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油焖大虾

作品:《锦衣卫小饭堂(美食)

    小小的饭厅之中,三人同坐在桌前。

    舒甜垂眸,看了一眼面前的蟹肉,白嫩、鲜软,堆满了小小的瓷碗。

    夜屿自己面前却摆了一堆蟹壳,李叔见状,连忙过来帮他收拾。

    粗略一看,他至少剥了两只蟹。

    夜屿面无表情地擦手,他手指很长,骨节分明,十分好看。

    蟹肉剥得干干净净,一丝不苟,确实很像他的做事风格。

    舒甜看着堆成小山一样的蟹肉,心中很暖。

    她也夹起一些蟹肉,放到夜屿碗中。

    “蟹肉鲜美,大人也尝尝罢不过螃蟹性寒,大人不宜多食。”

    夜屿勾唇笑了笑,点头。

    舒甜夹起一些蟹肉,放到蘸料里,轻轻沾了沾,然后,徐徐送入口中。

    大闸蟹肉质鲜甜,嚼起来变成一丝丝的,然后很快就化成一片柔软,咸而不腥,恰当好处。

    舒甜以前觉得,剥大闸蟹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享受,爹爹曾说,被等待过的食物,会更加美味。

    但这一口瓷实的蟹肉下去,实在太满足了原来,坐享其成的感觉更好。

    舒甜忍不住抬眸看向夜屿,笑吟吟的。

    夜屿注意到她的目光,两人对视一眼,又默契移开,勾起唇角。

    “咳咳”宁王仿佛被什么呛到一般,闷声道“你们能不能好好吃饭这么好的大闸蟹,要慢慢地、细致品味才是。”

    夜屿挑了挑眉,不以为然。

    舒甜面上一红,岔开话题道“王爷,这是我做的油焖大虾,请您尝尝,可能入口”

    宁王笑了笑,放下手中的蟹腿,优雅地扯了帕子擦手。

    宁王观这一盘油焖大虾形状统一,大小均匀,摆盘也十分整齐,不由得心生欢喜。

    他拿起筷子,夹起一只油焖大虾,放到碗中。

    虾头已经去掉了,剩下的部分,全部都可以食用,宁王夹着油焖大虾,轻轻闻了闻,凝神道“是姜葱油炸的”

    舒甜微愣,笑道“王爷真厉害。”

    宁王笑意更盛,道“这油温控制得不错,若是炸过头了,油里会有些焦味。”

    说罢,他张口,缓缓咬下一截虾肉。

    “嘎吱”一声,大虾应声而断。

    虾皮炸得十分酥脆,但却不难嚼,很快便臣服于唇齿之间,虾皮下的肉段,劲道鲜香,可口弹牙,每嚼一下,都油香四溢,口齿生香。

    宁王却面色有些复杂,他吃完一只后,又默默夹起一只,送入口中。

    舒甜有些好奇地看着他,连夜屿也有些疑惑。

    宁王平时最爱点评吃食,好吃或不好吃,第一口下去,他便能说得头头是道,今日是怎么回事

    “王爷,这油焖大虾味道如何若有什么不妥,还请王爷指点一二。”舒甜笑着问,她一向喜欢与别人交流膳食的做法和味道。

    宁王一听,连忙放下筷子,拿起帕子擦了擦嘴,正色问道“舒甜姑娘听说你在锦衣卫指挥司做厨娘”

    舒甜微愣,点了点头。

    “果然厨艺高超方才本王就想说,这油焖大虾,鲜而不腥,香而不腻,火候多一分便过了,少一分便欠了,实在完美。本王找了那么多厨子,没有一个做虾能做得这么好吃的”

    顿了顿,宁王勾起唇角“夜屿一个月给你多少工钱,本王按十倍给你来王府为本王烹饪罢。”

    夜屿一听,顿时变了脸色,舒甜还没说话,他便率先开口“王爷,不可。”

    宁王挑了挑眉,看他“为何不可你若想念舒甜姑娘,可以日日来我这里蹭饭嘛”

    夜屿一怔,撇过脸“就是不可。”

