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0章 保卫京师

作品:《开局盘点历史十大事件

    朝廷上下此时都很倚重于谦,而于谦也没有退缩,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将家国大事都扛到了自己的肩上。

    在众臣的推举下,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

    上任兵部尚书后,于谦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调集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所属各府的运粮军,立即奔赴京师勤王。

    随后,于谦又力主联合朝廷众臣,上奏皇太后,以国不可一日无君,再加上太子年幼等为理由,恳请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

    听闻这消息,朱祁钰再三推辞,对此于谦却是大义凛然道。

    “我等此为不是个人私情,而是为国家考虑,还望殿下能登临大统,扛起这天下重任。”

    在于谦的劝说下,朱祁钰与九月登基,号代宗。

    如此为难之际,国家的确是不能没有皇帝,朱祁钰的登基,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些压力。

    当然了,这其中于谦的功劳自然是少不了的。

    而且,整个京师的范围,也都是于谦这边在操办,朱祁钰基本帮不上什么忙。

    朱祁钰登基之后,于谦很快便向他谏言。

    “敌寇得意,如今挟持扣留太上皇,这样形势下他们必然轻视大明,肯定会长驱南下。”

    “臣请陛下严令各边境的守臣竭力防守遏制。”

    “另外,京营士兵的器械都以所剩不多,需要马上分道招募民兵,令工部制造器械盔甲。”

    “臣建议派遣都督孙镗,卫颖,张辄,张仪,雷通分兵据守九门等重要地方,军队驻扎在外城的外面。”

    “都御史杨善,给事中王竑负责迁徙外城附近的居民进入城内,并储存在通州的粮食,令官军自己去支领,用装足的米作为代价,不把粮食留给敌人。”

    “其次,再派遣轩倪等人为巡抚,武臣石亨,杨洪,柳博为将帅,尽快稳定局面,等待敌军到来。”

    于谦的一系列建议,朱祁钰都没有反驳,很快就给予了通过。

    有于谦的牵头,整个京城都快速的转动起来,朝廷众臣每一个人都各司其职。

    所有人都知道,眼下这一战关乎大明国运,容不得有丝毫马虎,一旦输了,那宋朝的靖康之耻,或许就要落到大明的头上了。

    看着于谦将准备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视频前的朱元璋也是微微点了点头。

    此人正是不错,有能力,有正才实干,朱元璋已经看是欣赏于谦了。

    只可惜,朱祁镇这货是个蠢蛋,一手好牌被他全部败光了,甚至还让整个大明都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而朱祁钰呢,虽然比朱祁镇要好一些,至少不算太蠢,但要说能力嘛,其实也就那样了,和朱元璋,朱棣这些祖宗相比,那是肯定比不上的。

    京城之中军民同心,每一个人都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到了十月,也先挟持着太上皇朱祁镇已经攻破紫荆关直入中原,进窥京城。

    对此,石亨建议收兵固守使敌兵劳累衰竭,然而去于谦不同意,道。

    “此时怎能还向敌人示弱”

    这个时候,也先部本就气势高涨,如果再示敌以弱,那之后的战斗指挥更加困难。

    也先部的兵锋已经直指京城,于谦很快做出应对,分别调遣诸将带领二十二万兵士,在九门外摆开阵势。

    都督陶瑾守安定门,广宁伯刘安守东直门,武进伯朱瑛守朝阳门,都督刘聚守西直门,镇远侯顾兴祖守阜成门,都指挥李端守正阳门,都督刘得新守崇文门,都指挥汤芦守宣城门。

    至于于谦自己则是和石亨率领副总兵范广,武兴在德胜门外列阵,以抵挡也先。

    大战即将开始,兵部的事情,于谦全部交给了侍郎吴宁,同时下令把各城门全部关闭,自己亲自督战。

    战前,于谦更是严令,临阵对敌时,将领若是退却的,斩将领,军士若不顾将领先退却的,后队斩前队。

    则是彻底切断了众人的退路,此战容不得任何胆怯,即便明知道是死,也不能退缩半分。

    在有了这条军令之后,将士也都知道这次必定要死战,都听命令。

    没过几天,也先部终于到达京城,远远看着这大明的京城,也先意气风发。

    “这就是大明的心脏所在,攻破他,那中原沃土便尽归我手。”

    此时的也先的确是信心爆棚,没办法,五十万最精锐的明军都被自己给灭掉了,而且还生擒了大明的皇帝。

    眼下的大明在也先看来,那是唾手可得。

    安营扎寨,第二天,也先就发起了攻击。

    本以为很容易就能够拿下京城,可是在交手之后,也先才发现,京城的防御原比自己想象的要坚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