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生乱
作品:《锦衣卫小饭堂(美食)》 军帐中还算安静, 但舒甜这一夜,仍然睡得很不安稳。
晨起之时,眼见下方顶着两个大大的乌青, 宋兰茵见了,都有些讶异。
“舒甜姐姐,你没有睡好吗”
舒甜勉强一笑,道“没关系我们赶紧出去罢。”
宋兰茵点了点头, 她连忙收拾好自己,便跟着舒甜,出了军帐。
清晨还有些凉意,舒甜站在寒风中, 目光放远, 寻找吴鸣他们的身影。
却忽然见到范通通跑了过来。
舒甜连忙迎了上去。
“范大人,我们何时启程”舒甜心中焦急, 只想早点抵达玉谷城。
范通通面露难色, 低声道“我们可能暂时出发不了了。”
舒甜一惊, 问道“为何”
范通通见四下无人, 便道“昨夜斥候在周边探查情况, 其中一人, 便入了南州城,你猜怎么着南州城里,居然集结了大批士兵。”
宋兰茵听了, 有些疑惑,问道“南州城有士兵,不是正常的么这里应该是靖王的封地吧”
舒甜沉吟片刻, 眸光微顿“不对。这里虽然是靖王封地, 但军队一般都四散各处, 不可能在一处大规模集结除非,他们想做些什么。”
舒甜心中,顿时有种不详的预感。
范通通与她对视一眼,点了点头“斥候潜入了军中,打听到,他们有南下的计划。”
舒甜一怔“莫非他们要直取京城”
范通通面色肃然,沉声道“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很有可能。”他低声道“京城距离玉谷城,若是快速行军,不过才五六日的脚程。若是等我们到了玉谷城,他们再集结军队攻打京城,我们便有机会反扑过来,所以,他们便提前集结好了军队,打算等我们奔赴玉谷城之后,便直接南下,攻入京城。”
舒甜心头颤了颤,道“看来,靖王八成和北戎勾结在一起了,说不定梁王当时造反的事,他也有份。”
范通通点点头,道“眼下,宋将军正在和众人商议对策。”
如果他们直接北上,京城周边兵力不足,很可能无法抗衡靖王的军队。
而若是先拦截靖王的军队,只怕玉谷城就要失守了。
左右为难,务必取舍。
舒甜只觉得心中被大石压着,有些喘不过气来。
玉谷城。
临近傍晚,城楼下硝烟弥漫,尸横遍野。
北戎开始了第三轮攻城。
无数的北戎骑兵,叫嚣着奔到城楼之下,他们摆上云梯,一个接一个地爬了上去。
守城的大云士兵既惶恐又冷静,挥刀砍伐云梯,又奋力将爬上来的北戎士兵推下去,但北戎士兵战力凶猛,有几个趁着空隙上了城楼之后,便立即对大云士兵大打出手,招招致命。
大云的士兵们,一面饿着肚子,一面全力对敌,个个都疲惫不堪。
然而敌人还是如潮水一般,一波又一波,接踵而至,令人目不暇接。
城楼上下,血腥味四溢,喊杀声漫天。
莫远山站在城楼上,沉重地指挥士兵们应战,士兵们仍然在咬牙坚持。
北戎前锋十分嚣张,他骑马冲到城下,开口便道“你们大云真是笑话连个守城的将军都没有,三军居然要听一个锦衣卫指挥,当真这般没人吗哈哈哈哈哈”
话音未落,一支冷箭便贯入他的胸膛。
他愣了愣,茫然地低下头,看了一眼胸前的箭支,怆然抬眸。
只见城楼之上,一名男子,身着暗红的飞鱼服,银甲耀目,面容冷峻,恍若天神降临。
夜屿缓缓放下手中的弓箭。
那北戎前锋身形晃了晃,“咚”地一声,掉下马去。
随他冲锋的北戎士兵们大惊,连忙手忙脚乱地将他抬走。
城楼之上,大云士兵见了,顿时士气大振,纷纷欢呼起来。
北戎的阵营之中,北戎大王子狄斯眸色沉沉,他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似乎很是不悦。
一旁的将军低声道“王子如今这玉谷城,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我们还要继续进攻吗”
狄斯冷冷看了他一眼,道“就算我们不再出兵,他们也撑不了两日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好的办法。”
根据靖王探子的消息,如今玉谷城之中,已经开始断粮了,只需要再等一等,他便能不费吹灰之力,将玉谷城收入囊中。
将军有些担忧,道“但是大云皇帝已经派来了援军,若是拖得晚了,万一援军赶到”
狄斯勾唇笑了笑,道“放心罢,援军不会那么快赶到的。”
他虽然和靖王达成了协议,待他进攻玉谷城之时,靖王直接攻入京城。
但他可没有答应靖王,会帮他抵抗援军。
狄斯缓缓道“我已经派人引诱大云援军去查靖王的部署了,相信很快,他们便会开始自相残杀。”
狄斯说完,挂上志在必得的笑意。
靖王还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殊不知,到底谁才是那只黄雀
北戎鸣金收兵。
两军的战争,终于偃旗息鼓。
