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3、第 123 章

作品:《拥有未来农学科技后

    第123章

    第二天, 毛小慧跟赵家墨就带着自己家里的菜去到交大门口的小市场摆摊。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里居然已经有老人家摆摊卖菜了,一些学生还是他们的熟客, 毛小慧他们俩过去问了一下,发现还真就是自己在家种的嘉禾菜。

    再一问,他们在学校门口摆摊这样卖菜, 还真没有校方的人来制止。

    后来,两人亲自去交大学校里面看看, 发现学校里头还真有不少学生在外面买了菜, 用学校里的投币微波炉自制三餐, 交大里头的微波炉也是随处可见。

    除了楼顶上菜池, 交大跟海大的差别并不算大。

    随后, 毛小慧又跟赵家墨一起去了交大的食堂,拿出自己提前带来的菜, 问能不能交给窗口一些钱, 用他们自己的菜做。

    食堂大姐很是熟稔,笑着指指旁边二维码“扫一下,签个电子合同,咱们加工费是四块啊。”

    毛小慧摸出手机扫码, 发现是个电子免责声明书, 大概意思就是说这不是食堂自己的食材,如果吃了之后出什么问题,窗口这里不负责任。这也算是可以理解的, 毛小慧签上自己名字后,就递上自己带来的菜,然后又找了个学生帮忙刷卡。

    这一套下来,也就花了一分钟在签责任书上, 要是第二次来这个窗口的话,是用不着签的。

    “可以的呀”赵家墨吃着饭,心里乐的不行。

    旁边刚才帮他们刷卡的同学也是满满期待,要了赵家墨的联系方式“老哥,你们要是真开农场了,记得找我去做兼职啊。”

    “行”赵家墨一口答应。

    随后,赵家墨就立即动身,开始在交大那面方向的远郊寻找合适的地方,海市这两面郊区也开始流行起来家庭农场,他们找起农场来,倒是不太麻烦。

    随后,还有农场土地的整治工作,这些毛小慧是会的,赵家墨从旁协助。

    赵家墨在大学时候就有做过创业,后来大学结束他也把自己的创业公司全部卖掉,现在这笔钱正好用来发展这个郊区面向交大学生的农庄,倒是资金正充足。

    他们

    俩商量着,购入了之前在格桑镇上农业站里租用习惯的几台小型农业机器,赵家墨在山上那两年也渐渐练就出来一身腱子肉,地里的农活儿他也根本不惧。

    而且,这个地方最妙的就是有一条公交线从交大路过,直接贯通到他们这边是最后一站,从交大乘坐公交车过来,两块钱,半小时,正好就能到。

    有了这样便利的交通条件,再加上毛小慧他们购入的农业机器,赵家墨就开始在交大兼职群里发布兼职工作,找学生过来帮他们干活儿。

    赵家墨是个天生就会做生意的,他找人做兼职除了手脚特别麻利的,他几乎不找重复的学生,两个月农场土壤整理下来,竟然光靠着做兼职,他们这个慧慧农场就已经在交大学生群体当中,小有名气了。

    接下来,就是对外营业。

    关于营业模式的选择上,赵家墨他们选择跟龚宇那样的学生租用模式,学生决定在这块地上种什么菜,他们只负责帮忙照看这些蔬菜而已。

    因为之前招人做兼职,在交大学生圈子里本来就备受关注,现在慧慧农场一对外公布他们经营模式,第二天过来签租的就有几十个,接下来几天时间里,农场里的土地很快就被签了出去。

