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1、第 21 章

作品:《穿成男二的白月光

    李裴晟淡淡笑了笑,面上的神色却莫名一黯,眉宇间仿佛笼罩着一层若有若无的阴霾。他轻声道“他醉得人事不省,拉着一名长乐宫的宫人,幕天席地就”

    沈文卿一怔,这个发展她倒没有料到。

    “父皇是临幸了这名宫女么”她试探着问。

    李裴晟点点头“不但如此,他事后为了让先皇后难堪,隔日便一纸诏书将那宫人封为了婕妤。又因那宫人是长乐宫的,还让先皇后自行斟酌她的住处。”

    沈文卿微微蹙眉“先皇后该不会就让她住在了长乐宫罢”

    李裴晟点点头,微微一叹,继续说道,“那些年父皇虽一直宿在先皇后处,可不知为何,先皇后一直未能有喜。父皇原本想,若先皇后能诞下嫡子,便封他为储君。结果天不遂人愿。不但如此,那日他醉酒临幸了长乐宫的宫人后,那宫人竟还在月后就怀上了龙种。”

    沈文卿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这宣庆帝年轻时,还真是一言难尽。如此一来,先皇后的脸面往哪搁因为子虚乌有的怀疑就断绝了夫妻之间的信任,这也是明君所为

    “后来呢”

    “那宫人有孕之后,一直是先皇后照料。鞍前马后,无微不至。父皇因为醉酒,连那宫人长什么样都没能记住。后来清醒后召了那宫人,乍见到那宫人的模样,十二分地嫌弃,连带着长乐宫也极少去了,只一味专宠甄贵妃。后来那宫人生下一子。不过因为他生母身份低微,一向不为父皇所喜。”

    沈文卿这才恍然大悟。

    这说的,可不正是李裴晟自己的身世

    李裴晟在原书里只是男二,很多内容都没有细写,这其中就包括他的身世,以及他母亲和先皇后的故事。只在结局他起兵造反前,交代他身份背景之时,略微提了一笔。即使如此,也只是说他出身不高,从小长在先皇后宫里,在先皇后膝下长大,对她感情极深云云。

    没想到事实竟是如此。

    沈文卿一时不知该怎么接话。

    李裴晟继续说道“那宫人生下皇子后不久,甄贵妃便有了身孕。父皇闻说,喜不自胜,赐

    了一堆东西给她,多得宫里都装不下。后来,甄贵妃诞下一子,就是如今的晋王李裴茂。晋王一出生便深受父皇喜爱,但因甄贵妃不是中宫,虽然她数次提出要父皇立他为太子,父皇却始终没有答应。”

    沈文卿秀眉微蹙。

    甄贵妃想立李裴茂为太子在情理之中,但宫里立着先皇后,她始终矮了一截。难道就因为这个,她才使了什么诡计害死了先皇后

    “长子三岁时,生母就去世了。因母亲是长乐宫的宫人,先皇后可怜他无人照料,便一直养在身边。她没有子嗣,就将这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教养,教他读书识字,教他待人接物,教他知礼,比亲生的还亲。”李裴晟缓缓道,“晋王十岁时,父皇得了第三子。不过依然没有动立储的念头。朝中因为此事,还以沈家和甄家为首,分为两派。一派支持长子,一派支持晋王,整日在朝上争吵不休。”

    沈文卿小心翼翼地说道“那父皇属意谁”

    李裴晟摇摇头“父皇从未表态。他虽待晋王母子甚好,但也从未亏了长乐宫的衣食用度。逢年过节的赏赐也是宫中独一份。甄贵妃若敢僭越先皇后的地位,他也从未有过好脸色。不过即使如此,他也极少去看先皇后。若有事不得不去,也待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就走。甚至有时走到长乐宫门口,犹豫再三,都迈不开腿走进去。反倒是甄贵妃那里,他几乎日日都去。”

    沈文卿不解。

    从婚后入宫时的情形来看,宣庆帝对甄贵妃也好,李裴茂也罢,都是独一无二的好。历史上喜爱幼子,废长立幼的君主也不少见。为何宣庆帝对李裴茂和甄贵妃都好,却始终不立他为太子他明明在意先皇后,也不允许任何人僭越,又为何始终待她冷冷淡淡的

    莫非他对先皇后余情未了

    这份从未流于表面的冷淡之下,应是埋藏着他对先皇后深沉的爱意。

    “朝中关于立储之声一日大过一日。父皇一向对立储之事不上心,依然不为所动。但别人可不这么想。之后还发生了一件事,为父皇敲响警钟。”

    “什么事”

