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5炫章 炫孙!
作品:《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 应天府,紫禁城,谨身殿。
“臣汤和见过陛下。”
信国公汤和抱拳,弯腰,跪下。
他的头上皆是白发,即便他努力稳着身子,可身躯依旧在巍巍颤抖。
这是一名老臣固有的固执,他们永远不会对外表现出自己任何苍老的一面
他们永远都在向世人宣誓着他们的倔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朱元璋连忙亲自走过去,搀扶起汤和“干啥咧,这才多久不见,就这么见外啦”
眼前已经是六十七岁的汤和,是朱元璋的老大哥,红巾军的老伙计,他是一个可以完全值得老爷子信赖,值得老爷子放下心中生所有的戒心的老兄弟
他,是朱元璋投奔红巾军的领路人。
汤和咧嘴笑笑,嘴里牙齿脱落了几颗,抬头看着朱元璋,竟是鼻头一酸“重八这才几年不见,咱记得你上次头上不还没白发么这咋一下就全白了呀”
朱元璋浑不在意的挥手“再不老,那不老妖怪啦”
汤和感慨道“咱可以偷闲,皇上却是一年比一年劳累了”
“行了行了,坐坐坐”
朱元璋话音落下,连忙有宫人抬来椅子,给汤和坐下。
“皇上先请”
汤和一脸执拗,朱元璋笑着摆摆手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汤和这才肯坐下。
朱元璋看着汤和,笑着问道“你在凤阳中都可好家里娃还孝顺不”
汤和笑着唏嘘“孝顺,一个个的都孝顺的紧,就是咱这身子,一天不如一天咯,去年,咱差点话都说不了咯”
朱元璋眉头一皱“那咋不找太医看看”
“看过了”
汤和倒是不太在意,笑着说道“太医说,这是当年打仗的时候落下的,没办法了,就这么着吧,臣要真是不能说话了,估计也该入土了,哈哈”
“那可不行”
朱元璋喊了一声“你呀,不准死,要陪着咱呐,活他娘的一百年不,五百年”
“哈哈哈”
朱元璋和汤和大笑,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当年的峥嵘岁月。
笑罢,朱元璋道“走走走,咱带你喝酒去”
“好”
汤和笑道“咱好多年没跟皇上一起喝过酒了”
朱元璋笑道“一醉方休”
“一醉方休”
“去跟咱大孙整个”
“啊去要去,这个必须得去”
东宫。
朱元璋带着汤和来到这里。
听到宫人通报以后,朱雄英连忙出门迎接。
信国公汤和,朱元璋的老大哥,长朱元璋两岁,当初他是第一个投奔红巾军。
后来写信给朱元璋,邀请老朱入伙红巾军,陪着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取镇江,最辉煌的一战是在浙东击败方国珍,俘获陈友定,后又拿下山西、甘肃、宁夏等各地。
他去世之后,朱元璋罢朝三日,下诏追封汤和为东瓯王,谥号襄武。
这是明初历史上最为举足轻重的人物,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常遇春和徐达。
朱元璋一辈子杀了不少人,甚至不少死之后的公侯都被朱元璋剥夺爵位,而汤和独享老年之福,并以功名而终。
“臣汤和,见过皇太孙”
汤和见到朱雄英,连忙杵着拐杖跪下。
“汤爷爷,快快请起”
朱雄英连忙扶起汤和,汤和看着朱雄英的模样,眼眶不禁湿润了“像太像当年的太子爷了”
说着,汤和擦了擦眼角“人老咯,看到后辈,总会情不自禁的缅怀以前,太孙不要介意。”
“汤爷爷见外了”
朱雄英笑着道“爷爷,汤爷爷,咱进屋里坐吧皇爷爷让人带话过来,我就让人弄点火锅和小酒。”
朱元璋闻言大笑,对汤和道“老伙计,咱告诉你,你有口福了,这火锅,你怕是一辈子都没吃过。”
