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变天之前
作品:《穿越后我教皇帝宫斗》 静阳郡主临行前, 暗中交给了皇帝哥哥一封信,而这封信直到她离京后的半月,褚瑜才打开来看, 当时他瞧静阳郡主小心翼翼的神情, 或多或少猜得出一些端倪。
为了能让自己堂妹一路平安回到江南,他选择了最没有效率却最稳妥的法子。
揭开信后,他飞快地朝纸上的黑字扫了一眼, 静阳郡主属于坐不住的那类人, 以前也从未好好练字,字迹实在是凌乱得难看,所幸褚瑜早已习以为常, 不至于看不懂。
读完, 便立即丢至烛火边, 烧成灰烬。
信上的内容,与他先前自个儿的猜测。
相当凑巧,不谋而合。
他扯起一边的嘴角,似讽刺。
在那之后。
生活倒也未生起一丝波澜,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萧百婳一如既往地辰时进宫,坐在他身旁写书,陪着他一同干活。自两人这般相处后,桃先生的效率连月飙升, 几乎每一个多月就能出一本话本子,为此, 甚至有人在大街小巷谣传, 桃先生恐被前朝著名文人附体了。
即便名誉被害,小姑娘也只是一笑置之。
这一年两人的生辰过得如去年一样,互相赠礼, 同食蛋糕后许愿,唯一不同的是,今年萧寒不知在何处,并未让人送桂花酿圆子过来祝贺。算一算日子,也有一年多未见着人了。
满腔思念是脸上遮掩不住的东西,可小姑娘又不大敢询问褚瑜,到底把萧寒派至何处。
毕竟此为公事。
更是政事。
褚瑜一看便知她在想些什么,却又尚未到坦白的最佳时机,只得含糊地哄道“你兄长明年应当就能回京了。”
萧百婳长叹口气,理解地点头。
不忍见她难过,褚瑜也很是为难,最终只能一脸晦暗难明地瞧向窗外,不知是在瞧些什么,也不知在想些什么,能看出情绪变化之处,唯独那双渐渐攥紧的手。
许是因为萧府四姐妹中有两人皆已出嫁,且余氏尚为禁足之人,今年中秋宫宴,萧府上下所有人便也不似往年那般兴高采烈。徐氏性子使然,也不过是准备三套较为庄重的衣裙,但依然不比以往余氏与萧迎夏身上来得华丽。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萧乐瑶明年也将及笄,萧长启便决定让她随行。
萧乐瑶虽算得上“见过世面”的人了,但那时周遭多为平民老百姓,和气得很。头一回需与高贵之人接触,她难免有些胆怯,深怕触怒了宫中贵人,一路上都紧紧抓着自家二姐姐。
这已是萧百婳第三年来中秋宫宴了,熟门熟路,领着徐氏跟萧乐瑶一路往慈静宫走去。
见过太后,在慈静宫用了几种糕点,待时辰将至,众贵女又浩浩荡荡地前去宴会殿堂。
两姐妹挨着坐了下来。
褚瑜仍是不多说废话,立马就开宴。
清楚萧乐瑶贪吃,萧百婳偶尔会将自己的食物分给她,得到一个甜甜的笑容以后,便继续吃着自己的佳肴。光张嘴品尝吃食仍旧无趣得很,她水灵灵的眼眸再次不安份地到处乱转,观察起宴席上的大小动静。
尤以两个已出嫁的姐妹为甚。
自嫁给太尉府公子以后,京城之中便有不少人想上赶着讨好巴结萧千儿,此时她的身侧几位贵女与贵妇便争相抓着人攀谈,萧百婳距离得远,看得不是很清楚,但位置皆以身份安排,她大抵也猜得出那些人有谁。
其中有几个,当初随着萧迎夏,还挺瞧不起萧府其他三个庶女呢。
思及此,她不屑地冷哼一声。
萧千儿是不记仇,但并不代表记忆不好,她也清楚在自己耳边说个没完没了的某些人惯于狗眼看人低。她想冷漠以待,却又必须考虑到太尉府的面子,只好僵着浅淡的笑意应付。
宋卿朝就坐在她的对面,自然是将这一幕看进眼里,登时微微蹙起了眉头。
万幸的是,太尉府少夫人的位置安排得靠前,与宫中后妃相距不远。德妃虽与自己这个嫂子不大熟悉,但也经常从自己母亲亦或是萧百婳口中略闻一二,印象算是还不错。
余光一瞥,便发现了不对劲儿,连忙添了把手,让人给萧千儿换个位置。
换到了她的身侧。
说是姑嫂俩难得可以见面,需把握机会好生培养感情。
那些贵女与贵妇自是不敢不从,只好可惜地巴巴看着人离开她们的这一块区域。萧百婳本就在注意着她们的一举一动,见状,痛快地笑了一声,还一口饮尽桌边的热茶。
去年喝醉爆发热情的回忆使她难忘,今年便小心地以茶代酒,以免又醉得不省人事。
萧乐瑶不懂她为何笑得如此快意,咽下嘴里的牛肉,问道“二姐姐,你在笑什么啊”
萧百婳微讽地回道“笑这风水转得好。”曾经她们瞧不起的人,如今倒真是高攀不起。
萧乐瑶顿了顿,循着她的视线看去,好半晌,也模糊地摸出了个大概。