大云的士兵们都精疲力尽,不少人直接瘫坐了下来,大口喘着粗气。
夜屿目光逡巡一周,又看了看城下。
他们准备的巨石、弓箭、兵器等,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士兵们的体力,似乎也接近极限。
冥光和宋亦清组织了一些百姓,充当医务兵,此刻,他们便冲上了城楼,来为受伤的士兵们包扎,重伤的士兵们,则带下城楼,统一聚集到一处,由城中的大夫们一起诊断。
莫远山走了过来,他面容冷肃,沉声道“小叶,方才收到了两个消息,一个来自京城,一个来自南州。”
夜屿抬眸看他,问“什么消息”
莫远山面色有些沉重,声音很低“京城那边传讯,援军和粮队已经出发,按原计划,这两日就会到达。”
顿了顿,他又道“但是当宋将军他们到南州之时,去发现靖王意图谋反,打算攻打京城。”
夜屿眸光一顿,眉目紧拢“那现在如何了”
“宋将军在信中说道大军可能要先保京城,他们尽量速战速决,让我们再多坚持几日。”
夜屿面色微绷。
若是粮食兵器充足,他们尚能抵御一段时间,但如今,他们几乎弹尽粮绝,而士兵们死的死,伤的伤,若是再看不到希望,只怕他们也会军心涣散。
就在此时,城楼之下,又响起了北戎士兵的声音。
有人在阵前喊话
“大云的援军,已经回去保京城了尔等还不速速投降还要等死不成”
“我们大王子慈悲为怀,不杀俘虏”
“你们就算不投降,也会活活饿死的只要打开城门我北戎愿为城中百姓供给粮食”
城楼上的士兵们,强撑着身子,向他们射出箭支,但就算有人被射中了,仍然有新的士兵顶上来,对玉谷城的军民喊话。
风声呼呼,这些话语仿佛瘟疫一般,迅速蔓延到城中。
百姓们这几日一直担惊受怕,听到这些话,难免生了动摇之心。
一个时辰后,玉谷城彻底入夜。
夜屿正和莫远山待在城楼的指挥室上,商议明日的作战计划。
城楼,却传来了闹哄哄的声音。
一个小兵面色惊慌地爬上城楼,敲开了指挥室的门。
“夜屿大人莫大人城楼下出事了,你们快去看看吧”
夜屿面色微凝,与莫远山对视一眼,两人连忙下了城楼。
城楼之下,一片黑压压的。
百姓们聚到了一起,有的拖家带口而来,有的还扛着家中锄头、镰刀等,似乎是为了傍身,他们看起来十分激动,似乎正在和程副将争执着什么。
一个中年男子,穿了一身粗布衣裳,大声道“你们将我们家中的粮食收走,又不补粮食给我们这不是要我们活活饿死吗”
“就是说那粮食有毒可我们吃了那么久,也没见人人都瞎了啊”
“你们一定是在骗我们一定是军队缺粮,才抢了我们的粮食”
程副将连忙解释道“大家误会了你们家中的陈粮确实没有问题,但是大多都吃完了,余下的新粮,吃了会得眼疾的我们担心大家吃了会中毒,这才收走的”
“收走可以那总要补给我们吧我们都饿了两日了每日,一家只能得到两个馒头再这样下去,孩子都要饿死了”
“我爹都饿得晕过去两次了这仗到底什么时候能打完啊”
程副将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一时不知道如何回应他们。
而众人七嘴八舌,越说越起劲。
有一个老叟开口道“朝廷到底来不来人送不送粮”
此言一出,百姓们顿时群情激奋。
“十五年前,朝廷就不顾我们的生死如今,又打算抛弃玉谷城吗”
“还不如继续吃毒粮呢至少不会饿死”
“吃毒粮做什么照我说,直接开城门,投向算了没听见北戎说吗他们有很多米粮呢”
程副将一听,顿时变了脸色“你胡说什么我大云岂能投降”
可那人也不怕他,道“不投降,真的要等死吗十五年前的玉谷城,已经死过一次了”
众人一听,无不心头震荡,讨伐之声更大了。
“指挥使大人到”小兵一声轻喝,众人的声音顿时小了下来。
夜屿缓缓走下城楼,莫远山跟在他身后。
两人皆面色冷峻,看起来十分肃然。
夜屿走到众人面前,淡淡扫了众人一眼,问“方才,谁说要投降”
那个说投降的人,顿时身子缩了缩,不敢说话了。
但一旁的老叟却开了口,道“指挥使大人,不是一个人这么想”说罢,他指了指身后的一群百姓,沉声道“只怕很多人,都这么想。”
他直视夜屿的眼睛,道“老夫十五年前,经历过玉谷城的大战那几个月,实在是太苦了大战前夕,朝廷还有供给,永王殿下和叶将军配合无间,我们都充满了希望可是后来,玉谷城断粮了。”
老叟语气怅然,是说不出的难受“城里的人,要么战死,要么饿死但自始至终,我们都军民同心,没有一个人叛城。”
“但是结果呢朝廷最终派兵过来,不是为了救百姓,而是为了抢夺地盘。保护我们的永王殿下和叶将军,也沦为了罪人”
老叟看向夜屿,语气沉沉“新君继位,若真的如北戎人所说,京城危险,那新君一定不会管玉谷城的当年,尚且有永王殿下和叶将军保护我们,如今呢玄宁军已经不在了。”
夜屿目光炯炯,看向众人“谁说玄宁军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