朱元璋上一次吃过朱雄英弄的火锅,那滋味叫一个绝
汤和露出疑惑的神色“咱一辈子,啥玩意儿没吃过莫要糊弄我”
“那两位爷爷在房中等我,我去准备一下就来”
朱雄英说了一句,便下去安排去了。
望着朱雄英挺拔离去的背影,汤和急急抓紧朱元璋的手。
“上位雄英好啊雄英是皇太孙好啊咱就怕咱亲手打下来的大明江山,后辈会坐乱了,咱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难得太平,难得太平啊”
太平二字,被汤和咬的很重,没有人比这些经历过兵荒马乱的老人们更能理解太平二字的沉重含义
朱元璋轻轻点点头。
对于汤和,他是绝对信的过的,两人几乎无话不说,
他知道汤和嘴严实,绝不会乱嚼舌根子。
朱元璋笑了笑,道“可是咱大孙流落民间十年,咱现在封他为太孙,你真觉得好”
汤和点头“男人哪有不经风霜的温室里长出来的家伙,都不像个熊样,你看咱家几个孙子那熊样,咱每天不抽个七八次,心里膈应”
“哈哈”
朱元璋大笑
不多久,朱雄英就回来了,笑道“两位爷爷,准备好了,走,咱喝酒去”
“好走走走”
朱元璋拉着汤和的手,笑呵呵的大踏步往前,“咱大孙弄出来的东西,绝对不会叫你失望的”
进入膳房。
火锅就放在膳房内的八仙桌上,铜炉下烧着炭,好几大盘羊肉片都切的薄薄的放在铜锅旁边,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绿菜瓜果。
汤和看的直瞪眼“大冬天,哪来的绿菜”
朱元璋得意的道“这小辈们,脑瓜子可是灵醒,搭个啥玻璃大棚,就能种出绿菜西瓜啥的来,比咱强不少呵呵”
老爷子说着,眼里带着满满的骄傲。
“哎呀”
汤和感叹了一声,道“确实如此啊,一代比一代强,况且这都过了两代了。”
“坐坐坐”
朱元璋一边招呼着,一边坐下,对汤和道“你真当人人都和咱大孙一样啊这都是读书读出来的不是咱夸口,中枢舍人刘三吾知道吧大元的时候,就是汉人中的两榜进士,天下少有的学问人。他对咱大孙的学问,都是赞不绝口”
汤和两眼一抹黑“哎,咱也不认字,给咱看也没啥用,不过说实话,咱知道读书是一定有用的,咱家那些不争气的,让他们念书各个垂头丧脑,让他们吃喝玩乐,各个兴高采烈”
朱元璋鄙夷的道“你家那些跟别人比还好,可是跟咱大孙比,哼哼”
汤和哈哈大笑“咱也不是比较,可是咱这些老辈,见到这后生,总忍不住说上两句,要真和皇太孙这一比,我家那些混球们,老子都恨不得抽死他们。”
朱元璋笑着道“莫这么说,你苦了一辈子,不就是给自家孩子享乐么”
朱雄英在旁边看着二人吹嘘感怀,他似乎看明白了。
老爷子这是和老伙计来炫孙来了。
他有些哭笑不得,这两人年岁都这么大了,还这么不着调。
“两位爷爷,咱一边吃一边说。”朱雄英笑着说道。
汤和哈哈大笑“吃吃吃太孙您正是能吃一头牛的时候,可莫饿着。”
朱元璋大手一挥“对吃饭”
朱雄英赶忙给两老爷子倒满酒“今儿您二老喝痛快,我就不限制老爷子喝酒了。”
汤和好奇道“咋地寻常还限制喝酒你小子不得了了呀”
朱元璋笑着道“为咱好,酒喝多了伤身子。”
汤和啧啧道“乖乖咱孙子啥时候这么懂事就好咯。”
坐上酒生冬暖意,檐前梅弄岁寒容。
半酣僧不须烹茗,自有山云可荡胸。
东宫已经点起璀璨灯火。
两老人,一后辈,其乐融融的喝着酒,涮着火锅,挥斥方道,指点江山,好不快哉
外面开始起雪了,屋内因为底下烧有炭火,所以格外的暖和。
或有酒精的作用,爷三无不面颊通红。
汤和夹一块薄薄羊肉片,铜锅内涮了一下,也不知生熟,就了一口洗干净的生菜,便朝大嘴塞去。
嘴里吸溜着滚烫的热气,胡须上沾着稀稀落落汤汁。
老国公汤和丝毫不在乎啥形象,用手掌朝胡须上一抹,然后大喇喇高声道“好家伙好东西好吃啊”
“咱可真是土包子,这玩意儿吃食,咱活一辈子啦,都没咋见过”