至于萧迎夏,这回被特意安排至何青松身边,确实有些不合礼仪,但特殊情况,加上皇帝发话,其他人不敢多说一字。如此安排的原因全是顾虑到她的身孕。她的孕腹比上回见面的时候,来得更大更挺,顶着桌子难免不便,故从开席到此刻,皆为何青松亲手喂她。
大庭广众之下,她不免有些害臊,吃了几口,便扯了下何青松的衣袖,摇头,以示自己饱了,不用再喂了。
萧百婳看到何青松凑到萧迎夏耳边不知说了些什么,把人逗得脸又更红了,随后他照样喂着人填肚子。摸了摸下巴,她猜想,何青松应当是说“不舍得饿着娘子跟孩子”之类的话。
见自家姐姐过得不错,她也放下心来,继而收回视线,专注在吃食上。
中秋宫宴很快便迎来尾声。
接下来的日子,再次回到寻常。
桂秋末的某一日午后。
许久未蹦跶的白婕妤突然前来觐见褚瑜。
当时萧百婳还在宁勤殿写书,一听禀报,慌得连忙收拾自己的东西,抱着一同躲进了屏风。上回这样,已是不知多久之前,褚瑜一时间有些懵,“婳婳,你为何躲起来”
小姑娘压低声音,提醒一句“白婕妤还不知我二人的关系呢。”
他恍悟,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儿。
于是不再多言。
清了下嗓子,便让人进来。
白婕妤先是行礼,得了允,便开口说道“臣妾唐突,还请陛下恕罪。”见坐在龙椅的小皇帝并未动怒,又继续道起自己的目的,“臣妾此次前来,是想冒昧询问陛下一件事儿。”
褚瑜应了一声,“你问罢。”
“陛下您何时才要解散后宫”她语气温和,吐字极为缓慢又清晰,一字一句皆斟酌地相当谨慎,深怕这句有些大不敬的话语会触怒了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
褚瑜一愣,“你怎会突然问起这个”
白婕妤忐忑地瞅他,不敢直言。
褚瑜赶忙道“你且说便是,朕不罚你。”
白婕妤得令,这才坦白道“臣妾前些日子已找着了心上之人了。”
躲在屏风的萧百婳险些“哇哦”一声。
意识过来,她连忙捂住自己的嘴巴,继续支棱着耳朵偷听墙角。
褚瑜有些意外地挑眉,“哦是何人”
白婕妤难掩羞涩地道“是今年的武状元大人,臣妾心悦那人。”
褚瑜听到这人选,又更是惊讶。
今年恰好是三年一回的科举,萧府男子早已为官,萧百婳丝毫不关注这方面的事情,她只知道前几个月,他们专注对付吵闹的静阳郡主,京城也跟着变得越发地热闹,尤其是那些酒楼,总能听见有人高谈阔论,争相辩论。
而身为皇帝的褚瑜不仅得批一堆折子,还得特地挪出些时间来批改那些考生的卷子,实在是忙得不可开交。
这也是桃先生效率大幅提升的一大原因。
全拜小皇帝无闲亲热所赐。
话题说回武状元,对于这人,萧百婳只有一面之缘,而且还是她自个儿单方面的。前些日子放榜时,文武状元、文武榜眼等诸位新一代能为之人骑马上街,接受百姓喝彩,当时她也跟着凑了一回热闹,站在街旁,发挥自己轻微颜狗的特性,观察起每位人才的长相。
而武状元,确实生得不错,五官偏硬朗刚毅,身形也高大壮硕,搁二十一世纪来说,大抵能用“行走的荷尔蒙”来形容。
萧百婳忍不住从屏风后露出一双眸子,骨噜骨噜地乱转一圈,看了眼白婕妤,又瞧了眼褚瑜,好半晌,又复缩回屏风之后,兀自回忆武状元的相貌及身姿,结果这一深想,顿然也跟褚瑜一样惊愕。
褚瑜惊讶是因为不知两人何时相识,而她惊诧是因为她本以为曾经心悦过褚瑜的白婕妤应当是偏好白面书生的模样,未料如今看上的竟是截然相反的类型。
“你二人何时相识”褚瑜问道。
白婕妤也不隐瞒,一五一十地坦白。
原是在褚瑜封赏中举之人那日,白婕妤感到无趣了,便假借散步之意前来宁勤殿附近晃晃,结果就那么恰好,武状元挺拔的英姿撞进了她的眼里,从此一见倾心。
只可惜他们之间尚且隔着一个难以逾越的“后妃”身份,她不好倾诉心意,即便大胆告白,恐也会立马惨遭拒绝。
所以她才专程跑来询问小皇帝何时才能解决后宫一事,她着急着追求对方呢。
听到此,萧百婳突然发觉不对劲。
她还记得,去年中秋宫宴上,白婕妤定定地望着对面,瞧上去就像是与对面某个人眉目传情,若是这样,如今这武状元,又是怎么回事难不成白婕妤喜好脚踏两条船
被这个想法吓得不轻,她猛地倒吸一口气,拍了几下胸口。
待白婕妤离去,她才与褚瑜探讨这事儿。
褚瑜并未与她同样一惊一乍,他哭笑不得道“去年白婕妤瞧的应当是她兄长。”
闻言,萧百婳怔忡了一瞬,这时才恍然想起吏部侍郎确实是有好几个儿子。
也就是在这一天之后。
京城的天,变了。
作者有话要说 褚老二朕也想早点解散后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