    王爷对膳食要求极高,若她去了,只怕要日日为他做菜,全年无休,一定会累着的。

    而且如果那样,他就不能日日看到她了。

    宁王眉心微拢,劝道“哎呀,你自己又不怎么吃东西,这不是浪费了舒甜姑娘的手艺么让她到本王这儿来,本王不会亏待她的,而且遇上懂吃的食客,厨娘的手艺,才能进一步提升啊你说是不是”

    舒甜下意识看了夜屿一眼,他面色绷着,不肯松口,依旧与宁王僵持着。

    舒甜笑道“王爷”

    宁王见她开口,以为她动心了,连忙道“舒甜姑娘请说”

    “多谢王爷厚爱,舒甜受之有愧如今我在锦衣卫指挥司,其实待得很好,暂时不想换地方另外”她看向夜屿,温言道“大人胃腹不好,若我在他身边,还能帮他食调一二。”

    她眼角眉梢都是关切,笑意暖暖。

    夜屿勾了勾唇角,下巴微扬,看向宁王,面上有一丝得意。

    宁王眼角抽了抽,叹了一口气,道“罢了罢了免得你们说本王棒打鸳鸯”

    他一脸郑重地嘱咐夜屿“你可要常带舒甜姑娘来这儿,不然,你自己就别来了。”

    夜屿“”

    三人用完膳后,夜屿舒甜便和宁王道别。

    宁王罕见地将他们送到了门口,他面上挂着满意的笑容,一再嘱咐道“舒甜姑娘,你还会做些什么,下次让夜屿传话过来,本王提前备好食材,等着你一展身手”

    不等舒甜答应,夜屿便轻咳一声,打断了他“王爷,我们先走了。”

    说罢,揽住舒甜的肩膀,就往巷子里走。

    宁王差点气笑了,这个臭小子

    回到京城之后,夜屿和舒甜,各自陷入忙碌之中。

    夜屿自北疆回来,便入了一趟皇宫,将北疆带回来的线索,一一禀告了皇帝,皇帝得知梁王确实勾结了北戎,气得火冒三丈,下令要彻查此事。

    同时,夜屿和宁王放出了北戎王子私购兵器的消息,也到了北戎。

    距京城千里之外的北戎王庭,此时正被这个消息搅得有些混乱。

    北戎大王子的幕僚乌伦,摸着微卷的胡须,面上有些焦躁。

    “听说那些兵器都是大云江南出产的,比咱们的好多了。那批兵器多达数千,若是入了二王子或者三王子的手中,那还得了”

    另一幕僚道“二王子比三王子沉稳,应该不会贸然与大云接洽,私购兵器,我倒是觉得三王子的可能性大些。”

    “三王子虽然表面看起来桀骜不驯,实则胆大心细,若真是他私购的兵器,又怎么会让此事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那可说不准大云梁王之死,不也是快刀斩乱麻”

    众幕僚议论纷纷,声音起此彼伏。

    乌伦看向主座上的人。

    主座上的男子约莫三十出头,他眸子如狼,异常锐利,在夜灯下泛着莹莹的光。

    深棕色的长发微卷,带着些许不羁,五官大气,有种粗犷的俊美。

    他稳如泰山地坐着,自带一股威严。

    乌伦忍不住开口问道“狄靳王子,您觉得呢”

    狄靳是北戎大王子,一向骁勇善战,在北戎颇有威望。

    狄靳扫视众人一眼,问道“这消息是哪里来的”

    乌伦答道“三日前,玉谷城的黑市出了一桩命案,大云锦衣卫,杀了一个铁器铺老板,截获了大批量兵器,那些兵器原本是要送到咱们北戎的,此事在黑市闹得很大,许多人都看见了”

    他说完,有些疑惑地看向狄靳,大王子明明知道此事,为何还要多此一问

    狄靳又道“玉谷城黑市,距离我们王庭远不止千里,为何消息这么快便传到了我们耳朵里”

    众人面色一顿,面面相觑。

    乌伦下意识道“王子的意思是,这消息是有人刻意为之”顿了顿,他又问“但这兵器之事,确实属实。”