朱元璋哈哈大笑“咋样咱家这大孙,有点本事没”
汤和竖起拇指“本事大了去了难怪上位您要拉咱来东宫喝酒了,不仅饱口福,还长见识,哈哈”
“嘿咱是没想到,沿海杀倭的阵法,也是皇太孙倒腾出来的,那阵法实在是让老臣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汤和对沿海倭寇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因为沿海一带的抗倭卫所就是在他的带领下,搭建起来的。
稽军次,定考格,立赏令。
浙东民四丁以上者,户取一丁戍之,得五万八千七百余人。
如果按照历史的走向,在后来明朝嘉靖年间,东南苦于倭患,汤和所筑沿海城戍,皆坚固,浙人赖以自保,多歌思之,巡按御史请于朝,立庙以祀。
可见汤和所设立的卫所,对倭寇的功效。
朱雄英笑道“能够得到汤爷爷的赞许,是我的荣幸”
汤和意味深长的看了眼朱雄英,道“咱老咯,跟不上时代了,这以后,就是你的天下咯不过若是需要到咱这把老骨头,咱随叫随到”
朱元璋笑呵呵的道“老啥学咱一样,不服老才是真的,当年你我兄弟死人堆里都能爬出来,还有啥能打倒咱”
汤和笑着点头,感慨道“殿下,你爷爷可是个英雄啊当时在咱麾下打仗,元兵一千三百人袭营,你爷爷带了三百人过去。”
“咱记得那是打寿州的时候,你爷爷硬生生拎着一把刀,带着三百人追着一千多元军在跑”
“那一幕咱看到了,郭子义老将军也看到了,所有人都看到了,没有一个不竖拇指,英雄真正的英雄”
“那时候,真都是一刀一刀砍出来的军功”
汤和唾沫横飞,捋起棉袄袖子,指着上面长长一道疤“这些伤,咱身上哪儿都是,敌将一刀砍下来,咱都顾不得包扎,拎着刀继续杀”
说着说着,汤和浑浊的双目有些湿润。
“好多兄弟都死了,身旁的兄弟一个个都倒下了。”
“娃,记得咱一句话,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侥幸,莫看他们风光华丽,他们背后的艰苦辛酸,你们后辈是看不到的。”
“对你爷爷好点,一定要好好孝顺你爷爷,知道么”
说到这个时候,汤和已经不去在意那些所谓的礼仪了。
朱雄英点头“汤爷爷说的对,现在咱大明承平已久,但我知道,都是如您这样的人,在劈开荆棘,劈开大明的一道天”
“咱被蒙元异族统治的太久了,中原王朝,汉家儿郎,被折磨的太久了”
“因为你们的存在,咱才能顶天立地的活在这个世上”
“我想,咱汉家五千年浩瀚历史,重重天威下,一定有更多更多像爷爷,像老国公这样的男人在站着,在挽大厦将倾,在收拾旧河山,在开万世之太平”
“后人不敢忘,也不该忘”
“数典忘祖之辈,迟早会被钉在耻辱柱上,受万世唾沫”
汤和认真的听着,颔下胡须乱颤,眼中闪烁泪花,无数道金戈铁马在脑海回荡,一幕幕残骑裂甲在眼前浮现。
那些,都是被他和朱元璋认为手足的兄弟
那些人的尸骨,永埋在黄沙之下
汤和和朱元璋面颊通红,激动的拍着桌子,高声大喝“说的好”
汤和双目闪烁矍铄精光,捋着袖子问朱雄英“娃子,咱问你,你知道你爷爷为什么叫朱元璋吗”
朱元璋默默在一旁听着,他知道汤和懂分寸,不会乱说话。
“璋者,利器也诛杀大元的长矛利箭是为朱元璋天下布武,是为洪武”
“咱大明,是经过血与火洗礼出来的,记住这些含义,你日后,不要愧对这些名号”
朱雄英心潮澎湃,他知道,当年长辈们从暴元手里夺取江山,是多么的凶险,因为了解,所以愈加佩服
汤和幽幽一叹“可惜,咱们好些老伙计都走了,若是他们能在这里,我想,他们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他们要是能见到你小子哎”
“可惜,你说你们,咋就走那么早呢后生都没见到,咋就舍得走咧看啊,看后生多么优秀啊你们他娘的走那么早,能看啥啊你们”
