含食一些,能生津健胃。”

    伴读的少年愣了愣,接过装山楂糕的小锦盒,向苏文嫣道了谢,便离开了。

    苏文嫣看着他离开,心中浮起一丝惆怅。

    她只盼着他能快些好起来。

    玉章宫中,大皇子无力地倚在榻上,汤药就摆在面上,闻着便十分苦涩,他是一口也不想动。

    “殿下,太医说,先吃些东西再喝药更好。”一旁的小太监低声提醒道。

    大皇子摇了摇头。

    他没有一丝胃口,不想进食,也不想喝药。

    大皇子心中有些懊恼每月只有三日,能上苏大人的课,还能见到苏小姐为何自己早不病,晚不病,偏偏这时候病了

    “咳咳咳”大皇子咳得更加厉害了。

    “怎么病得这样重”贵妃娘娘在宫女的簇拥之下,优雅踏入殿内。

    大皇子急忙起身,拱手“儿臣参见母妃”

    “好了好了,都病成这样了,还和母妃拘礼”贵妃娘娘嗔怪道。

    大皇子笑了笑,道“无妨。”

    贵妃娘娘却不信他,她凤眸一挑,看向一旁的小太监,道“殿下的药还没喝”

    小太监怯生生地看了大皇子一眼,道“没”

    贵妃娘娘面露不悦“你是怎么伺候的都什么时辰了,还未喝药。”

    小太监跪下告罪,大皇子忙道“母妃莫要怪他,是儿臣自己不肯喝的实在是腹中不适,想缓一缓。”顿了顿,他又道“儿臣还未退热,母妃还是莫要久留了,免得过了病气给您”

    贵妃娘娘一笑,道“你这傻孩子,有哪个娘会嫌弃自己的孩儿”

    她这儿子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过分守礼,甚至有几分古板。

    大皇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贵妃娘娘站起身来,走到一旁的书案前,见到他练的字,道“病中还在练字”

    大皇子答道“闲来无事,随手写的。”

    贵妃娘娘一笑“倒是进步不少。”

    皇帝对他要求高,事事都要求他做好,成为众皇子的表率,所以,他才时刻都不敢懈怠。

    “殿下,殿下”

    伴读少年还未踏入殿内,便兴奋地高呼起来“您猜猜,苏小姐让我带了什么给您”

    话音未落,伴读少年一眼瞥见书案前的贵妃娘娘,顿时吓得松了手,精巧的锦盒,自手心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