    狄靳低声道“兵器之事是真;老二或者老三为之,应该也不是假的,但在这个时候,大云劫走了兵器,却让消息迅速传遍了王庭,着实不正常。”

    乌伦点了点头,他明白“这个时候”是什么意思。

    北戎一直以游牧为生,草原就是他们的家园,但草原每到冬日就一片萧瑟,自然环境恶劣,有的小部落,甚至缺衣少食,过得非常艰难。

    北戎人一直觊觎大云辽阔肥沃的土地,多次南下进犯,但都没有成功。

    十五年前,他们打到了玉谷城下,围城一个多月,最终仍然无功而返。

    北戎王如今年事已高,南征的雄心日渐衰落了,但三位王子却一直跃跃欲试。

    大云皇帝即位以来,暴虐无道,怨声四起,社稷不稳,忠臣良将先后离去,国力大不如前,正是南征的好时候。

    此时,若是北戎闹起了内乱,只怕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狄靳道“派人去查,看看此事到底是谁所为,但暂且按兵不动,不可自乱阵脚。”

    众人领命。

    一幕僚道“王子顾全大局,实在英明”

    乌伦想起一事,问道“王子,可向大王提了巫盟部落的事”

    巫盟部落是草原上数一数二的大部落,战力十足。

    部落首领因病去世,目前群龙无首,北戎王正在考虑选择一位王子监管此部落。

    狄靳面色沉了沉“提了,父王还在考虑。”

    乌伦皱起眉来,没有说话。

    有幕僚小声嘀咕“王子骁勇善战,是我们北戎第一勇士,又是最年长沉稳的王子,这肥羊本就该给您”

    还有人道“大王莫不是考虑要将巫盟交给二王子或者三王子这实在不公平”

    又一幕僚开口“二王子不过是因着母妃得宠,大王才青眼有加小王子就更不济了,为人乖张跋扈,不过是占了个嫡出的身份。”

    此言一出,狄靳面色一变。

    乌伦连忙呵斥一声“口无遮拦”

    那幕僚连忙噤声告罪。

    谁都知道,大王子狄靳的母亲,不过是一名低贱的汉人女奴。

    所以,无论他如何英勇,如何优秀,都很难得到北戎王的喜爱。

    狄靳一言不发地站起身来。

    众人屏息俯身,自觉让出一条路来。

    他走到门口,沉默地眺望着南方,远方一片幽暗,唯有几点寥落的星光。

    那是大云国所在的方向。十五年前,他去过玉谷城,城池灯火通明,百姓安居乐业,那是一种多么令人向往的景象。

    在那里,汉人不是低贱的奴仆,而是主人。

    他对那里,志在必得。

    与此同时,夜屿正在都督府的书房中批阅公文。

    临近年关,不少地方揭竿起义,虽然都被军队镇压下来,但对朝堂的安稳还是产生了一定影响,消息如纸片一般飞来,目不暇接。

    前段日子,居然有江湖人士杀到了皇帝内宫,虽然后来被射杀了,但整个皇宫依旧人心惶惶。

    皇帝惊怒交加,下令彻查,整个京城风雨飘摇,动荡不安。

    所以前几日,夜屿回京之时,才会遇到城门禁严的情况。

    夜屿正凝神思索,敲门声却响起了。

    “大人,冥光公子来信了。”是樊叔的声音。

    夜屿收了思绪,放下公文。

    “进来。”

    樊叔推门而入,顺便还为夜屿端来了汤药。

    樊叔双手将信交到夜屿手中,道“冥光公子回去还没有几日,便发出了这封信,莫不是有什么急事”

    自夜屿和舒甜离开京城不久,樊叔便帮阿牟找到了父母,冥光和阿牟的父母见了一面之后,回来便立即和樊叔道别,当天便回灵石岛去了。

    冥光是夜屿的医者,每一次来信,都是询问夜屿的病情,或者根据病情调整药方。

    樊叔见到这信,最担心的便是夜屿的病情有什么噩耗。

    夜屿拿起信封,撕开,将信纸展露在油灯下。

    他一目十行地看完,面色却越来越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