汤和眼中泛泪,唏嘘高呼。
不多时,他又叹口气,看了一眼朱元璋,对朱雄英道“你爷爷身子骨还健硕,咱不行咯,咱身子你看着还成,可是里面都烂了,说不定哪天就
声音有些低落下去,老国公脸上带着不甘,可又带着几分认命的无奈感。
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不怕死,也得死了呀
深吸一口气,汤和目光带着无比坚定,道“莫看老夫老矣,就算先到了那边,也给上位提刀开路打一片地下江山”
朱元璋不甚唏嘘,神色动容,劝慰汤和道“屁话说啥屁话咱们都硬硬朗朗的活,争取再看着一代人”
“吃酒吃酒”
朱元璋灌了一口酒,似将泪花从眼角灌回去。
三人举杯,一饮而尽。
喝罢,朱元璋指着门外的被雪花压住的梅枝,突然豪迈之情迸发,擦着嘴角酒水,高声道“雪压梅枝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好诗”
朱雄英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有感而发,豪迈壮烈,冲天的豪情尽显无疑
汤和笑道“殿下,你爷爷小时候没读过书,但是单说吟诗作对,他不比任何一个读书人差,知道咱最敬佩他什么吗学习”
“不识字,学字写得不好,学不会写文章,学打仗,学治国,学”
“你爷爷不仅是个英雄,还是个天才”
被汤和这么一顿夸,朱元璋的老脸都微微一红,笑道“啥天才啊,跟咱大孙一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
朱雄英刚想要谦虚,却被朱元璋的大手挡住“大孙,来一首,让咱老伙计瞧瞧”
“这”
朱雄英有些犹豫。
朱元璋见状,眉头不禁一皱。
朱雄英也就不再犹豫,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后,徐徐开口道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言毕,屋内一片寂静
老爷子和汤和纷纷呆呆看着朱雄英,画面仿佛定格住一般。
少顷之后。
两人突然相视仰天大笑,怒拍八仙桌,直接抄起酒坛,仰头大灌
老爷子灌完,扔给汤和,汤和稳稳接住酒坛,有样学样,仰头灌了满满一口。
“好”
“好他娘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好他娘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好他娘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小子你他娘的说到咱这些老东西的心坎上来了”
“上位,您别说,太孙殿下比您还天才”
“那可不,你以为咱骗你啊”
屋外大雪飘飘,屋内一片热烈。
夜深了。
屋内一片狼藉。
老爷子和老国公两人都喝的迷迷糊糊的。
两人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尽兴了,但是再喝下去,恐怕就要倒地了。
朱雄英亲自扶着老爷子回乾清宫,而汤和也是被宫人搀扶着。
大雪飘飘荡荡。
汤和依旧是一脸兴奋,嘴巴里支支吾吾的,指着朱雄英道“皇明皇太孙”
“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
“大明之福呀”
“哈哈哈重八你有福啊咱大明有福呀”
朱元璋咧嘴一笑“不错咱大明有福这小子,真的很优秀哈哈”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