    “那是长子的十岁生辰宴。长子长这么大,第一次有生辰宴,受宠若惊。他精

    心准备了好几个月,预备在生辰宴上给他父皇一个大大的惊喜。然而宴席上,坐在父皇身边的却是晋王。他从小受宠,没有规矩,在席间冲撞了先皇后。甄贵妃却说,小孩子不懂事,要先皇后多担待。之后又提起立储之事,说晋王开朗聪明,又懂事,无论诗书骑射,哪一样都是诸皇子中最好的。要父皇立他为太子。”

    沈文卿愕然“这可不是晋王的生辰宴啊”

    李裴晟一笑“这皇宫之中,不受宠就无人在意。”

    沈文卿无言以对“就算是这样,甄贵妃也太过分了。哪有在别人生辰宴上替自己孩子要恩典的这把先皇后放在哪里”

    李裴晟一叹“是以,父皇并未答应。理由是皇后尚在,她膝下也有皇长子,未可轻易决定储君人选。那日宴席过后,先皇后似乎隐隐预料到了什么,拉着长子的手要他答应,将来无论如何要娶沈家的女儿为妃。又宣召了沈家女眷,叮呤嘱咐了一番。不久后的元宵宫宴,便发生那件事。”

    沈文卿试探着问“就是阿珠说的那件事”

    李裴晟点点头。

    清凉殿中,宣庆帝颤巍巍地支起身体,指着跪伏在地的阿珠,恨恨道“如今秦王也不在殿中,没有人妨碍,你大可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个清楚。若有一字虚假,朕定将你千刀万剐”

    阿珠抖抖地低下头去,涩声道“奴婢不敢奴婢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说”

    阿珠这才缓缓抬起头来。

    “事情还要从元宵夜宴说起。”

    “先皇后因前次甄贵妃在秦王殿下生辰宴上之事苦恼了甚久。她曾宣召过自己的母亲入宫,聊的都是沈家在朝堂上那些事。奴婢母亲在先皇后身边,负责探听消息,便将此事告知了甄贵妃。甄贵妃一听就急了,这不是在为秦王铺路嘛原本甄贵妃便一直对陛下不设储君一事耿耿于怀,这次更是确定,圣上是属意秦王为太子,而不是晋王。”

    宣庆帝气得手抖。他深吸一口气,“接着说”

    “实际上,先皇后并非在密谋什么。她只是告诫自己家里,在朝堂上要谨言慎行,不可锋芒过露。又嘱咐家里,万一自己有什么事,也不可轻举

    妄动。”阿珠顿了顿,才继续说道,“不过甄贵妃却认为,再不动作,晋王的太子之位就要成为泡影。于是,她便联络了奴婢母亲,要她时刻注意先皇后的动静,还要她偷出先皇后的墨迹。”

    “她盗得墨迹,便差人模仿先皇后笔迹,给宣王送去了一封信。信上说,她在宫中度日如年,还要时刻提防甄贵妃出手,近日因储君之事焦头烂额,食不下咽。希望宣王能利用元宵夜宴到御花园见一面,以慰相思之情,二来也希望得到宣王的指点。这封信写得与先皇后平日口气如出一辙,字迹也一模一样。内容与他听到的也一般无二,宣王便未起疑。”

    “当日元宵夜宴,圣上率众人观看了焰火后,便与甄贵妃晋王一道去落月亭赏灯。奴婢母亲将秦王带去了御花园,说是那里有一条大金龙。秦王年纪小,不疑有他,见是自己宫里的,便跟着去了。先皇后找不到秦王,便差人去找,有一太监来禀,说秦王独自一人往御花园去了。先皇后怕有人对秦王不利,只得前往寻找,结果没找到秦王,却看到了独自在假山后赏月的宣王。”

    宣庆帝心口一梗,声音发颤“说下去”

    “宣王见她来此,又见她一脸疑惑,转身欲走,也不知怎的,伸手拦住了她。先皇后一见宣王,便知中了甄贵妃的计,想要避嫌,转身就走,哪知宣王竟一把拦住她,抓住不放,几下挣脱不了。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事,却因这番拉扯,愈发急躁,始终未能说个清楚。”阿珠垂下头去,“之后的事,圣上都知道了。”

    宣庆帝听到此处,险些一口气上不来。

    “后来呢”沈文卿小心翼翼地问。

    “二叔年逾四十,丰神俊朗依旧,却一直未曾娶妻纳妾。父皇也清楚其中的缘故,每每总替他张罗婚事,都被他一一婉拒。先皇后出嫁前本就与二叔有情,此刻两人孤男寡女,拉拉扯扯,恰巧被甄贵妃带着父皇瞧见,自然不得了。”

    沈文卿几乎在脑子里脑补了一出皇帝抓奸的狗血大戏。

    后续的发展即使李裴晟不说,她也能猜到个大概。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