    赵家墨他们的农场渐渐开始走上正轨

    麦尔巴迪两个泥炭商执行总裁发现他们在a国找水军黑传闻中的嘉禾先生,这件事根本就行不通。

    钱是大把大把的花了出去,但收效简直算是没有

    现在,a国家庭种植非常普遍,在大街上随便采访十来个人,里头就有三到五个选择自己在家种菜吃,剩下没有的,也差不多是亲戚家在种,会经常给他们分享着一起吃。

    a国这么大的市场,难不成就这样轻易的放弃

    麦尔巴迪和费迪三方再次碰面,他们决定既然往嘉禾身上抹黑不成,那就转移视线,想办法还是让a国民众更看重泥炭来。

    于是,他们想尽办法,最终手下员工发现嘉禾在两三年前的种植园里,用的就是大片大片的泥炭土。

    跟他之前种植园里植物的状态相比,用泥炭土种植出来的植物状

    态明显好的不止一两个档次。

    “快找人去宣传这件事”巴兹尔像是抓住了谁的小尾巴似的,他直接从座位上跳起来。

    随后两天,a国各个社交平台上都开始铺天盖地的对比泥炭土和自制堆肥土,踩一捧一之下还拿出铁证,两年前嘉禾大神在种植园里的视频片段。

    麦尔他们发现既然黑不了嘉禾大神,就顺着他身上的痕迹出发,从他视频片段里给予民众指引。

    这办法果然有用

    很快,人们发现两三年前大神还真是用泥炭土的,再仔细看看大车拉进来泥炭土的包材,上面写的明明白白就是麦尔泥炭

    我就说了,泥炭还是好用的

    别的不说,自制堆肥里头多多少少会存在发酵不充分的问题,一些秸秆颗粒太粗,这种粗颗粒的土来育苗,实在不好用啊

    还是要买专门的泥炭土

    大神都用泥炭呢,你们说怎么就开始莫名其妙的全民抵制泥炭了

    现在麦尔官旗店四百升大包装的泥炭七折优惠比之前便宜一半啊,兄弟们给我冲啊

    麦晓月看小红薯看的心动,拽着旁边的同事就激动的说“瞧麦尔旗舰店七折”

    同事方莉撇过去,惊极了“晓月你跟我摊牌吧,你家是不是换房子了”

    “啊”麦晓月感觉自己跟不上同事跳跃的脑回路。

    方莉“四百升啊你买回去准备用多少年”

    麦晓月讪讪,把手机撤回去,她挠头“可是真的很便宜啊,划算下来比之前大涨价之前每升土还便宜五毛钱呢。”

    方莉摇头“那你也不看看,这一买就是九百九十九呢。”

    “倒也是哦。”麦晓月冷静下来了,划到小红薯准备继续刷一会儿,等着几分钟微波炉里热盒饭。

    方莉伸了伸脖子,瞧见麦晓月也在看这些内容差不多的泥炭土推送,她生怕这个刚毕业的小妹妹把不住手里的钱,赶紧把她手机拽到手里,庄肃的说“你可不要乱跟风啊”

    “啊”麦晓月眨眨眼,方莉姐可真是牛,一眼就看出来她跃跃欲试想买东西了。

    方莉苦口婆心“我也是从你这个年纪过来的,

    刚开始上班,手里突然有了大几千块钱有些发飘,看见什么东西都想买,这是正常情况,但是你一定要仔细观察观察你身边。”

    麦晓月有些不能理解,她嘴里小声重复“观察身边”

    “对”方莉抓住麦晓月蠢蠢欲动的双手,道“你看,咱们在苏市上班,也算是国内超一线城市了吧,这个城市年轻人很多,你身边接触的也都是。要是真有什么新鲜事物在网上流行起来,你可下手去买之前一定要先看看身边的朋友同事们有没有买,要是他们都买了并且说是不后悔,那这个东西准保就没错。

    要是他们都没买,就是单纯网上刮的风很大,那百分之九十九就可以肯定,是广告,是营销这种东西没有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你一时冲动买到手,就是第一批小白鼠乖,咱们可是刚开始踏上社会的小白,可得把握好自己的钱包,可不能被消费主义随随便便当傻子戏谑。”

    麦晓月明白了

    “方莉姐真是太感谢你了”麦晓月一副我懂了的姿态,她恍然大悟“原来是有人在网上带节奏啊”

    这时,办公室里其他同事也多多少少察觉到了一些不对的地方。

    “是啊,怎么最近一直在说跟嘉禾大神相关的话题”

    “之前嘉禾搞出小金棒也没见这么热闹啊。”

    “不对劲,肯定有阴谋”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